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绿脓杆菌从小鼠肠道中的转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蒋观成
浦野徹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熊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
-
出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73-73,共1页
-
文摘
微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干扰肠道菌群的正常生态,可使得肠道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并达到较高的数量。如果宿主再接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该条件致病菌有可能从肠道转移至血液及其它脏器,造成菌血症甚至死亡。杂实验使用无菌小鼠和SPF小鼠,其中SPF小鼠中的一部分做了抗生素处理,干扰其正常菌群。在饮水中投入链霉素(2mg/ml)和青霉素(0.9mg/ml),持续作用时间分别为3d和38d。抗生素投予后的第3d,无菌小鼠和SPF小鼠经口接种绿脓杆菌,分别在接种后第1、3、7、14、21d做小鼠粪便中绿脓杆菌的定量检查。结果抗生素处理与未处理的小鼠,其粪便中绿脓杆菌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
关键词
条件致病菌
微生态学
菌血症
鼠粪
有显著性差异
经口
持续作用时间
正常菌群
小鼠死亡率
免疫抑制剂
-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
-
题名大、小鼠发情期间膣内正常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宋怀燕
津久美清
野口和浩
浦野撤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4期200-204,共5页
-
文摘
用半定量法对雌性小鼠和大鼠膣内固有菌群在发情期间出现的周期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情期间存在着细菌数量的变化,发情前期和发情期的细菌数明显高于发情后期或休情期。阴道内细菌的密度与发情周期相关。小鼠发情期的平均细菌数明显高于发情后期(P<0.05),而在休情期则分离不到细菌。大鼠发情期和发情前期的细菌数明显高于发情后期或休情期(P<0.05)。细菌数由休情期到发情前期开始增加,至发情期达到高峰。细菌种类,小鼠以链球菌为主,大鼠以链球菌和肠杆菌为主。
-
关键词
雌性小鼠
细菌数
大鼠
后期
前期
阴道内
肠杆菌
发情期
发情周期
正常菌群
-
分类号
Q959.842
[生物学—动物学]
S865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