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小喜 张宏娟 +1 位作者 郭晖 邵春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129-129,共1页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100例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蛋白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100例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蛋白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6、12月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且不良反应情况较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阿司匹林 卒中后血管性痴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利红 许金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连续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连续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邱茜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109-311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加颈动脉支架(CAS)植入术对颅外颈动脉狭窄(ECCA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68例EC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80%、症状性狭窄>50%的患者,...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加颈动脉支架(CAS)植入术对颅外颈动脉狭窄(ECCA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68例EC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80%、症状性狭窄>50%的患者,根据路径迂曲程度、血管狭窄情况,选择合适的球囊预扩张满意后,将支架送至预想的位置释放,覆盖狭窄部位。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参数,术后6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了解血管血流情况。随访1 a,观察患者预后。结果68例患者共70支血管接受PTA加CAS植入术治疗,共植入70枚支架,配合使用70枚保护伞,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DSA检查显示,血管狭窄程度由(88±10)%下降至(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出现心率及血压下降,20例出现持续性心率下降及低血压,12例出现过度灌注表现,头颅CT未发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3天,患者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均较术前下降,搏动指数(PI)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DSA,1例(1.47%)患者出现再狭窄,无明显临床症状,密切观察。随访1 a,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均为0。结论对于ECCAS患者,PTA加CAS植入术可有效改善血管狭窄程度,在适应证选择正确、围手术期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颈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流参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邱茜茜 蔡直铎 徐晓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4期6454-6456,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桡动脉穿刺组(30例)和股动脉穿刺组(30例)。桡动脉穿刺组...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桡动脉穿刺组(30例)和股动脉穿刺组(30例)。桡动脉穿刺组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支架植入术,股动脉穿刺组接受经股动脉穿刺行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包扎时间、鞘管置入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穿刺组肢体制动时间、止血包扎时间短于股动脉穿刺组,鞘管置入时间、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穿刺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穿刺组肺栓塞、术后尿潴留、动脉闭塞、穿刺部位血肿、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穿刺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桡动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