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5
1
作者 潘俊锋 毛德兵 +2 位作者 蓝航 王书文 齐庆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41,共6页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目前的发生现状、总体特点以及发生机理、监测手段、防治方法等。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生频度强度激增,并且浅部开采激增明显;关于冲击地压的研究由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逐步转向冲击地压...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目前的发生现状、总体特点以及发生机理、监测手段、防治方法等。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生频度强度激增,并且浅部开采激增明显;关于冲击地压的研究由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逐步转向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冲击地压监测采用多参量综合监测模式较科学,但该模式需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相结合;冲击地压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较为合理,但需对该方法进行精细化研究。最后笔者归纳总结了防治冲击地压的"三个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发生机理 监测手段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勇 殷大发 +1 位作者 邸彭浩 肖成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6,共4页
详细分析了瓦斯监测系统在日常运行中产生异常数据的原因,阐述了异常数据辨识原则,建立了异常数据识别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异常数据分析识别软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减少瓦斯监测系统误报警、误断电情况的发生,... 详细分析了瓦斯监测系统在日常运行中产生异常数据的原因,阐述了异常数据辨识原则,建立了异常数据识别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异常数据分析识别软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减少瓦斯监测系统误报警、误断电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监控 瓦斯监测 异常数据 识别模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河水库下煤炭资源开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宏杰 杨鹏旭 +3 位作者 文学宽 张俊英 贾新果 陈清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
水体下的安全开采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以及保护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漳河水库库区下煤炭资源开采为例,通过对地质采矿条件、采场覆岩性质、覆岩破坏高度预计和开采条件进行分析,对库下采煤的安全性进行了... 水体下的安全开采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以及保护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漳河水库库区下煤炭资源开采为例,通过对地质采矿条件、采场覆岩性质、覆岩破坏高度预计和开采条件进行分析,对库下采煤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和论证。结果表明:覆岩岩性和开采条件均有利于水库下开采,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程度较低,导水裂缝带波及不到水库库底,因此,可以在水库下进行安全开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水库下安全采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下采煤 导水裂缝带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冲击危险矿井多参量预测预报及解危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善坤 李宏艳 +5 位作者 刘军 韩荣军 欧阳振华 李晓璐 王恩 季文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39-345,共7页
针对深部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复杂性及日趋严重性,对几种常用冲击地压预测手段的机理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冲击地压多参量预测预报理论并成功应用于义马千秋煤矿的冲击地压预报,并对今后深部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出了几点... 针对深部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复杂性及日趋严重性,对几种常用冲击地压预测手段的机理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冲击地压多参量预测预报理论并成功应用于义马千秋煤矿的冲击地压预报,并对今后深部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多参量 预测预报 解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及其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成 杜泽生 +1 位作者 钱德雨 张念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5-659,共5页
为得到顾桥煤矿首个孤岛工作面1116(1)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及其加固技术,结合巷道自身维护特点,采用FLAC数值分析软件,制定6种模拟方案,深入分析了煤柱宽度及其加固形式对小煤柱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1116(1)工作面沿空掘巷合理煤柱... 为得到顾桥煤矿首个孤岛工作面1116(1)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及其加固技术,结合巷道自身维护特点,采用FLAC数值分析软件,制定6种模拟方案,深入分析了煤柱宽度及其加固形式对小煤柱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1116(1)工作面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为8 m,锚索梁、喷注浆加固小煤柱的强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小煤柱的变形,保障小煤柱安全稳定.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成功应用,对淮南矿区类似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锚索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建行 高旭 +1 位作者 谭毅 张慧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区域瓦斯治理措施,包括必要的瓦斯抽采和煤层消突措施,能够保障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本文针对原相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区域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标煤层瓦斯赋存及运移规律,提出适合原相矿采掘抽...