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智能化掘进成套装备工艺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开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8,共7页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环境复杂、施工工序繁多、自动化程度低、掘进速度慢、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及掘进、支护、运输等环节协同性差等问题,开展煤矿智能化掘进成套装备配套工艺及技术研究,阐述了掘进工作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环境复杂、施工工序繁多、自动化程度低、掘进速度慢、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及掘进、支护、运输等环节协同性差等问题,开展煤矿智能化掘进成套装备配套工艺及技术研究,阐述了掘进工作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蛇形”、“回形”及“螺旋形”三种主要的截割轨迹路径,介绍了智能掘进成套装备“掘进+支护+运输+除尘+探水+智能控制”的总体配套方案,研究了掘进机自主定位定向技术、自动截割成巷技术、自适应截割技术、工况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工作面安全预警技术及远程可视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工程应用表明,以悬臂式掘进机为龙头的智能掘进成套装备方案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实现了掘进、支护、运输、除尘、探水及远程控制等工序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作业,掘进生产系统高效协同运行,生产能力匹配,缓解了煤矿井下生产采掘比例失衡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装备 配套工艺 截割轨迹路径 智能截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煤矿掘进工艺及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海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了实现神东煤炭集团煤矿巷道掘进由人控到数控、由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分析了神东矿区煤矿单巷掘进、双巷掘进、大断面切眼贯通的工艺及设备配套技术现状,研究了智能化掘锚一体机、智能化连续采煤机、智能掘锚一体机惯性导航技术、... 为了实现神东煤炭集团煤矿巷道掘进由人控到数控、由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分析了神东矿区煤矿单巷掘进、双巷掘进、大断面切眼贯通的工艺及设备配套技术现状,研究了智能化掘锚一体机、智能化连续采煤机、智能掘锚一体机惯性导航技术、成套智能化掘进技术、近端AI识别和远程云控制技术等掘进设备智能化技术,同时研究了预埋孔钻进机器人、智能化管路抓举设备、智能化防爆柴油开槽机、电缆自动收放车辆、智能清仓机器人等掘进辅助作业设备及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神东煤炭集团煤矿掘进智能化发展建议,即:加快推广掘锚一体化生产工艺、发展5G无线网络技术、完善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等,从根源上解决智能设备自主可控、智能互联、安全可信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巷掘进 智能化掘进设备 柔模支护 掘锚一体化 透明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械设备智能化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建华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4期144-147,共4页
为了有效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力发展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技术,这对于改善煤矿恶劣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自主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设备... 为了有效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力发展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技术,这对于改善煤矿恶劣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自主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设备故障预警、生产过程优化、能效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验数据定量评估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能源消耗与事故风险,是实现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设备 智能化技术 安全生产 设备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载液压机械臂俯仰机构建模及控制研究
4
作者 孟繁宇 王腾 +3 位作者 宋涛 郭文孝 杨喜 赵海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2,共10页
液压机械臂能够提供较大的推力或转矩实现大负载物品的搬运。但是相比于电机驱动,液压驱动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响应速度慢,且液压系统存在伺服阀流量与压力及摩擦力变化的非线性的特点。但目前工程中采用最多的控制方法仍是PID线性控制,... 液压机械臂能够提供较大的推力或转矩实现大负载物品的搬运。但是相比于电机驱动,液压驱动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响应速度慢,且液压系统存在伺服阀流量与压力及摩擦力变化的非线性的特点。但目前工程中采用最多的控制方法仍是PID线性控制,在系统非线性、负载扰动过大的情况下,PID的控制效果非常不理想。基于此,以抓管机械臂为研究对象,考虑液压、摩擦非线性及负载扰动,以拉格朗日法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描述整个系统的动态响应。分别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和基于反步法的模糊滑模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基于反步法的模糊滑模控制器能够有效适应系统的非线性及负载大幅扰动,将机械臂位置误差控制在1%之内;并用饱和积分函数及模糊思想改善了滑模控制易出现的抖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管机 大负载 系统仿真 模糊PID 模糊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电动车辆单踏板再生制动效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志勇 石琴 闫凯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针对煤矿无轨辅助运输电动车辆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踏板的单踏板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基于车辆制动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再生制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建模。