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Mo)C_(x)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1
作者 邹芹 任宇 +2 位作者 李艳国 任海波 伏梦云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以Mo和非化学计量比的TiC_(0.7)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Ti,Mo)C_(x)复合材料粉末,然后在5.5 GPa、1200~140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复合材料粉末进行烧结制备了(Ti,Mo)C_(x)复合材料烧结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复... 以Mo和非化学计量比的TiC_(0.7)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Ti,Mo)C_(x)复合材料粉末,然后在5.5 GPa、1200~140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复合材料粉末进行烧结制备了(Ti,Mo)C_(x)复合材料烧结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复合材料粉末以及复合材料烧结体进行了XRD物相组成检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进行了表征。主要探究了Mo含量、球磨时间以及烧结温度对(Ti,Mo)C_(x)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碳空位的存在能够使TiC容纳更多的Mo原子,(Ti,Mo)C_(x)复合材料在Mo的添加量为10%(体积分数)时达到最高硬度23.7 GPa,在Mo添加量为25%时达到最大韧性5.69 MPa·m^(1/2),Mo向TiC_(0.7)点阵扩散程度随着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大,由硬度值及断裂韧性值可知,在1200~1400℃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度对复合材料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Mo)C_(x) TiC_(0.7) MO 非化学计量比 高温高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品铝合金的回收处理工艺及材料性能研究
2
作者 郭晓鑫 战再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7,共7页
以废品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铝合金回收过程中的熔炼、压榨及热处理工艺。采用光谱仪、金相光学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回收的7075铝合金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进行了... 以废品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铝合金回收过程中的熔炼、压榨及热处理工艺。采用光谱仪、金相光学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回收的7075铝合金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回收的7075铝合金铸锭成分分布更加均匀,组织更加优化。回收7075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满足标准要求。回收的7075-T6铝合金板材具有良好的耐盐雾腐蚀性能。这里旨在为7075铝合金回收工艺的冶炼、压榨及热处理工艺提供指导,为铝合金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7075铝合金 机械性能 显微结构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剂比例和cBN粒度配比对PcBN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邹芹 董培航 +3 位作者 李艳国 袁振雄 武迪 罗永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了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研究了结合剂配比和立方氮化硼(cBN)粒度对PcBN复合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磨耗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了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研究了结合剂配比和立方氮化硼(cBN)粒度对PcBN复合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磨耗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5.5 GPa,温度1400℃,保温10 min的烧结条件下,当V(TiN_(0.3))∶V(AlN)=70∶30时,PcBN复合材料性能较为优异,硬度最高达到22.7 GPa,磨耗比达到149.2;当PcBN复合材料中cBN粒度组合为V(0.5~1μm)∶V(2~5μm)∶V(5~10μm)=3∶5∶2时,颗粒之间的堆积密度达到最高,性能也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N复合材料 高温高压 结合剂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b)C_(x)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4
作者 邹芹 任宇 +1 位作者 李艳国 任海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5-580,共6页
以TiC与过渡族金属Nb为原料,在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loying,MA)下制备多种非化学计量比的(Ti,Nb)C_(x)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刀具结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烧结体的物相组成等进行分析,再通过扫描电子... 以TiC与过渡族金属Nb为原料,在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loying,MA)下制备多种非化学计量比的(Ti,Nb)C_(x)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刀具结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烧结体的物相组成等进行分析,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并用维氏硬度计测量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在1300~1700℃的范围内,温度越高TiC和Nb的固溶程度越好;在同一烧结温度下,(Ti,Nb)C_(x)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金属Nb占比变大而逐渐升高;在同一金属Nb占比下,温度越高Nb与TiC的固溶程度越好。同时,(Ti,Nb)C0.5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在1600℃时达到硬度最大值23.0 GPa,且其断裂韧性最高为7.20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B (Ti Nb)C_(x) 非化学计量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2)C-TiN_(0.3)复合材料的高温高压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邹芹 王宽 +2 位作者 李艳国 戴伟绩 罗永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0-448,共9页