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区域瓦斯治理措施,包括必要的瓦斯抽采和煤层消突措施,能够保障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本文针对原相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区域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标煤层瓦斯赋存及运移规律,提出适合原相矿采掘抽衔接的区域防突措施,优化原始煤层瓦斯预抽参数和被保护煤层卸压瓦斯抽采参数,最终形成原相煤矿区域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消除了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性,缓解了原相煤矿采掘抽接替紧张的矛盾,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 瓦斯赋存 瓦斯治理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井电法的矿井水害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牟义 丰莉 姜国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为了对煤矿巷道掘进前方各类含水体进行有效的预测预防,消除突水的潜在威胁,保证煤矿的安全掘进,文章以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技术为例,通过井下超前探测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反演计算,形成电阻率剖面图,来解释巷道掘进头... 为了对煤矿巷道掘进前方各类含水体进行有效的预测预防,消除突水的潜在威胁,保证煤矿的安全掘进,文章以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技术为例,通过井下超前探测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反演计算,形成电阻率剖面图,来解释巷道掘进头前方含水情况,建立了一套适合煤矿掘进过程中超前预报含水体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综合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矿井直流电法对各类含水体探测更为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矿井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 矿井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矿井密闭墙启封技术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姚海飞 付伟 +2 位作者 吴海军 郑忠亚 徐长富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100,共4页
针对马营煤矿作为典型整合矿井,小窑破坏区数量多,有一条与整合前原南运输巷相连的14号密闭巷道,在9103工作面回风巷掘进过程中,绕行通过14号密闭墙的问题,提出了为确保巷内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必须将9103工作面回风巷拉直,对14号密闭墙... 针对马营煤矿作为典型整合矿井,小窑破坏区数量多,有一条与整合前原南运输巷相连的14号密闭巷道,在9103工作面回风巷掘进过程中,绕行通过14号密闭墙的问题,提出了为确保巷内带式输送机的安装,必须将9103工作面回风巷拉直,对14号密闭墙进行内拓处理。在分析14号密闭墙所处环境的基础上,制定了启封总体思路,然后按照排放有害气体、预先用罗克休材料充填密闭墙、用马丽散加固巷道、砌密闭墙等程序进行了密闭墙的启封和重新砌筑。结果表明:启封思路正确,罗克休材料能快速固化充填巷道,马丽散能使松散破碎煤岩体粘结成一体,提高围岩支撑力,确保密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墙 启封 排放 充填 材料选择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封巷道预抽瓦斯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钢 马丕梁 +2 位作者 樊少武 张丑宏 王海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8,共4页
为了解决国内大多数高瓦斯矿井由于煤层透气性较低,抽采钻孔的封孔质量不高而引起的瓦斯抽采体积分数偏低,抽采量偏小的问题,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引入了水封巷道这一新型的瓦斯抽采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依据瓦斯不溶于水的特性,用水将... 为了解决国内大多数高瓦斯矿井由于煤层透气性较低,抽采钻孔的封孔质量不高而引起的瓦斯抽采体积分数偏低,抽采量偏小的问题,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引入了水封巷道这一新型的瓦斯抽采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依据瓦斯不溶于水的特性,用水将抽采巷道中的瓦斯与通风巷道隔开,从而保证抽采钻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比较原有的抽采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瓦斯抽采体积分数。水封巷道技术对于提高瓦斯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水封巷道 试抽试验 瓦斯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型煤矿自主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翰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0-64,共5页
基于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实际,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注重形式、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等问题,从社会体制、企业文化、技术装备、人的行为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控制个人和... 基于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实际,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注重形式、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等问题,从社会体制、企业文化、技术装备、人的行为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控制个人和组织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手段的煤矿安全管理思路;致力于以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提出并建立适合我国煤矿现阶段发展水平,以个人与组织行为有效引导与控制为核心的煤矿约束型自主安全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系统管理 约束型 自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GIS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殷大发 疏礼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115,共5页
