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态压力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1和N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斌 王应利 +2 位作者 牛超 惠延年 范钦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静态压力变化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形态、增生活性及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大鼠RMECs,分为A(1.33kPa)、B(2.67kPa)、C(5.33kPa)和D(10.67kPa)组和未加压... 目的观察静态压力变化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形态、增生活性及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大鼠RMECs,分为A(1.33kPa)、B(2.67kPa)、C(5.33kPa)和D(10.67kPa)组和未加压对照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检测活细胞比例。用Griess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代谢产物NO2-/NO3-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细胞的ET-1蛋白表达;用RT-PCR法半定量研究RMECs中ET-1、eNOS、iNOSmRNA的表达。结果B、C、D组RMECs细胞核膨大,胞体拉长,可见少量悬浮细胞;静态压力促进RMECs增生(F=12.205,P<0.01),C组和D组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A组和B组(P<0.01);静态压力升高造成各组细胞损伤,拒染率降低(F=11.180,P<0.01),B、C、D组细胞拒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B、C、D组ET-1浓度较对照组增加(P<0.01)。C组和D组RMECs培养液中NO2-/NO3-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B、C、D组RMECs中ET-1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RMECs中eNOSmRNA和iNOS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静态压力可直接导致RMECs的结构损伤,高静态压力下RMECs合成ET-1、NO增多可能是高眼压眼底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静态压力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ZO-1 mRNA合成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斌 王应利 +2 位作者 牛超 惠延年 范钦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作用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RMEC)的增生和活力的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作用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RMEC)的增生和活力的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合成和紧密链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1,ZO-1)mRNA合成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rRMEC,0mg·L-1、10mg·L-1、100mg·L-1和600mg·L-1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ovine serum albumin,AGE-BSA)作用rRMEC,观察4d内细胞增生变化,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不同浓度的AGE-BSA(0mg·L-1、10mg·L-1、50mg·L-1、100mg·L-1、200mg·L-1、400mg·L-1、600mg·L-1)作用12h,100mg·L-1的AGE-BSA作用不同时间(0h、2h、4h、6h、12h、24h)后,采用RT-PCR和Elisa测定rRMEC中VEGFmRNA、ZO-1mRNA和上清中VEGF含量。结果rRMEC在0mg·L-1、10mg·L-1和100mg·L-1AGE-BSA环境中可以继续增生,600mg·L-1细胞增生可能受到抑制,造成rRMEC活力降低。在浓度为10~400mg·L-1AGE-BSA作用12h时,VEGFmRNA合成增强,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升高;在100mg·L-1AGE-BSA作用2~24h,VEGFmRNA合成首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作用后各组均高于作用前(P<0.01),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随AGE-BSA浓度的增加,ZO-1mRNA逐渐降低;随AGE-BSA作用时间的延长,ZO-1mRNA逐渐降低。结论在一定范围内,VEGFmRNA和ZO-1mRNA合成呈AGE-BSA剂量和时间依赖性。VEGF可能是促进rRMECZO-1mRNA合成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糖基化终产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紧密连接蛋白-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细胞对缺氧诱导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3
作者 王应利 郭斌 +3 位作者 惠延年 郭纯刚 李冬 凌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与共培养的周细胞(PCs)及PCs条件培养液(PCM)对常氧和缺氧条件下RMECs增生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RMECs和PCs,采用兔抗鼠Ⅷ因子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大鼠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RMECs,PC... 目的探讨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与共培养的周细胞(PCs)及PCs条件培养液(PCM)对常氧和缺氧条件下RMECs增生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RMECs和PCs,采用兔抗鼠Ⅷ因子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大鼠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RMECs,PCs采用小鼠抗大鼠desmin多克隆抗体和兔抗鼠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进行免疫荧光双标鉴定。Millicell小室建立PCs和RMECs共培养系统,PCs培养近融合期后制备PCM,向共培养系统或PCM中加入终浓度为200μmol/L的CoCl2诱导形成细胞化学缺氧模型,观察常氧和缺氧条件下PCs和PCM对RMECs增生的影响。使用MTT法、3H-TdR掺入法检测RMECs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增生数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MECs在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率。结果近融合期的RMECs呈类纺锤状、单层生长,可见明显的接触抑制,Ⅷ因子和CD31均阳性表达。PCs形状不规则,细胞重叠生长无接触抑制,PDGFR-β和desmin抗体双标阳性。缺氧3~9d缺氧RMECs单独培养组较常氧RMECs单独培养组各时间点的RMECs均明显增生,缺氧6d时增生达高峰(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GIR)为-24.9%。缺氧共培养组较缺氧RMECs单独培养组RMECs增生下降(P<0.05)。缺氧3、6、9d时常氧共培养组较常氧RMECs单独培养组RMECs数目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1)。缺氧6d时S期RMECs数量明显增加,占各期细胞总数的(43.9±0.8)%;常氧或缺氧共培养组,PCs均可抑制RMECs的增生,S期细胞分别占各期细胞总数的(3.6±0.1)%、(15.1±0.9)%(P<0.05,P<0.01)。常氧PCM组RMECs的吸光度(A)值和3H-TdR掺入量4~24h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和常氧条件下RMECs和PCs共培养时PCs均可抑制RMECs的增生,常氧条件下PCM可抑制RMECs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细胞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共培养 增生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ART-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应利 周玉梅 +2 位作者 陶俊 靳扬扬 陈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抗原转录子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可识别抗原-1(melanoma antigen recognized by T cells 1,MAR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 目的探讨黑色素抗原转录子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可识别抗原-1(melanoma antigen recognized by T cells 1,MAR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Me1285和Ocm3细胞中Br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含不同长度MART-1基因启动子序列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质粒p GL3-Luc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 GL3-p286-Luc及p GL3-p2956-Luc,与p EV-Brn-2融合表达质粒共转染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细胞。分别测量四种细胞系中p286组、p2956组、p286+Brn-2组、p2956+Brn-2组细胞荧光素酶表达变化,并观察Brn-2对上述细胞MART-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Me1285、Ocm3细胞系均可检测到Br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Brn-2蛋白电泳带大致在相对分子质量47 000处。p GL3-p2956-Luc及p GL3-p286-Luc重组质粒经Apa I和Nhe I双酶切可切出2956 bp和286 bp 2个条带,p EV-Brn-2重组质粒经EcoRI和Bam HI双酶切可切出1329 bp条带。p EV-Brn-2重组质粒分别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Ocm3、Mel285、92-2、92-1进行磷酸钙法转染,Western blot检测可见四种细胞系均表达Brn-2蛋白。缺乏Brn-2时,所有细胞的MART-1的p286均显示出活性,MART-1阳性细胞系(92-1、92-2、Ocm3)p286活性高于阴性细胞系(Mel285)。p2956活性不同细胞系表现不同,92-1、92-2中较高,Ocm3中其活性与细胞密度相关,MART-1阴性细胞系中p2956近乎无活性。共转染Brn-2后明显下调92-1、92-2、Ocm3中启动子p286及p2956活性(P<0.05);阴性细胞系Mel285中,Brn-2对启动子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 Brn-2表达于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并下调阳性细胞系MART-1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2 MART-1基因启动子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