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载体结合方式对镍钨催化剂费托合成蜡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闫朋辉 陶智超 +3 位作者 郝坤 王煜丹 杨勇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1-697,共7页
以Ni/W为加氢金属组分,HY/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三种金属-载体不同结合方式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研究了结合方式对催化剂酸性、加氢性能及FT合成蜡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调整金属-载体的结合方式可明显调节催化剂加氢性能与裂解性能... 以Ni/W为加氢金属组分,HY/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三种金属-载体不同结合方式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研究了结合方式对催化剂酸性、加氢性能及FT合成蜡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调整金属-载体的结合方式可明显调节催化剂加氢性能与裂解性能之间的平衡,Ni/W预先浸渍在HY分子筛上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降低了载体的酸性。结果表明,高加氢性能-弱酸性的匹配有利于抑制F-T蜡的二次裂解,提高柴油选择性。而Ni/W均匀浸渍在HY/Al2O3载体上可获得相对均衡的加氢/裂解性能匹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及灵活的反应调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催化剂 费托合成蜡 柴油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催化合成气直接转化制芳烃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成 张成华 +3 位作者 许健 吴宝山 杨勇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7-844,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三种不同粒径、不同结构的纳米氧化锆催化剂,借助XRD、TEM、Raman光谱、N_2物理吸附、XPS、NH_3-TP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研究了其合成气催化转化性能。在400℃、3 M Pa、空速500 m L/(gcat·h... 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三种不同粒径、不同结构的纳米氧化锆催化剂,借助XRD、TEM、Raman光谱、N_2物理吸附、XPS、NH_3-TP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研究了其合成气催化转化性能。在400℃、3 M Pa、空速500 m L/(gcat·h)、进料组成H_2/CO/Ar(体积比)为5∶5∶1时,氧化锆能够一步催化合成气转化为高辛烷值烃类产物,主要是异构烯烃、环状烯烃及芳烃。在烃类产物中,C_(5+)选择性高达48%,C_(5+)中芳烃含量为30%-53%。结果表明,单斜相氧化锆比四方相更有利于CO转化,其中,比表面积较大、酸量较大的小粒径氧化锆表现出最高的CO转化率及产物收率;而大晶粒单斜相氧化锆表现出最高的芳烃选择性,这与其较高的酸性位密度相对应。因此,CO转化在Zr O_2催化剂上是酸催化反应,酸量影响催化剂的活性,而酸性位密度是影响芳烃等较大分子量产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异构合成 合成气 一步法 直接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形硅铝载体的酸性对费托蜡加氢裂化反应中柴油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涛 车晓莉 +4 位作者 云一峰 陶智超 赵春利 杨勇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9-595,共7页
利用逐梯度铵交换处理的方法合成了三个织构性质相似、酸性不同的无定形硅铝载体,并通过XRD、N_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和NMR等手段对载体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经等体积浸渍负载贵金属Pt,制成加氢裂化催化剂,以费托蜡加氢裂化... 利用逐梯度铵交换处理的方法合成了三个织构性质相似、酸性不同的无定形硅铝载体,并通过XRD、N_2吸附-脱附、NH3-TPD、Py-FTIR和NMR等手段对载体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经等体积浸渍负载贵金属Pt,制成加氢裂化催化剂,以费托蜡加氢裂化生产柴油为探针反应,研究了无定形硅铝载体的酸性与柴油选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柴油选择性主要与载体的B酸性质有关,受L酸的影响很小;催化剂载体的强B酸含量与柴油选择性成相反关系,载体强B酸的含量越低,柴油选择性越高;催化剂Pt/B-1具有相对最高的柴油选择性,在反应压力7.0 MPa,H2/wax(volume ratio)=1 000∶1,LHSV=1.0 h-1,温度为370℃的条件下,C22+转化率为62.52%时,对柴油的选择性达8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无定形硅铝 费托蜡 柴油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添加对Co/SiO_2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邱成武 吴宝山 +1 位作者 常强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0-1238,共9页
