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彦魁 王卿峰 +3 位作者 王东晓 夏国庆 宋伟 张彦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外科治疗 疗效分析 临床 占位性病变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艳魁 程鹏 +3 位作者 刘玉川 齐卫涛 邵明辰 王庆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与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的9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均来自于本院,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实验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与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的9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均来自于本院,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实验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对照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手术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人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在术后,两组病人VAS、SF-36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病人VAS、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效果明显优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复发率低的特点,能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痛,保障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术后并发症要稍高于微血管减压术,但总体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三叉神经痛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蓝斑酪氨酸羟化酶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观察
3
作者 王建祯 马朝显 +4 位作者 崔建军 周明付 张华 林玲 汤善钧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蓝斑至背海马投射纤维的递质性质。方法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技术研究蓝斑TH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结果 :在双侧蓝斑内可见到HRP标记细胞、TH阳性反应细胞和TH HRP双标细... 目的 :观察大鼠蓝斑至背海马投射纤维的递质性质。方法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技术研究蓝斑TH样神经元至背海马投射。结果 :在双侧蓝斑内可见到HRP标记细胞、TH阳性反应细胞和TH HRP双标细胞 ,同侧明显多于对侧。结论 :背海马接受双侧蓝斑纤维的投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海马 蓝斑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辣根过氧化物酶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nial ultrasound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4
作者 WANG Yangang LYU Zhenpu +4 位作者 ZHENG Xianzhao QIN Zheng LI Jianxin GE Ran ZHAO Feife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6-1159,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cranial ultrasound for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Methods Data of 55 sTBI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anio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cranial ultrasound for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Methods Data of 55 sTBI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ranio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15)and control group(n=40)according to received perioperative cranial ultrasound or not.The general data and surgical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and ultrasonic data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good prognosis 1 an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all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eral data nor other surgical data was found between groups(all P>0.05).Acute encephalocele occurred in 1 case in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operation,and cranial ultrasound accurately showed the contralateral secondary epidural hematoma.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different degrees were found in all 15 cases(15/15,100%)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operation with transcranial color coded Doppler(TCCD)or transcranial Doppler(TCD),while cerebral vascular spasm was observed in 5 cases(5/15,33.33%),among them 4 cases(4/5,80.00%)were diagnosed cerebral infarction based on CT examination.Conclusion Cranial ultrasound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changes of sTBI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guide adjusting treatment strategy in time,being valuable for reducing risk of postoperativ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niocerebral trauma perioperative period ULTRASON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峻波 薛俊峰 +1 位作者 姬馨彤 冯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0%vs 71.1%,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09±5.31)分vs(16.73±5.57)分,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作用 依达拉奉 二丁酰环磷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对兔脑外伤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永康 张志强 +2 位作者 冯祖荫 杨波 孙红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酒精中毒对兔脑外伤后的影响。方法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单纯脑外伤组 ,C组为酒精中毒加脑外伤组。乙醇灌胃法致使家兔急性酒精中毒 ,直接打击颅骨法制作急性颅脑损伤模型 ;于... 目的 :研究急性酒精中毒对兔脑外伤后的影响。方法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单纯脑外伤组 ,C组为酒精中毒加脑外伤组。乙醇灌胃法致使家兔急性酒精中毒 ,直接打击颅骨法制作急性颅脑损伤模型 ;于伤前、伤后一定时间测定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脉搏指数 (PI)、脑血管直径指数 (CVI) ;伤后 4h处死动物 ,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及含水量。结果 :C组伤后立即出现显著的呼吸抑制及低血压 ,vmca明显减慢 ,PI值显著升高 ,CVI明显减小 ,伤后 4hSOD活性明显降低 ,LPO含量及脑含水量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伤前醉酒可使兔脑外伤后发生显著的呼吸抑制、低血压、脑血管收缩及脑末梢血管阻力增加 ,使脑血流量 (CBF)显著减少 ,并加重脑外伤后自由基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冲冲 辛艳超 +2 位作者 翟广 杨斌 刘献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初探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30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9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ARHI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 目的初探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30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9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ARHI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ARHI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降低,突变型P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增加。通过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ARHI和突变型P53分别为(176.41±5.37)和(104.52±4.57)、(148.73±3.82)和(126.68±2.46)、(123.59±3.74)和(147.23±4.97),各组之间ARHI和突变型P53的测定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二者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5)。结论 ARHI和突变型P53可能成为判断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侵袭性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瘤 ARHI P53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血管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卿 丁亚蕊 +1 位作者 杨孔宾 张五中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10-311,共2页
小儿颅内出血较成人少见,但并不罕见,其出血原因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别。最常见原因为动静脉畸形,而其它原因相对少见,颅内动脉瘤属少见病例,合并血管畸形更是罕见,由于儿童特有的生理特点,其临床表现及诊疗预后有所不同,我们近... 小儿颅内出血较成人少见,但并不罕见,其出血原因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别。最常见原因为动静脉畸形,而其它原因相对少见,颅内动脉瘤属少见病例,合并血管畸形更是罕见,由于儿童特有的生理特点,其临床表现及诊疗预后有所不同,我们近期收治血管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畸形 形合 小儿 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 出血原因 少见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额颞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额颞部创伤——附21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建军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额颞部创伤 扩大额颞瓣减压术 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建军 夏国庆 +3 位作者 宋伟 王东晓 李东 杨鸿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6-418,共3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切除术 单鼻孔蝶窦入路 临床疗效分析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家兔脑外伤后c-fos蛋白变化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闫东明 张志强 +2 位作者 张俊杰 保建基 杨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外伤后c fos基因表达及全身亚低温治疗脑外伤后c f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成年雄性家兔利用颅脑外伤自由落体打击器造成一侧脑外伤动物模型 ,伤后动物被分为常温组及亚低温组 ,常温组家兔体温维持在 3 7 0~ 3 7.5℃ ,... 目的 :研究脑外伤后c fos基因表达及全身亚低温治疗脑外伤后c f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成年雄性家兔利用颅脑外伤自由落体打击器造成一侧脑外伤动物模型 ,伤后动物被分为常温组及亚低温组 ,常温组家兔体温维持在 3 7 0~ 3 7.5℃ ,亚低温组在外伤后 10min立即行亚低温治疗 15 0min(温度控制在 3 1 5~ 3 2 .5℃ ) ,6h后处死各组家兔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伤灶及周围脑组织c 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全身亚低温治疗 15 0min后 ,损伤灶及周围神经细胞c fos蛋白表达较常温组显著减少。结论 :兔脑外伤后全身亚低温治疗能够抑制c fos基因的表达 ,全身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可能与抑制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C-FOS 基因 亚低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