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近几年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
作者 黄声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重点阐述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九·五”期间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性及适用性,在煤矿及其相关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矿安全 成果 进展 科学研究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声发射传播衰减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邹银辉 文光才 +1 位作者 胡千庭 许进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3-667,共5页
介绍了岩体介质中的应力波,根据弹性力学相关理论推导了岩体声发射传播的波动方程,分析了影响声发射波在岩体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因素,实验验证了相关理论.现场试验表明,井下声发射具有突发性、随机性、波形变异性,煤体中声发射频率较低... 介绍了岩体介质中的应力波,根据弹性力学相关理论推导了岩体声发射传播的波动方程,分析了影响声发射波在岩体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因素,实验验证了相关理论.现场试验表明,井下声发射具有突发性、随机性、波形变异性,煤体中声发射频率较低,有效接收范围为20~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声发射 衰减 波动方程 波形特征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通道中主动式水雾抑爆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谢波 范宝春 +1 位作者 夏自柱 王克全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采用自制的主动水雾抑爆器,对主动水雾抑爆过程中的激波、火焰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水雾抑爆时,在水雾区及其后的一定距离内激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激波衰减随水雾空间密度增加而明显;当水雾区长度为1.6m... 采用自制的主动水雾抑爆器,对主动水雾抑爆过程中的激波、火焰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水雾抑爆时,在水雾区及其后的一定距离内激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激波衰减随水雾空间密度增加而明显;当水雾区长度为1.6m时,在48.75kg/m3附近存在一个水雾密度临界值,水雾密度低于此值时,激波穿过水雾区后会再次成长增强,不能发生完全抑爆;保持水雾空间密度32.5kg/m3不变时,水雾区越长,激波衰减作用越明显;在2.5~3.0m之间存在一个激波完全衰减成为压缩波的水雾区临界长度。可以预知,随水雾区密度和长度变化,存在一抑爆临界曲线,此曲线将整个试验范围划分为抑爆区和非抑爆区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抑爆 主动式水雾 微波衰减 大型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煤尘爆炸传播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3
4
作者 司荣军 王春秋 +1 位作者 张延松 李润之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对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了目前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瓦斯 煤尘 爆炸 障碍物 网络式巷道 两相流传播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比氧化法研究煤低温氧化特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陆伟 王德明 +1 位作者 戴广龙 刘桂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了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热释放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比氧化实验方法,即对氧化煤样罐通入氧气使煤氧化,而对参比煤样罐通入氮气作为比较;同时提出了参比氧化法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煤低温氧化产热速率的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 为了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热释放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比氧化实验方法,即对氧化煤样罐通入氧气使煤氧化,而对参比煤样罐通入氮气作为比较;同时提出了参比氧化法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煤低温氧化产热速率的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参比氧化法过程中氧化煤样温度,参比煤样温度,氧化与参比煤样温度差和煤的低温氧化过程产热速率,并对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比较。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煤在实际自燃过程具有比较明显的四个阶段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比氧化法 煤低温氧化 自燃 产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扩孔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运培 孙东玲 董钢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8-31,共4页
从高压水射流的理论基础和煤岩的失效机理 2个方面 ,对高压水射流扩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高压水射流扩孔技术的装备和工艺。对研究开发的高压水射流扩孔技术和装备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 ,取得了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钻孔 扩孔 瓦斯抽排 煤岩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板障碍物加速火焰传播及其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波 范宝春 +1 位作者 王克全 夏自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7-631,共5页
