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焦煤的结构性质及同类煤种替代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雷雷 赵丹 +2 位作者 刘丹丹 申岩峰 王美君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炼焦煤是生产冶金焦的直接原料,而配煤成本占炼焦总成本的85%以上。随着优质稀缺炼焦煤资源不断减少,合理利用不同种类煤炭资源,同时基于煤质特点将更多的煤种引入炼焦配煤,对实现降本增效及保证连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煤分子结构... 炼焦煤是生产冶金焦的直接原料,而配煤成本占炼焦总成本的85%以上。随着优质稀缺炼焦煤资源不断减少,合理利用不同种类煤炭资源,同时基于煤质特点将更多的煤种引入炼焦配煤,对实现降本增效及保证连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煤分子结构决定了煤在成焦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最终影响焦炭质量,以焦化厂实际生产使用的炼焦配煤为基础,引入四组同类煤,通过Raman光谱分析、^(13)C NMR分析、基式流动度测定、固定床热解实验等深入分析了煤种特性,利用40 kg焦炉进行了同类煤替代的配煤炼焦实验,探讨了分别添加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等不同煤种的炼焦煤对配煤成焦过程和焦炭质量的影响,进而为焦化厂基于煤质特性进行同类煤替代炼焦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对于两种焦煤(JM1,JM2),JM1较小的芳香团簇支链(S.C.)可能是导致其流动度低和塑性温区窄的主要原因,JM1所得焦炭的质量劣于JM2所得焦炭的质量,JM2替代JM1后,焦炭质量变好;两种肥煤(FM1,FM2)的黏结性能好,化学结构都有着相当一部分的缺陷结构(A_(G_(R)+V_(L)+V_(R))/A_(D)大),有利于塑性体流动性的发展,FM2更好的黏结性使配煤所得焦炭冷态强度更高;两种气煤(QM1,QM2)的黏结性较差,QM2较小的S.C.限制其流动性的发展,流动度较低;所有煤种中贫煤(PM)的黏结性最差,PM的引入使焦炭质量发生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煤质特性 化学结构 成焦特性 焦炭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选联合加压酸浸法脱除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
2
作者 李静 韩丽娜 +4 位作者 任卫国 鲍卫仁 常丽萍 王兵 王建成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71,共10页
粉煤灰是大宗工业固废,其露天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还会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粉煤灰含有微量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雨水淋浸进入到土壤和水体,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重金属元素脱除是粉煤灰循环再利用的关键环节。为脱除粉煤灰中重金属,以山西... 粉煤灰是大宗工业固废,其露天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还会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粉煤灰含有微量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雨水淋浸进入到土壤和水体,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重金属元素脱除是粉煤灰循环再利用的关键环节。为脱除粉煤灰中重金属,以山西某煤电公司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磁选法联合加压酸浸法对粉煤灰中的重金属进行脱除。分析了粉煤灰及处理产物的重金属含量,并评估了粉煤灰处理前后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磁选可以初步实现对粉煤灰中的重金属元素的脱除。对磁选后的非磁性组分采用加压酸浸,深度脱除其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发现,当加压酸浸的酸浓度为2.5 mol/L、液固比为10:1、酸浸温度为160℃和酸浸时间为3 h时,粉煤灰中重金属实现了有效脱除,其中Cd、Cr和Pb元素的脱除率分别为79.9%、61.7%和57.6%;而As、Se和Hg元素脱除率则达到96.6%、99.2%和93.3%。磁选-加压酸浸后,粉煤灰中的Cd、Cr、Pb、As、Se残渣态的质量分数升至92%、95%、97%、88%和59%。磁选法联合加压酸浸法可以有效脱除所选粉煤灰中大部分可迁移态重金属,显著提高粉煤灰中残渣态重金属的占比,从而降低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迁移性和提高样品的环境安全性。为粉煤灰中重金属的脱除提供了新思路,为粉煤灰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重金属 磁选 加压酸浸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MOFs在低浓度煤层气CH_(4)/N_(2)吸附分离中的分子模拟研究
3
作者 仙梦丹 高学婷 +3 位作者 李刚森 刘雷 黄伟 左志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0,共8页
我国目前存在常规天然气产能不足的问题,需要开发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作为补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混入大量空气形成低浓度煤层气(CH_(4)体积分数低于30%),造成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低浓度煤层气回收利用率成为亟需解决的... 我国目前存在常规天然气产能不足的问题,需要开发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作为补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混入大量空气形成低浓度煤层气(CH_(4)体积分数低于30%),造成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低浓度煤层气回收利用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的计算方法,以低浓度煤层气中CH_(4)/N_(2)的吸附分离为目标,选取Cu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Cu-BTC、MOF-143、ATC-Cu和MOF-399)和不同金属(Zn、Co和Mo)改性的ATC-M为吸附材料,研究了不同孔径和金属中心对MOFs的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Fs孔径对其吸附量和CH_(4)/N_(2)吸附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MOFs孔径越接近气体分子动力学直径,CH_(4)/N_(2)吸附选择性越高。在7种MOFs中,ATC-Zn的孔径(0.4995 nm)更接近CH_(4)和N_(2)的分子动力学直径(CH_(4):0.380 nm,N_(2):0.364 nm),其CH_(4)/N_(2)分离性能达到了最优。金属中心改性对ATC-M孔径没有明显影响,改性金属中心的电荷是影响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当金属离子的bader电荷越大,MOFs的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越高,在7种MOFs中,ATC-Zn的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最高。298 K、100 kPa下,当低浓度煤层气n(CH_(4)):n(N_(2))=1:9时,ATC-Zn的CH_(4)/N_(2)吸附选择性高达6.46,为低浓度煤层气中CH_(4)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MOFs材料 CH_(4)/N_(2) 吸附分离 低浓度煤层气 孔径 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煤气精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永金 廖俊杰 +2 位作者 常丽萍 鲍卫仁 马静红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2,28,共6页
