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用轮、腿混合四足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17
1
作者 曲梦可 王洪波 荣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7-797,共11页
为设计一种可以在迈步行走、有动力轮式机动、无动力轮旱冰式滑行3种运动方式之间灵活转换的轮、腿混合四足机器人,提出一种采用3-PUPS机构的超冗余、可变胞并联机械腿,其构型可以通过伺服电机的抱闸锁定实现变胞变换,从而使机械腿能根... 为设计一种可以在迈步行走、有动力轮式机动、无动力轮旱冰式滑行3种运动方式之间灵活转换的轮、腿混合四足机器人,提出一种采用3-PUPS机构的超冗余、可变胞并联机械腿,其构型可以通过伺服电机的抱闸锁定实现变胞变换,从而使机械腿能根据任务需求实时改变自身构型和性能。在建立机械腿3-PUPS机构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定义运动学和静力学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机械腿尺寸参数对其各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机械腿一组使机械腿运动学和静力学性能较为均衡的结构参数,并研制出机械腿的实验样机。建立轮、腿混合四足机器人整机的通用运动学模型,定义机器人整机的性能评价指标,分析机器人整机尺寸参数对其各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整机尺寸参数值,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轮、腿混合四足机器人整机的设计方案。通过一套专用机器人标定系统对机械腿的实验样机进行位姿测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械腿运动平台的实际运动沿x轴方向最大偏差为0.041 mm,沿y轴方向最大偏差为0.040 mm,沿z轴方向最大偏差为0.040 mm;绕z轴姿态角最大偏差为0.041°,绕y轴姿态角最大偏差为0.043°,绕x轴姿态角最大偏差为0.045°;机械腿实验样机达到了通用式工业机器人的精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轮、腿混合 并联机械腿 实验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副反射面调整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建涛 曾达幸 +5 位作者 侯雨雷 段艳宾 窦玉超 许允斗 韩博 赵永生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1期69-73,87,共6页
为满足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运动过程中由于重力变形而引起的天线性能和指向的变化以及L频段馈源工作任务,根据多自由度调整以及工作空间范围等设计要求确定了"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天线副反射面调整机构的构型;在满足天线... 为满足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运动过程中由于重力变形而引起的天线性能和指向的变化以及L频段馈源工作任务,根据多自由度调整以及工作空间范围等设计要求确定了"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天线副反射面调整机构的构型;在满足天线工作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对机构进行了构型尺寸参数优化,并在各个尺寸参数优化确定后对天线副面调整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对天线副面调整机构进行了标定实验,并开展了副面调整机构动态跟踪精度测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均达到了设计要求。面向工程实际任务进行设计与实验研究,研究成果对并联机构真正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米射电望远镜 天线副反射面 位姿调整 并联机构 标定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腿混合机器人机械腿动力学建模与驱动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曲梦可 王洪波 荣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9-162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迈步行走、有动力轮式机动、无动力轮旱冰式滑行3种运动方式的轮腿混合四足军用机器人,它采用一种基于3-UPS机构的6自由度并联机械腿,对并联机械腿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驱动参数峰值预估。通过矢量回路法推导出机...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迈步行走、有动力轮式机动、无动力轮旱冰式滑行3种运动方式的轮腿混合四足军用机器人,它采用一种基于3-UPS机构的6自由度并联机械腿,对并联机械腿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驱动参数峰值预估。通过矢量回路法推导出机械腿的机构传递映射模型,并建立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采用非保守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机械腿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驱动参数与机械腿的运动函数之间的显式方程。通过机械腿的动力学模型,对6个伺服电机的驱动转速、力矩进行了峰值预估分析,计算出各伺服电机中的最大理论转速为19.7 r/s,最大理论力矩为71 m N·m.通过一个具体的机械腿设计方案和结构参数算例,分析了机器人按照"1-2-3-4"循环步态迈步行走过程中,其6个伺服电机的瞬时转速、瞬时力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并计算出此算例的伺服电机最大转速为15.3 r/s,最大力矩为48.1 m N·m,均小于预估模型中的预估理论极限峰值,通过计算得出算例的伺服电机选型预估功率为77 W,算例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驱动参数峰值预估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机器人 轮腿混合 并联机械腿 动力学分析 拉格朗日方程 峰值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四足并联军用机器人步态控制算法及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姗姗 王洪波 +3 位作者 陈建宇 张兴超 田俊杰 牛建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5-909,共15页
