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子岭 祁文辉 +4 位作者 范军富 王建国 王来贵 纪玉石 杨星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7-1182,共6页
为解决露天煤矿开采给环境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以露天煤矿绿色开采为理念,从固体环境、水体环境、气体环境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体系。通过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影响露天煤矿的基本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和权重分配,... 为解决露天煤矿开采给环境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以露天煤矿绿色开采为理念,从固体环境、水体环境、气体环境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体系。通过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对影响露天煤矿的基本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和权重分配,得出露天煤矿开采"绿色度"指标值。建立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标准,并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黑岱沟露天煤矿进行了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化煤层增透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7
2
作者 王耀锋 何学秋 +1 位作者 王恩元 李艳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45-1955,共11页
增加煤层透气性是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题的关键。煤岩体结构改造是煤层增透的核心问题,水力化煤层增透技术是煤岩体结构改造的有效途径。基于前期研究及文献调研,回顾了水射流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水力化煤层增... 增加煤层透气性是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题的关键。煤岩体结构改造是煤层增透的核心问题,水力化煤层增透技术是煤岩体结构改造的有效途径。基于前期研究及文献调研,回顾了水射流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国内水力化煤层增透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增透机理尚未客观揭示、单项增透技术存在局限性、配套装备(特别是安全保障系统)不完善、效果考察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对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水力化煤层增透技术正朝着集成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尽快完善装备、发展定向压裂等综合增透新技术、建立增透效果考察体系等方面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化煤层增透技术 瓦斯抽采 水射流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液态CO_2爆破增透促抽瓦斯技术研究 被引量:67
3
作者 周西华 门金龙 +1 位作者 宋东平 赵海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5,共6页
为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甲烷)抽采效率,基于损伤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液态CO2爆破的原理,分析爆破过程中爆破器主管内高压气体的压力时程变化。采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煤层液态CO2爆破有限差分本构模型,计算不同地应力... 为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甲烷)抽采效率,基于损伤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液态CO2爆破的原理,分析爆破过程中爆破器主管内高压气体的压力时程变化。采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煤层液态CO2爆破有限差分本构模型,计算不同地应力下单孔爆破有效影响半径,数值模拟多孔连续爆破。模拟结果表明,单孔爆破有效影响半径随着地应力的增加近线性减小;有控制孔时多孔爆破影响范围明显大于无控制孔时。在井下进行液态CO2爆破工业试验。其结果是,爆破后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17.49~22.76倍,平均瓦斯抽采浓度和混合气体流量分别增加56.4%和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煤层增透 液态CO2爆破 FLAC3D数值模拟 爆破有效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煤十矿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浩浩 李胜 +3 位作者 高宏 杨振华 赵春阳 王箫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43,共6页
为了降低平煤十矿己15-16-24130工作面运输巷掘进中的突出危险性,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考虑瓦斯抽采中的瓦斯运移及煤岩变形等因素,建立了瓦斯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平煤十矿己15-16煤层的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 为了降低平煤十矿己15-16-24130工作面运输巷掘进中的突出危险性,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考虑瓦斯抽采中的瓦斯运移及煤岩变形等因素,建立了瓦斯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平煤十矿己15-16煤层的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瓦斯抽采对于降低掘进过程中突出危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己18煤层开挖底板巷对己15-16煤层进行穿层钻孔瓦斯抽采,瓦斯抽采180 d后,己15-16-24130工作面运输巷附近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分别降至0.315 MPa和3.84 