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铁尾矿粉硫氧镁泡沫水泥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楠 郝万军 +2 位作者 冯发念 陈伟鹏 赵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以铁尾矿粉为吸波剂制备了硫氧镁泡沫水泥复合吸波材料。首先对铁尾矿粉组成和形貌进行分析,再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通过同轴管法和弓形法测量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铁尾矿粉主要矿物成分是低介电常数的... 以铁尾矿粉为吸波剂制备了硫氧镁泡沫水泥复合吸波材料。首先对铁尾矿粉组成和形貌进行分析,再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通过同轴管法和弓形法测量复合材料在2~18GHz频段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铁尾矿粉主要矿物成分是低介电常数的SiO2和磁性Fe2O3,以无规则的片状、块状为主,颗粒小于10μm,是良好的透波和吸波介质;随铁尾矿粉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的实部减小,虚部增大;随着厚度和铁尾矿粉掺量的增加,硫氧镁泡沫水泥吸波性能增强,当铁尾矿粉掺量为45%、厚度为15和18mm时,干密度为0.8~0.9g/cm3的硫氧镁泡沫水泥,可实现对2~18GHz全频段的吸收均优于-1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泡沫水泥 铁尾矿粉 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铁尾矿泡沫水泥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楠 郝万军 +1 位作者 陈伟鹏 赵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以海南昌江铁尾矿为掺料,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了泡沫水泥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了铁尾矿用量对材料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能有效改善水泥的电磁参数,在铁尾矿用量为150%(wt,质量分数)条件下,厚度为18mm的泡沫水泥复... 以海南昌江铁尾矿为掺料,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了泡沫水泥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了铁尾矿用量对材料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能有效改善水泥的电磁参数,在铁尾矿用量为150%(wt,质量分数)条件下,厚度为18mm的泡沫水泥复合吸波材料,对2~18GHz频段的电磁波的最大吸收值为-22dB,具有较好对电磁波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泡沫水泥 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碳化硅陶瓷过滤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苏魁范 邓湘云 +4 位作者 李建保 王春鹏 张国庆 景亚妮 白成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3,共6页
研究了陶瓷纤维过渡层浆料的不同工艺配方对复合碳化硅过滤膜材料结构的影响,陶瓷粘结剂量对过滤膜的孔隙率、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影响,以及陶瓷粘结剂量为15%(质量分数)时,造孔剂量对过滤膜孔隙率的影响.采用流延成型法在多孔碳化硅... 研究了陶瓷纤维过渡层浆料的不同工艺配方对复合碳化硅过滤膜材料结构的影响,陶瓷粘结剂量对过滤膜的孔隙率、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影响,以及陶瓷粘结剂量为15%(质量分数)时,造孔剂量对过滤膜孔隙率的影响.采用流延成型法在多孔碳化硅陶瓷块体上流延制备复合碳化硅陶瓷过滤膜,并用XRD对过滤膜进行物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过滤膜的形貌,表面过滤膜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则用排水法和泡点法分别测试.结果表明,1 300℃烧结3h后的碳化硅过滤膜在2θ=22°时,有SiO_2衍射峰生成.当陶瓷纤维过渡层浆料各成分的质量比为:硅酸铝纤维:莫来石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蒸馏水=1:1:1.565,复合碳化硅陶瓷过滤膜结构最均匀平整.当粘结剂量5%增加到25%时,过滤膜气孔率从46%下降到29%,平均孔径从11.916μm减小至4.017μm;当粘结剂量为15%,造孔剂量从5%增加到25%时,过滤膜气孔率从41%上升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过滤膜 陶瓷纤维过渡层 流延成型 孔隙率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超群 郝万军 廖双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介绍了制备轻质复合型导电和电磁屏蔽材料的几种方法。讨论了碳纳米粒子在制备轻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利用聚合物发泡制备轻质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原理,并介绍了几种制备轻质电磁屏蔽材料的新方法,最后对轻质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的... 介绍了制备轻质复合型导电和电磁屏蔽材料的几种方法。讨论了碳纳米粒子在制备轻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利用聚合物发泡制备轻质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原理,并介绍了几种制备轻质电磁屏蔽材料的新方法,最后对轻质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 复合 电磁屏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天然橡胶对湿法混炼制备NR/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增容机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凡 吴雨阳 +1 位作者 袁天元 廖双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9-4153,4158,共6页
