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映射和遗传算法用于鉴别可视化特征提取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金甲 李静 +1 位作者 张涛 洪文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080-5083,5087,共5页
多元数据图表示是高维数据可视化最简单的一种处理方法.从多元数据的雷达图中提出了一种图形特征—可视化重心特征.由于雷达图与数据的特征排序有关,导致可视化特征深受特征排序影响,提出了利用二次映射计算出所有特征排序下的可视化特... 多元数据图表示是高维数据可视化最简单的一种处理方法.从多元数据的雷达图中提出了一种图形特征—可视化重心特征.由于雷达图与数据的特征排序有关,导致可视化特征深受特征排序影响,提出了利用二次映射计算出所有特征排序下的可视化特征,基于遗传算法再从中选择出具有鉴别能力的可视化特征.葡萄酒、乳腺癌和糖尿病等UCI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想法,最佳分类错误率分别达到了0%、1.61%和20.7%,优于报道的常用的分类性能,优于传统的鉴别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 图表示 特征提取 二次影射 特征选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解耦控制的三输入直流变换器建模及调节器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艳 郑琼林 +1 位作者 陈嘉垚 赵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在包含多个输入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采用一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代替传统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采用MIC构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耦合系统,因此,闭环系统的设计非... 在包含多个输入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采用一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代替传统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采用MIC构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耦合系统,因此,闭环系统的设计非常复杂。本文以一种新型的Buck、Boost、Buck-Boost三输入变换器为例,将解耦控制环节加入系统中,这样就可以方便的进行闭环调节器的设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最后通过一个400W的原理样机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此设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三输入直流变换器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建模 解耦 调节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刚性图的能量有效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小元 闫彦霖 +2 位作者 郝丽娟 李绍宝 关新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共10页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算法无法平衡各节点能量消耗的问题,基于最优刚性图提出了一种具有平衡负载特性的能量有效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算法引入综合反映能量消耗及剩余能量两方面因素的链路权值函数,能够根据当前节点剩余能量...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算法无法平衡各节点能量消耗的问题,基于最优刚性图提出了一种具有平衡负载特性的能量有效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算法引入综合反映能量消耗及剩余能量两方面因素的链路权值函数,能够根据当前节点剩余能量实时地动态优化拓扑结构,从而有效地平衡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从理论上证明了优化后的拓扑是2-连通的而且具有稀疏性;同时优化后拓扑中各节点的平均度趋于4。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平衡各节点的能量消耗,进而延长网络生命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控制 最优刚性图 能量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电液伺服系统Backstepping滑模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忠强 夏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针对电液伺服位置跟踪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系统参数和外部负载的非匹配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电液伺服系统的Backstepping滑模自适应控制。利用奇异摄动中双时间刻度理论将原系统分解为快慢变子系统,分别设计快变和慢... 针对电液伺服位置跟踪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系统参数和外部负载的非匹配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电液伺服系统的Backstepping滑模自适应控制。利用奇异摄动中双时间刻度理论将原系统分解为快慢变子系统,分别设计快变和慢变子系统的控制律,再合成得到复合控制器。应用Backstepping的逆向递推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用滑模方法抑制系统的外部扰动,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参数进行自适应估计。数字仿真的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奇异摄动理论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接触式等离子体放电沉积金属陶瓷层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林 刘剑明 沈德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0,共2页
在大量科学试验基础上,提出一种金属表面形成金属陶瓷涂层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具有放电电压低、陶瓷层结构致密、与基体冶金结合、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等优点。文中还对某条件下利用该方法形成的陶瓷层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间断接触 金属陶瓷层 低电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Fuzzy控制技术在恒温供水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海马 刘瑾 王玉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3-855,共3页
在恒温供水系统温度检测中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经过分批估计后得到不受个别传感器失效影响的温度融合结果,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可靠性;利用Fuzzy控制技术对融合结果进行建模,获得模糊控制查询表,据此表控制加热单元,实现恒温供水中... 在恒温供水系统温度检测中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经过分批估计后得到不受个别传感器失效影响的温度融合结果,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可靠性;利用Fuzzy控制技术对融合结果进行建模,获得模糊控制查询表,据此表控制加热单元,实现恒温供水中温度的精确控制。试验证明控制曲线的温度超调量和达到控制温度所需时间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供水 数据融合Fuzzy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伏电源配电网的复合序网自适应保护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秋霞 姜培培 +1 位作者 刘同心 魏玲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4-30,共7页
含光伏电源(PV)的配电网,因光伏电源容量、并入位置不同,导致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不能准确动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根据保护点复合序网电压和电流进行自适应电流保护整定的方案。首先,提取故障电压和正序故障电流相位差来判定故障发生... 含光伏电源(PV)的配电网,因光伏电源容量、并入位置不同,导致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不能准确动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根据保护点复合序网电压和电流进行自适应电流保护整定的方案。首先,提取故障电压和正序故障电流相位差来判定故障发生在光伏电源上游还是下游。然后,由序分量判定故障类型,选定故障区域。最后,利用复合序网电压求取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整定值,进行自适应保护动作。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保护方案可根据光伏电源并入位置、容量、发生故障位置的不同,实现自适应在线保护整定,能够有效提高本地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源 配电网 复合序网 自适应电流保护 故障方向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和无监督聚类的蓄电池筛选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叶宁 漆汉宏 +1 位作者 魏艳君 张金龙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当前蓄电池在电动汽车、风电及光伏发电、分布式电站等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同品牌同型号电池在老化过程中存在容量衰减差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蓄电池筛选成组技术来更好地发挥每个电池单体的工作性能。以电池充电末期电压作... 当前蓄电池在电动汽车、风电及光伏发电、分布式电站等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同品牌同型号电池在老化过程中存在容量衰减差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蓄电池筛选成组技术来更好地发挥每个电池单体的工作性能。以电池充电末期电压作为原始依据,应用稀疏自动编码器(SAE)对其压缩特征进行提取,而后采用无监督K-means聚类算法对电池进行筛选分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使得所分各组内电池具有相对一致的循环寿命,且采用本方案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聚类结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蓄电池 老化差异 稀疏自动编码器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相干性算法的孤独症儿童脑电评估
9
作者 张丹 张帅 +1 位作者 李小俚 康健楠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8-684,共7页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的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评估诊断尤为重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大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EEG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疾病信息,可为某些脑疾病提供诊...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的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评估诊断尤为重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大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EEG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疾病信息,可为某些脑疾病提供诊断依据.本文按照国际10-20系统标准电极分布将全脑划分为5个脑区,采用小波相干性算法对孤独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和正常(Typical development,TD)儿童任意两通道之间在不同节律下的连接性进行计算,按脑区进行划分,得到脑区内和跨脑区功能连接结果,随后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和FDR(False discovery rate)多重校正方法后给出脑区内和跨脑区在不同节律下的组间差异.结果表明,ASD组相对于TD组跨脑区连接和脑区内连接普遍较弱,除delta频段外其他频段均差异显著,尤其是额叶与其他脑区连接.多重校正后通道间长程连接中额叶与枕叶、中央区与枕叶在四个频段差异显著较明显,通道间短程连接额叶在theta和alpha频段较显著,其他频段其他脑区对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脑电 小波相干性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