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淑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9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经糖耐量检测,将其分成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健康组、糖尿病组,并选取32例健康者做对比,对其予以C肽释放检测,分析对...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9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经糖耐量检测,将其分成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健康组、糖尿病组,并选取32例健康者做对比,对其予以C肽释放检测,分析对比血糖(GLU)、胰岛素(INS)及C肽含量。结果糖耐量异常组、糖调节健康组和糖尿病组在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无差异性,数值上升。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具有高胰岛素血症,其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糖代谢异常需及时防治,首先确保血糖值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糖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薛扬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94-94,共1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加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肝功能(ALT)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D4+/CD8+均高于治疗前,ALT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4+/CD8+高于对照组,AL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肝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肝功能 慢性重症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率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扬 《北方药学》 2017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率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7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抗病毒...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率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7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BPC)、凝血比值(INR)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PC高于对照组,IN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小板,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生存率 血小板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