采用液体天然橡胶(liquid natural rubber)为增容剂,基于湿法混炼工艺制备天然橡胶/白炭黑(W(NR/SiO_2))复合材料。利用FT-IR、SEM、万能拉力机分别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拉伸断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通过Mooney-Rivilin方程和界... 采用液体天然橡胶(liquid natural rubber)为增容剂,基于湿法混炼工艺制备天然橡胶/白炭黑(W(NR/SiO_2))复合材料。利用FT-IR、SEM、万能拉力机分别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拉伸断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通过Mooney-Rivilin方程和界面相互作用方程对橡胶-填料界面相互作用定量计算,并探讨了LNR的增容机理。结果表明,使用LNR增容后,NR与白炭黑两相界面变得模糊,断面表现为韧性断裂;硫化胶力学性能在LNR改性后得到改善,白炭黑用量为60phr时表现最为明显,拉伸强度提高了25.73%;不同方程计算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一定情况下,使用LNR增容后复合材料两相界面相互作用增强。LNR具有良好的增容效果,复合材料良好的相容性是LNR与NR和白炭黑两相同时发生作用形成增容界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白炭黑 复合材料 液体天然橡胶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 被引量:4
6
作者 莫岩 韦雅庆 +2 位作者 刘盾 涂进春 陈永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1018,1028,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硫酸盐为原料,氨水为络合剂,NaOH为沉淀剂,制备得到颗粒均匀的镍钴锰氢氧化物Ni_(0.5)Co_(0.2)Mn_(0.3)(OH)_2前驱体,通过跟Li_2CO_3混合烧结后得到类球形的LiNi_(0.5)Co_(0.2)Mn_(0.3)O_2。采用热重分析(TG)、X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硫酸盐为原料,氨水为络合剂,NaOH为沉淀剂,制备得到颗粒均匀的镍钴锰氢氧化物Ni_(0.5)Co_(0.2)Mn_(0.3)(OH)_2前驱体,通过跟Li_2CO_3混合烧结后得到类球形的LiNi_(0.5)Co_(0.2)Mn_(0.3)O_2。采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并利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11.5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前驱体,与Li2CO3混合后,900℃下烧结后的正极材料,球形形貌规整,具有层状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59mAh/g,6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47.1mAh/g,容量保持率为92%。可见所制备的LiNi_(0.5)Co_(0.2)Mn_(0.3)O_2材料具有高放电比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 共沉淀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丝实验法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无纺布光热转换性能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金 冯婷 +4 位作者 高助威 张雁青 王洁琼 曹阳 刘钟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氧化石墨烯是工业常用的化学试剂。为了测试其光热转换性能,采用了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取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进而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VA-GO复合膜,运用紫外吸收漫反射光谱(UVRS)分析了PVA-GO复合膜的吸光性能,通过电子天平连接计算机... 氧化石墨烯是工业常用的化学试剂。为了测试其光热转换性能,采用了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取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进而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VA-GO复合膜,运用紫外吸收漫反射光谱(UVRS)分析了PVA-GO复合膜的吸光性能,通过电子天平连接计算机软件测量PVA-GO蒸发水量。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GO质量浓度的增加,PVA-GO蒸发水量不断增加。当GO质量浓度达到7%时,PVA-GO复合膜能够较好地被静电纺丝成纤维网状结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果。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PVA-GO复合膜的表面特征,发现无添加GO的PVA膜是纤维丝状结构,表面光滑,且纤维直径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当在PVA中填充7%GO时,纤维网接而成,部分GO均匀包裹纤维丝。在真空环境下,423 K高温处理后,PVA-GO复合膜致密度增加,GO附着纤维丝程度提升。当使用980 nm红外激光辐射时,PVA-GO复合膜的蒸发速率为0.81 kg/(m^2·h),约是聚乙烯醇膜的两倍。同时,蒸发效率达到51%。这不仅提高了光热转换性能,增加了光能利用率,还可以为海水淡化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实验法 聚乙烯醇 光热转换性能 氧化石墨烯 海水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PA6/KF复合材料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文伟 邓湘云 +4 位作者 张海涛 安晶晶 曹新宇 柯毓才 马永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2,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尼龙6/芳纶纤维(PA6/KF)复合材料。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50.4 MPa提高到75.3 MPa,弯曲强度从41.1 MPa提高到72.1 MPa,热变形温度从44.5℃提高到83.1℃,而其冲击强度略有下降。SEM和DMA结果表明:尼龙6...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尼龙6/芳纶纤维(PA6/KF)复合材料。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50.4 MPa提高到75.3 MPa,弯曲强度从41.1 MPa提高到72.1 MPa,热变形温度从44.5℃提高到83.1℃,而其冲击强度略有下降。SEM和DMA结果表明:尼龙6与芳纶纤维的界面粘结性好,复合材料的刚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芳纶纤维 原位聚合法 力学性能 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荧光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检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庆华 刘斐 +2 位作者 冯玉红 那海宁 朱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83,共4页
