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叶绵源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554-10556,共3页
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园林绿化人才为教学目的,在对园林植物造景课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主线的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园林植物造景 教学改革 园林 合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海口城市公园热带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婷 叶绵源 周晨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1期13-17,共5页
棕榈科植物是海南及华南地区常用树种之一,其树型独特,自成体系,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重要树种之一。通过对海口主要城市公园棕榈科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海口主要城市公园中的棕榈科植物种类为40种,分析了棕榈科植物在海... 棕榈科植物是海南及华南地区常用树种之一,其树型独特,自成体系,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重要树种之一。通过对海口主要城市公园棕榈科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海口主要城市公园中的棕榈科植物种类为40种,分析了棕榈科植物在海口主要城市公园热带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特点和配置方式,并针对棕榈科植物在海口城市公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措施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热带园林 植物景观 城市公园 造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重点药用植物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士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15-18,共4页
为海口市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生境和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重点药用植物共有40科66属69种,资源较为丰富。... 为海口市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生境和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重点药用植物共有40科66属69种,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7科63属66种;国家重点种类48种,海南地方重点种类21种,分别占海口市重点种类的69.57%和30.43%。重点药用植物在调查样方中的出现频率差异较大,入药部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重点种类 资源调查 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及粤西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群落及生境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罗炘武 刘吉峰 +1 位作者 刘强 阮长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7-1177,共11页
通过调查海南岛及粤西热带地区8个样区3种生境(荒地、林缘、林中)的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群落物种、群落特征、环境条件,研究了不同样区及不同生境类型下假臭草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假臭草群落中共... 通过调查海南岛及粤西热带地区8个样区3种生境(荒地、林缘、林中)的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群落物种、群落特征、环境条件,研究了不同样区及不同生境类型下假臭草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假臭草群落中共有50科117属132种植物,以禾本科、菊科居多;其中外来入侵植物有27种,占总物种数的20.45%,以菊科最多达到9种。不同样区假臭草的重要值均为最大,大多数样区之间盖度没有差异,仅儋州显著大于鹤山,高度差异显著。不同生境之间的假臭草重要值大小为:荒地>林中>林缘,盖度为:荒地>(林中、林缘),高度为:荒地>林缘>林中。同一样区不同生境之间的比较中,假臭草盖度除阳江、徐闻、琼海无差异外,其余样区均差异显著;高度除海口、琼中、三亚无差异外,其余样区均差异显著。不同样区中假臭草的高度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重要值与年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生境下,荒地和林缘生境下的假臭草高度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荒地生境下盖度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林中生境下其盖度与土壤NaCl含量呈负相关,重要值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臭草容易入侵气温以及降雨量适宜的样区和强光照及水分充足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假臭草 群落特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和环境因子对濒危植物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区人工林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旭萍 王亚陈 +3 位作者 刘强 王瑾 冯剑 阮长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8-153,共6页
为了分析乡土树种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人工林向自然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情况,在270、380 m 2个不同海拔样地的人工林中种植青皮苗木,研究环境条件对青皮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皮的成活率经过初期的下降,在定植1年5... 为了分析乡土树种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人工林向自然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情况,在270、380 m 2个不同海拔样地的人工林中种植青皮苗木,研究环境条件对青皮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皮的成活率经过初期的下降,在定植1年5个月之后基本稳定。海拔为380 m样地青皮的成活率在各个时间段均高于海拔为270 m样地的青皮,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2个海拔上的青皮苗木的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没有明显差异。2个样地青皮苗木的株高、基径的净增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大趋势,且海拔为270 m样地青皮的株高增长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其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均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海拔为380 m样地青皮的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个样地的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含量逐年降低。海拔为270 m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海拔为380 m的样地。