在多关节步行机器人控制策略中,全部采用中央模式(CPG)网络进行控制的方法具有参数繁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通常多变且复杂,对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仅采用单一的控制模式很难满足上述需求... 在多关节步行机器人控制策略中,全部采用中央模式(CPG)网络进行控制的方法具有参数繁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通常多变且复杂,对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仅采用单一的控制模式很难满足上述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在机器人控制上把基于CPG的控制方法和基于虚拟模型的控制方法进行综合,对单腿为3-UPS机构的四足并联军用机器人设计了一种新型步态控制算法,用CPG完成机器人的基础步态,完成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振荡器网络模型的搭建,并将模型的输出与关节电机的驱动力矩构成映射关系;再用虚拟模型生成行走时保持机器人平稳姿态所需要的足端虚拟力,并将足端虚拟力映射为关节驱动力矩。通过V-REP与MATLAB软件对该步态控制算法进行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步态控制算法有效;新算法的优势在于简化控制网络的同时还能保证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这种新型控制模式为四足并联军用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并联军用机器人 步态控制算法 非线性振荡器 虚拟模型 V-REP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广义肩关节的上肢康复机器人优化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严浩 王洪波 +2 位作者 陈鹏 张雷雷 李云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91-2502,共12页
肩关节作为上肢运动的基础,肩关节康复训练范围的大小是决定上肢整体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帮助上肢残障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设计一种具有广义肩关节的康复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肩关节具有6个自由度,与人体生理结构上的肩胛带复合结构相协... 肩关节作为上肢运动的基础,肩关节康复训练范围的大小是决定上肢整体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帮助上肢残障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设计一种具有广义肩关节的康复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肩关节具有6个自由度,与人体生理结构上的肩胛带复合结构相协调。现有康复机械臂存在肩关节驱动数量多、工作空间小的问题,为此在给定工作空间条件下对机械臂肩关节转动轴线夹角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指数积公式和Paden-Kahan子问题计算方法分别求解康复机器人盂肱关节的3个转动副运动学正反解,提出一种角度评价指标优化转动轴线夹角的方法。结合MATLAB软件分析机械臂盂肱关节与人体的干涉情况,给出机器人盂肱关节相对于人体的最优安装位姿。求解整个6自由度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正反解,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后的机器人盂肱关节结构比传统正交结构在相同安装空间下可达运动空间更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6自由度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具有在较小安装空间内实现较大活动范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广义肩关节 盂肱关节 机械臂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球约束的机器人误差建模与参数辨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毅 金晖力 +3 位作者 丰宗强 易旺民 姚建涛 赵永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235,共14页
自动化装配对于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人理论位姿和实际位姿总存在一定的误差,若绝对定位精度过低,容易导致装配过程中零部件之间发生碰撞,严重影响装配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球约束的机器人误... 自动化装配对于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人理论位姿和实际位姿总存在一定的误差,若绝对定位精度过低,容易导致装配过程中零部件之间发生碰撞,严重影响装配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球约束的机器人误差建模与参数识别方法:1)通过在机器人末端安装的6维力传感器反馈末端受力情况,控制机器人以多种姿态使标定锥与靶标球球面重合,记录接触时各关节的位置数据;2)以靶标球球体半径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辨识误差参数,从而建立完整的误差补偿模型。以自主研制的7自由度装配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针对装配机器人的结构特点,由正向递推建立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应用固定关节法与反变换法获得机器人逆运动学方程;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误差模型,预设定误差参数与位姿变换矩阵,通过牛顿迭代法获取了关节变量值,利用遗传算法进辨识误差参数,将辨识结果代入运动学模型中进行验证。采用点球式标定方法采集机器人关节数据,应用遗传算法辨识误差参数,将所得参数代入误差模型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绝对定位精度提升了76.74%,验证了基于点球约束的机器人误差建模与参数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为多自由度机器人标定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自由度机器人 运动学 误差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叉联动式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博 许允斗 +4 位作者 姚建涛 刘文兰 李相斌 韩家旭 赵永生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306-310,320,共6页
为提高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的刚度,提出了一种剪叉联动式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介绍了其具体结构及特点;对整体桁架机构进行了单元划分,将其分解为多个六面体可展单元,分析了整体桁架结构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并对六面体基本可展... 为提高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的刚度,提出了一种剪叉联动式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介绍了其具体结构及特点;对整体桁架机构进行了单元划分,将其分解为多个六面体可展单元,分析了整体桁架结构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并对六面体基本可展单元进行了结构分析与简化;基于反螺旋理论分析了六面体可展单元的自由度及运动形式,得到了其只有一个收展运动自由度的结论,最后建立了整体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开机构的仿真模型,模拟了整个双层环形桁架机构的收拢与展开过程,验证了其整体的可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叉 联动 双层环形桁架 可展开天线 螺旋理论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天线机构运动特性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韩博 许允斗 +3 位作者 姚建涛 郑东 李永杰 赵永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0-821,共12页