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1.8-二氮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二氧化碳(DMSO/DBU/CO_(2))溶剂体系,对纤维素进行荧光功能化改性,制备用于pH和Fe^(3+)检测的纤维素基荧光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材料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pH响应能力,在pH... 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1.8-二氮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二氧化碳(DMSO/DBU/CO_(2))溶剂体系,对纤维素进行荧光功能化改性,制备用于pH和Fe^(3+)检测的纤维素基荧光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材料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pH响应能力,在pH=7~14范围内通过明显的颜色变化对pH进行测定,同时对pH在11~14范围内的识别能力较强,且可重复使用。所制备的纤维素基荧光薄膜还能用于Fe^(3+)的检测,检测极限为0.81μmol/L。该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DMSO/DBU/CO_(2)溶剂体系 荧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甲胶乳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增容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龙 张会丰 +1 位作者 罗明超 廖双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14-4120,共7页
天甲胶乳(MG)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天然胶乳的接枝共聚产物,主要用于粘合表面性质不同的材料。在湿法混炼工艺的基础上,以天甲胶乳作为增容剂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进行增容。研究了MG对复合材料中白炭黑分散性、硫化特性、Payne效应... 天甲胶乳(MG)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天然胶乳的接枝共聚产物,主要用于粘合表面性质不同的材料。在湿法混炼工艺的基础上,以天甲胶乳作为增容剂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进行增容。研究了MG对复合材料中白炭黑分散性、硫化特性、Payne效应、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G增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时,白炭黑含量为10 phr时平均粒径最小,分散等级最高,分别为7.6μm和9.9。NR/SiO_2-MG的正硫化时间有所下降,白炭黑为40 phr时T_(90)缩短最明显,从17.2 min降低到13.9 min。在白炭黑含量10 phr时,NR/SiO_2-MG的Payne效应明显降低,白炭黑在NR基体中分散性能提高,胶料加工性能改善。加入增容剂的NR/SiO_2-MG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都比未添加增容剂样品好。NR/SiO_2-MG的抗湿滑性在白炭黑为20 phr时明显提高,同时NR/SiO_2-MG的滚动阻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甲胶乳 天然橡胶 白炭黑 湿法混炼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硅切割废料在碳化硅及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昱桢 向道平 +2 位作者 吕鑫禹 丁雷 潘艳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4,共6页
光伏产业晶硅切割废料的传统回收工艺复杂且高纯硅的分离难度大、回收率低。而将废料提纯后直接制备碳化硅及其复合材料不仅方法简单、有效避开了硅难于分离的问题,且废料利用充分、制品多样化。从利用废料制备碳化硅粉体、碳化硅致密... 光伏产业晶硅切割废料的传统回收工艺复杂且高纯硅的分离难度大、回收率低。而将废料提纯后直接制备碳化硅及其复合材料不仅方法简单、有效避开了硅难于分离的问题,且废料利用充分、制品多样化。从利用废料制备碳化硅粉体、碳化硅致密陶瓷、碳化硅多孔陶瓷、碳化硅/氮化硅复合材料、碳化硅基高温红外发射涂料以及碳化硅颗粒增强合金等方面综述了这一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基于该领域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切割废料 碳化硅 粉体碳化硅 多孔陶瓷碳化硅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rGO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缘满 张玉苍 +1 位作者 李瑞松 孟繁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7-922,共6页
以改良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GO)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将制备的纳米SnO_2覆载在氧化石墨表面,经球磨和热还原后得到SnO_2@r GO复合材料。利用SEM,Raman,XRD对SnO_2@r GO的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以SnO_2@r GO为活性物质制备钠离... 以改良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GO)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将制备的纳米SnO_2覆载在氧化石墨表面,经球磨和热还原后得到SnO_2@r GO复合材料。利用SEM,Raman,XRD对SnO_2@r GO的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以SnO_2@r GO为活性物质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对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库伦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纳米SnO_2较好地分布在氧化石墨层表面形成复合材料,其比表面积达到102.1 m^2/g。电化学测试显示,当电流密度为100 mA/g时,SnO_2@r GO钠离子电池比容量达到339 m A·h/g,循环100次后的电池效率还能达到98.75%。以SnO_2@r GO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提高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纳米SNO2 氧化石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状活性炭/有机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伟 徐赛男 +3 位作者 陈克 郭玉强 赵峰惠 陈永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5-431,共7页
