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旋转电弧的机器人角焊缝跟踪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毅 陈佳洋 +3 位作者 胡圣贤 邓鑫 张枫涛 谢晓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2,共5页
通过对现有旋转电弧传感器采集的焊缝偏差信息和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进行研究,结合曲线角焊缝的特点,推导出纠正焊缝偏差后的焊接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相对于原工具坐标系的变换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反解,建立... 通过对现有旋转电弧传感器采集的焊缝偏差信息和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进行研究,结合曲线角焊缝的特点,推导出纠正焊缝偏差后的焊接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相对于原工具坐标系的变换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反解,建立了曲线角焊缝跟踪及焊枪姿态调整模型。输入给定左右偏差及高低偏差信号,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从而为旋转电弧传感应用于焊接机器人及设计其焊缝跟踪系统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弧传感器 焊接机器人 角焊缝跟踪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管与不锈钢管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残余应力
2
作者 肖逸锋 陈锦微 +4 位作者 张汭 宋章 王晖 张乾坤 吴靓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
为使石墨材料能够在空间核电散热装置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价值,本文采用BNi-2钎料真空钎焊连接等静压石墨管和304不锈钢管,研究了石墨/BNi-2/不锈钢接头在1010℃、保温90 min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不同冷却工艺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 为使石墨材料能够在空间核电散热装置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价值,本文采用BNi-2钎料真空钎焊连接等静压石墨管和304不锈钢管,研究了石墨/BNi-2/不锈钢接头在1010℃、保温90 min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不同冷却工艺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010℃,保温90 min条件下,钎焊接头致密无裂纹,Cr元素在石墨侧与石墨基体反应形成Cr_(7)C_(3)反应层,在不锈钢侧形成了σ-FeCr扩散层,界面接头组成为石墨/Cr_(7)C_(3)/Ni(s,s)+Ni_(3)Si/σ-FeCr/不锈钢;经缓冷工艺处理的接头,常温剪切强度为28.38 MPa,比炉冷处理的接头剪切强度提高了22%;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缓慢冷却的钎焊工艺可以有效缓解钎焊接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符合剪切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钎料 石墨管 不锈钢管 力学性能 有限元数值分析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德其 罗海松 +3 位作者 俞天兰 陈兰伟 吴淑英 韩玉叶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2,48,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开展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研究颗粒浓度、粒径、Re数等因素对3种扭曲管的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流体换热性能随着颗粒浓度、粒径、Re数的增大而提...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开展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研究颗粒浓度、粒径、Re数等因素对3种扭曲管的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流体换热性能随着颗粒浓度、粒径、Re数的增大而提高。与单相流体比较,当粒径2 mm、颗粒浓度分布1%时,相同Re数下3种扭曲管的Nu数平均提高12.91%,13.12%和15.23%,管内流体压降平均提高60.22%,67.23%和73.16%。通过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分析,当粒径为2—5 mm、颗粒浓度分布为5%,扭曲管导程为200 mm、椭圆度为1.49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场 传热 颗粒 扭曲管 压降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平台巴西圆盘实验确定金属粉末压坯的力学性能参数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启权 杨辅 +1 位作者 董文正 吉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2,共5页
为确定金属粉末压坯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平台型加载方式的巴西圆盘实验对铜、铁两种不同相对密度的金属粉末压坯进行直径压缩。利用同步实验图像记录,研究了圆盘中心裂纹的生长和金属粉末压坯的拉伸断裂过程。通过压缩实验获得了金属粉... 为确定金属粉末压坯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平台型加载方式的巴西圆盘实验对铜、铁两种不同相对密度的金属粉末压坯进行直径压缩。利用同步实验图像记录,研究了圆盘中心裂纹的生长和金属粉末压坯的拉伸断裂过程。通过压缩实验获得了金属粉末压坯的位移-载荷曲线,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了压坯的三个力学性能参数:由直线段确定弹性模量E、由线性段与非线性段的转折点确定抗拉强度σ_t和由局部最小载荷确定张开型断裂韧度K_(Ic),它们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均符合幂指数函数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压坯 平台巴西圆盘实验 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GK-FCM算法的大梁焊接障碍物识别
5
作者 唐明 洪波 +1 位作者 李湘文 雷伟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8-62,131,共6页