结合煤矿无轨辅助运输电动车辆驱动... 针对煤矿无轨辅助运输电动车辆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踏板的单踏板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基于车辆制动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再生制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建模。结合煤矿无轨辅助运输电动车辆驱动系统以及加速踏板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基于加速踏板开度的再生制动转矩求解模型,同时,为满足大强度制动工况需求,建立了由加速踏板切换至制动踏板时的再生制动转矩计算模型,对车辆加速、滑行及制动过程中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依次进行了分析。针对典型的驾驶循环工况,在底盘测功机上对单踏板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能耗经济性进行实车测试,结果显示NEDC和WLTC工况续驶里程分别增加了41.65 km和35.86 km。实车综合路试结果表明,加速、制动踏板切换过程中再生制动转矩过渡平稳,整车加减速过程平顺。研究结果为再生制动系统的优化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利于煤矿电动车辆的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电动车辆 加速踏板 再生制动 能量回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人化无轨辅助运输路径规划技术研究
6
作者 梁玉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2,共5页
随着无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无人化技术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文章深入分析了无轨辅助运输无人化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路径规划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煤矿井下的特殊场景特征,提出了基于混... 随着无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无人化技术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文章深入分析了无轨辅助运输无人化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路径规划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煤矿井下的特殊场景特征,提出了基于混合算法的路径规划系统,旨在实现路径的最优规划。通过实验验证,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运输效率,减少安全事故,为煤矿井下的无人化运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轨辅助运输 无人化技术 混合算法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无人驾驶防爆线控底盘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能量分析
7
作者 宋岩 梁玉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共11页
煤矿井下防爆车辆在长距离、大坡度工况下的能效与热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无人化发展。基于线控底盘架构,深入探索了无人驾驶防爆车辆的热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多物理场耦合的瞬态热力学建模方法,并构建了基于闭式回路的串联式液压混合... 煤矿井下防爆车辆在长距离、大坡度工况下的能效与热稳定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无人化发展。基于线控底盘架构,深入探索了无人驾驶防爆车辆的热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多物理场耦合的瞬态热力学建模方法,并构建了基于闭式回路的串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架构。该架构集成蓄能器协同控制与双向能量转化机制,以提升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与峰值功率输出能力。同时,建立基于油液流向识别的动态温度边界模型,有效克服传统模型在瞬态响应中的时间滞后问题。通过硬件在环试验验证,揭示了液压油温升过程与系统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终测试结果显示,液压泵、马达及蓄能器等所有关键部件的温度预测误差均未超过±3.5℃,模型在系统温度水平与变化趋势预测上有较高精度,为井下无轨辅助运输装备的热管理优化提供了理论模型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热力学建模 无人驾驶 煤矿井下 能量回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掘进装备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臣 覃杰 +1 位作者 王强 唐会成 《中国煤炭》 2023年第7期102-108,共7页
智能掘进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缓解我国煤炭采掘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内外智能掘进研究现状,梳理了影响和制约智能掘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了智能快速掘进装备中智能截割技术、智能导航技术、地图构建技... 智能掘进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缓解我国煤炭采掘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内外智能掘进研究现状,梳理了影响和制约智能掘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了智能快速掘进装备中智能截割技术、智能导航技术、地图构建技术、远程可视化控制4项关键技术,并对其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智能掘进整体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智能掘进成套装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还需检验,需要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掘进 智能截割 智能导航 地图构建 远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快速掘进20a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虹 陈明军 张小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9-1213,共15页