用初湿含浸法制备了不同Ru添加量的Co/Si O2模型催化剂,然后进行N2物理吸附、XRD、H2-TPD、DRIFTS等表征和微分固定床费托(F-T)反应评价。F-T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Ru后,CO转化率显著提高,TOF值增大,CO2和CH4选择性降低,烯/烷比(O/P... 用初湿含浸法制备了不同Ru添加量的Co/Si O2模型催化剂,然后进行N2物理吸附、XRD、H2-TPD、DRIFTS等表征和微分固定床费托(F-T)反应评价。F-T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Ru后,CO转化率显著提高,TOF值增大,CO2和CH4选择性降低,烯/烷比(O/P)降低。FT-IR表征说明,催化剂添加Ru后Co-O键的强度减弱,相对应的H2-TPR也表明,催化剂的还原度得到显著提高。还原后的催化剂XRD结果进一步证实,加入Ru后,催化剂无钴氧化物被检出,并且当Ru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时催化剂中金属钴主要以六方密堆(hcp)形式存在。CO-DRIFTS结果显示,Ru的加入使CO的吸收峰发生红移,即Ru促进了CO的解离。H2-TPD结果则表明,随着Ru添加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COads/Cos和CO*/Cos增大,这是CH4选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钴催化剂 表面吸附性 F—T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添加对钴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姚芳芳 吴宝山 +3 位作者 周利平 高军虎 李莹 李永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3-1072,共10页
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利用全产物在线分析方法,研究了钴基催化剂上伯醇CnH2n+1OH(n=2,3,5,6)在惰性气氛(Ar)和氢气气氛下的反应行为以及添加CnH2n+1OH对费托(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表征.结果表明... 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利用全产物在线分析方法,研究了钴基催化剂上伯醇CnH2n+1OH(n=2,3,5,6)在惰性气氛(Ar)和氢气气氛下的反应行为以及添加CnH2n+1OH对费托(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表征.结果表明:碳数为n的醇在Ar气氛和H2气氛下反应主要有脱羰和脱水两条反应路径,分别生成碳数为n-1的烃和相同碳数的烃.低碳数醇(乙醇和正丙醇)的添加对费托合成产物分布无明显影响;而较高碳数的醇(正戊醇和正己醇)的加入使碳数为n-1以上烃的选择性显著增加,这是由于CnH2n+1OH加入后生成碳数为n-1和n的中间体可进一步发生链引发反应,生成更多的长链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催化剂 费托合成 全产物在线分析 C2-C6伯醇 添加实验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离子掺杂对α-FeOOH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利荣 燕来 +3 位作者 王毅 王洪 杨勇 李永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120℃碱性条件下制备出形貌均一的短棒状α-FeOOH纳米粒子,对其进行了金属离子Mn的掺杂。系统研究了Mn离子掺杂对产物物相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穆斯堡尔谱(MES)、场发...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120℃碱性条件下制备出形貌均一的短棒状α-FeOOH纳米粒子,对其进行了金属离子Mn的掺杂。系统研究了Mn离子掺杂对产物物相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穆斯堡尔谱(MES)、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表征。结果表明:低浓度Mn离子掺杂对α-FeOOH的形成起了形貌和物相调控作用。α-FeOOH纳米棒的长径比随着Mn离子加入量的增大逐渐增加;当nMn(Ⅱ)/nFe(Ⅲ)=0.30时,产物变成了α-(Fe,Mn)OOH和MnFe2O4的混合物,形貌为纳米棒和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 Α-FEOOH 水热合成 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矿化剂辅助水热合成高长径比的α-Fe2O3多孔纳米线 被引量:3
7
作者 申能美 燕来 +2 位作者 贾小静 杨勇 李永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6-852,共7页
本文以K2SO4为矿化剂,在100℃低温水热条件下,制备出大量形貌均一、高分散的直径约40nm、长度为2~3μm的α-FeOOH纳米线。该纳米线在300℃煅烧2h后,得到一维形貌保持良好且表面具有多孔结构、长径比可达20的α-Fe2O3纳米线。通过XRD、F... 本文以K2SO4为矿化剂,在100℃低温水热条件下,制备出大量形貌均一、高分散的直径约40nm、长度为2~3μm的α-FeOOH纳米线。该纳米线在300℃煅烧2h后,得到一维形貌保持良好且表面具有多孔结构、长径比可达20的α-Fe2O3纳米线。通过XRD、FTIR、TG-DSC、HRTEM、SAED以及N2物理吸附技术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无机盐对一维纳米线形貌的控制至关重要,还详细讨论了K2SO4在α-FeOOH纳米线的成核和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氧化铁 水热合成 无机矿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事件方法的正辛烷加氢裂化机理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雷 郝栩 +1 位作者 周利平 杨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9,共8页