将Mo_(2)C和TiN_(0.3)粉体采用机械合金化和高温高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层烧结,并制备30%Mo_(2)C-70%TiN_(0.3)的烧结体复合材料,分析Mo_(2)C-TiN_(0.3)烧结体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o_(2)C和TiN_(0.3)间... 将Mo_(2)C和TiN_(0.3)粉体采用机械合金化和高温高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层烧结,并制备30%Mo_(2)C-70%TiN_(0.3)的烧结体复合材料,分析Mo_(2)C-TiN_(0.3)烧结体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o_(2)C和TiN_(0.3)间存在明显的相互扩散,且形成了2层不同的扩散层;随着烧结温度不断升高,Mo_(2)C-TiN_(0.3)烧结体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大,会导致烧结体的机械性能变差;在烧结过程中有高硬高脆的MoC生成,能够维持Mo_(2)C-TiN_(0.3)烧结体的硬度在19.0~20.0 GPa,但会降低其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_(0.3) Mo_(2)C 扩散 高温高压烧结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构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战再吉 张云淞 +1 位作者 王晓宇 曹海要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1-483,共13页
传统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之间存在的倒置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异质结构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传统均质材料无法企及的综合力学性能(如高屈服强度、高延展性和高断裂韧性等),本文从异质结构金属材料的... 传统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之间存在的倒置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异质结构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传统均质材料无法企及的综合力学性能(如高屈服强度、高延展性和高断裂韧性等),本文从异质结构金属材料的定义开始,对当前主流异质结构材料的类型进行了阐述,归纳总结了异质结构金属材料在微观层面上软区与硬区相互作用的强韧化机理(如异质结构变形诱导强化、应变分配、延迟颈缩、界面影响区等),并对异质结构金属材料的性能提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 强韧化 几何必要位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中锰钢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倩 陈晨 +3 位作者 李艳国 杨志南 吕博 张福成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中锰钢属于第三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范畴,其很好地平衡了汽车工业对强塑性和生产成本的要求,十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材料研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汽车用先进高强度中锰钢的起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特点,分析讨论了高强度中... 中锰钢属于第三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范畴,其很好地平衡了汽车工业对强塑性和生产成本的要求,十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材料研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汽车用先进高强度中锰钢的起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特点,分析讨论了高强度中锰钢的强塑化机制,总结了合金化和奥氏体逆转变退火工艺对高强度中锰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调控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中锰钢焊接性和氢脆敏感性问题。最后,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锰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钢 中锰钢 强塑性 焊接性 氢脆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钢冷轧过程前滑计算及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学通 郭子飞 +1 位作者 王俭辉 申光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前滑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计算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超高强钢冷轧仿真模型,并结合某钢企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利用所建模型,对刚性体轧辊及弹性体轧辊在不同压下率、轧辊直径、摩... 为了解决传统前滑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计算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超高强钢冷轧仿真模型,并结合某钢企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利用所建模型,对刚性体轧辊及弹性体轧辊在不同压下率、轧辊直径、摩擦因数、屈服强度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对前滑的影响规律;最后,对仿真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考虑到原有Fink模型特征,引入一个新的修正系数完成对前滑模型的修正,建立了基于超高强钢的连轧前滑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前滑计算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从200%左右下降到20%以内,因此,该模型在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随着压下率增大,轧辊直径、摩擦系数及轧件屈服强度减小,轧制变形区前滑值均有所减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轧辊从刚性体转换为弹性体时,轧制变形区内前滑区长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超高强钢 前滑模型 数值模拟 摩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块体纳米/超细晶材料的大塑性变形技术 被引量:30
9
作者 赵新 高聿为 +1 位作者 南云 荆天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5-8,共4页
综述了采用SPD技术制备块体超细晶(UFG)和纳柬晶(NC)材料的几种新方法,如等通道角挤压、高压扭转、多向锻造、多向压缩、板条马氏体冷轧法、累积轧焊法、冷拔、反复弯曲平直法等,分析了采用这些工艺制备的块体纳米材料所共有的微观组织... 综述了采用SPD技术制备块体超细晶(UFG)和纳柬晶(NC)材料的几种新方法,如等通道角挤压、高压扭转、多向锻造、多向压缩、板条马氏体冷轧法、累积轧焊法、冷拔、反复弯曲平直法等,分析了采用这些工艺制备的块体纳米材料所共有的微观组织特点。着重阐述了SPD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D技术 块体超细晶材料 块体纳米晶材料 等通道角挤压法 高压扭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副材料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添加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瑞军 李生华 +1 位作者 崔小浩 金元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8-372,共5页