为改善单层环形桁架式可展天线在大口径时刚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层环形桁架可展机构,作为大口径星载天线的支撑与展开机构。对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天线进行结构分解,绘制闭环可展机构单元的旋量约束拓扑图,分析机构自由度,得出双层环... 为改善单层环形桁架式可展天线在大口径时刚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层环形桁架可展机构,作为大口径星载天线的支撑与展开机构。对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天线进行结构分解,绘制闭环可展机构单元的旋量约束拓扑图,分析机构自由度,得出双层环形桁架可展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基于螺旋理论分析各个构件的旋量速度,通过矢量运算得到各个构件的角速度和质心线速度,并得到速度雅可比矩阵;利用旋量导数分析机构中各个构件的旋量加速度,计算得到各个构件的角加速度和质心线加速度;基于牛顿-欧拉方程和虚功原理,建立整体双层环形桁架可展机构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计算与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所提双层环形桁架可展天线机构整体结构简单,仅需一个驱动便可顺利展开;基于螺旋理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且分析过程较为程式化,易于编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天线 双层环形桁架 螺旋理论 自由度 运动特性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及静态标定 被引量:6
9
作者 蔡大军 姚建涛 +3 位作者 李颖康 易旺民 许允斗 赵永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6-1033,共8页
针对传感器重载小尺寸需求,提出一种具有混合分支的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和测量原理。搭建了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为改善维间耦合及制造误差等对测量精度产生的影响,从标定算法及模型优化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 针对传感器重载小尺寸需求,提出一种具有混合分支的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和测量原理。搭建了重载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为改善维间耦合及制造误差等对测量精度产生的影响,从标定算法及模型优化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加载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要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并通过数据随机分组测试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算法,并采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标定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计算结果较好且稳定,不易陷入局部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六维力传感器 轮辐 重载 标定实验 混合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贺荣 杨旭坤 宜亚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10,共7页
从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两方面对真空热轧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试样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电子显微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特征观察和成分含量测定,研究相结构及成分变化规律。通过硬度测试仪对复合板界面附近硬度进行测量,研... 从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两方面对真空热轧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试样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电子显微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特征观察和成分含量测定,研究相结构及成分变化规律。通过硬度测试仪对复合板界面附近硬度进行测量,研究微观组织与硬度关系。结果表明:热轧后复合板Q345R侧显微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316L侧显微组织为单一奥氏体,一部分晶粒呈孪晶状态,Q345R低合金钢和316L不锈钢经过热轧可良好复合,复合界面平直;界面两侧元素存在扩散现象,不锈钢中Cr,Ni元素向低合金钢侧扩散,在界面形成富Cr,Ni薄层,低合金钢中C向不锈钢侧产生少量迁移;在复合界面处的硬度值较大,低合金钢侧远离界面位置复合板硬度与Q345R本身硬度值接近,而从界面到不锈钢侧硬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至稳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金相组织 元素扩散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理论的环形桁架式可展天线构型综合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博 许允斗 +2 位作者 韩媛媛 姚建涛 赵永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1-841,共11页
基于螺旋理论针对环形桁架式可展天线机构的构型综合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概述基于螺旋理论的约束综合法,然后分析环形桁架可展天线机构的收展原理,将环形桁架机构分为上下环形边两部分,通过综合环形边机构并连接上下环形边便可得到环形桁... 基于螺旋理论针对环形桁架式可展天线机构的构型综合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概述基于螺旋理论的约束综合法,然后分析环形桁架可展天线机构的收展原理,将环形桁架机构分为上下环形边两部分,通过综合环形边机构并连接上下环形边便可得到环形桁架机构;采用移动副(P)来描述各个节点花盘的运动特性,通过基于螺旋理论的约束综合法针对环形边支链机构进行分析与综合,得到了16种约束支链机构,通过分析与优选得到了两种约束支链机构;采用综合得到的约束支链机构组合得到了环形边链路机构并通过连接组合与推演得到了四种环形桁架可展开机构;最后针对综合得到的四种环形桁架机构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了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校验了各机构的可展性。本文的研究为可展天线机构的构型综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综合得到的几种环形桁架机构在空间可展开天线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桁架 可展天线 构型综合 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磨损后含间隙指向机构运动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雪艳 李仕华 +1 位作者 左亚铭 李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61,共11页
