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压力下竖直圆管内正癸烷对流换热不稳定性实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严俊杰 赵然 +2 位作者 闫帅 祝银海 姜培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0-456,共7页
以超临界压力正癸烷为工质,在内径2mm的竖直圆管内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流动与换热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两种原理的不稳定性现象。转捩型是由于流动状态由层流向湍流转变引起,多为随机的小幅震荡,约在Re=5000左右出现;物性型由... 以超临界压力正癸烷为工质,在内径2mm的竖直圆管内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流动与换热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两种原理的不稳定性现象。转捩型是由于流动状态由层流向湍流转变引起,多为随机的小幅震荡,约在Re=5000左右出现;物性型由准临界温度附近剧烈变化物性所致,具有较大振幅和固定周期,约8~15s。增强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进口流体温度、升高压力或者采用向下流动方式。实验还发现在振荡区间内存在稳定区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流体 碳氢燃料 对流换热 不稳定性 超燃冲压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光热(PVT)系统概况与评价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宝群 姚强 +1 位作者 宋蔷 卢智恒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简要介绍了当前PVT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研究概况,分析了不同的PVT系统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比较了PVT系统、PV系统和太阳集热器系统的经济性。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了影响PVT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光热 PVT 评价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戴晓业 安青松 +1 位作者 史琳 翟慧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汽车发动机余热资源品位高、回收潜力大,适合使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进行回收利用。本文中针对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的特点提出工质筛选条件,并根据实际系统的性能和成本分析,提出以总净功量、热效率和膨胀机的... 汽车发动机余热资源品位高、回收潜力大,适合使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进行回收利用。本文中针对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的特点提出工质筛选条件,并根据实际系统的性能和成本分析,提出以总净功量、热效率和膨胀机的膨胀比与尺寸参数等为评价指标的系统评价方法,对筛选出的备选工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质的表现主要与临界温度和分子复杂度有关,ORC系统的性能与工质的临界温度呈正相关,系统成本则与工质的分子复杂度呈正相关。因此,临界温度较高而分子复杂度偏低的工质R1233zd(E)是7种备选工质中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工质评价 临界温度 分子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半焦特性及其水蒸气吸附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 陈群 由长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0-504,共5页
选择杨木和松木两种木材作为热解原料,在常压下250~550℃内选取4个温度进行热解,并对生物半焦的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对生物半焦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孔隙率、氧碳比、氮碳比等性质的分析,研究热解得到的生物质半焦水蒸气吸附的影... 选择杨木和松木两种木材作为热解原料,在常压下250~550℃内选取4个温度进行热解,并对生物半焦的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对生物半焦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孔隙率、氧碳比、氮碳比等性质的分析,研究热解得到的生物质半焦水蒸气吸附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生物半焦对水蒸气的吸附并非由单一性质所决定,而是受到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孔隙率等因素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热解 生物半焦 比表面积 表面官能团 水蒸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回收印染余热系统的设计及维护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倩鹏 吴静 +1 位作者 王福强 史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2,45,共4页
针对印染业的余热回收和节能减排,设计了中高温和中低温两级热泵系统,回收印染废水余热并回用于不同印染工序;针对印染废水水质较差,易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污垢问题,进行了污垢与换热的综合分析和污垢监测系统设计,预测清洗周期并给出清洗... 针对印染业的余热回收和节能减排,设计了中高温和中低温两级热泵系统,回收印染废水余热并回用于不同印染工序;针对印染废水水质较差,易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污垢问题,进行了污垢与换热的综合分析和污垢监测系统设计,预测清洗周期并给出清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余热回收 热泵 污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多孔介质中结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帅 祝银海 +1 位作者 赵然 姜培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5-941,共7页
