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师范专科院校《教师口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
张晓宏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 |
李泓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3
|
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 |
冯国瑞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4
|
运用公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
苏爱民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5
|
语文教师职业素养浅谈 |
张垂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格教育探析 |
闪明琴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7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评析 |
郜成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8
|
高师文学课“三百”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
王丽鹃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存在探寻者的契若金兰——毕希纳、昆德拉、曹雪芹的身体叙事 |
杜瑾焕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0
|
论《红楼梦》的叙述策略及思维模式 |
杜瑾焕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电影《郑培民》和《暖秋》和谐映衬 |
郜成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2
|
《西游记》的文化解读 |
申华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3
|
民主对话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
王新国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4
|
黄庭坚词《南乡子》“落帽晚风回”真伪再辨证 |
张昌红
葛华飞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5
|
浅谈教师口语课教学中的美育 |
胡蓬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关于新课改条件下高师文学课程的思考 |
马朝霞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7
|
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 |
苗清和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试论大学作文教学 |
张一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