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人性化护理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气管插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继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人性化护理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气管插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呼吸内科危重症气管插管患者,按照随机编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人性化护理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气管插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呼吸内科危重症气管插管患者,按照随机编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不良事件[非计划性拔管(UEX)、口唇干裂/压力性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咳嗽多痰、烦躁及口腔异味]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UEX、口唇干裂/压力性损伤、VAP、咳嗽多痰、烦躁及口腔异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呼吸内科危重症气管插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危重症 气管插管 保护性约束 临床路径 人性化护理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继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9期3607-3609,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护理前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成功撤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PaO 2均上升,PaCO 2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PaO 2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RICU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预防VAP发生,对缩短患者病程、改善其血气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卫方 乔冬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护理前及出院后12周评估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12周,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FEV_1%pred水平均较护理前提高,B组患者FEV_1、FEV_1/FVC、FEV_1%pred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2周,两组患者影响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B组患者影响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李周 郑红 +1 位作者 薛东鹰 李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68~85岁,中位年龄70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或胸闷、喘息、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5例均有肺部受累,单纯肺部受累2例;3例肾脏受累,均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肾功能不全1例;1例心脏受累,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心包积液;1例肌电图证实周围神经受累。初诊易误诊为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或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阳性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例。肺穿刺证实肉芽肿性炎1例。胸部CT表现为多发结节或实变伴或不伴小空洞形成、片状渗出浸润影、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纤维条索影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1例均好转,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结论AAV起病年龄较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累及肺部时易误诊为肺炎、IPF等,从查体和检查化验中发现多系统受累的证据,结合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肺穿刺病理证据等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苗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9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60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60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有效提高了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5例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韩李周 郑红 靳双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728-2732,共5页
目的总结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例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诱导痰细胞分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 目的总结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例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诱导痰细胞分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等检验结果,肌电图、肺功能、胸部CT等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结果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40~77岁,局限型2例,全身型3例,周围神经受累2例,消化系统受累1例,均合并耳鼻喉症状或疾病。5例均有喘息、胸闷、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2例发热。初诊易误诊为重症哮喘或肺炎。4例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3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0%,ANCA阳性3例,总IgE检测4例均升高,尿常规5例均正常,气管镜检查病理诊断2例。胸部CT表现为多发淡薄或实性渗出影、结节影、磨玻璃影、纤维条索影或细支气管炎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单纯激素治疗2例,随访胸部病变基本吸收。结论EGPA常中年起病,除常见喘息、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可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结合ANCA、诱导痰细胞分类、胸部CT或组织病理等检验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气指标、栓塞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明明 许新举 屈肖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气指标、栓塞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99例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气指标、栓塞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99例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法华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栓塞程度,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00%,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6%(χ^(2)=1.16,P<0.05);治疗后PaO_(2)和PaCO_(2)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和D-二聚体(D-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状况(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49%(χ^(2)=6.58,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就治疗急性非高危肺血栓栓塞患者效果确切,能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生成和增强血栓溶解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气指标、栓塞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肺栓塞 血气指标 栓塞程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
8
作者 郑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46-948,952,共4页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1...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介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73%>72.7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irst second forced breathing,FEV1)及FEV1/FVC的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白介素-6,血清降钙素原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孟鲁司特钠片 沙丁胺醇气雾剂 肺功能 血清炎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9
作者 张明明 赵云龙 侯小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联合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我科85例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联合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我科85例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 肿瘤生物学指标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