发散冷却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部件防护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研究碳氢燃料结焦性对其作为冷却流体在发散冷却技术中安全性的影响,对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烧结青铜球形颗粒多孔介质中的结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正癸烷在压力3MPa,温度35... 发散冷却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部件防护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研究碳氢燃料结焦性对其作为冷却流体在发散冷却技术中安全性的影响,对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烧结青铜球形颗粒多孔介质中的结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正癸烷在压力3MPa,温度350~638℃和质量流量2~4kg/h下的焦碳表面沉积规律。研究表明:温度是正癸烷在多孔介质中结焦产物生成的主导因素,并发现正癸烷存在热氧化结焦与热裂解结焦两种结焦行为,导致其焦碳表面沉积速率呈现双峰结构。一定温度下,质量流量决定正癸烷在流道中驻留时间,热氧化结焦受驻留时间与溶解氧浓度两个因素制约,焦碳表面沉积速率随质量流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热裂解结焦则只受到驻留时间的影响,焦碳表面沉积速率随质量流量增大而单调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 正癸烷 超临界压力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火焰中碳烟生成及其辐射换热:模型开发与FLUENT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许开龙 吴玉新 +1 位作者 申浩树 张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961-5969,共9页
利用软件提供的用户自定义标量(user defined scalar,UDS),并使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接口和用户自定义变量(user defined memory,UDM),将碳烟生成模型、碳烟辐射模型和挥发分析出模型嵌入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 利用软件提供的用户自定义标量(user defined scalar,UDS),并使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接口和用户自定义变量(user defined memory,UDM),将碳烟生成模型、碳烟辐射模型和挥发分析出模型嵌入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平台FLUENT中,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开发程序在计算中尤其是大规模并行计算中的正确调用问题。结果表明,该文开发程序可应用于煤粉火焰中碳烟分布预测及其辐射传热影响分析,适用于二维或三维模型,满足常见CFD计算需求。模型预测结果及其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程序能较好地预测煤粉火焰中碳烟的分布,且碳烟辐射明显降低了火焰温度。该文开发的碳烟程序拓展了FLUENT性能,并使其能更好地预测煤粉火焰中的温度分布、传热量及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碳烟 辐射换热 自定义函数 化学渗透脱挥发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PDF模型对Texaco气化炉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8
作者 吴玉新 张建胜 +2 位作者 王明敏 岳光溪 吕俊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69-2374,共6页
应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建立气化过程热态模型,对某化肥厂Texaco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简化PDF模型描述炉内的化学反应,将水煤浆看作燃料流,氧气看作氧化剂流;根据对冷态流场的计算,采用六面体结构网格为主的网格划... 应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建立气化过程热态模型,对某化肥厂Texaco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简化PDF模型描述炉内的化学反应,将水煤浆看作燃料流,氧气看作氧化剂流;根据对冷态流场的计算,采用六面体结构网格为主的网格划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封闭湍流方程;dpm模型考察气体和颗粒相耦合;随机轨道模型对颗粒相进行追踪,P-1辐射模型计算炉内辐射特性;同时编制UDF函数模拟焦炭和O2、H2O、CO2以及H2的颗粒异相反应。通过与工业数据的对比,证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反应气化炉内的物理特性,同时表明工业炉内的同相反应基本达到化学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简化PDF 异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微观结构CT扫描表征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薛华庆 胥蕊娜 +1 位作者 姜培学 周尚文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对非常规油气藏的演化规律、油气赋存状态、运移方式、渗流特征等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CT扫描技术对油砂、致密砂岩和页岩样品微观结构表征研究,并对比了常规测试方法与CT扫描表征技术的差异性...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对非常规油气藏的演化规律、油气赋存状态、运移方式、渗流特征等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CT扫描技术对油砂、致密砂岩和页岩样品微观结构表征研究,并对比了常规测试方法与CT扫描表征技术的差异性.对比CT扫描法和筛分法测试油砂矿物的粒度分布,两者结果十分接近,矿物颗粒大小分布总体趋势上差异小,但小于96μm的颗粒矿物分布差异性稍大.CT扫描结果显示致密砂岩样品的裂缝比较发育,还发育溶蚀孔隙.由于测试方法和样品大小的差异性,CT扫描获得的孔隙度略大于氦气法孔隙度.微米CT扫描可以表征页岩的层理发育情况,但无法表征内部的微观孔隙结构.与常规测试方法相比,纳米CT扫描表征页岩中有机质和黄铁矿的含量等方面准确性好,但孔隙度测试结果偏小.纳米CT分辨率还不能完全满足表征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的要求,同时有机质和孔隙的灰度值差异较小,两者区分难度大,因此纳米CT还无法完全准确表征页岩微观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微观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涡轮盘三维瞬态温度及应力场计算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朝阳 张艳春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4,294,共5页
用通用有限元计算程序ANSYS对某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透平第一级涡轮盘的三维模型瞬态温度和应力场进行计算。计算中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惯性力和温度场边界条件。分析了温度和应力场特点,提出了改进设计的建议。计算结果可为涡轮盘疲劳... 用通用有限元计算程序ANSYS对某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透平第一级涡轮盘的三维模型瞬态温度和应力场进行计算。计算中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惯性力和温度场边界条件。分析了温度和应力场特点,提出了改进设计的建议。计算结果可为涡轮盘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燃气轮机 涡轮盘 瞬态 三维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