基于工业应用或示范的高炉煤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归纳总结,从工艺原理、COS水解转化、H_(2)S吸收/吸附脱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炉煤气高价值利用和超低排放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脱硫工艺可有效降低... 基于工业应用或示范的高炉煤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归纳总结,从工艺原理、COS水解转化、H_(2)S吸收/吸附脱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炉煤气高价值利用和超低排放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脱硫工艺可有效降低高炉煤气中的硫含量,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结合具体工艺需求,提高硫的脱除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煤气 脱硫工艺 羰基硫 硫化氢 催化水解 吸附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易兰 李文英 +2 位作者 冯杰 秦育红 骆仲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78-3692,共15页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 为了推动煤基液体油分离技术的发展,实现油品中各组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论述了煤基液体油的分离方法。煤基液体油的分离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和族组分的分离。某一特定组分的分离包括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芳烃的分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碱洗法、溶剂萃取、沉淀法、络合法、液相色谱法、液膜萃取、超临界萃取、低共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族组分分离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柱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每种分离方法各有优缺点。按分离剂和分离目标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可归结为4种分离原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第3种物质、改变溶解度、利用吸附能力的差异和形成氢键及共轭作用。最后,针对煤基液体油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液体油 溶剂萃取 超临界流体 离子液体 低共熔溶剂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洁净煤转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彦丽 李文英 +1 位作者 易群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139,共7页
基于煤炭在中美两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洁净煤转化技术仍将是2050年前两国解决煤炭利用和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本文阐述了先进煤化工涉及的洁净煤转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以煤气化、煤液化、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等技术为例... 基于煤炭在中美两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洁净煤转化技术仍将是2050年前两国解决煤炭利用和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本文阐述了先进煤化工涉及的洁净煤转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以煤气化、煤液化、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等技术为例,指出未来中美两国应优先在化学链气化技术、合成气一步合成低碳烯烃、煤炭转化系统CO2减排等核心技术发展,在化工作用机制、化学反应机理、高效催化剂开发、新型反应器设计等基础领域展开合作的战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和美国 洁净煤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战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不确定条件下煤制烯烃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媛媛 王永刚 +1 位作者 田亚峻 谢克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88-4299,共12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市场不确定条件下现代煤化工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以煤制烯烃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税后利润和单位利润CO2排放量为主要目标,以聚烯烃价格、煤炭价格、建设投资及碳税税率为表征市场不确定性... 