针对煤矿井下独立的"六大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发了基于3DGIS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集成管理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整体架构、关键技术、功能模块及使用效果。该平台将"六大系统"的信息融合在井下三维巷... 针对煤矿井下独立的"六大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发了基于3DGIS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集成管理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整体架构、关键技术、功能模块及使用效果。该平台将"六大系统"的信息融合在井下三维巷道图中,全面、直观、实时、动态地展示了井下"六大系统"监测状况和安全避险设施建设情况,实现了监测数据之间的融合和可视化分析、自动预警、声光报警、辅助决策以及应急演练管理等功能,提高了"六大系统"整体安全避险功效、整体联动和应急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GIS 煤矿安全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集成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4,82,共4页
针对榆林地区地方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落后、灾害类型日趋复杂的现状,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将闭环管理和风险预控2种理念加以融合,从综合保障、运行控制、动态评价等3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榆林地区地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 针对榆林地区地方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落后、灾害类型日趋复杂的现状,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将闭环管理和风险预控2种理念加以融合,从综合保障、运行控制、动态评价等3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榆林地区地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实现对地方煤矿危险源、不安全行为的闭环管理和动态评价。该模式的实施与推广,对榆林地区地方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地区地方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控 危险源 不安全行为 闭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片技术在煤矿回采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牟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煤矿一井1136工作面区域顶板探测为例,通过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反演、切片成图等流程,形成二维视电阻率平面图,并组合形成立体图,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异常圈定与推断,分析工作面区域顶... 以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煤矿一井1136工作面区域顶板探测为例,通过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反演、切片成图等流程,形成二维视电阻率平面图,并组合形成立体图,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异常圈定与推断,分析工作面区域顶板富水性。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采集参数,能充分满足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要求,为工作面区域精细探测提供了依据;运用切片技术形成平面图和立体图,不仅可以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总体把握富水区的整体分布趋势,而且可以从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具体分析含水性的强弱;经过钻探验证,准确率超过60%,充分验证了切片技术在圈定异常区方面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切片技术 工作面探测 顶板含水性 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井地震波法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文曙 邵佩林 +2 位作者 刘海东 李占林 牟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5-469,共5页
为了在煤矿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预报掘进头前方断层、陷落柱以及采空区、采空巷道等地质构造分布情况,实现煤矿巷道的安全掘进,采用矿井地震波法(矿井反射波法和矿井瑞利波法)探测技术,通过井下波形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反演计算,形成波... 为了在煤矿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预报掘进头前方断层、陷落柱以及采空区、采空巷道等地质构造分布情况,实现煤矿巷道的安全掘进,采用矿井地震波法(矿井反射波法和矿井瑞利波法)探测技术,通过井下波形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反演计算,形成波剖面图和频散曲线,来解释巷道掘进头前方异常的范围和位置特征,并建立了一套适合煤矿采掘过程中超前预报地质构造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对于矿井反射波法,对断层、裂隙等构造以及煤岩分界面等单一边界情况探测分辨率较高;对于矿井瑞利波法,对采空区、空巷、空洞等复杂边界情况反映更灵敏;综合采用矿井反射波法和矿井瑞利波法,对各类地质构造探测更为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地震波法 矿井反射波法 矿井瑞利波法 地质构造 采空区 断层 超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应用系统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邸鹏浩 刘嘉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13-15,共3页
进行了煤矿应用系统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的需求分析,介绍了该平台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该平台4大模块即系统管理模块、技术人员管理模块、客服管理模块及远程协助模块的结构功能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快速地解决煤矿应用系... 进行了煤矿应用系统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的需求分析,介绍了该平台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该平台4大模块即系统管理模块、技术人员管理模块、客服管理模块及远程协助模块的结构功能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快速地解决煤矿应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了技术支持工作强度,节约了技术支持工作成本,提高了技术支持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应用系统 远程服务 技术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勘查与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59
16
作者 张俊英 王翰锋 +3 位作者 张彬 李宏杰 陈清通 李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80,共5页