为了提高空间指向机构磨损寿命的预测精度,克服传统静态磨损寿命预测的缺陷,计及间隙、摩擦磨损耦合因素,以实现机构关节动态磨损的精确预测,并对综合考虑间隙、摩擦磨损等因素的空间二维指向机构动力学问题和磨损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 为了提高空间指向机构磨损寿命的预测精度,克服传统静态磨损寿命预测的缺陷,计及间隙、摩擦磨损耦合因素,以实现机构关节动态磨损的精确预测,并对综合考虑间隙、摩擦磨损等因素的空间二维指向机构动力学问题和磨损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牛顿-欧拉法,将间隙变量嵌入动力学模型,构建含间隙二维指向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基于Archards磨损模型,找到运动副接触面不同位置处的磨损深度,重构运动副表面形貌,并对磨损前后含间隙指向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关节处接触碰撞力和切向摩擦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动态拟合变量法和离散处理法分别对含间隙运动副内部间隙与接触力间、运行时间与相对滑移速度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拟合,并建立了动态磨损数学模型;进一步预测了二维指向机构在跟踪模式、调姿模式下的运行时间分别为12 591.92h、764.44h。研究工作为二维指向机构的本体设计、制造与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向机构 动力学 间隙 磨损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磁的钢丝绳探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荣 郭鹏 +1 位作者 王劲东 王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依据磁荷分析理论,建立了钢丝绳断丝磁偶极子模型,计算了单丝断口处漏磁场的分布规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激磁回路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弱磁磁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参数,实现了磁化与检测的一体化设计。依据弱磁激励情况下... 依据磁荷分析理论,建立了钢丝绳断丝磁偶极子模型,计算了单丝断口处漏磁场的分布规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激磁回路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弱磁磁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参数,实现了磁化与检测的一体化设计。依据弱磁激励情况下钢丝绳缺欠处的漏磁场强度,选择了高灵敏度MR01型磁阻式传感器;给出了多种断丝形态的实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R01型磁阻式传感器的钢丝绳磁检测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小尺寸断口缺陷的有效检测,而且可用于剩磁检测,为钢丝绳探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钢丝绳探伤 弱磁检测 微磁检测 磁阻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RR-3URU四面体可展天线支撑机构结构设计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博安 韩博 +2 位作者 郭金伟 陈亮亮 许允斗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369,共6页
针对四面体构架式可展天线研制过程中结构设计和模态分析的问题,根据3RR-3URU四面体可展开机构单元的机构特征,按照型面划分之后的结果确定了反射面节点的位置;考虑基本单元的轴线分布,确定了支撑机构中各单元的轴线分布,使用Solidwork... 针对四面体构架式可展天线研制过程中结构设计和模态分析的问题,根据3RR-3URU四面体可展开机构单元的机构特征,按照型面划分之后的结果确定了反射面节点的位置;考虑基本单元的轴线分布,确定了支撑机构中各单元的轴线分布,使用Solidworks软件分别绘制出了包含花盘、同步杆、腹杆所有构件几何参数的3D草图;完成了各零部件的详细结构设计,选取其中心位置的最小组合单元,完成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前6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布,结果表明,单元在低阶模态下表现为整体振动,高阶模态下则表现为局部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R-3URU四面体可展单元 可展开天线 支撑机构 结构设计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含间隙铰链接触碰撞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雪艳 宋敬伟 +3 位作者 高振辉 魏元浩 李铜 李仕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6-252,共7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不同工况环境对含间隙铰链接触碰撞力的影响,以提高空间机构的运行及空间指向精度,基于分型理论、Lankarani-Nikravesh模型及宏微观理论,考虑摩擦与微凸体间的阻尼等因素,得到了新的含间隙旋转运动副元素间接触碰撞... 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不同工况环境对含间隙铰链接触碰撞力的影响,以提高空间机构的运行及空间指向精度,基于分型理论、Lankarani-Nikravesh模型及宏微观理论,考虑摩擦与微凸体间的阻尼等因素,得到了新的含间隙旋转运动副元素间接触碰撞力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单一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转速、间隙、不同重力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工况环境对含间隙铰链接触碰撞力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力学特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空间机构本体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工况 含间隙铰链 空间机构 碰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矩阵的校正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宝华 迟鹤翔 李硕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了提高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静态标定方法。