建立了一种用于市场不确定条件下现代煤化工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以煤制烯烃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税后利润和单位利润CO2排放量为主要目标,以聚烯烃价格、煤炭价格、建设投资及碳税税率为表征市场不确定性的4个变量,建立煤制烯烃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根据该模型,绘制了预测公式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表明聚烯烃价格变化与煤炭价格变化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利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量化考察了市场不确定条件下煤制烯烃技术的经济性以及各风险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低迷情况下,当聚烯烃价格处于6000~8000元/吨、煤炭价格处于100~300元/吨的低位时,煤制烯烃仍可盈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烯烃 技术经济分析 市场不确定性 碳税 试验设计 模型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煤抽提物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生玉 王宝俊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0-423,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热解 红外联用仪(Py FTIR)考察了镜煤四氢呋喃抽提物的热解过程。热重的研究结果表明:抽提物的热解失重行为与镜煤的热解失重行为有很大不同,前者有两个明显的DTG峰,190℃左右时出现一个DTG峰,在439℃出现第二个DTG峰,...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热解 红外联用仪(Py FTIR)考察了镜煤四氢呋喃抽提物的热解过程。热重的研究结果表明:抽提物的热解失重行为与镜煤的热解失重行为有很大不同,前者有两个明显的DTG峰,190℃左右时出现一个DTG峰,在439℃出现第二个DTG峰,与镜煤相比,抽提物的失重速率显著高于镜煤,且最大失重峰向低温区移动。抽提物的热解产物中脂肪烃的释放量多于镜煤,而且脂肪烃类产物释放的温度区间小,说明脂肪烃的释放更集中和快速,但是甲烷的生成量明显少于镜煤;抽提物热解产物中有少量的CO2生成,几乎没有产生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煤 抽提物 热解 低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和生长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天开 王琪 张永发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现阶段以燃烧、热解和气化等为主的传统利用方式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且我国以煤炭资源为主题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清洁、高效利用是新时期煤炭资源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另一...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现阶段以燃烧、热解和气化等为主的传统利用方式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且我国以煤炭资源为主题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清洁、高效利用是新时期煤炭资源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另一方面,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一维结构在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方面具有优异的特性,使其在复合材料、电子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碳纳米管制备成本偏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现阶段急需开发新型、环境友好的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宏量、低成本的煤基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可以同时较好地解决上述2个问题。笔者基于文献重点分析了反应原料、放电气氛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电弧放电法和等离子体射流法2种煤基直接制备碳纳米管技术的影响,讨论了原料种类、催化剂、反应温度、升温速率和反应气氛等因素对化学气相沉积法-煤基间接碳纳米管制备技术的影响过程。分析发现,在电弧放电法和等离子体射流法中,原料种类对碳纳米管产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放电气氛对碳纳米管产物的类型具有重要影响,催化剂对碳纳米管产物产量和类型均具有重要影响;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原料种类对碳纳米管产物形貌、长径比和有序度等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催化剂对碳纳米管产物的生长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反应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碳纳米管产物的管径变化和类型具有重要影响,反应气氛可改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此外,总结了煤基碳纳米管直接和间接制备技术中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的类型及特点:其中,直接制备技术中碳纳米管生长过程符合碎片式生长机理,而间接制备技术中碳纳米管生长过程可分为气-液-固(VLS)、气-固-固(VSS)、气相成核(VPN)和阶梯式等类型。分析认为应当深入开展以下工作:探究煤、煤热解气和商业煤气等廉价原料制备碳纳米管的过程,进而建立和完善原料与碳纳米管产物之间的关系体系;开发新型、高效的煤基碳纳米管催化剂制备技术;建立新的碳纳米管生长模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碳纳米管生长模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制备技术 生长机理 低阶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何忠 崔晓曦 +2 位作者 范辉 常瑜 李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88-392,共5页
介绍了煤制合成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尤其是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助剂、载体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甲烷化反应的强放热特点和目前固定床甲烷化工艺的缺点,提出浆态床煤制天然气新工艺,且对该工艺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甲烷化 浆态床 镍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三高”煤利用的煤气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小红 姚润生 李凡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4-236,共3页