障碍物加速火焰传播及其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对于气体爆炸真实特性的理解、爆炸场预估和防爆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H4/Air混合物(体积百分比为9 3%),在自制的卧式燃烧管中对垂直挡板障碍物加速火焰及其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进行了实... 障碍物加速火焰传播及其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对于气体爆炸真实特性的理解、爆炸场预估和防爆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H4/Air混合物(体积百分比为9 3%),在自制的卧式燃烧管中对垂直挡板障碍物加速火焰及其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火焰阵面通过单个挡板时的高速摄影表明,在挡板障碍物诱导的流场作用下,火焰阵面发生拉伸或褶皱变形,燃烧增强.当单个挡板布置时,挡板后方一定距离内火焰速度和最大超压值与无挡板情况比较明显增大,且这种趋势随着挡板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多个挡板障碍物布置情况下,火焰在整个传播通道上呈脉动加速的趋势,且明显生成了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板 障碍物 火焰传播 爆炸超压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连续预测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邹银辉 赵旭生 刘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5,共5页
评述了我国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动态连续预测技术是有前途的。介绍了新开发的AEF-1型声发射监测新装备的功能和技术特点,采用嵌入式PC结构,可进行全波形数据采集。探讨了AE声发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滤噪工艺和预测... 评述了我国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动态连续预测技术是有前途的。介绍了新开发的AEF-1型声发射监测新装备的功能和技术特点,采用嵌入式PC结构,可进行全波形数据采集。探讨了AE声发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滤噪工艺和预测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 滤噪工艺 预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钻井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军 孙东玲 +1 位作者 黄旭超 孙炳兴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共3页
在分析了采动区域卸压瓦斯的流场分布及赋存状态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地面钻井抽放采动区域卸压瓦斯的原理及试验研究、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地面钻井对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效果较好。
关键词 地面钻井 采动区域 流场 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火灾节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傅培舫 周怀春 +2 位作者 俞启香 蒋时才 叶汝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通过实际规模的火灾试验, 三维空间布点, 全自动数据采集, 详尽地揭示了火灾节流效应发生时烟气温度、浓度、燃烧分支的入口与出口流速和风机风压时序变化的非稳态特性以及典型参数; 试验发现, 节流时段与挥发分的快速析出和燃烧是一致... 通过实际规模的火灾试验, 三维空间布点, 全自动数据采集, 详尽地揭示了火灾节流效应发生时烟气温度、浓度、燃烧分支的入口与出口流速和风机风压时序变化的非稳态特性以及典型参数; 试验发现, 节流时段与挥发分的快速析出和燃烧是一致的, 温度峰滞后于氧气浓度谷点、节流函数最小点和压力峰(阻力峰), 使用温度峰值计算最大阻力的传统方法是错误的. 提出了用节流系数描述节流度的方法, 由此导出了影响节流效应的因素为系统的特性参数、风机特性参数、火灾发生的位置、火风压和热阻的方向及增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火灾 节流系数 影响因素 参数时序 全尺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煤层的注水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设计 李德文 +1 位作者 郭胜均 吴百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针对试验煤层的特殊条件,从布孔方式、封孔工艺及注水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注水工艺技术及装备能够满足实际注水需要,达到了较好的煤体湿润和降尘效果,改善了工作面的劳动卫生条件。
关键词 煤层注水 湿润 粉尘 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邹银辉 吕贵春 张庆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共3页
介绍了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性的基本原理和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了基于瓦斯含量法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性,探讨了突出预测临界初值。实现了煤层瓦斯含量直接快速测定,瓦斯含量测定时间一般不超过8h;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具有... 介绍了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性的基本原理和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了基于瓦斯含量法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性,探讨了突出预测临界初值。实现了煤层瓦斯含量直接快速测定,瓦斯含量测定时间一般不超过8h;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技术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预测 瓦斯含量 敏感性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落伞充气式耐高温快速密闭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国超 邓国红 +1 位作者 戴小平 龙斯仁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共2页
介绍了 GKM降落伞充气式耐高温快速密闭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试验情况。
关键词 快速密闭 防灭火装备 耐高温聚合物 GKM降落伞 充气式 工作原理 技术指标 矿井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书院矿掘进工作面混合式通风除尘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牛保炉 陈颖兴 +1 位作者 邱海江 郭振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2,46,共3页