作用在上平台的各维力经过六维力传感器后形成混合信号,该方法先对混合信号进行ICA分解,即将其分离成独立的分量,再结合理想源信号恢复出各维真... 为了提高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静态标定方法。作用在上平台的各维力经过六维力传感器后形成混合信号,该方法先对混合信号进行ICA分解,即将其分离成独立的分量,再结合理想源信号恢复出各维真实作用力的排序和幅值,最后得出校正后的标定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标定矩阵更接近标准的标定矩阵,从而提高了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六维力传感器 独立分量分析 不确定性消除 标定矩阵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m天线结构固有频率高精度建模与仿真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磊 王鑫磊 姚建涛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大型天线结构的高精度建模与仿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针对7.3m天线,考虑其结合部特性,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运用实体建模的方法,对7.3m天线进行了模型简化处理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它的六阶固有频率值。结果表... 大型天线结构的高精度建模与仿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针对7.3m天线,考虑其结合部特性,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运用实体建模的方法,对7.3m天线进行了模型简化处理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它的六阶固有频率值。结果表明,得出的7.3m天线的一阶固有频率值与实验值十分接近,证明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内容对于天线结构的动态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3m天线 结合部 实体建模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缺陷的微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荣 魏英杰 王劲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为了探讨微磁检测技术在钢丝绳无损探伤领域的应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无外加磁场激励状态下利用钢丝绳自身剩余磁场实现断丝缺陷检测的可行性。计算了钢丝绳缺陷处及周围空气中的漏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及可测性;论述了地磁场的影响... 为了探讨微磁检测技术在钢丝绳无损探伤领域的应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无外加磁场激励状态下利用钢丝绳自身剩余磁场实现断丝缺陷检测的可行性。计算了钢丝绳缺陷处及周围空气中的漏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及可测性;论述了地磁场的影响,为微磁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钢丝绳微磁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断丝状态下漏磁场的检测结果及变化规律。给出了钢丝绳金属截面损失与检测系统输出量的函数关系,验证了微磁无损探伤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磁检测技术 钢丝绳探伤 有限元模拟 节能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性的二齿差摆杆活齿参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宜亚丽 郭争辉 +2 位作者 卫锐 高云飞 金贺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2-261,共10页
为减小二齿差摆杆活齿稳态响应幅值,从而降低啮合副动载荷并提高传动系统运转平稳性,基于活齿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提出二齿差摆杆活齿参数设计方法。建立活齿传动力学模型,求得啮合副时变啮合刚度,推导出当量啮合刚度,结合系统动力学... 为减小二齿差摆杆活齿稳态响应幅值,从而降低啮合副动载荷并提高传动系统运转平稳性,基于活齿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提出二齿差摆杆活齿参数设计方法。建立活齿传动力学模型,求得啮合副时变啮合刚度,推导出当量啮合刚度,结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系统各子构件稳态振动响应。以系统传动平稳性和啮合副动载系数建立构件动态性能评价函数,按照子构件在系统中的加权建立系统动态性能评价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评估从而得到具有良好动态性能的设计参数。对3组设计参数虚拟样机进行谐响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确定设计参数的虚拟样机扫频振幅最小,研究结果可对提升活齿传动系统动态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杆活齿 稳态响应 目标函数 谐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机前梁充型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艳国 刘振华 +1 位作者 张庆玲 李敏 《新型工业化》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对挤压机前梁铸件充型过程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阶梯式浇注系统,并采用数值模拟和水力学计算两种方法对挤压机前梁铸件充型过程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挤压机前梁铸件的尺寸形状,设计出合理的阶梯式浇注系统。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PROCAS... 本文对挤压机前梁铸件充型过程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阶梯式浇注系统,并采用数值模拟和水力学计算两种方法对挤压机前梁铸件充型过程进行分析。首先,根据挤压机前梁铸件的尺寸形状,设计出合理的阶梯式浇注系统。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PROCAST对初始工艺方案的流动场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初始工艺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同时对优化后的工艺方案进行流动场的数值模拟。最后,对初始工艺方案和优化工艺方案建立水力学模型,并对两种工艺方案下的钢液流动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验证,优化工艺方案下铸件充型过程平稳,不易产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工艺与设备 挤压机 充型 阶梯式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