选择等离子喷涂钼合金层、渗氮层以及镀铬层为摩擦副材料 ,以全配方矿物基发动机油 SJ/ 5 W- 30作为基础润滑油 ,研究了上述 3种摩擦副材料对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Mo DTC)添加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o DTC的摩擦学... 选择等离子喷涂钼合金层、渗氮层以及镀铬层为摩擦副材料 ,以全配方矿物基发动机油 SJ/ 5 W- 30作为基础润滑油 ,研究了上述 3种摩擦副材料对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Mo DTC)添加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o DTC的摩擦学特性与摩擦副材料类型有关 ;采用喷钼层、渗氮层及镀铬层作为摩擦副材料 ,Mo DTC均表现出减摩和抗磨作用 ,对渗氮层的减摩抗磨效果最佳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摩擦副材料类型对添加剂中的 Mo和 S的化学状态和相对含量均有影响 ;摩擦副材料类型不同时 ,Mo DTC摩擦学行为的差异与其在磨损表面形成的 Mo S2 以及 Mo O3 、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副材料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MODTC 喷钼合金层 渗氨层 镀铬层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材料组织超细化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蕴博 张福成 +3 位作者 褚作明 张继明 曹国华 吴玉萍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1期74-81,共8页
综述了钢铁材料在组织超细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各种超细化技术的适用条件 。
关键词 钢铁材料 组织 超细化处理工艺 研究进展 强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林丽 刘宜汉 +1 位作者 孙淑萍 姚广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3-585,共3页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煤灰颗粒大多为球形,密度为2 75g/cm3,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5~60μm,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三者质量分数总和超过85%·SEM分析表明铝基粉煤灰复合材料中存在着颗粒团聚,并...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粉煤灰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煤灰颗粒大多为球形,密度为2 75g/cm3,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5~60μm,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三者质量分数总和超过85%·SEM分析表明铝基粉煤灰复合材料中存在着颗粒团聚,并有气孔产生·将制备的复合材料与6061合金就磨损、拉伸强度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常温下抗拉强度变差,而耐磨性与6061合金相比提高2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复合材料 搅拌熔铸法 粉煤灰 耐磨性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硬材料系列镀覆产品及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艳辉 王明智 +1 位作者 臧建兵 郑炀曾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为核心 ,围绕各类高性能超硬材料工具的不断开发应用 ,目前已经形成了超硬磨料镀覆系列产品。包括镀覆一层金属的超硬磨料 ,如镀钛、镀钨的金刚石 ;镀覆合金的超硬磨料 ,如镀钛———铬合金的金刚石 ;真空微蒸发镀... 以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为核心 ,围绕各类高性能超硬材料工具的不断开发应用 ,目前已经形成了超硬磨料镀覆系列产品。包括镀覆一层金属的超硬磨料 ,如镀钛、镀钨的金刚石 ;镀覆合金的超硬磨料 ,如镀钛———铬合金的金刚石 ;真空微蒸发镀覆之后再经电镀形成的多层复合镀超硬磨料 ,如复合镀Ti-Ni的金刚石等。这些系列镀覆产品分别适用于金属粉末烧结工具、钎焊工具和树脂结合剂工具 ,对于提高工具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新产品开发有显著作用。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适用于树脂结合剂工具的刚玉涂覆的超硬磨料 ,克服了镀镍、镀铜超硬磨料镀覆成本高及使工具变钝的缺点 ,是树脂工具升级换代的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金属化 镀覆 磨料 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原油的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文颖 王丽琴 +3 位作者 张瑞军 王维海 高发明 杨育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采用化学氧化—浸渍法制备出膨胀石墨-ZnO(EG-Zn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水面原油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G-ZnO... 采用化学氧化—浸渍法制备出膨胀石墨-ZnO(EG-Zn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水面原油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G-ZnO复合材料保持了膨胀石墨疏松多孔的蠕虫形貌,六方晶系结构的ZnO晶体均匀地分布于膨胀石墨的层间和表面。经紫外光照射72h后,吸附于EG-ZnO复合材料中的原油发生了显著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当该复合材料中ZnO的质量分数为80%时,原油的降解率可达35%,降解产物中有酮、醛及醇类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氧化锌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气压对管内HiPIMS等离子体输运行为和Cr涂层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胡天时 田修波 +3 位作者 巩春志 王本福 祝天放 张辉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受限于等离子体输运等问题,在细长管内壁进行物理气相沉积涂层制备面临极大挑战。通过自主设计的高真空条件下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系统实现了低气压下稳定放电,并探究了工作气压对平面Cr靶放电等离子体输运特性和管内Cr膜沉积的影响规律... 受限于等离子体输运等问题,在细长管内壁进行物理气相沉积涂层制备面临极大挑战。通过自主设计的高真空条件下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系统实现了低气压下稳定放电,并探究了工作气压对平面Cr靶放电等离子体输运特性和管内Cr膜沉积的影响规律。对沉积膜层厚度、组织结构、纳米硬度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放电结果显示在保持放电功率和脉冲电压不变,降低工作气压会削弱气体放电作用,促进等离子体向管尾的输运。