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城市沁河流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李艳利 李艳粉 +2 位作者 李林霞 高梦蝶 王明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目的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方法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37种,其中,轮虫动物和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多,分别占总... 目的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方法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37种,其中,轮虫动物和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多,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8.6%和32.4%。沁河干流和支流丹河共有优势物种2种,分别为普通表壳虫、球形砂壳虫;差异优势物种3种,分别为沁河干流的长圆砂壳虫和丹河的英勇剑水溞和无节幼体;沁河晋城段浮游动物密度为0.4~16 ind./L,以原生动物居多,生物量为0.01~164.02μg/L,以桡足类居多;丹河中下游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沁河晋城段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为0.28~2.94,均值1.28;丹河中上游点位和沁河大多点位属于α-中污染型水平,物种的优势种主要普通表壳虫和球形砂壳虫。丹河下游点位属于β-中污染水平,对应的优势物种为英勇剑水溞和无节幼体。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沁河晋城段浮游动物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氯离子、总氮、硝酸盐和水温。原生动物门的普通表壳虫、球形砂壳虫和长圆砂壳虫等优势种主要受硝酸盐、氨氮与化学需氧量影响,桡足类的英勇剑水溞和无节幼体与氯离子和硫酸盐显著正相关。为了阻止和缓解沁河晋城段持续退化,应减少化肥、采矿、化学材料制造的废水的排放以及增加河岸带林地和草地的比例等。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晋城市沁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优势种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农业应用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贺龙强 付克明 +1 位作者 刘中阳 胡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306-309,共4页
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小麦秸秆和高岭土为原料,通过与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备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中和度为75%、纤维素用量为20%,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0. 4、高岭土用量为16%、引... 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小麦秸秆和高岭土为原料,通过与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的方法制备环境友好型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中和度为75%、纤维素用量为20%,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0. 4、高岭土用量为16%、引发剂用量为0. 4%、交联剂用量为0. 03%,共聚温度为70℃。红外光谱法对树脂结构进行分析,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水性和耐盐性好,在蒸馏水和0. 9%Na Cl盐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512. 6、148. 4 g/g。制备的树脂有一定的抗旱性,5 g复合吸水树脂和1 000 g沙质土壤均匀后混合后加水300 g能使绿豆植株良好生长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高岭土 丙烯酸 丙烯酰胺 环境友好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艳利 李艳粉 徐宗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8,共6页
以浑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88个监测站点,在2009,2010,2012年对河流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总磷等9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河流水质的时空异质性进行了分析。选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和总磷作为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和... 以浑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88个监测站点,在2009,2010,2012年对河流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总磷等9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河流水质的时空异质性进行了分析。选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和总磷作为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该地区主要河流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水质因子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非汛期总氮和氨氮为主要污染物,汛期总磷和总氮为主要污染物,非汛期的水质状况较汛期好,说明非点源是造成其污染的主要原因。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中,小汤河上游、太子河南支、太子河北支所有点位的水质评价结果均为最好。所有站点中,海城河的支流(五道里河、运梁河、南沙河下游)区域的水质最差,达到劣Ⅴ类水质,且出现黑臭现象。研究结果对指导浑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太河流域 水质评价 水质标识指数法 水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4
作者 胡鹏 贺龙强 +1 位作者 李艳梅 汤思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27,232,共6页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复合高吸水树脂用量、Pb^(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及对Pb^(2+)去除率的影响,最优条件下复合高吸水树脂对Pb^(2+)的去除率达88.57%,吸附Pb^(2+)后的复合高吸水树脂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吸附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颗粒污泥运行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葛红林 杨雪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微塑料(MPs)作为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然而,MPs对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低C/N废水过程中颗粒化进程、营养盐去除规律及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至今鲜有探究。因此,本论文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Ps和AGS为探究对象,在室温环境下,... 微塑料(MPs)作为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然而,MPs对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低C/N废水过程中颗粒化进程、营养盐去除规律及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至今鲜有探究。因此,本论文以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Ps和AGS为探究对象,在室温环境下,探究了MPs粒径对AGS处理城镇低C/N废水的影响,并解析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Ps存在加速了AGS颗粒化,提高了污泥浓度,促进了胞外聚合物(EPS)分泌,且MPs粒径越大,颗粒化进程越显著。MPs存在降低了AGS对COD和营养盐的去除,且MPs粒径越大,营养盐去除抑制越显著。MPs粒径在150μm时,COD、NH_(4)^(+)-N及TN的去除效率下降至81.6%~84.1%、82.3%~86.5%和61.6%~62.8%,均远低于空白组。MPs粒径越大,其在AGS内去除效率越低。