我国煤炭资源中高灰、高硫、高灰熔点煤(简称"三高"煤)所占比例较高,开发高效、洁净的"三高"煤加工技术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三高"煤煤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发... 我国煤炭资源中高灰、高硫、高灰熔点煤(简称"三高"煤)所占比例较高,开发高效、洁净的"三高"煤加工技术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三高"煤煤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粉煤气化技术,综述了"三高"粉煤气流床气化的可行性,为促进"三高"煤高效、洁净利用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煤 煤气化 粉煤 气流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混烧技术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明举 孙红杰 +2 位作者 赵不凋 李光浩 谢克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的种类、制作方法以及目前研究状况。针对中国城市垃圾的特点 ,提出将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后掺混到现运行的燃煤锅炉中的建议 ,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统计和分析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运行情况 ,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经济... 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的种类、制作方法以及目前研究状况。针对中国城市垃圾的特点 ,提出将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后掺混到现运行的燃煤锅炉中的建议 ,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统计和分析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运行情况 ,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 ,该方法所需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衍生燃料 混烧技术 垃圾焚烧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某贫赤铁矿氢气还原-弱磁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文广 潘峰 +3 位作者 杨颂 上官炬 卢杰 刘守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10,共5页
以氢气为还原剂,通过改变还原反应温度、还原反应时间、磁选条件对山西某贫赤铁矿进行还原-弱磁选实验。还原磁化矿采用弱磁磁选工艺,得到高品位铁精矿。采用光学显微镜、XRD、H2-TPR、元素分析(ICP)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原矿组成及矿石... 以氢气为还原剂,通过改变还原反应温度、还原反应时间、磁选条件对山西某贫赤铁矿进行还原-弱磁选实验。还原磁化矿采用弱磁磁选工艺,得到高品位铁精矿。采用光学显微镜、XRD、H2-TPR、元素分析(ICP)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原矿组成及矿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某贫赤铁矿是一种典型的低品位(28.63%)、极细粒、沉积型难选赤铁矿。通过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还原温度440℃,还原时间75min,气体总流速100L/h,H2体积分数50%(N2为平衡气),一段磨矿20min,磁场强度0.229T.采用此工艺可得到精矿铁品位,铁回收率分别达到50.45%,60.92%.氢气还原-弱磁选工艺为山西难选贫赤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赤铁矿 氢气还原 磁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半焦吸附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乔晋红 赵炜 谢克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635-637,646,共4页
研究了半焦对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吸附情况。分别选取氨和甲醛作为被吸附物质,用称重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半焦的吸附量进行了测定。并且依据实验结果,详细讨论了热解温度和化学处理过程对半焦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热解温度下产生的... 研究了半焦对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吸附情况。分别选取氨和甲醛作为被吸附物质,用称重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半焦的吸附量进行了测定。并且依据实验结果,详细讨论了热解温度和化学处理过程对半焦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热解温度下产生的半焦吸附性不同,较高的热解温度下生成的半焦可以吸附更多的甲醛;表面的化学处理也可以影响半焦的吸附性,表面酸性处理后,半焦对甲醛的吸附量明显减少。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半焦比表面积的大小不是决定吸附量的唯一因素,半焦对氨和甲醛的吸附过程与半焦表面酸式和碱式中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表面酸碱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5
作者 常丽萍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0,22,共5页
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是我国21世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煤炭既是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高效洁净利用不容忽视,煤炭液化技术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煤液化的发展历程、开发和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产业... 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是我国21世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煤炭既是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高效洁净利用不容忽视,煤炭液化技术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煤液化的发展历程、开发和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前景进行了概括,详细介绍了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煤与废塑料共液化技术的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煤液化技术在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间接液化 共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洁净煤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俊宏 常丽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95-598,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转化技术的落后而导致煤炭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及污染严重,而洁净煤节能利用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洁净煤技术在煤的液化、气化、水煤浆以及燃煤发电等方面已经取得...