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增透清洁压裂液体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1
作者 孟想 杨萌萌 +2 位作者 闫发志 张兴华 张亮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77,共5页
水力压裂技术是我国常用的煤层增透措施。压裂液的选择对增透效果起关键作用。清洁压裂液具有携砂性能好、对煤层伤害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在煤层水力压裂增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清洁压裂液主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在水溶... 水力压裂技术是我国常用的煤层增透措施。压裂液的选择对增透效果起关键作用。清洁压裂液具有携砂性能好、对煤层伤害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在煤层水力压裂增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清洁压裂液主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在水溶液中能否电离以及电离后所带电荷种类进行压裂液种类划分,总结了不同类型清洁压裂液的组成及应用情况;介绍了清洁压裂液改造煤层后煤中孔、裂隙演化规律及煤表面的化学变化特征,可为清洁压裂液配方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指出降低成本、提高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是清洁压裂液的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清洁压裂液复配体系、纳米颗粒改性清洁压裂液的研究,是提高煤层增透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清洁压裂液 煤层增透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长距离供电系统电压综合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于雷 仙文豪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长距离供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电压波动大、末端设备运行不稳等问题,提出一种集降压自耦变压器、补偿调压器和补偿变压器于一体的电压综合调控技术,并设计了基于PLC的智能闭环控制系统。构建了基于首端电气参数推算末... 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长距离供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电压波动大、末端设备运行不稳等问题,提出一种集降压自耦变压器、补偿调压器和补偿变压器于一体的电压综合调控技术,并设计了基于PLC的智能闭环控制系统。构建了基于首端电气参数推算末端电压的监测算法,实现远程精准测量与动态电压调节。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压稳定性与动态响应性能,现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将末端电压提升至额定值95%以上,有效抑制电流冲击,改善电能质量,显著提升了设备运行安全性和供电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长距离供电 电压调控 PLC控制 智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灾害诱发煤矿水害事故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齐庆杰 孙祚 +5 位作者 刘文岗 王安虎 杨敬虎 刘思昀 孙立峰 王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5-402,共8页
煤矿作为承灾体,面对洪水灾害的冲击威胁,脆弱性凸显。洪水不仅会直接导致淹井事故、工业广场破坏等,还会间接诱发井下涌水异常、突水、透水、地下水污染等链生灾害事故。为了定量评估洪水灾害诱发煤矿水害事故风险大小,加强煤矿洪水灾... 煤矿作为承灾体,面对洪水灾害的冲击威胁,脆弱性凸显。洪水不仅会直接导致淹井事故、工业广场破坏等,还会间接诱发井下涌水异常、突水、透水、地下水污染等链生灾害事故。为了定量评估洪水灾害诱发煤矿水害事故风险大小,加强煤矿洪水灾害防治工作,基于灾害风险科学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三要素经典理论和煤矿洪水灾害防治现状,构建了煤矿洪水灾害设防情况调查指标体系,建立了洪水灾害诱发煤矿水害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并在遵义市桐梓县某煤矿进行了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洪水诱发煤矿水害事故风险评估涵盖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等灾害风险关键要素。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主要考虑致灾因子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强度等;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价主要考虑地形、水系等因素评价孕灾环境对致灾因子的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主要2两方面因素决定:(1)承灾体对洪水灾害的设防水平,设防水平越高,承灾体脆弱性越低;(2)在孕灾环境中暴露于致灾因子的人员、资产数量,数量越大,承灾体脆弱性越高。通过对该煤矿应用所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得出该煤矿洪水诱发煤矿水害事故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为定量评估洪水诱发煤矿水害事故风险提供了方法,为煤矿做好洪水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承灾体 煤矿水害 风险评估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标准作业流程的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4