m3/t;将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方案进行工程应用,实测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在0.32MPa和3.17 m3/t,均小于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定的"双6"指标(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6 MPa,残余瓦斯含量小于6 m3/t),可有效降低运输巷掘进过程中的突出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层钻孔 瓦斯抽采 数值模拟 突出危险性 气固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自燃煤层综放采空区瓦斯与火共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董强 周西华#教授 +3 位作者 李昂 徐丽娜 王海东 雷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5,共5页
红庙矿5-2S煤层为低透气性自燃煤层,顺层预抽钻孔抽采效果较差。针对其在综放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采空区瓦斯抽采与自然发火防治互相矛盾的问题,开发上隅角浅部埋管抽采瓦斯与筛管注氮防治遗煤自然发火的共治办法。采用下限8%氧体积分数曲... 红庙矿5-2S煤层为低透气性自燃煤层,顺层预抽钻孔抽采效果较差。针对其在综放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采空区瓦斯抽采与自然发火防治互相矛盾的问题,开发上隅角浅部埋管抽采瓦斯与筛管注氮防治遗煤自然发火的共治办法。采用下限8%氧体积分数曲线与上限0.004 m/s漏风风速曲线为边界来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应用COMSOL软件模拟采空区在瓦斯抽采量为70 m3/h和注氮量为350 m3/h条件下,注氮时间和配风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宽度的影响。求出当注氮时间为16 h和配风量为770 m3/min为平衡二者矛盾的平衡点。对比分析依据现场监测数据绘制的自燃"三带"曲线和模拟得到的自燃"三带"曲线,发现模拟结果准确可靠,说明所开发的共治方法可用于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 自燃煤层 瓦斯与火共治 自燃“三带” 平衡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空气爆破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守国 吕进国 +1 位作者 贾宝山 王永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5,共7页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率低的问题,依据爆破理论,提出高压空气爆破冲击煤体技术,通过改变煤体的渗透性系数以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研制高压空气爆破成套装备,在淮南丁集煤矿实施井下高压空气爆破煤层试验,对比爆破孔瓦斯流量变化,分...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率低的问题,依据爆破理论,提出高压空气爆破冲击煤体技术,通过改变煤体的渗透性系数以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研制高压空气爆破成套装备,在淮南丁集煤矿实施井下高压空气爆破煤层试验,对比爆破孔瓦斯流量变化,分析增透效果。地面爆破试验结果显示:煤体试件被破坏,爆破区域内的裂缝增多,相互贯穿至样品表面,渗透性系数改变巨大。井下煤层爆破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煤层透气性得到较大改善,观测孔的瓦斯涌出量与抽采量均明显增加,部分孔的瓦斯流量增幅达55.56%,抽采瓦斯纯量最大提高了4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空气爆破 增透 渗透性系数 衰减系数 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相变致裂本煤层增透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雷云 刘建军 张哨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5-221,共7页
研究液态CO_2相变特征和煤体对气相CO_2和CH_4的吸附规律,在不同煤质、温度和平衡压力条件下,实验得出在无烟煤和焦煤的煤体中CO_2竞相吸附的能力是CH4的1.8~2.4倍。研究发现,液态CO_2在0.2 s内完成相变过程,体积瞬间膨胀至794倍。通过... 研究液态CO_2相变特征和煤体对气相CO_2和CH_4的吸附规律,在不同煤质、温度和平衡压力条件下,实验得出在无烟煤和焦煤的煤体中CO_2竞相吸附的能力是CH4的1.8~2.4倍。研究发现,液态CO_2在0.2 s内完成相变过程,体积瞬间膨胀至794倍。通过理论研究建立了采用不耦合致裂条件下的爆破孔初始冲击压力峰值、裂隙圈有效半径和爆破致裂钻孔孔径3个主要爆破参数变量的数学模型。采用液态CO_2瞬间相变出口压力为200MPa的致裂器,进行致裂爆破本煤层增透现场实验研究,研究得出距离致裂爆破孔2m和3m的控制孔在爆破后单孔瓦斯抽采纯量提高至6倍和4倍,单孔瓦斯抽采浓度提高至5倍和4倍,单孔瓦斯抽采浓度保持在35%~55%,而距离致裂爆破孔4m的控制孔在爆破5d后瓦斯抽采效果衰减至爆破前的水平。现场试验得出初始冲击压力峰值200MPa和钻孔孔径0.094m时,本煤层致裂爆破裂隙圈有效半径为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相变致裂 竞争吸附 爆破 CO2驱煤层气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复合射孔增透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丹 李斌 +1 位作者 雷云 潘竞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为增加低渗透高瓦斯煤层的透气性,提高瓦斯利用率和抽采效率,提出复合射孔爆破增透技术。基于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分别建立复合射孔爆燃气体压裂裂纹的起裂强度因子和裂纹二次扩展半径方程,研究复合射孔爆破增透技术的煤岩裂隙增扩... 为增加低渗透高瓦斯煤层的透气性,提高瓦斯利用率和抽采效率,提出复合射孔爆破增透技术。基于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分别建立复合射孔爆燃气体压裂裂纹的起裂强度因子和裂纹二次扩展半径方程,研究复合射孔爆破增透技术的煤岩裂隙增扩机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模拟软件分析煤层爆破钻孔内不同长度的裂缝对爆破致裂增透效果的影响,并开展工业试验对比井下复合射孔爆破和常规深孔预裂爆破效果,运用SF6示踪气体研究煤层透气性的变化特征,确定预裂后煤层瓦斯抽采半径。结果表明:复合射孔爆破后煤层透气性与常规深孔预裂爆破相比有显著提高,有效半径可达5m;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均证明,采用复合射孔爆破增透煤层能够有效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抽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性 复合射孔 煤岩裂隙 SF6示踪气体 增透效果 有效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爆炸影响因素试验与爆炸危险等级预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丹 齐昊 +1 位作者 潘竞涛 王冬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129,共5页