针对煤矿智能化快速发展,煤矿掘进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对我国煤矿快速掘进20 a的发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理清掘进工艺、关键工序的技术及装备、成套装备的发展脉络及趋势,以便更好地推动掘进智能化的高速健康发展。在掘进工艺方面,... 针对煤矿智能化快速发展,煤矿掘进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对我国煤矿快速掘进20 a的发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理清掘进工艺、关键工序的技术及装备、成套装备的发展脉络及趋势,以便更好地推动掘进智能化的高速健康发展。在掘进工艺方面,双巷掘进开辟了截割、支护在不同巷道同时作业的新途径;掘锚同步工艺,时间-空间多维同步快速掘进工艺打破了先掘后支、及时全部支护的传统,创立了掘锚同步、迎头必要支护与多维空间永久支护动态匹配的分区支护方法。在掘进装备方面,形成了以纵轴、全宽横轴截割滚筒为主,全断面截割滚筒为辅的截割滚筒结构形式,并且在高功率密度减速器及整机设计理念不断突破的基础上,成功研制纵轴截割功率达315 kW、全宽横轴截割功率达560 kW的系列高效截割系统。在锚护装备方面,由传统的单体锚杆钻机发展出锚杆钻机、一键操作流程化钻机、钻机集群等,在有限空间内钻机的数量和作业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作业流程得到大幅简化,锚孔识别、锚护路径自动规划等智能化技术已进入工业性试验阶段。柔性运输系统的发明解决了掘进面短距离高效转载难题。在成套装备配置上,形成了以连续采煤机、掘锚一体机、掘锚机(掘进机+机载锚杆钻机)、煤矿全断面掘进机为龙头的四大类快速掘进系统,在四大快速掘进系统下,又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作业线,实现了对不同地质条件巷道快速掘进的全覆盖。掘进工程系统层级上实现了具有成套装备的远程控制、集中控制、视频监测、闭锁联动、人员接近预警等智能化功能。回顾快速掘进的发展历程,提出完善时间-空间多维同步快速掘进理论、以智能掘进搜集透明地质的基础大数据、加强掘进巷道辅助作业工艺及设备研究、加强装备的智能化核心技术研发等智能掘进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 智能掘进 截割 锚护 掘进成套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无轨辅助运输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德军 王治伟 张凡 《中国煤炭》 2023年第7期81-88,共8页
介绍了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背景以及当前无轨辅助运输产业政策,针对井下无轨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应用现状,简要地对我国防爆柴油机动力和防爆蓄电池动力辅运车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阐述了清洁动力、高效传动匹... 介绍了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背景以及当前无轨辅助运输产业政策,针对井下无轨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应用现状,简要地对我国防爆柴油机动力和防爆蓄电池动力辅运车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阐述了清洁动力、高效传动匹配、车辆驱动控制和安全制动等防爆柴油动力无轨辅助运输装备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以及防爆蓄电池动力、牵引逆变交流变频调速、分布式多轮驱动转矩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同时,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无轨辅助运输中的应用。指出,柴油机降排、新能源车辆续航里程、井下安全驾驶和行业标准体系不足是现存无轨辅助运输发展的技术难点。对未来煤矿无轨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绿色安全和高效智能是煤矿辅助运输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绿色矿山 无轨辅助运输 关键技术 智能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械液压系统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探讨滑模变结构控制在煤矿机械液压系统上的可行性。设计并计算了滑模控制器,通过仿真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了滑模控制在煤机上的应用可行性。滑模变结构控制可以实现对煤机动作油缸的高精度控制,抖振小、超调量小... 探讨滑模变结构控制在煤矿机械液压系统上的可行性。设计并计算了滑模控制器,通过仿真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性能,通过实验验证了滑模控制在煤机上的应用可行性。滑模变结构控制可以实现对煤机动作油缸的高精度控制,抖振小、超调量小,对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但对煤机油液纯净度和传感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 滑模变结构 液压系统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煤矿井下工作中的应用——评《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12
作者 郭文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9-I0009,共1页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事故发生率较高,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实施智能化技术,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成为煤矿行业的重要课题。机器视觉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技...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事故发生率较高,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实施智能化技术,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成为煤矿行业的重要课题。机器视觉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技术,具有高速、高精度、非接触等特点,在煤矿井下工作的市场应用中潜力巨大。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环境、设备和人员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工作 机器视觉技术 煤矿行业 人类视觉系统 事故发生率 智能化技术 预防事故 能源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00kN强力液压支架检测技术及装备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忠辉 刘欣科 刘金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4,共5页