作者 崔石磊 何明伟 +1 位作者 陈建华 仙文豪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0-54,60,共6页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知识资源分散、经验复用困难和诊断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标准作业流程的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语义融合模型。首先,结合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处理特征,设计包括设备、故障现象、故障...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知识资源分散、经验复用困难和诊断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标准作业流程的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语义融合模型。首先,结合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处理特征,设计包括设备、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措施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四元组本体模型。然后,融合BERT-BiLSTM-CRF深度学习模型与规则模板方法,从设备维修手册、历史故障案例库和标准作业文档中精准抽取领域实体、关系及属性,构建煤矿设备故障知识图谱,并采用Neo4j图数据库进行高效存储。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语义映射规则的融合机制,将标准作业流程与知识图谱实现深度语义关联,以支撑故障知识的智能推理与快速检索。实际案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效率与准确性,为煤矿设备维护与岗位作业标准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 知识图谱 标准作业流程 语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诱发煤矿次生灾害类型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齐庆杰 刘英杰 +1 位作者 孙祚 佟瑞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4,共8页
为解决煤矿承灾体受地震灾害影响易发生次生灾害风险的问题,首先,调查和分析典型案例,归纳总结煤矿次生灾害类型与破坏特征,并基于人、机、环、管全要素,构建地震诱发煤矿次生灾害风险评估三级指标体系;然后,提出风险等级和隐患重要度... 为解决煤矿承灾体受地震灾害影响易发生次生灾害风险的问题,首先,调查和分析典型案例,归纳总结煤矿次生灾害类型与破坏特征,并基于人、机、环、管全要素,构建地震诱发煤矿次生灾害风险评估三级指标体系;然后,提出风险等级和隐患重要度评估方法;最后,以河北省某市煤矿为例开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煤矿次生灾害类型按照承灾体分为6类;地震诱发煤矿次生灾害发生可能性评估主要考虑煤矿所在区域地震灾害等级、煤矿次生灾害危险性、煤层瓦斯赋存致灾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致灾性、承灾体设防水平、防灾减灾能力6方面,后果严重性评估主要考虑灾害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2方面;该市煤矿抗震设防薄弱环节为通风系统、井筒支护系统、排水系统,应有针对性地提高抗震设防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煤矿次生灾害 灾害类型 风险评估 隐患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诱发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宏伟 田政 +3 位作者 王晴 刘文岗 姜耀东 石瑞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61-2975,共15页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频繁发生与复杂地质构造失稳关系密切,其中断层作为典型的地质构造是诱发冲击动力灾害的重要因素。推导了表征断层滑动特征的位移场和能量场的分布函数,并以河南义马矿区地质构造及千秋煤矿212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搭...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频繁发生与复杂地质构造失稳关系密切,其中断层作为典型的地质构造是诱发冲击动力灾害的重要因素。推导了表征断层滑动特征的位移场和能量场的分布函数,并以河南义马矿区地质构造及千秋煤矿212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搭建了模拟工作面开采过程和断层滑动的物理模型,监测了上覆岩层和断层区域位移、能量和温度等多参量演化规律,研究了断层覆岩失稳突变效应,探讨了开采扰动引起上覆岩层运动和断层滑移失稳关联耦合的力学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开采扰动下,断层面上应力、位移及能量等参量极值点出现频率沿断层垂直方向从上到下呈现由密至疏的分布,断层面上部岩体较下部更易受到采动影响而处于非稳定状态,是断层滑动的主要动力源;断层滑动是一个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先低能后高能的逐步加速且非连续的动态失稳过程,并伴随应变能依次表现出低能稳定、逐步积聚和高能活化3种状态,最大应变能增量出现于断层面上部,应变能的大量释放将加速断层自上而下的失稳滑移;断层面滑动过程中,岩体温度也随之呈现出阶次递增的特征,表现为微小扰动时的恒温阶段、应力积聚引起的局部上升阶段和滑动失稳引起的全域温度激增阶段;断层的非线性和非连续动态失稳现象与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动和垮落破断关系密切,基于开采扰动时上覆岩层运动和断层滑动之间发生的关联耦合响应,研究了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具体表现为断层附近岩层压力的突增、断层面应力的剧烈变化、断层面位移加速变化并向下部发展、应变能大幅度频繁波动以及温度场的阶次递增。研究表明,覆岩垮落为断层的非稳态滑移施加了冲击载荷,应变能突然释放造成的断层严重滑移失稳也将对已经受过变形、遭受过破坏的上覆岩层带来二次剧烈冲击并发生大面积垮落,产生的卸荷作用为断层向该区域运移提供了附加空间,更加速了断层的滑移失稳和上覆岩层的垮落破坏,极易诱发冲击地压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断层 滑移失稳 突变效应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