针对大梁焊接时难以通过传统的识别方法实现实时而精确的障碍物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模糊C均值实时聚类(RNGK-FCM)的大梁焊接障碍物识别方法.引入实时聚类策略,替换核化距离函数,全局快速优化.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各类FC... 针对大梁焊接时难以通过传统的识别方法实现实时而精确的障碍物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模糊C均值实时聚类(RNGK-FCM)的大梁焊接障碍物识别方法.引入实时聚类策略,替换核化距离函数,全局快速优化.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各类FCM算法聚类性能,RNGK-FCM相比于传统FCM算法,能实时获取聚类数;对噪声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降低了对初值的敏感性,聚类识别精度高.在某公司大梁自动焊生产线进行障碍物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各类障碍物聚类数准确,实时性优良,障碍物规避动作精准,为实现大梁自动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GK-FCM算法 实时聚类 核化函数 全局快速优化 大梁障碍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Fe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肖逸锋 刘艳 +4 位作者 汤智 吴靓 许艳飞 钱锦文 贺跃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进行固相烧结制备Ni-Cr-Fe多孔材料。通过表征多孔材料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膨胀率、孔结构变化及物相组成研究材料的成孔过程,探讨造孔机理;并研究Ni-Cr-Fe多孔材料在1000℃下的高温抗氧化... 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进行固相烧结制备Ni-Cr-Fe多孔材料。通过表征多孔材料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膨胀率、孔结构变化及物相组成研究材料的成孔过程,探讨造孔机理;并研究Ni-Cr-Fe多孔材料在10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Ni-Cr-Fe在1380℃下达到最大膨胀,最大径向膨胀率达7%,开孔隙率为32.5%;最大孔径与透气度分别为90μm和990 m^3/(m^2·k Pa·h)。Cr、Fe元素向Ni元素的偏扩散形成大量丰富孔隙。在氧化实验中,在1000℃高温下氧化560 h后多孔Ni-Cr-Fe最大孔径及透气度变化不大,而同等条件下氧化的Ni-Fe、Ni-Cr多孔材料孔结构变化较明显,表明Ni-Cr-Fe多孔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Fe多孔材料 造孔机理 反应合成法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时效对Ti-25Nb-10Ta-1Zr-0.2Fe医用β钛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许艳飞 文璟 +6 位作者 肖逸锋 王章 阳文豪 易丹青 刘会群 吴靓 钱锦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12-1918,共7页
利用XRD、TEM、显微硬度、拉伸试验等分析方法研究双级时效热处理对Ti-25Nb-10Ta-1Zr-0.2Fe医用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硬度曲线在单级时效的上方并且出现明显的双峰特征。双级时效后,合金的晶内形成由片... 利用XRD、TEM、显微硬度、拉伸试验等分析方法研究双级时效热处理对Ti-25Nb-10Ta-1Zr-0.2Fe医用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硬度曲线在单级时效的上方并且出现明显的双峰特征。双级时效后,合金的晶内形成由片层α组成的"阶梯状"α组织,对硬度产生较大的贡献。单级时效(550℃)与双级时效((400℃,1 h)+550℃)的相析出序列分别为β→β+α″→β+α和β→β+ω→β+α″→β+α。合金性能最优的时效工艺为(400℃,1 h)+(550℃,2 h)。在此条件下合金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65 GPa、845 MPa、14.3%,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ZF合金 双级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析氢电极在碱性溶液中析氢行为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靓 郭小花 +5 位作者 徐阳 肖逸锋 许艳飞 钱锦文 管卓 贺跃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制备多孔Ni_3Al-Mo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多孔Ni_3Al-Mo电极的孔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技术表征多孔Ni_3Al-Mo电极的电解析氢行为。结果表明:多孔Ni_3Al-Mo电极孔隙率为47%... 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制备多孔Ni_3Al-Mo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多孔Ni_3Al-Mo电极的孔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技术表征多孔Ni_3Al-Mo电极的电解析氢行为。结果表明:多孔Ni_3Al-Mo电极孔隙率为47%,最大孔隙为2.7μm,平均孔隙约2.1μm。与多孔Ni_3Al电极和多孔Ni电极相比,多孔Ni_3Al-Mo电极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和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表明多孔Ni_3Al-Mo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活性;经过阳极处理后,多孔Ni_3Al-Mo电极的析氢活性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大小,且连续电解120 h后,析氢过电位变化不大,表明多孔Ni_3Al-Mo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合成法 多孔Ni_3Al-Mo电极 极化曲线 阻抗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韧轨道交通用钢药芯焊丝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洪波 张明华 尹付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1,共5页
