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鳗鲡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娄甜甜
齐兴柱
+4 位作者
尹绍武
黄海
廖经球
陈国华
张本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6-369,共4页
关键词
鳗鲡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葵神经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50,共6页
过去30多年的研究表明,海葵毒液中富含多肽或蛋白类生物毒素活性物质,分子量从3000到80000Da不等。这些毒素可以特异地与某些离子通道或细胞膜受体相结合,从而影响生物的某些生理功能。按照它们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海葵毒素大致分为两大类...
过去30多年的研究表明,海葵毒液中富含多肽或蛋白类生物毒素活性物质,分子量从3000到80000Da不等。这些毒素可以特异地与某些离子通道或细胞膜受体相结合,从而影响生物的某些生理功能。按照它们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海葵毒素大致分为两大类:神经毒素和溶细胞素。由于海葵神经毒素对它们的作用位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使得它们成为神经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就海葵毒素的类型、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应用状况及开发前景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同类研究些微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葵
毒素
离子通道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EST-SSR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侯战辉
王嫣
+2 位作者
石耀华
顾志峰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应用17个EST-SSR位点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印度种群和三亚种群的平均FST值为0.486,两个种群的分化程度高;三亚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2—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3.3;三亚种群和印度种...
应用17个EST-SSR位点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印度种群和三亚种群的平均FST值为0.486,两个种群的分化程度高;三亚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2—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3.3;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是1.8和1.9;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度分别为3.16和3.39;印度种群无论是期望杂合度(HE)还是观察杂合度(HO)都高于三亚种群,印度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42和0.16;三亚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38和0.15;三亚种群与印度种群的Nei’s遗传距离为1.119。两个种群都保持了中等水平遗传多样性。由于两个种群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保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开展两个种群间杂交及获得杂种优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地理种群
遗传变异
EST-SSR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鳗鲡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娄甜甜
齐兴柱
尹绍武
黄海
廖经球
陈国华
张本
机构
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6-369,共4页
基金
海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yjj0621)
关键词
鳗鲡
种质资源
Keywords
Genus Anguilla
germplasm resource
分类号
Q9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葵神经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机构
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
大学
生物
技术
实验
中心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50,共6页
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837)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2005DFA30600)
海南省与海口市重点科技项目资助
文摘
过去30多年的研究表明,海葵毒液中富含多肽或蛋白类生物毒素活性物质,分子量从3000到80000Da不等。这些毒素可以特异地与某些离子通道或细胞膜受体相结合,从而影响生物的某些生理功能。按照它们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海葵毒素大致分为两大类:神经毒素和溶细胞素。由于海葵神经毒素对它们的作用位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使得它们成为神经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就海葵毒素的类型、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应用状况及开发前景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同类研究些微启迪。
关键词
海葵
毒素
离子通道
进展
Keywords
Sea anemone Toxins Ion channel Progress
分类号
Q51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EST-SSR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侯战辉
王嫣
石耀华
顾志峰
王爱民
机构
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
省
热带
水生
生物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
2006AA10A409号
+4 种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06GB2E200236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676075号
30460105号
文摘
应用17个EST-SSR位点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印度种群和三亚种群的平均FST值为0.486,两个种群的分化程度高;三亚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数为2—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3.3;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是1.8和1.9;三亚种群和印度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度分别为3.16和3.39;印度种群无论是期望杂合度(HE)还是观察杂合度(HO)都高于三亚种群,印度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42和0.16;三亚种群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38和0.15;三亚种群与印度种群的Nei’s遗传距离为1.119。两个种群都保持了中等水平遗传多样性。由于两个种群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保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开展两个种群间杂交及获得杂种优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地理种群
遗传变异
EST-SSR
微卫星
Keywords
Pinctada martensii,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Genetic variation, EST-SSR, Microsatellites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鳗鲡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娄甜甜
齐兴柱
尹绍武
黄海
廖经球
陈国华
张本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葵神经毒素研究进展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EST-SSR分析
侯战辉
王嫣
石耀华
顾志峰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