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西麓黑土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1
作者 刘雅萍 李学敏 +4 位作者 李学峰 李濛池 王籽懿 黄修梅 杨忠仁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筛选适宜大兴安岭西麓黑土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促进当地马铃薯产量的提高,以当地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为对照,收集和引进19个新品种,对比分析其产量、块茎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20个马铃薯品种中仅中薯早35和费乌瑞它(CK)成... 为筛选适宜大兴安岭西麓黑土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促进当地马铃薯产量的提高,以当地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为对照,收集和引进19个新品种,对比分析其产量、块茎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20个马铃薯品种中仅中薯早35和费乌瑞它(CK)成熟,分别为68和65 d;薯形以椭圆形居多,薯皮薯肉颜色以黄皮黄肉居多,芽眼以浅居多,薯皮以光滑居多,块茎均为整齐。20个马铃薯品种在大兴安岭西麓地区平均产量、商品薯率均呈显著差异,产量在23~50 t/hm^(2),平均为36 t/hm^(2);商品薯率在13.41%~85.37%,平均为51.59%。发生晚疫病的品种有5个,分别是青原高、费乌瑞它、内繁24号、龙薯15和青原红,病害指数分别为5.6、5.2、3.8、3.2和3.1。综合产量和商品薯率2项经济指标,中薯早35、龙薯22、内繁24号、中加16号、龙薯23、延薯13号、龙薯20和费乌瑞它(CK)均表现较高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并具有一定抗病性,种植户可根据品种特性自行选择;其余供试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以确定其对高寒黑土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大兴安岭西麓 新品种 产量 商品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姜超 翟永青 +5 位作者 李景伟 韵丽娜 尹鑫跃 刘雅萍 王宏利 葛丽远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56-160,168,共6页
以马铃薯早疫病敏感品种V7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杀菌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和特尼河3个试验地开展早疫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每种杀菌剂处理均进行2次施药,施药后14 d调查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病情指数并计算田间防效。结... 以马铃薯早疫病敏感品种V7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杀菌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和特尼河3个试验地开展早疫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每种杀菌剂处理均进行2次施药,施药后14 d调查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病情指数并计算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牙克石试验点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的田间防效最好;海拉尔试验点的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与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差异不显著,均优于其他处理,生产中可选择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特尼河试验点的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的综合田间防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早疫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黑土区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濛池 韩伟 +4 位作者 刘雅萍 李学敏 黄修梅 惠霖 赵玉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9期8-12,共5页
为寻找在高寒黑土区,对马铃薯营养成分与产量适宜的耕作方式,以费乌瑞它为研究对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深翻+秸秆还田(PS)、深松+秸秆还田(SS)、旋耕+秸秆还田(RS)、常规耕作(CK),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马铃薯淀粉、蛋白质... 为寻找在高寒黑土区,对马铃薯营养成分与产量适宜的耕作方式,以费乌瑞它为研究对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深翻+秸秆还田(PS)、深松+秸秆还田(SS)、旋耕+秸秆还田(RS)、常规耕作(CK),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马铃薯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干物质、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马铃薯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SS淀粉含量最高,为16.87%,其次是PS淀粉含量,为15.99%,两个处理都极显著高于RS和CK,与CK相比,SS与PS显著增加了27.7%与21.04%,不同耕作措施马铃薯淀粉含量为:SS>PS>RS>CK;SS处理的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17.07 mg·(100 g)^(-1),与CK相比增加了30.21%,维生素C含量为:SS>PS>RS>CK;PS处理的马铃薯蛋白质与干物质含量最高,其中蛋白质含量为1.02%,与CK相比增加了7.58%;干物质含量达到20.63 mg·(100 g)^(-1),较CK增加了13.91 mg·(100 g)^(-1),不同耕作措施的干物质含量为:PS>SS>RS>CK;马铃薯还原糖含量以SS、PS处理最高,都达到了0.27%,较CK增加了12.5%。2)与CK处理相比,SS、PS、RS处理下的马铃薯产量与商品薯率均高于CK,其中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5.79%、19.79%、16.56%。综上,在高寒黑土区深翻+秸秆还田、深松+秸秆还田两种耕作措施使马铃薯营养成分含量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营养成分 产量 高寒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高寒黑土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学敏 刘雅萍 +4 位作者 李学峰 杨玉荣 黄修梅 张子怡 李濛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34-37,4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北方高寒黑土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16个马铃薯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该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6个马铃薯品种中薯形以椭圆形居多、薯皮与薯肉颜色均以黄色居多、芽眼以浅居多、... 为筛选出适宜北方高寒黑土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16个马铃薯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该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6个马铃薯品种中薯形以椭圆形居多、薯皮与薯肉颜色均以黄色居多、芽眼以浅居多、薯皮薯形多数光滑整齐。16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商品薯率、结薯总个数、不同大小的结薯个数均差异显著;产量最高的为荷兰806,平均产量为72495 kg/hm 2,但与克新13、荷兰7、荷兰15、兴佳2号、中薯5号、冀张薯12号和希森6号之间未形成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商品薯率最高的为荷兰7号,为80.63%,但与荷兰806、荷兰15、兴佳2号、早大白、冀张薯12号和克新13号之间未形成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单株结薯总个数中薯5号与荷兰806、希森6号差异不显著,维持在较高水平,平均为8.1~9.9个;其余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4.5~6.4个。综合平均产量和商品薯率2项关键指标分析,这16个马铃薯品种在北方高寒黑土区表现较佳的是荷兰806、克新13、荷兰7、荷兰15、兴佳2号和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和希森6号产量也较高,但结薯个数多、商品薯率偏低;早大白商品薯较高,但产量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寒黑土区 品种 产量 商品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黑土区彩色马铃薯品种适应性研究
5
作者 刘雅萍 王籽懿 +5 位作者 金鸿飚 黄修梅 戎素平 齐贝 高世华 马慧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2期54-5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高寒黑土区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该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9个马铃薯品种中薯形以长椭圆形居多,其次为椭圆形和圆形;薯皮颜色以红色居多;产量呈... 为筛选出适宜高寒黑土区种植的彩色马铃薯品种,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结薯特性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该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9个马铃薯品种中薯形以长椭圆形居多,其次为椭圆形和圆形;薯皮颜色以红色居多;产量呈现显著差异,产量维持在18.64~86.64 t/hm^(2),克新25产量最高;商品薯率维持在37%~80%,克新25商品薯率最高;株高呈现极显著差异,民丰红株高最高;株展呈现极显著差异,青薯9号株展最大。综合产量和商品薯率,表现较佳的品种有克新25、华颂88、后旗红、北薯2号和民丰红,其余品种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品种 产量 商品薯率 高寒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