大粒径MPs提高了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至59.6%,但降低了具有有机质分解能力的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本论文丰富了MPs在水环境的影响行为,为日后MPs污染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好氧颗粒污泥 营养盐去除 EPS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污泥系统处理对典型重金属镍的响应特征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亚洲 杨雪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探究双污泥系统对典型重金属镍(Ni)的冲击负荷的响应特征及作用机制,构建了中试规模的双污泥系统,以实际废水为探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和长期暴露条件下重金属Ni对双污泥系统污染物及营养盐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暴... 为探究双污泥系统对典型重金属镍(Ni)的冲击负荷的响应特征及作用机制,构建了中试规模的双污泥系统,以实际废水为探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和长期暴露条件下重金属Ni对双污泥系统污染物及营养盐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暴露低剂量Ni对双污泥系统去除污染物和营养盐影响不显著,但高剂量Ni(超过3.0 mg/L)降低了COD、NH4+-N及PO43--P的去除。长期暴露实验分析表明,Ni降低双污泥系统对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9.0 mg/L Ni导致COD、NH4+-N和PO43--P去除效率下降至64.3%、75.2%和54.2%。机制分析表明Ni降低污泥浓度,刺激胞外聚合物(EPS)主要蛋白质(PN)分泌。重金属Ni提高了乳酸脱氢酶和活性氧释放。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表明,Ni降低了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Nitrospirota的相对丰度,从而降低了微生物对污染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本研究结果对双污泥系统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污泥系统 重金属Ni 脱氮除磷 胞外聚合物: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5铝合金熔体晶粒细化温度优化研究
7
作者 毛望军 李蒙 +2 位作者 李贵胜 胡鹏 祝庆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71,共11页
目的研究晶粒细化剂Al-5Ti-1B在1235铝合金不同熔体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变化规律。方法在线添加Al-5Ti-1B,采用电解铝液直接生产尺寸规格为1050 mm×7.0 mm的1235铝合金铸轧板坯。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 目的研究晶粒细化剂Al-5Ti-1B在1235铝合金不同熔体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变化规律。方法在线添加Al-5Ti-1B,采用电解铝液直接生产尺寸规格为1050 mm×7.0 mm的1235铝合金铸轧板坯。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试验手段,在晶粒细化剂Al-5Ti-1B细化温度不同条件下,对1235铝合金铸轧板坯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探究晶粒细化剂Al-5Ti-1B细化温度和1235铝合金铸轧板坯组织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在其他铸轧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晶粒细化剂Al-5Ti-1B细化温度的升高,铸轧板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细化温度为730℃和750℃时,铸轧板晶粒细小均匀、尺寸差别不明显,力学性能良好且趋于稳定,其表层宽度方向上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7μm和24μm,中心层宽度方向上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51μm和47μm,其纵向抗拉强度分别为110.6 MPa和110.8 MPa,横向抗拉强度分别为107.3 MPa和107.5 MPa,纵向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7.8%和38.9%,横向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5.4%和36.7%。当细化温度为760℃时,铸轧板中开始出现Fe、Si、Al、O、Ti等元素的偏析聚集现象。结论当细化温度为730~750℃时,铸轧板组织性能实现了较佳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5铝合金 Al-5Ti-1B晶粒细化剂 细化温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影响机制探究
8
作者 许亚洲 杨雪梅 张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以好氧颗粒污泥(AGS)和畜禽养殖废水为探究对象,在室温环境下探究了盐度对AGS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盐度环境下AGS的污泥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低盐度(低于1.0 g/L)利于AGS去除污染物和营养盐,... 以好氧颗粒污泥(AGS)和畜禽养殖废水为探究对象,在室温环境下探究了盐度对AGS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盐度环境下AGS的污泥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低盐度(低于1.0 g/L)利于AGS去除污染物和营养盐,而高浓度盐度降低了营养盐去除,提高了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当盐度为0.2 g/L时,COD、NH_(4)^(+)-N、TN和PO_(4)^(3-)-P的去除效率高达94.6%~95.2%、94.6%~96.8%、70.6%~72.1%和88.5%~92.1%,然而当盐度超过1.0 g/L,污染物及营养盐去除效率显著下降。盐度能影响AGS污泥特征,并提高蛋白质的分泌。盐度有效提高了AGS污泥沉降性。微生物学机制分析表明0.2 g/L盐度作用下AGS内与有机质降解及氮磷去除相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好氧颗粒污泥 盐度 胞外聚合物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太河上游流域河岸缓冲区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艳利 李艳粉 +1 位作者 徐宗学 关中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8,共10页
以浑太河上游流域31个采样点上游水系为中心,生成5种尺度的河岸缓冲区,采用Fragstats软件计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8个景观指数。分别从景观数量组成和景观空间格局2个方面,采用空间分析、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识别不同宽度河岸... 以浑太河上游流域31个采样点上游水系为中心,生成5种尺度的河岸缓冲区,采用Fragstats软件计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8个景观指数。分别从景观数量组成和景观空间格局2个方面,采用空间分析、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识别不同宽度河岸缓冲区景观格局与水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景观格局在不同宽度缓冲区内对河流水质具有不同的效应。300 m宽度河岸缓冲区景观格局具有最大的水质空间分异解释能力,可解释48.5%的水质变异。对于50和100 m宽度河岸缓冲区,景观数量组成指标较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对水质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强,景观数量组成指标分别解释水质空间分异的16%和18%,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别解释水质空间分异的11%和6%。其中,旱地的解释能力最强,分别为13%和12%,因为≤100 m宽度河岸缓冲区内旱地是优势景观类型。对于300、500和1 000 m宽度河岸缓冲区,景观空间格局指标较景观数量组成指标对水质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强,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可分别解释水质空间分异的25%、20%和23%,景观数量组成指标分别解释水质空间分异的10%、11.3%和14.3%。