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尚建中 马龙飞 +5 位作者 马宏伟 赵秋芳 赵林华 李晓飞 范燕峰 张素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02月-2012年0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住院患者46例配对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生化及影...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02月-2012年0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住院患者46例配对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生化及影像学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签定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病毒及护肝利尿支持等治疗。治疗组抽取自体骨髓200 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后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注入肝脏,分别在治疗后第8、12周观察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8周和12周,治疗组门静脉内径(DPV)和脾静脉内径(DSV)下降,DPV在8周和12周分别为(13.26±1.31)和(12.83±1.38)mm,与治疗前比较,t值为2.290和3.421,P<0.05和P<0.01;DSV在8周和12周分别为(8.39±1.38)和(8.02±1.24)mm,与治疗前比较,t值为2.079和2.787,P<0.05和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DPV在8周和12周t值为2.382和2.602,P值均<0.05;DSV在8周和12周t值为3.236和4.185,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PVX)增快,8周和12周分别为(20.72±4.63)和(20.58±3.46)cm/s,与治疗前比较,t值为2.833和3.198,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同期对照组(17.12±4.78)和(17.20±3.87)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30和3.123,P<0.05和P<0.01)。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硬化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