为满足液压支架试验研究的要求,改变液压支架检测技术及装备落后于液压支架技术发展水平的现状,系统研究了液压支架检测技术及试验装备的主体结构、液压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解决了多缸同步控制、垂直外加载、水平外加载、侧向外加载、... 为满足液压支架试验研究的要求,改变液压支架检测技术及装备落后于液压支架技术发展水平的现状,系统研究了液压支架检测技术及试验装备的主体结构、液压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解决了多缸同步控制、垂直外加载、水平外加载、侧向外加载、抗偏载和双层差级调高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具有护帮、尾梁和推移机构测试装置,且具备X-Y-Z三向复合外加载功能的综合液压支架试验装备,其最大承载能力30 000 kN,额定垂直外载22 000 kN,额定水平外载6 600 kN,额定侧向外载3 200 kN,最大试验空间8.0 m×4.0 m×7.6 m,可实现按照MT 312-2000、GB 25974.1-2010、EN1804.1-2002等标准对各种液压支架进行检测检验和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液压支架 检测技术 外加载 双层差级调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建模及随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琴 任志勇 +1 位作者 赵远 闫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针对当前主流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文章首先对其机理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利用模块化思想建立包含转向动力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转向执行模块在内的阀控全液压转向系统数学模型,搭建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AMESim-ADAMS/View联合仿真平... 针对当前主流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文章首先对其机理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利用模块化思想建立包含转向动力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转向执行模块在内的阀控全液压转向系统数学模型,搭建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AMESim-ADAMS/View联合仿真平台,对折腰随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一旦存在泄露,则在整个动态转向过程中都是不稳定的,且随着泄露系数的增加,临界速度逐渐减少,车辆运动状态会越来越不稳定,相反,在蛇形运动模式时,随着泄露系数的增加,稳定裕度不断增加,稳定性会得到提高;降低阀控全液压折腰转向系统油压,能够减弱系统振荡,但会导致车辆横向刚度变弱,抵抗外部干扰变弱,转向响应变差,滞后严重,车辆转向过程中容易出现转向不足、失稳和蛇形运动加剧等问题,影响铰接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车辆 阀控 全液压 折腰转向 响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接矿车电液闭式液压直驱折腰随动转向系统能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志勇 武仲斌 +3 位作者 赵远 陈利东 薛喆 梁玉芳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55-667,共13页
在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提升装备部件及系统效率已成为行业共识。矿山铰接车辆凭借其卓越的转弯半径和狭窄巷道适应性,在矿业领域备受瞩目。然而,传统阀控式液压铰接转向系统因结构和管路设计的局限,导致压力损失大... 在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提升装备部件及系统效率已成为行业共识。矿山铰接车辆凭借其卓越的转弯半径和狭窄巷道适应性,在矿业领域备受瞩目。然而,传统阀控式液压铰接转向系统因结构和管路设计的局限,导致压力损失大、回油背压高,能效明显偏低。为此,提出采用电液闭式液压直驱折腰随动转向系统构型,在阐述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前后车体运动、车轮旋转以及电液直驱转向在内的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折腰转向过程的能耗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现有WXJ15矿用重型铰接式支架搬运车实验平台,在给定工况下,对电液闭式液压直驱与传统阀控折腰转向系统的能耗情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循环工况中,电液闭式直驱转向构型所消耗的能量仅为传统阀控全液压系统的42.57%。进一步分析发现,传统阀控液压转向系统能量损耗主要源自液压机械转向阀的节流损耗,其占比高达61.5%,而在电液闭式液压直驱折腰系统的能量损耗中,主泵能量损失构成了该系统的主要功率损失源,承担约96.8%的能量损耗。与传统阀控液压转向系统相比,电液闭式液压直驱转向系统在电能消耗上节省了15.4%,相同电能下所完成的总转向功提升了27.5%,单位电能转向功提高了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矿车 电液 闭式直驱 能量分析 折腰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预定性能自适应渐近跟踪控制
16
作者 聂玉昆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9-80,共12页
由于电液伺服系统往往会受到内、外部扰动影响,且内部参数因机械结构磨损会发生变化,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已无法满足控制性能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的预定性能自适应渐近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定义... 由于电液伺服系统往往会受到内、外部扰动影响,且内部参数因机械结构磨损会发生变化,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已无法满足控制性能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的预定性能自适应渐近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定义状态变量,转化为严格反馈形式空间状态表达式。然后,进行控制器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设计了一种新颖误差转换,并结合障碍函数,实现对跟踪误差的预定性能约束;在控制器设计中,采用了单参数自适应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同时为了避免虚拟控制器的连续求导,引入了一种非线性滤波器。最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Barbalat's引理,证明了系统可以实现渐近跟踪,且跟踪误差受限于预定性能函数范围内,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是半全局一致有界的。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与传统PID、反步法控制策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升时间提高了82.8%、80.3%,调节时间分别降低了88.9%、91.4%,且无明显超调,具有较小的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预定性能 滤波器 单参数自适应 渐近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000kN液压支架立柱检测技术及装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阳 赵忠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81-186,共6页