介绍了湿式旋流除尘器在掘进工作面混合式通风方式下的除尘技术,以及压入风量与抽出风量、压入风筒口与抽出风筒口距迎头的距离等参数配比试验,分析得出较合理的抽、压风筒口位置和风量。在古书院矿92211掘进工作面的试验结果表明:长压... 介绍了湿式旋流除尘器在掘进工作面混合式通风方式下的除尘技术,以及压入风量与抽出风量、压入风筒口与抽出风筒口距迎头的距离等参数配比试验,分析得出较合理的抽、压风筒口位置和风量。在古书院矿92211掘进工作面的试验结果表明:长压短抽通风除尘能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武通风 湿式旋流除尘器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跨采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康建东 谢文兵 颜炳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8,50,共3页
近距离煤层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已有回采巷道的影响十分剧烈,当上部煤层与下部煤层回采巷道重叠时,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维护尤其困难。针对付村矿209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重叠的特殊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UDEC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合理控... 近距离煤层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已有回采巷道的影响十分剧烈,当上部煤层与下部煤层回采巷道重叠时,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维护尤其困难。针对付村矿209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重叠的特殊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UDEC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合理控制下部煤层巷道围岩的空间斜拉锚索支护方案,并成功应用于修复巷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孤岛工作面 数值模拟 空间锚索 修复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煤体声发射应力波传播规律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文光才 杨慧明 邹银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基于含瓦斯煤岩体属于固-气两相孔隙介质,运用经典的弹性动力学理论进行AE信号的传播分析不能准确反映含瓦斯煤层中的传播情况.提出了固-气耦合两相孔隙介质模型,进行了两相介质AE传播理论的初步研究,推导了固-气两相孔隙介质的本构关... 基于含瓦斯煤岩体属于固-气两相孔隙介质,运用经典的弹性动力学理论进行AE信号的传播分析不能准确反映含瓦斯煤层中的传播情况.提出了固-气耦合两相孔隙介质模型,进行了两相介质AE传播理论的初步研究,推导了固-气两相孔隙介质的本构关系和波动方程,对含瓦斯煤层中的AE应力波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含瓦斯煤体双相介质中的横波方程仍然保持单相介质中的传播形式;纵波方程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两相介质 声发射(AE) 应力波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突出做功的瓦斯内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文光才 周俊 刘胜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介绍了突出模拟实验室研究瓦斯内能对突出做功的研究成果。通过模拟突出过程中煤的破碎和抛出,并对瓦斯破碎煤样与机械功破碎煤样进行破碎程度及能量对比分析,得出了瓦斯内能对突出做功的定量关系式。
关键词 瓦斯突出 瓦斯内能 煤突出 破碎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埋深矿山压力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庆华 温兴林 +3 位作者 张磊 何刚 陈庆 杨金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9,共3页
采用国内最新的工作面矿山压力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唐口煤矿在采深大、井下环境恶劣情况下的矿压显现情况,并在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基础上,总结了千米埋深矿压显现规律,可为类似工作面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矿山压力 在线监测 千米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幕控尘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胜均 张设计 +1 位作者 吴百剑 李德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2,21,共3页
根据流体力学的空气射流理论和附壁效应,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在实验室对影响气幕控尘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得出了气幕发生器的喷孔直径设计为5mm、喷孔间距设计为1倍孔距、气幕风量设计为25~30m3/min比较合理。现场实际应用中为了... 根据流体力学的空气射流理论和附壁效应,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在实验室对影响气幕控尘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得出了气幕发生器的喷孔直径设计为5mm、喷孔间距设计为1倍孔距、气幕风量设计为25~30m3/min比较合理。现场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气幕的控尘效果,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现场许可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机载除尘器的处理风量,尽量减小压入风量,风筒出口与气幕保持比较大的距离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幕控尘 抗扩散 卷吸 粉尘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新指标及其装备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康建宁 赵旭生 邹银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4,87,共4页
以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综合假说为基础,通过对煤层发生突出最小瓦斯压力值及瓦斯解吸指标与瓦斯压力间关系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将瓦斯解吸指标和煤体强度相结合的新的突出预测指标;并研制了利用钻屑快速测定煤体普氏系数f值的装置,实现了... 以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综合假说为基础,通过对煤层发生突出最小瓦斯压力值及瓦斯解吸指标与瓦斯压力间关系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将瓦斯解吸指标和煤体强度相结合的新的突出预测指标;并研制了利用钻屑快速测定煤体普氏系数f值的装置,实现了该指标在井下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解吸指标 煤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