针对活性炭粉末和活性炭块体在吸油除污过程中,易沉积到水中,不利于吸附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同时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首先对椰壳活性炭改性,以提高其吸油性能;再通过聚乙烯醇与甲醛聚合反应,并经发泡致孔,制备出可循环使用、具有三... 针对活性炭粉末和活性炭块体在吸油除污过程中,易沉积到水中,不利于吸附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同时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首先对椰壳活性炭改性,以提高其吸油性能;再通过聚乙烯醇与甲醛聚合反应,并经发泡致孔,制备出可循环使用、具有三维网络孔结构的活性炭/有机复合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方案设计,考察水、活性炭、稀硫酸(9%)、甲醛溶液(40%)、可溶性淀粉的量及反应温度对所制多孔复合材料吸附油水混合体系效果的影响。相对于粉末活性炭和块体活性炭,所制柔性复合材料密度小(0.1977 g/cm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完全漂浮在水面上,有利于吸附漂浮的油膜,方便回收再利用。所制的多孔复合材料呈海绵状,具有丰富发达的多级孔结构,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吸附量达到活性炭的1.5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活性炭 改性 复合 吸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梦琳 林仕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纳米压印是一种可以制造微纳结构的并行技术,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设备简易的特点。文中从纳米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角度对纳米热压印工艺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根据纳米热压印工艺的特点,阐述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对压印图案的影响... 纳米压印是一种可以制造微纳结构的并行技术,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设备简易的特点。文中从纳米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角度对纳米热压印工艺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根据纳米热压印工艺的特点,阐述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对压印图案的影响。提出了成膜性能、热机械性能、流变性能、界面性能和抗刻蚀性能等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指标。最后对纳米压印聚合物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热压印 聚合物 材料性能 压印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在不同基底材料上的网纹藤壶底板形貌结构比较
15
作者 彭明栋 曹瑞 +3 位作者 唐敏 商群 王超超 陈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通过观察在不同材质表面上黏附的网纹藤壶底板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同的基底材料对网纹藤壶底板结构有明显影响。在底板不同区域,其微观结构呈现多样化,这可能与底板处于不同形成期或与底板承担的侧壁链接、藤壶胶运输等功能有关。网纹藤... 通过观察在不同材质表面上黏附的网纹藤壶底板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同的基底材料对网纹藤壶底板结构有明显影响。在底板不同区域,其微观结构呈现多样化,这可能与底板处于不同形成期或与底板承担的侧壁链接、藤壶胶运输等功能有关。网纹藤壶底板结构复杂性高、可塑性强,这为藤壶适应严酷多变的海洋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 Utinomi) 底板 基底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金属钌用于锂-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
16
作者 杨宁 张娜 +1 位作者 曹博凯 陈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4,共4页
通过溶液法制备钌/石墨烯(Ru/G)复合材料,用作锂-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锂-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Ru/G复合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明显提高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 通过溶液法制备钌/石墨烯(Ru/G)复合材料,用作锂-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锂-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Ru/G复合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明显提高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改善了电化学反应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00mA·g-1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136mAh·g-1和13578mAh·g-1,充放电的过电位降低了约0.35V。当固定充放电比容量为1000mAh·g-1,采用恒流充放电模式,可稳定循环3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钌 锂-空气电池 催化剂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天然橡胶对湿法混炼制备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凡 季欣 +1 位作者 袁天元 廖双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62,共8页
