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
作者 李贺军 李永喆 +1 位作者 千志科 庞敏 《现代农机》 2024年第5期99-101,共3页
为了探究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分析教学方法改革前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理... 为了探究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分析教学方法改革前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缺乏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的项目实践,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完善。在对比分析中发现,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引入项目实践和评估机制有效促进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提升。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但过度依赖某一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教学方法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食品码垛机器人结构设计
2
作者 李贺军 翟梽锦 任小中 《南方农机》 2023年第4期140-141,146,共3页
为了研究一种可以灵活移动、能实现定角度摆臂的箱装食品码垛机器人,采用了理论分析和三维软件设计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机械臂运动、车体移动和末端执行器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其次,对车体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车体的运动学方程,求... 为了研究一种可以灵活移动、能实现定角度摆臂的箱装食品码垛机器人,采用了理论分析和三维软件设计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机械臂运动、车体移动和末端执行器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其次,对车体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车体的运动学方程,求出了车体转动半径,验证了车体运动方案;再次,对同步带传动、丝杠传动、轴、轴承、槽轮机构等零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基于SolidWorks三维设计平台,完成了拨盘、槽轮、车体等83个零部件的三维造型设计;最后,基于SolidWorks装配设计平台,完成了机器人的总体装配设计,经过干涉分析、间隙验证和孔对齐评估,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合理,满足了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小半径或零半径转动以及90°定角度摆臂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结构设计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双相钢疲劳断裂行为及组织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贺军 田晓光 任小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158,共8页
针对不同强度的双相钢开展了疲劳特性分析,选取5种强度的双相钢开展了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对比分析;采用MTS 810液压多功能试验机进行了拉-压疲劳测试,获得了应力幅-疲劳寿命(S-N)曲线;对疲劳断口形貌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马氏体... 针对不同强度的双相钢开展了疲劳特性分析,选取5种强度的双相钢开展了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对比分析;采用MTS 810液压多功能试验机进行了拉-压疲劳测试,获得了应力幅-疲劳寿命(S-N)曲线;对疲劳断口形貌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马氏体含量对双相钢疲劳断裂行为的影响;对不同碳含量的双相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裂纹形貌进行了观察,获取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铁素体先于马氏体发生微观塑性变形而形成可能的裂纹源;随着双相钢强度级别的提高,马氏体含量不断提高,材料的疲劳极限也逐步提高,疲劳极限与马氏体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的变化关系;马氏体含量由4%提高到40%左右时,双相钢的疲劳极限提高了约57%;与高碳HC420/780DP相比,低碳HC420/780DP的裂纹扩展速率明显降低,主要由于马氏体岛分布更加弥散细小;低碳HC420/780DP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比高碳HC420/780DP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疲劳寿命 强度 马氏体 疲劳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