为了全面查明榆林市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采用地表踏勘、物探、钻探等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勘查,通过踏勘对重要建(构)筑物、地面塌陷及地表裂缝全面调查,初步掌握煤矿采空区的位置、大小和范围,并对采空区的危... 为了全面查明榆林市地方煤矿采空区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采用地表踏勘、物探、钻探等手段对采空区进行综合勘查,通过踏勘对重要建(构)筑物、地面塌陷及地表裂缝全面调查,初步掌握煤矿采空区的位置、大小和范围,并对采空区的危害性进行初步分析;通过物探勘查手段对可疑及重点区域进行探测,较为准确地获得采空区的位置、分布范围及着火情况;通过钻探勘查手段来获取地层结构,并对物探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在采空区勘查基础上,全面分析采空区的隐患类型,并借鉴鄂尔多斯矿区的成功治理经验,对榆林市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钻探勘查 物探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法波场变换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57
17
作者 程久龙 邱浩 +4 位作者 叶云涛 闫国才 周健 程丰波 张珊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46-1650,共5页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电性界面分层的准确性关系到探测地质效果。探讨了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理论,提出了矿井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算法,对实际矿井瞬变电磁数据进行了波场变换,提出了波场变换数据处理及成像方法,实现瞬变电磁剖面到拟地震剖面的...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电性界面分层的准确性关系到探测地质效果。探讨了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理论,提出了矿井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算法,对实际矿井瞬变电磁数据进行了波场变换,提出了波场变换数据处理及成像方法,实现瞬变电磁剖面到拟地震剖面的转换,达到对电性界面的准确划分。结合矿井顶板岩层富水性探测的工程实例对矿井瞬变电磁波场变换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研究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波场变换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提取瞬变电磁数据中所包含的电性界面信息,解决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在准确确定电性界面方面的不足,突出弱异常进而提高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波场变换 数据处理 拟地震处理 电性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刘义新 戴华阳 +2 位作者 姜耀东 张一帆 彭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0,124,共5页
为研究淮南矿区巨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对松散层厚400 m、采深500 m的某矿11118工作面地表沉陷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静态、动态规律和地表移动参数。结果表明:淮南矿区厚松散层大采深下... 为研究淮南矿区巨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对松散层厚400 m、采深500 m的某矿11118工作面地表沉陷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静态、动态规律和地表移动参数。结果表明:淮南矿区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下沉曲线具有走向、倾向的双向对称特征;走向边界角、上、下山边界角很小且三者相等为35°;地表移动盆地边界收敛缓慢,出现长距离缓慢下沉带,建筑物受损轻微;采空区上方地表下沉集中且地表移动变形值大,建筑物损坏严重;同等开采条件下,厚松散层下单工作面采煤地表采动程度较一般开采条件下高,易接近或达到充分采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深部开采 地表移动 采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采动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李宏艳 王维华 +1 位作者 齐庆新 张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3-1030,共8页
为掌握采动影响区覆岩裂隙时空演化规律,进行采动条件下裂隙场演化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裂隙场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覆岩裂隙场划分为4个区域,即离层低角度... 为掌握采动影响区覆岩裂隙时空演化规律,进行采动条件下裂隙场演化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裂隙场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覆岩裂隙场划分为4个区域,即离层低角度裂隙区,采空区中部垮落及断裂带中角度区,裂隙扩展高角度区,中、高角度过渡区;引入分形理论,对采动影响覆岩裂隙演化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变化趋势和程度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分析裂隙张开的程度得出中、高角度过渡区是瓦斯抽采工程措施实施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 裂隙演化 分形理论 图像分析 自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大理岩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宁博 齐庆新 +3 位作者 欧阳振华 李宏艳 赵善坤 徐子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9-394,共6页
利用TAW-2000高温岩石三轴伺服试验机和德国VallenAMSY-6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大理岩在单轴压缩、等幅循环加卸载和分级循环加卸载条件下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特性进行研究,并用快速傅里叶转换(FFT)对单轴压缩试验全过程的声发射信... 利用TAW-2000高温岩石三轴伺服试验机和德国VallenAMSY-6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大理岩在单轴压缩、等幅循环加卸载和分级循环加卸载条件下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特性进行研究,并用快速傅里叶转换(FFT)对单轴压缩试验全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循环加卸载过程中Kaiser点和Felicity点的声发射信号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压缩试验过程中,声发射主频带主要位于两个区域——低于200 kHz区间和300 kHz附近,并且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加,主频由低频向高频转移,主频幅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提出一个新的反映声发射波形信息的指标——次主比α,并指出单轴压缩过程中次主比呈上升趋势。分级循环加卸载过程中Kaiser点和Felicity点的主频变化不明显,Felicity点的次主比总体大于Kaiser点;采用第2次循环中与首循环峰值应力等值应力点的AE数作为Kaiser效应中"明显增多"的尺度能够观察到明显的Felicity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频谱分析 循环加卸载 主频 Felicity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