为研究不同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响,选用不同特质的煤样,利用全自动工业分析成分测试仪和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测试仪器对这些煤样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爆炸性火焰长度进行测定,分析各个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 为研究不同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响,选用不同特质的煤样,利用全自动工业分析成分测试仪和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测试仪器对这些煤样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爆炸性火焰长度进行测定,分析各个工业分析指标对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影响作用,并基于试验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建立分类预测模型预测爆炸危险等级,结果表明:煤尘粒径在一定范围内,挥发分的含量的增加、水分和灰分含量的降低均可以促进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的增长;当粒径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尘爆炸性火焰长度不再受工业指标的影响。分类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正确率为95.83%,可利用此方法对爆炸危险等级进行预测,有助于煤尘爆炸危险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爆炸 工业分析指标 危险等级 分类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探测搜救机器人地形感知系统及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卢万杰 付华 赵洪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9-985,共7页
针对常规机器人导航系统采用单一类型地形识别传感器,观察维度单一等问题,对煤矿井下探测搜救机器人地形感知系统进行研究,使用远近感知系统数据融合,提高机器人避障能力。由激光扫描仪采集的二维点云数据建立远距离地形信息,由Kinect... 针对常规机器人导航系统采用单一类型地形识别传感器,观察维度单一等问题,对煤矿井下探测搜救机器人地形感知系统进行研究,使用远近感知系统数据融合,提高机器人避障能力。由激光扫描仪采集的二维点云数据建立远距离地形信息,由Kinect相机采集的地形深度信息建立近距离地形信息。基于PCL模型,应用像素遍方法,实现观测信息的采集与云图像的构建。使用2.5维栅格地图构建方法得到近距离环境地形信息。使用Dijkstra算法进行了路径规划研究,建立了融合路径长度和地面危险度等级的目标函数。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最优路径减小机器人行走过程的俯仰角、侧倾角的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救机器人 机器人导航 地形感知 激光雷达 深度图像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煤自然发火与瓦斯爆炸耦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彬 陆卫东 +2 位作者 贾宝山 李春苗 李守国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8,44,共5页
根据采空区遗煤自燃升温的阶段性特征,以定容反应器为模型,借助数值模拟软件CHEMKIN模拟煤自燃缓慢氧化、加速氧化和激烈氧化3个阶段瓦斯爆炸前后反应时间、压力及中间产物的变化情况,从微观机理层面对煤自燃与瓦斯爆炸的耦合关系进行... 根据采空区遗煤自燃升温的阶段性特征,以定容反应器为模型,借助数值模拟软件CHEMKIN模拟煤自燃缓慢氧化、加速氧化和激烈氧化3个阶段瓦斯爆炸前后反应时间、压力及中间产物的变化情况,从微观机理层面对煤自燃与瓦斯爆炸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煤自燃缓慢氧化阶段对瓦斯爆炸表现为抑制作用;加速氧化阶段对瓦斯爆炸表现为促进作用;激烈氧化阶段对瓦斯爆炸表现为略微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然发火 瓦斯爆炸 耦合机理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煤体物性参数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宏民 郭怀广 仇海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2,共6页
为探讨水分对煤体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水分对煤体抗压强度、渗透率和瓦斯解吸强度等指标的影响。采用试验模拟的方法,测试水分对不同破坏类型煤体渗透特性、力学特性以及孔隙结构特性等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体水分... 为探讨水分对煤体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水分对煤体抗压强度、渗透率和瓦斯解吸强度等指标的影响。采用试验模拟的方法,测试水分对不同破坏类型煤体渗透特性、力学特性以及孔隙结构特性等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体水分的增加,煤体抗压强度、渗透率、瓦斯解吸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呈负指数变化;水分对软、硬煤体物性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即水分对硬煤的抗压强度和渗透率影响更加明显,而对软煤的瓦斯解吸强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物性参数 孔隙结构 抗压强度 瓦斯解吸强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优化煤矸石自然发火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鹏飞 贾宝山 李守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煤矸石山自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为能够更好表现煤样自然发火过程中对煤自燃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便于对煤自燃过程进行定量研究,使得实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煤自然发火过程,并使实验中变量控制能够更加合理高效,采用... 