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转化技术的落后而导致煤炭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及污染严重,而洁净煤节能利用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洁净煤技术在煤的液化、气化、水煤浆以及燃煤发电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力发展洁净煤节能技术是我国今后能源工业的战略性选择,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煤 节能 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海柱 张永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37-339,341,共4页
在带有单孔喷嘴石英管反应器实验的基础上,对焦炉煤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制合成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O2/GAS比对合成气各组分含量的影响,反应器中反应过程和温度分布及出口产品组成。实验结果表明CH4转化率随O2/GAS比增大而增大,O2/GAS... 在带有单孔喷嘴石英管反应器实验的基础上,对焦炉煤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制合成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O2/GAS比对合成气各组分含量的影响,反应器中反应过程和温度分布及出口产品组成。实验结果表明CH4转化率随O2/GAS比增大而增大,O2/GAS比调节到0.22~0.26时,CH4转化率达到95%~97%,此时合成气CH4含量低于1%。利用CFD软件平台对转化反应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流量一定时出口气体组分H2与CH4分别随着进气氧气与焦炉煤气体积流量比值的增加而减少,CO和CO2分别随着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出口气体有效组分摩尔分数随进气流量的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在壁面温度为1100K时转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反应器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煤技术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7
18
作者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6期15-24,共10页
在论述煤炭的战略地位、利用现状和分析新一代煤化工技术与洁净煤技术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以科学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 ,结合作者的科研实践 。
关键词 煤化工 洁净煤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克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22,共22页
在全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丰富.同时煤炭资源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化工领域中的重大课题.发展C1化学化工解决未来石油化工原料替代以及车用燃料问题是新一代煤化工的重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丰富.同时煤炭资源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化工领域中的重大课题.发展C1化学化工解决未来石油化工原料替代以及车用燃料问题是新一代煤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依据笔者的科学研究经验首先讨论了中国发展现代煤化工的必要性,指出发展现代煤化工要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型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才能体现现代煤化工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技术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煤热解焦油品质的调控及其表面积炭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鲍卫仁 王倩 +5 位作者 李挺 田茜 王旎晨 闫伦靖 王美君 常丽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7-1082,共16页
以催化剂为核心和焦油提质为目的的低阶煤热解技术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鉴于煤焦油品质调控和催化剂表面积炭行为的复杂性,阐述了金属、金属氧化物、天然矿物质、分子筛和炭基催化剂对煤和热... 以催化剂为核心和焦油提质为目的的低阶煤热解技术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鉴于煤焦油品质调控和催化剂表面积炭行为的复杂性,阐述了金属、金属氧化物、天然矿物质、分子筛和炭基催化剂对煤和热解挥发物的催化作用及其对热解产物分布和组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探讨不同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别及其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合煤及热解挥发物中C—C、C—H、C=C、—OH、C=O、C—O和—COOH等化学键的断键行为,揭示了不同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催化过程中存在的焦油产率低及提质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金属尤其是过渡金属改性催化剂活化热解体系中的内部小分子氢供体和外部固体/气体氢供体对重质组分裂解碎片原位供氢的方法,实现焦油产率的提高及焦油品质的改善。同时,针对催化剂易积炭失活问题,分析了积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以及积炭形成的原因。从催化剂设计及热解反应体系出发,分析了多种有效抑制积炭的途径,如多级孔与金属活性位点的组合效应、双金属改性调控Brønsted和Lewis酸性位点的比例、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开发以及引入H_(2)O、CH_(4)、C_(2)H_(6)和CH_(3)OH等富氢小分子调控挥发物组成等,以期为低阶煤催化热解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 挥发物 催化裂解 焦油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