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和环境因子对濒危植物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区人工林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旭萍 王亚陈 +3 位作者 刘强 王瑾 冯剑 阮长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8-153,共6页
为了分析乡土树种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人工林向自然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情况,在270、380 m 2个不同海拔样地的人工林中种植青皮苗木,研究环境条件对青皮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皮的成活率经过初期的下降,在定植1年5... 为了分析乡土树种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人工林向自然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情况,在270、380 m 2个不同海拔样地的人工林中种植青皮苗木,研究环境条件对青皮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皮的成活率经过初期的下降,在定植1年5个月之后基本稳定。海拔为380 m样地青皮的成活率在各个时间段均高于海拔为270 m样地的青皮,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2个海拔上的青皮苗木的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没有明显差异。2个样地青皮苗木的株高、基径的净增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大趋势,且海拔为270 m样地青皮的株高增长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其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均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海拔为380 m样地青皮的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个样地的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含量逐年降低。海拔为270 m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海拔为380 m的样地。2个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CO_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提高。由研究结果可知,青皮可在丘陵区不同的海拔地区存活并良好地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中部丘陵区青皮种群的人工恢复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物种 青皮 生长 光合作用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人工养殖虎纹蛙的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符史杭 汪继超 +1 位作者 傅丽蓉 吴红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8-1120,共3页
海南省人工养殖虎纹蛙开始于1995年,最高产量出现于2000年,最低产量出现于2004年,目前处于产量恢复阶段。当前虎纹蛙养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养殖经济效益低,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规模小、饲料市场被控制、养殖方式单一等。建议通过与饲料厂家... 海南省人工养殖虎纹蛙开始于1995年,最高产量出现于2000年,最低产量出现于2004年,目前处于产量恢复阶段。当前虎纹蛙养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养殖经济效益低,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规模小、饲料市场被控制、养殖方式单一等。建议通过与饲料厂家直接订购饲料、直接在国内主要销售市场设固定直销点、创新养殖方式、探索单性养殖等措施促进虎纹蛙养殖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虎纹蛙 人工养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瑾 刘强 +2 位作者 罗炘武 魏玉峰 张晓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48-53,共6页
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海口、文昌和琼海3个不同种源地的红厚壳种子表型性状和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红厚壳种子和果核的长、宽、厚和果核的风干重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海口>文昌>琼海;文昌红厚... 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海口、文昌和琼海3个不同种源地的红厚壳种子表型性状和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红厚壳种子和果核的长、宽、厚和果核的风干重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海口>文昌>琼海;文昌红厚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2月龄幼苗株高均最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果核的风干重、长、宽、厚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00 mg/LGA3处理的红厚壳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大。可见,不同种源红厚壳种子的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有显著差异,且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当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红厚壳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厚壳 种子 种源 表型性状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海防林替代树种的筛选——基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钟圣赟 苗妮娜 +1 位作者 李昱言 郝清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19-126,共8页
运用Biolog-ECO技术,以万宁沿海3个地区8种优势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强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上层土对碳源的总体利用能... 运用Biolog-ECO技术,以万宁沿海3个地区8种优势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强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上层土对碳源的总体利用能力较下层土的强;(2)两个土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榄仁树均最低,上层土白楸最高,下层土蕨类+野牡丹+桃金娘等最高;(3)土壤微生物群落对4类碳源的利用率因植被类型而异,且糖类是导致上层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糖类和氨基酸是导致下层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4)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强度与其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AWCD Biolog-ECO 天然海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黄牡丹花粉育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士泉 李慧敏 +2 位作者 王腊 刘强 张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0-31,共2页
以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试材,利用孔雀绿-酸性品红测定法检测了两个居群37个个体的花粉育性,结果发现居群之间育性没有显著差异,个体之间存在较小变化。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其育性的成因,为今后的育种和引种驯化工作提... 以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试材,利用孔雀绿-酸性品红测定法检测了两个居群37个个体的花粉育性,结果发现居群之间育性没有显著差异,个体之间存在较小变化。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其育性的成因,为今后的育种和引种驯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花粉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赤芍花粉育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士泉 苏灵灵 郑从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8-30,共3页
以野生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为材料,采集了3个居群54个个体的花粉,采用孔雀绿一酸性品红测定法检测了其花粉粒育性。结果表明,居群之间育性没有显著差异,个体之间变化较大,从75.07%~99.68%不等。结合前人的研究结... 以野生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为材料,采集了3个居群54个个体的花粉,采用孔雀绿一酸性品红测定法检测了其花粉粒育性。结果表明,居群之间育性没有显著差异,个体之间变化较大,从75.07%~99.68%不等。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其育性降低的原因,为今后的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赤芍 花粉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