煤矸石山自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为能够更好表现煤样自然发火过程中对煤自燃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便于对煤自燃过程进行定量研究,使得实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煤自然发火过程,并使实验中变量控制能够更加合理高效,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对煤矸石自然发火过程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整理。对经过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定量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对煤矸石自然发火过程实验材料的利用,为实验有效进行提供了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然发火 主成分分析 煤矸石 节能省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直立巨厚煤层覆岩活动规律及支架工作阻力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猛堂 张炜 +3 位作者 王旭锋 刘洪林 管伟明 周睿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0,共5页
为研究近直立巨厚煤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指导近直立巨厚煤层开采实践及支架选型,基于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试验,建立了覆岩呈散体结构的"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得到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寸开采空间和... 为研究近直立巨厚煤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指导近直立巨厚煤层开采实践及支架选型,基于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试验,建立了覆岩呈散体结构的"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得到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寸开采空间和多次分层重复扰动影响下,覆岩块体将呈现"散体"结构状;工作面支架所承受的载荷为上覆岩层自然平衡拱内松散岩体自重,支架的支护阻力不仅与支架宽度、控顶距及松散岩体抗压强度有关,还与工作面长度相关,且随着煤层工作面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于分析近直立巨厚煤层的支架工作阻力,合理选择支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巨厚煤层 散体结构 顶板控制 工作面长度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晖煤业采空区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模拟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年军 李润芝 +1 位作者 刘浩 回春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93,共7页
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提出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治理技术,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腾晖煤业2-100放顶煤工作面顶板超长定向钻孔的合理距离及合理层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号顶板超长定向钻孔内错回风巷的合... 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提出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治理技术,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腾晖煤业2-100放顶煤工作面顶板超长定向钻孔的合理距离及合理层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号顶板超长定向钻孔内错回风巷的合理距离为20~40m;钻孔的合理终孔层位依次为60,60,60,61和63m。顶板初次垮落后,顶板超长定向钻孔开始发挥作用,单孔的瓦斯抽采纯量随着工作面推进开始呈周期性变化,当顶板岩层发生周期性垮落时,钻孔瓦斯抽采纯量开始急剧升高;抽采纯量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13.88,13.92,13.96,14.24和14.32m^3/min;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抽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与回风流瓦斯浓度呈周期性变化趋势,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32%~0.8%,整个过程中上隅角瓦斯浓度均在可控范围内。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治理技术可有效解决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晖煤业 采空区 顶板超长定向钻孔 模拟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堡煤矿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施惠 王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0,共4页