针对轨道交通装备用屈服强度为45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性能优良、具有高强韧性、良好抗疲劳性能的药芯焊丝,并对研制的药芯焊丝熔敷金属拉伸、低温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及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药芯... 针对轨道交通装备用屈服强度为45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性能优良、具有高强韧性、良好抗疲劳性能的药芯焊丝,并对研制的药芯焊丝熔敷金属拉伸、低温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及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药芯焊丝成分设计合理,焊缝组织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晶粒细小,有效提高了焊缝的强韧性,使焊缝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和疲劳性能.药芯焊丝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达到620 MPa,-40℃低温韧性夏比冲击吸收功为96 J,指定寿命为2×10~6次循环下的疲劳极限为354 MPa,分别是设计目标值的1.1倍、1.6倍和2.2倍,能够满足轨道交通装备用屈服强度为45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芯焊丝 成分设计 低温韧性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过滤膜的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靓 汤智 +5 位作者 杨格 刘艳 许艳飞 钱锦文 肖逸锋 贺跃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6-1382,共7页
本工作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进行固相烧结制备Ni-Cr-Fe多孔材料支撑体,再利用人工刷涂的方法将同配比且较细的Ni、Cr、Fe元素粉末悬浮浆料刷涂于多孔支撑体表面,经过真空烧结,制备得到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 本工作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进行固相烧结制备Ni-Cr-Fe多孔材料支撑体,再利用人工刷涂的方法将同配比且较细的Ni、Cr、Fe元素粉末悬浮浆料刷涂于多孔支撑体表面,经过真空烧结,制备得到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通过XRD、SEM、能谱等测试手段表征烧结后的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的物相及孔结构性能。结果表明,同质的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膜层完整,结合强度较好,以冶金桥接的方式结合。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透气度将减小,当过渡层的厚度为80μm,表面膜层厚度为30μm时,最大孔径为6μm,透气度为936 m^3·m^(-2)·h^(-1)·kPa^(-1),透气度下降22. 64%。在膜层等厚且过滤精度达到要求时,二阶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透气度的下降率比一阶梯度孔径NiCr-Fe多孔材料透气度的下降率小。过渡膜层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实现了在较高过滤精度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过滤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Fe多孔材料 梯度孔径多孔材料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液压动力站冷却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毅 高海兴 +1 位作者 袁永熠 尹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64-67,共4页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某441. 3 k W (600马力)液压动力站冷却系统的仿真模型。依据此液压动力站的散热原理,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以气-液换热器、双风扇、热负荷组件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软件内的控制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组合,...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某441. 3 k W (600马力)液压动力站冷却系统的仿真模型。依据此液压动力站的散热原理,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以气-液换热器、双风扇、热负荷组件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软件内的控制元件和温度传感器组合,实现对风扇的智能控制。重点介绍了仿真模型中散热器和风扇的参数设置及其计算方法。分别在35和4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不同温度下液压油的温度变化曲线。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现场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表明此模型能准确评估该系列液压动力站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为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系统 液压动力站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氩弧熔敷原位制备WC颗粒增强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逸锋 李雪丰 +2 位作者 杜行 许艳飞 贺跃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7,129,共5页
通过配制不同硅含量的WC颗粒增强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磨粒磨损试验机等,对比研究硅对氩弧熔敷原位制备WC颗粒增强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含量为0~5%,硅能促进WC形核与长大,抑制Fe3W3C等M6C碳化... 通过配制不同硅含量的WC颗粒增强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磨粒磨损试验机等,对比研究硅对氩弧熔敷原位制备WC颗粒增强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含量为0~5%,硅能促进WC形核与长大,抑制Fe3W3C等M6C碳化物的形成.其中当硅含量为5%时,涂层中WC分布均匀,涂层性能达到最佳,其相对耐磨性达到最高值.当硅含量继续增加到7.5%以上时,WC颗粒反而细化,且团聚现象明显,涂层耐磨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耐磨性 硅含量 W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W摩尔比对真空烧结反应合成WC-Fe耐磨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逸锋 杨燕 +4 位作者 吴靓 许艳飞 钱锦文 李浪浪 贺跃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28-1334,共7页