立柱是液压支架的主要部件,立柱高度和承载力不断增加,为了改变目前现有的检测技术及装备落后立柱发展的现状,开发研制了26000kN液压支架立柱检测装备,研究了液压支架立柱检测技术及装备的主体结构、液压系统和测控系统,利用有限元力学... 立柱是液压支架的主要部件,立柱高度和承载力不断增加,为了改变目前现有的检测技术及装备落后立柱发展的现状,开发研制了26000kN液压支架立柱检测装备,研究了液压支架立柱检测技术及装备的主体结构、液压系统和测控系统,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数字仿真、计算机辅助测试软件等手段,研发了装备的主体结构、液压系统、测控系统等,解决了低速慢加载问题,使装备满足力学性能及控制精度要求等,且具备主体结构可以承载26000kN,最大外加载行程6 000 mm,内加载长度8 000 mm的试验等要求,满足GB 25974.2—2010、MT 313—1992及EN 1804.2—2002等标准对液压支架立柱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立柱 检测技术 检测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永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了实现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检测,设计了包括互感器、电能质量在线检测装置主机、矿用通讯基站、矿用网络交换机等的煤矿井下用电能质量在线检测系统。互感器设计为隔爆型,采用多抽头独立绕组电压互感器,可适用于3kV、6kV、1... 为了实现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检测,设计了包括互感器、电能质量在线检测装置主机、矿用通讯基站、矿用网络交换机等的煤矿井下用电能质量在线检测系统。互感器设计为隔爆型,采用多抽头独立绕组电压互感器,可适用于3kV、6kV、10kV三个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采用多量程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最大电流2000A;检测主机设计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微控制器MCU的硬件电路,采用C++语言设计了参数测量分析软件、设计了基于电能质量时间组合计算的评估方法及评估流程,设计了基于Python语言的检测管理平台上位机软件。应用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将采集的数据转换成标准的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PQDIF,上传至供电网络检测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存储、调用、显示并生成报告。系统可便捷的在井下各供电设施设置监测点,实现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在线检测,达到煤矿电网电能质量检测全覆盖,全面反映煤矿井下电网运行水平,为科学评估电能质量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在线检测 隔爆型互感器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装备摄像仪镜面清扫装置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孟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5,共4页
掘进工作面具有粉尘大、湿度高的特点,掘进装备工作时煤泥容易附着在摄像仪镜面上。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掘进装备摄像仪镜面清扫装置,该装置利用喷嘴进行吹扫,将粘附在摄像仪镜面上的煤泥吹干,通过转台带动气动马达旋转到摄像仪镜... 掘进工作面具有粉尘大、湿度高的特点,掘进装备工作时煤泥容易附着在摄像仪镜面上。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掘进装备摄像仪镜面清扫装置,该装置利用喷嘴进行吹扫,将粘附在摄像仪镜面上的煤泥吹干,通过转台带动气动马达旋转到摄像仪镜面中心处,气动马达带动除尘刷进行旋转清扫,使煤泥受力脱离。然而除尘刷工作参数(刷毛相对摄像仪镜面压缩量、刷毛丝径和铁皮安装螺距)存在限制条件,转台旋转过程中摄像仪外壳对除尘刷作用力过大会导致转台无法旋转至预定位置。为确定合理的除尘刷工作参数,对除尘刷不同工作参数下装置的清扫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铁皮安装螺距为8 mm、刷毛丝径为0.2 mm、刷毛相对摄像仪镜面压缩量为2.6~5.3 mm时,除尘刷工作性能最佳,煤泥清除率达90%以上,摄像仪镜面中心煤泥清除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装备 摄像仪镜面清扫 除尘刷 煤泥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铰接式双桥驱动物料运输车辆驾驶操纵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海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0-175,共6页
为提升煤矿铰接式双桥驱动物料运输车辆驾驶操纵系统安全性,阐述了5t运输车驾驶室布置设计、操纵系统设计(柴油机启动和熄火、变速操纵、转向操纵、制动操纵、自卸操纵、操纵力确定)、辅助驾驶系统设计和人-机-环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 为提升煤矿铰接式双桥驱动物料运输车辆驾驶操纵系统安全性,阐述了5t运输车驾驶室布置设计、操纵系统设计(柴油机启动和熄火、变速操纵、转向操纵、制动操纵、自卸操纵、操纵力确定)、辅助驾驶系统设计和人-机-环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整车已批量应用到内蒙、陕西和山西地区不同生产能力的长距离缓坡斜井煤矿;车辆以常用速度30km/h行驶时,对驾驶室内部环境进行测试,最高温度为25℃,最大噪声为78dB(A);脉冲振动最大加速度为19.6m/s^(2),低于31.44m/s^(2),对人体无危害;随机振动最大加速度为0.312m/s^(2),小于0.315m/s^(2),驾驶员没有不舒适感觉;驾驶员持续驾驶2h无疲劳感,从未引发安全事故。整车驾驶操纵系统平均使用寿命为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式双桥驱动物料运输车 驾驶室布置设计 操纵系统设计 辅助驾驶系统设计 人-机-环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