采用湿法混炼工艺制备天然橡胶/白炭黑(W(NR/SiO_2))复合材料,并采用液体天然橡胶(LNR)为增容剂,探讨了LNR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橡胶加工性能、白炭黑分散性、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NR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使用LNR增... 采用湿法混炼工艺制备天然橡胶/白炭黑(W(NR/SiO_2))复合材料,并采用液体天然橡胶(LNR)为增容剂,探讨了LNR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橡胶加工性能、白炭黑分散性、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NR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使用LNR增容后,胶料的正硫化时间缩短,在白炭黑为70 phr时T_(90)缩短4.16 min,加工性能改善;白炭黑在NR中的分散性提高;胶料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在白炭黑为60 phr时最明显,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25.73%和66.59%;LNR增容后胶料的抗湿滑性提高且滚动阻力降低。复合材料良好的相容性是LNR与NR和白炭黑两相同时发生作用形成增容界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液体天然橡胶 湿法混炼 白炭黑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及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兰 高助威 +3 位作者 亓欣雨 李成欣 王世豪 刘钟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4-1000,共17页
海上溢油和工业油污泄漏频发,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使受油污染的水体得到高效的清洁保护,各种油水分离材料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三聚氰胺海绵具有独特的三维柔性结构以及其他优异的特性,使用不... 海上溢油和工业油污泄漏频发,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使受油污染的水体得到高效的清洁保护,各种油水分离材料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三聚氰胺海绵具有独特的三维柔性结构以及其他优异的特性,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后被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本文概述了超润湿性表面油水分离的机理,讨论了三聚氰胺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的材料与方法以及改性后的一些特殊性质,如磁性、耐腐蚀性等。同时对各种材料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疏水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推动低成本、高性能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海绵 油水分离 超润湿性 疏水改性 三维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对复合隔热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许辉 汪牡丹 +1 位作者 涂进春 陈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以SiO2气凝胶为功能填料,丙烯酸树脂为成膜剂,制备透明隔热涂料。将其涂覆于5mm厚的普通玻璃上制成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包括接触角、红外光谱、光学性能及隔热效果等。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涂料性能的影响,... 以SiO2气凝胶为功能填料,丙烯酸树脂为成膜剂,制备透明隔热涂料。将其涂覆于5mm厚的普通玻璃上制成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包括接触角、红外光谱、光学性能及隔热效果等。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涂料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涂料配方。结果表明,该透明隔热涂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隔热性能,在500W红外灯照射10min时,样品与空白玻璃温差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丙烯酸树脂 透明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贮存过程中分子交联网络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会丰 蒋冰清 +2 位作者 赵富春 彭政 廖双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44,共6页
天然橡胶(NR)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轻微的分子交联,塑性初值、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增加,致使其加工性能降低,后续加工能耗增加。采用高速冷冻离心、蛋白酶及脂肪酶处理天然胶乳制备离心天然橡胶(CNR)、脱蛋白天然橡胶(DPNR)、脱脂肪-脱蛋白... 天然橡胶(NR)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轻微的分子交联,塑性初值、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增加,致使其加工性能降低,后续加工能耗增加。采用高速冷冻离心、蛋白酶及脂肪酶处理天然胶乳制备离心天然橡胶(CNR)、脱蛋白天然橡胶(DPNR)、脱脂肪-脱蛋白天然橡胶(P-DPNR),并分析其贮存过程中的交联密度、交联点数量、凝胶含量、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随贮存时间的延长,NR、CNR、DPNR的交联密度、交联点数量、凝胶含量、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均呈现显著的增大趋势。而P-DPNR的交联密度、交联点数量、凝胶含量、分子量和塑性初值(P0)在加速贮存0~12 h时,略有增加,加速贮存12~48 h时,变化比较平缓。红外谱图分析表明NR、CNR、DPNR的1 740 cm-1长链脂肪酸特征峰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略微减小,P-DPNR的长链脂肪酸特征峰减弱。综合分析表明天然橡胶贮存过程中,醛基和环氧基等官能基团、表面蛋白、结合蛋白及脂质均影响分子交联网络的形成,其中脂质对交联网络的形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贮存 凝胶含量 交联密度 交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