当缓冲区宽度≥300 m时,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对水质的解释能力随缓冲区宽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解释能力显著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包括景观尺度上的斑块密度、蔓延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以及类型水平上的林地破碎度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空间尺度 水质 河岸缓冲区 浑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叶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系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贺龙强 胡鹏 刘中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杨树叶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了杨树叶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用量、两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杨树叶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了杨树叶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用量、两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吸水率的影响。最优条件下制备出了对蒸馏水和0.9%NaCl溶液的吸水率分别可达486.3g/g和160.2g/g的高吸水性树脂。采用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叶 丙烯酸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桃壳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晖 张记升 +1 位作者 朱天星 代治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7,33,共5页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利用N2吸附和扫描电镜(SEM)表征活性炭的孔结构及表面形貌,系统研究碱炭比(KOH与核桃壳炭化料的质量比)对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恒流充放电及循环... 以核桃壳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利用N2吸附和扫描电镜(SEM)表征活性炭的孔结构及表面形貌,系统研究碱炭比(KOH与核桃壳炭化料的质量比)对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等测定核桃壳活性炭电极材料在3mol/L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碱炭比的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及中孔比例先逐渐增大后稍有减小。当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碱炭比为4时,可制备出比表面积为2404m^2/g,总孔容为1.344cm^3/g,中孔比例为28.6%,孔径分布在0.7~3.0nm之间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该活性炭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电流密度由50mA/g提高到5000mA/g时,其比电容由340F/g降低到288F/g,经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耐盐性淀粉/膨润土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贺龙强 胡鹏 刘中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9,共4页
利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淀粉/膨润土/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组成、膨润土及淀粉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吸水率的影响。利用FTIR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最佳条件下制备... 利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淀粉/膨润土/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组成、膨润土及淀粉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吸水率的影响。利用FTIR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水率高、耐盐性好,在蒸馏水和0.9%Na Cl溶液中的最大吸水率分别为893.8 g/g和178.6 g/g。此外,树脂的重复吸水率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膨润土 丙烯酸 丙烯酰胺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粉煤灰制备分子筛及对水体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贺龙强 胡鹏 付克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93-3497,3503,共6页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湿法加碱煅烧法合成了4A分子筛,研究了粉煤灰与烧碱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合成4A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烧碱配比1.0∶0.8,煅烧温度700℃,煅烧时间1 h有利于4A分子筛的合成。利用合成的4A分子筛对水体...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湿法加碱煅烧法合成了4A分子筛,研究了粉煤灰与烧碱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合成4A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烧碱配比1.0∶0.8,煅烧温度700℃,煅烧时间1 h有利于4A分子筛的合成。利用合成的4A分子筛对水体中六价铬进行了吸附研究,实验确定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分子筛投加量为0.3g,溶液pH值为6~7,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10~25℃。最佳吸附条件下分子筛对六价铬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同时对4A分子筛的再生性进行了研究,2次循环使用后其吸附能力仍能保持初次吸附能力的9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法加碱煅烧 4A分子筛 吸附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水质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艳利 徐宗学 +1 位作者 李艳粉 李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了分析辽河流域水环境物理化学变量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于2009年8月和2010年6月,对辽河流域内80个点位的水环境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浑河和太子河上游区域水体污染较小,中下游区域水体... 为了分析辽河流域水环境物理化学变量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于2009年8月和2010年6月,对辽河流域内80个点位的水环境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浑河和太子河上游区域水体污染较小,中下游区域水体指标大多为Ⅴ类和劣Ⅴ类;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在水域的西北方,水质总体评价为Ⅳ—Ⅴ类,水质情况较差;东辽河流域区域特征不明显,2009年大部分水体指标为劣Ⅴ类,2010年大部分水体指标为Ⅲ到劣Ⅴ类;西辽河流域内大部分河段长期干涸;大辽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位于整个流域的中东部,水体各项指标大多为Ⅴ类和劣Ⅴ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流域尺度上林地和农田对水体水质参数的浓度影响最大,是影响化学需氧量(CODMn)、含沙量、总氮和电导率(EC)浓度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草地对2009年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具有显著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辽河 理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钯铜线性能对键合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军 范俊玲 薛铜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3,共6页