以钨铁和炭黑为反应源,采用真空烧结法反应制备不同n(C)/n(W)的WC-Fe耐磨材料。采用XRD、SEM、EDS、宏观硬度与磨粒磨损等测试技术,对比研究n(C)/n(W)对WC-Fe耐磨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WC+γ两相组织对应的n(C)/n(W)范围... 以钨铁和炭黑为反应源,采用真空烧结法反应制备不同n(C)/n(W)的WC-Fe耐磨材料。采用XRD、SEM、EDS、宏观硬度与磨粒磨损等测试技术,对比研究n(C)/n(W)对WC-Fe耐磨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WC+γ两相组织对应的n(C)/n(W)范围为1.1~1.3,n(C)/n(W)低于1.1时,出现η相;而n(C)/n(W)高于1.3时,出现C相。随着n(C)/n(W)在0.9~1.7之间增加,硬质WC的含量与平均晶粒尺寸先显著增加后缓慢变化,材料的密度、线收缩率与硬度逐渐下降,磨损质量损失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铁 真空烧结 原位合成 WC-Fe耐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Y对Ni-Cr-Al多孔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靓 段震 +5 位作者 张汭 杨格 肖逸锋 钱锦文 张乾坤 张明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5,共8页
目的研究稀土金属Y对Ni-Cr-Al多孔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探讨镍基多孔材料的应用原理。方法以Ni,Cr,Al元素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添加稀土金属Y,使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时间段氧化后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以及稀土金... 目的研究稀土金属Y对Ni-Cr-Al多孔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探讨镍基多孔材料的应用原理。方法以Ni,Cr,Al元素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添加稀土金属Y,使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时间段氧化后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以及稀土金属Y在氧化过程的作用。结果相比Ni-Cr-Al多孔材料,Ni-Cr-Al-Y组的氧化增重在前期(0~40 h)更高,在中期(40~220 h)基本持平,但后期却(220~400 h)低于Ni-Cr-Al组;2Y组的开孔隙率在1000℃下氧化400 h后减少率约为40.22%,其余组的下降幅度均在25%附近;Ni-Cr-Al-Y多孔材料的初始物相组织中出现了(Ni,Y)固溶体,β-NiAl物相衍射峰减小。结论稀土金属Y的主要作用为前期降低贫Al相生成Al2O3的浓度,中期起“钉扎”作用,后期隔绝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Y 粉末冶金法 高温抗氧化 Ni-Cr-Al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法不同头部形状弹体侵彻动靶过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桂兰 陈飞 +1 位作者 龚曙光 陆文举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3-579,758,共8页
为分析弹头形状对动靶侵彻性能的影响以及解决有限元法模拟子弹侵彻问题时存在的网格畸变问题,本文采用物质点法建立了弹体侵彻靶板的数值模型。利用编写的程序对卵形弹侵彻静靶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 为分析弹头形状对动靶侵彻性能的影响以及解决有限元法模拟子弹侵彻问题时存在的网格畸变问题,本文采用物质点法建立了弹体侵彻靶板的数值模型。利用编写的程序对卵形弹侵彻静靶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物质点法仿真子弹侵彻过程是可行和有效的。通过对平头弹、球形弹、卵形弹侵彻动靶过程的模拟仿真,得到了弹体贯穿动靶后弹体的剩余速度、偏转角、扭转角、靶板的毁伤效果。所得结果显示:当靶板速度较低时,卵形弹侵彻动靶时靶板的毁伤面积最小;当靶板速度较高时,卵形弹侵彻动靶时靶板的毁伤面积最大;弹体偏转角和扭转角均随动靶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卵形弹的偏转角和扭转角均大于平头弹和球形弹;当动靶初速度小于300m/s时,卵形弹的侵彻能力较强;当动靶初速度大于300m/s时,球形弹的侵彻能力较强。本文研究对弹丸侵彻和装甲防护等军工领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运动靶 侵彻 子弹头部形状 物质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Ni-Cu-Ti-La_(2)O_(3)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
16
作者 吴靓 李卓 +2 位作者 张乾坤 肖逸锋 周子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06-2018,共13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烧结制备了多孔Ni-Cu-Ti-La_(2)O_(3)复合电极,讨论不同La_(2)O_(3)的掺杂量对电极析氢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对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Cu-T...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烧结制备了多孔Ni-Cu-Ti-La_(2)O_(3)复合电极,讨论不同La_(2)O_(3)的掺杂量对电极析氢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对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Cu-Ti合金体系中La_(2)O_(3)的掺杂可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电荷传输速率,多孔Ni-Cu-Ti-La_(2)O_(3)复合电极在6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析氢催化活性,其整体析氢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多孔Ni-Cu-Ti、Ni-Cu-W、Ni-Cu-Co、Ni-Cu-Zr和Ni-Cu电极;当烧结温度为1000℃时,成分为Ni-Cu-Ti-9La的多孔复合电极具有最佳的析氢催化性能,其Tafel斜率为63.18 mV/dec,电流密度在10 mA/cm^(2)时过电位为1077 mV(vs Hg/HgO),多孔Ni-Cu-Ti-La_(2)O_(3)复合电极催化活性的提高得益于d轨道左半金属元素La和右半金属元素Ni、Cu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其真实表面积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Ti-La_(2)O_(3)电极 多孔材料 粉末冶金 析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Ni-Cu-Ti电极的制备及析氢性能
17
作者 吴靓 周子坤 +2 位作者 姬丽 肖逸锋 张乾坤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5-163,共9页