膜层沉积结果表明,随工作气压从1.2 Pa降低到0.1 Pa,四组涂层的膜厚不均匀度系数从310%降低到205%,膜层均匀性明显提高;管内位置1处晶粒尺寸从35.77 nm降低到27.1 nm,表面粗糙度从3.58 nm降低到2.29 nm,纳米硬度从6.37 GPa提高到8.36 GPa。同时,0.1 Pa时磨痕宽度和摩擦系数均降低,表现出最优的耐磨性能。低气压HiPIMS技术在等离子体远距离输运中表现出显著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展磁控溅射技术在管内壁涂层制备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气压 磁控溅射 等离子体输运 管内膜层沉积 Cr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成波 李青山 王建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73-79,共7页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聚丙烯(PP)等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本文用纳米二氧化硅与PP共混进行改性,利用双螺杆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聚丙烯(PP)等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本文用纳米二氧化硅与PP共混进行改性,利用双螺杆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熔融流变仪、XRD、SEM对熔体流动速率、PP物相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含量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提高了PP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本文中对纳米SiO2改性PP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对PP中β晶型的产生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改性聚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O_2对橡胶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关长斌 任艳军 +1 位作者 卢硕 陆文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采用干法混炼工艺在橡胶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稀土氧化铈,研究了稀土氧化铈对橡胶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稀土氧化铈的质量分数为5%-10%时,由于稀土氧化铈与橡胶混合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可以使橡胶的耐磨性提高近1倍左右... 采用干法混炼工艺在橡胶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稀土氧化铈,研究了稀土氧化铈对橡胶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稀土氧化铈的质量分数为5%-10%时,由于稀土氧化铈与橡胶混合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可以使橡胶的耐磨性提高近1倍左右;当稀土氧化铈添加量超过10%后,其耐磨性能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CEO2 橡胶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丹丹 战再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9,共8页
综述了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讨论了线弹性非均质材料的微观力学模型在阐明石墨烯强化机制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完整性以及分散方法的选择等对于提高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 综述了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讨论了线弹性非均质材料的微观力学模型在阐明石墨烯强化机制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完整性以及分散方法的选择等对于提高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性,归纳了当前石墨烯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原料研制、理论探索、工艺开发和协同增强等方面指出了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石墨烯结构 分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滑动轴承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邹芹 黄洪涛 王明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强、运转平稳的特点,滑动轴承选用的合金材料直接关系到滑动轴承的质量优劣。本文阐述了金属基滑动轴承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并介绍了主要金属基滑动轴承制备方法及其摩擦磨损机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 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强、运转平稳的特点,滑动轴承选用的合金材料直接关系到滑动轴承的质量优劣。本文阐述了金属基滑动轴承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并介绍了主要金属基滑动轴承制备方法及其摩擦磨损机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滑动轴承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摩擦磨损机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性能对摩擦系数影响机理及工程实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白振华 陈浩 +3 位作者 王瑞 高明磊 崔亚亚 吴首民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以往现场对冷连轧过程中摩擦系数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带钢特性、轧制工艺以及工艺润滑制度,乳化液的pH值、铁粉含量、皂化值等性能参数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定性研究为主且不能定量分析,本文以某冷轧薄板厂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 以往现场对冷连轧过程中摩擦系数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带钢特性、轧制工艺以及工艺润滑制度,乳化液的pH值、铁粉含量、皂化值等性能参数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定性研究为主且不能定量分析,本文以某冷轧薄板厂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现场实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定量研究了乳化液性能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工程实用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使得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控制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机组 乳化液 PH值 铁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