研究了不同性能镀钯铜线对其键合质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钯层厚度、不同延伸率和拉断力、镀钯铜线热影响区长短对铜线键合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镀钯铜线钯层厚度过小会造成Electronic-Flame-Off(EFO)过程中的Free Air Ball(FAB)... 研究了不同性能镀钯铜线对其键合质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钯层厚度、不同延伸率和拉断力、镀钯铜线热影响区长短对铜线键合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镀钯铜线钯层厚度过小会造成Electronic-Flame-Off(EFO)过程中的Free Air Ball(FAB)偏球、第一焊点形状不稳定及钯层分布不均匀;延伸率过小和拉断力过大会造成焊点颈部应力集中,并产生微裂纹而造成焊点的拉力和球剪切力偏低;镀钯铜线的高强度和低延伸率降低其再结晶温度,造成长的热影响区和颈部晶粒粗大,降低其力学性能,焊接过程中产生颈部裂纹和塌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厚度 延伸率 拉断力 热影响区 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人类活动对浑太河流域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艳利 李艳粉 李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5-1153,共9页
为了确定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多重人类活动压力响应是否一致,以浑太河流域为例,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以自然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流域面积、经纬度)为协变量,比较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河岸带(... 为了确定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多重人类活动压力响应是否一致,以浑太河流域为例,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以自然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流域面积、经纬度)为协变量,比较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河岸带(各土地利用面积所占比例)和河段尺度(水质、水力形态、水文、栖息地质量、底质类型等)下人类活动因子对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域尺度上,林地和农村聚落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解释了8.09%的鱼类群落特征空间变异,林地、旱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聚落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解释了18.28%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空间变异;在河岸带尺度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解释了4.26%的鱼类群落特征空间变异,没有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产生显著影响;在河段尺度上,电导率、ρ(TDS)、ρ(NH_4^+-N)、ρ(CODMn)、河宽、QHEI(a qualitative habitat evaluation index,栖息地评估指数)、ρ(DO)、ρ(TN)、硬度和p H解释了36.60%的鱼类群落特征空间变异,电导率、ρ(TDS)、ρ(NH_4^+-N)、ρ(CODMn)解释了14.65%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空间变异.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因子对鱼类群落特征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流域尺度,河岸带尺度的影响最小;流域尺度和河段尺度人类活动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影响大致相同.河段尺度的水力形态和水质状况主要受流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其次是河岸带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力形态的影响较水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大型底栖动物 流域 河岸带 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蓝对高体鳑鮍鱼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万光 屈菊平 周芬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2,共2页
在水温25(±2)℃条件下,采用静水水生生物测试方法,研究亚甲基蓝对高体鳑鮍鱼苗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对高体鳑鮍鱼苗的24、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5.30mg/L和18.76mg/L,安全浓度(SC)为0.96mg/L。
关键词 亚甲基蓝 高体鳑鮍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半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性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贺龙强 胡鹏 刘中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98,共3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接枝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单体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原料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条件等对吸水率的影响。最...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接枝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单体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原料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条件等对吸水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下,制得对蒸馏水的吸水率为802.6g/g,对0.9%NaCl溶液吸水率为153.7g/g的高吸水率树脂。用FT-T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出了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充分利用淀粉的经济性和可降解性等特性,具有环保、吸水率高、耐盐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酸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岭土和玉米秸秆制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7
19
作者 贺龙强 胡鹏 刘中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96-298,共3页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中和度、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高岭土及纤维素用量等试验条件对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中和度、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高岭土及纤维素用量等试验条件对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具有高吸水性和强耐盐性,其在蒸馏水中的最大吸水率为468.7 g/g,在0.9%盐溶液中的最大吸水率为173.6 g/g。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玉米秸秆 高岭土 丙烯酸 丙烯酰胺 水溶液聚合法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秆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贺龙强 刘中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549-13550,13552,共3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经预处理得纤维素后,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丙烯酸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吸水率的...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经预处理得纤维素后,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丙烯酸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吸水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树脂不仅吸水量大,而且还具有吸水速率快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纤维素 丙烯酸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