研究了Ni-W催化剂催化正辛烷加氢裂化的详细机理动力学。通过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采集动力学实验数据,各实验条件下加氢裂化产物均通过色质联用分析获取其详细的产物组成。根据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建立了简化的反应网络,各基元步骤中PCP异构... 研究了Ni-W催化剂催化正辛烷加氢裂化的详细机理动力学。通过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采集动力学实验数据,各实验条件下加氢裂化产物均通过色质联用分析获取其详细的产物组成。根据碳正离子反应机理建立了简化的反应网络,各基元步骤中PCP异构化和β位断裂为速率控制步骤。通过单事件(Single Event)方法对速率系数的模型化,基于详细基元步骤的正辛烷加氢裂化动力学模型独立参数个数得到简化,采用遗传算法和Marquardt算法对12个动力学参数进行回归。对于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生成速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由于Single Event方法所得的动力学模型参数与原料的碳数组成无关,因此该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外推到高碳数的模型化合物和费-托合成蜡等复杂油品的加氢裂化动力学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事件 加氢裂化 PCP异构化 β位断裂 正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e_2O_3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劭聪 王洪 +3 位作者 青明 邱成武 杨勇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2-700,共9页
采用优化的Stber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30 nm的单分散球形SiO2颗粒,并以此为内核,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SiO2@Fe2O3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物理吸附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 采用优化的Stber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30 nm的单分散球形SiO2颗粒,并以此为内核,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SiO2@Fe2O3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物理吸附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SiO2@Fe2O3催化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的SiO2@Fe2O3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并且保持了原始SiO2核的球形形貌,Fe2O3纳米粒子通过-OH的氢键作用连接在SiO2表面,形成了2~10 nm厚的Fe2O3均匀连续包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Fe基催化剂 SIO2微球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效应对Ru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程春园 刘粟侥 吴宝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6-563,共8页
采用浸渍法将Ru负载于SiO_2、Al_2O_3和Beta分子筛制备了不同载体的Ru基F-T合成催化剂。通过N_2-物理吸附、XRD、NH_3-TPD、H_2-TPR、H_2-TPD、XPS和CO-DRIFTS等表征方法对不同催化剂的织构、物相、酸性、还原性质、吸附性能和电子状态... 采用浸渍法将Ru负载于SiO_2、Al_2O_3和Beta分子筛制备了不同载体的Ru基F-T合成催化剂。通过N_2-物理吸附、XRD、NH_3-TPD、H_2-TPR、H_2-TPD、XPS和CO-DRIFTS等表征方法对不同催化剂的织构、物相、酸性、还原性质、吸附性能和电子状态信息进行了考察,并对不同载体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及产物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载体Ru基催化剂在金属分散度、还原性质、对氢气吸附性能和电子状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酸性较弱的Ru/SiO_2催化剂具有较弱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较小的颗粒粒径和较高的电子密度,同时该催化剂的Ru金属平台位点较多,导致其在F-T反应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反应稳定性,其产物以重质烃为主,CH_4和轻质烃选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钌催化剂 F-T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