通过电解水生产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而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决定了电解水的效率。该研究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多孔Ni-Cu-Ti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多孔Ni-Cu-Ti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并通... 通过电解水生产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而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决定了电解水的效率。该研究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多孔Ni-Cu-Ti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多孔Ni-Cu-Ti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并通过阴极极化、交流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测试技术对电极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000℃、质量比为5.5∶3.5∶1时,多孔Ni-Cu-Ti电极表现出最佳的析氢性能,在1 mol/L的KOH中仅需要79 mV(vs.RHE)的过电位就能实现10 mA·cm^(-2)的电流密度,其Tafel斜率为117.07 mV·de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Ni-Cu-Ti合金电极 粉末冶金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Q450NQR1深熔GMAW电弧行为
18
作者 张明华 张乾超 +3 位作者 黄秀培 易冉 冯存义 洪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分别采用深熔GMAW和脉冲MAG对耐候钢Q450NQR1进行了焊接试验,焊接过程中采集电流、电压及其对应的电弧图像,观察和分析了电弧形态和焊缝成型,同时基于图像处理考察了深熔GMAW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对电弧行为、焊缝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 分别采用深熔GMAW和脉冲MAG对耐候钢Q450NQR1进行了焊接试验,焊接过程中采集电流、电压及其对应的电弧图像,观察和分析了电弧形态和焊缝成型,同时基于图像处理考察了深熔GMAW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对电弧行为、焊缝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脉冲MAG,深熔GMAW电弧能量更集中,热源位置下降,焊缝熔深增加,且焊缝几何对称性较好;随着深熔GMAW焊接电流的增加和焊接速度的降低,电弧面积减小,边缘周长变短,质心位置下降,焊缝熔透深度增加;焊接电流315 A、焊接速度650 mm/min时焊接电弧最为稳定,焊缝成型质量也最好.采用优化的焊接工艺完成了12 mm厚Q450NQR1钢板材的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缝成型较好,接头各区域无软化和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熔GMAW 高速摄像 电弧形态 图像处理 焊缝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的焊缝跟踪精度评价分析方法
19
作者 洪波 卢文召 +1 位作者 汤小虎 李高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共4页
为了提高弧焊机器人的焊缝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焊缝跟踪精度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三维空间焊缝的精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建立了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枪高度等多个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跟踪精度之间的模型关系.基于该模型,通过MATLAB... 为了提高弧焊机器人的焊缝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焊缝跟踪精度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三维空间焊缝的精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建立了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枪高度等多个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跟踪精度之间的模型关系.基于该模型,通过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精度分析方法和精度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焊缝跟踪过程中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对焊缝跟踪精度影响明显.该精度分析方法对于焊缝跟踪精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并且在焊接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时对焊缝跟踪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跟踪 精度评价 三维空间焊缝 熔池体积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TiAl单晶塑性变形中晶粒转动的CPFEM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文娟 张露 +3 位作者 李晓滨 彭远祎 黄明丽 林启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73,共9页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适合面心正方结构(L1_0)金属力学行为的细观数值本构关系模型,并利用该晶体塑性有限元(CPFEM)模型对γ-TiAl单晶室温下的单向拉伸试验进行模拟。模拟中拉伸方向分别选取[10](普通滑移),[01](超滑移...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适合面心正方结构(L1_0)金属力学行为的细观数值本构关系模型,并利用该晶体塑性有限元(CPFEM)模型对γ-TiAl单晶室温下的单向拉伸试验进行模拟。模拟中拉伸方向分别选取[10](普通滑移),[01](超滑移)、[112](孪生)及任意取向[201]。结果表明:拉伸变形中γ-Ti Al单晶晶粒以中心为转轴发生转动,且取向对其晶粒转动有显著的影响。[10](普通滑移)取向的晶粒转动较小,其余取向的晶粒转动角度相对较大;[10]取向的晶粒,其拉伸阻力较小,进而普通位错容易启动,且拉伸中以普通滑移系的激活为主;其他取向拉伸时,滑移系激活的阻力较大,必须以扭转来调整取向因子从而协调变形,因而表现出显著的晶粒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晶体塑性 取向 晶粒转动 塑性变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