针对马堡煤矿15108综放工作面瓦斯含量高、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大,以及工作面瓦斯易超限的难题,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综放工作面采场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确定出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基于此,提出应用大直径走向长钻孔结合常规本煤层交叉... 针对马堡煤矿15108综放工作面瓦斯含量高、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大,以及工作面瓦斯易超限的难题,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综放工作面采场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确定出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基于此,提出应用大直径走向长钻孔结合常规本煤层交叉钻孔、采空区插管等瓦斯抽采技术,现场实践结果表明:大直径走向长钻孔可实现断裂带卸压瓦斯的高效抽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71.39%,安全高效生产原煤68.1万t,累计抽采瓦斯505万m3,实现了煤与瓦斯的共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煤与瓦斯共采 大直径长钻孔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德煤矿刘家堰泵站瓦斯抽采泵选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健威 陈永涛 +1 位作者 武晓民 付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8期33-36,共4页
针对保德煤矿瓦斯涌出及瓦斯抽采情况,介绍了8号煤层五盘区瓦斯抽采工艺和抽采钻孔布置,计算了抽采管径和抽采管路阻力,并通过计算抽采泵标况流量,抽采泵工况压力和工况流量进行了抽采泵的选型,通过合理的选型保证瓦斯抽采安全,保证煤... 针对保德煤矿瓦斯涌出及瓦斯抽采情况,介绍了8号煤层五盘区瓦斯抽采工艺和抽采钻孔布置,计算了抽采管径和抽采管路阻力,并通过计算抽采泵标况流量,抽采泵工况压力和工况流量进行了抽采泵的选型,通过合理的选型保证瓦斯抽采安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摩擦阻力 管径选择 抽采泵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钻孔钻进参数检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占存 邹永洺 赵洪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瓦斯钻孔完孔程度和成孔率低的现状,以ZDY系列钻机为研究基础,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钻进参数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组成部分、分析软件开发和运行形式等;实验室试验得出该钻进参数检测装置的数据测试数值与给定数值误差小...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瓦斯钻孔完孔程度和成孔率低的现状,以ZDY系列钻机为研究基础,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钻进参数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组成部分、分析软件开发和运行形式等;实验室试验得出该钻进参数检测装置的数据测试数值与给定数值误差小于1%,满足设计要求,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钻进参数检测装置对钻孔施工过程能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钻孔成孔质量,为科学钻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钻进 钻进参数 钻进检测 科学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动压影响下山煤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以刘桥一矿Ⅱ66回风下山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综合分析了下山煤巷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动压影响下深井软弱煤巷围岩多层次组合控制理论,并给出优化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回风下山变形失稳严重并... 以刘桥一矿Ⅱ66回风下山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综合分析了下山煤巷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动压影响下深井软弱煤巷围岩多层次组合控制理论,并给出优化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回风下山变形失稳严重并呈非对称性,围岩完整性较差,强度低。地应力实测显示,回风下山处于高原岩应力区,最大主应力为水平应力且具有明显方向性,与巷道轴线夹角为71°,断面顶底板剪切破坏风险较大;数值模拟显示,回风下山开拓延伸期间,受邻近轨道下山、辅助下山影响显著,4煤回采对其影响较小,6煤工作面回采是下山煤巷非对称失稳的主要诱因;提出以围岩深浅孔注浆为核心,以新型注浆锚索、锚杆为装备基础的高阻让压全断面组合控制理论,并给出具体优化方案。工业性试验显示,下山煤巷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动压影响 下山煤巷 非对称变形 支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净 年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43,共4页
为了对木瓜矿近距离煤层下采场矿压规律进行研究,对木瓜矿10-209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矿压监测,结合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近距离煤层下10-209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提出采煤工作面安全开采的措施及设备选型。实践表明,通过工作面矿压... 为了对木瓜矿近距离煤层下采场矿压规律进行研究,对木瓜矿10-209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矿压监测,结合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近距离煤层下10-209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提出采煤工作面安全开采的措施及设备选型。实践表明,通过工作面矿压、煤壁片帮监测与FLAC3D数值模拟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模拟采场矿压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采工作面 围岩应力 矿压显现 压力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