2个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CO_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提高。由研究结果可知,青皮可在丘陵区不同的海拔地区存活并良好地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中部丘陵区青皮种群的人工恢复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物种 青皮 生长 光合作用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储粮稻谷的霉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红萍 翟世博 +3 位作者 杜晨辉 徐志霞 李燕华 王锐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为海南省储粮水稻霉菌危害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iolog鉴定系统结合菌落培养及菌丝形态特征和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省储粮稻谷的含水量、含菌量及其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储粮稻... 为海南省储粮水稻霉菌危害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iolog鉴定系统结合菌落培养及菌丝形态特征和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省储粮稻谷的含水量、含菌量及其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储粮稻谷含水量均低于13%的谷类粮食安全水分,整体呈东部>中部>西部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市县储粮稻谷平均含菌量分别为1.374×105 cfu/g、2.3×104 cfu/g和2.42×103 cfu/g,含菌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各市县储粮稻谷外部菌相不同,主要为单端孢霉属、镰刀霉属、木霉属、头孢霉属、交链孢霉属和曲霉属、典型市县储粮稻谷微生物利用全部碳源能力为万宁>海口>三亚>儋州,4个市县的微生物生理活性不同。海南省各市县储粮稻谷入仓水分控制较好,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霉菌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 稻谷 霉菌 多样性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树植物类群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金映虹 吴红萍 +1 位作者 谭方正 张颖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2-1300,共9页
红树林(Mangroves)是重要的湿地植物群落,而土壤微生物是植被-土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不同红树植物类群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对于了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BIOLOG-ECO技术,对三亚铁炉港红... 红树林(Mangroves)是重要的湿地植物群落,而土壤微生物是植被-土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不同红树植物类群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对于了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BIOLOG-ECO技术,对三亚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11种真红树和4种半红树植物类群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土壤微生物的AWCD曲线变化基本一致,但碳源利用能力强弱有别。取96 h处AWCD值进行分析,发现真红树植物中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e)群落土壤微生物总碳源利用能力最高,为0.93,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最低,为0.48;半红树中阔苞菊(Pluchea indica)最高,为1.27,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最低,为0.68。大部分红树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指数(E)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并且对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利用程度较高;对不同红树群落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真红树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的PC1和PC2分别占总方差的60.625%和17.356%,半红树的PC1和PC2则分别为67.378%和21.535%,对PC1和PC2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碳水化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红树林植物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基本一致,但可能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及其根系分泌物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偏好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植物 土壤微生物 Biolog-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人工养殖虎纹蛙的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符史杭 汪继超 +1 位作者 傅丽蓉 吴红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8-1120,共3页
海南省人工养殖虎纹蛙开始于1995年,最高产量出现于2000年,最低产量出现于2004年,目前处于产量恢复阶段。当前虎纹蛙养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养殖经济效益低,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规模小、饲料市场被控制、养殖方式单一等。建议通过与饲料厂家... 海南省人工养殖虎纹蛙开始于1995年,最高产量出现于2000年,最低产量出现于2004年,目前处于产量恢复阶段。当前虎纹蛙养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养殖经济效益低,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规模小、饲料市场被控制、养殖方式单一等。建议通过与饲料厂家直接订购饲料、直接在国内主要销售市场设固定直销点、创新养殖方式、探索单性养殖等措施促进虎纹蛙养殖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虎纹蛙 人工养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木麻黄林凋落物与土壤养分、细根生物量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伍恩华 刘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8-495,共8页
通过对海口市桂林洋海岸木麻黄防护林地表凋落物进行持续清除处理,与保留凋落物层的对照样地进行比较实验,研究防护林凋落物-土壤养分-细根生物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处理样地与对照样地的年凋落物量分别是6.0162和5.9505t... 通过对海口市桂林洋海岸木麻黄防护林地表凋落物进行持续清除处理,与保留凋落物层的对照样地进行比较实验,研究防护林凋落物-土壤养分-细根生物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处理样地与对照样地的年凋落物量分别是6.0162和5.9505t·hm-2,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样地一年内凋落物量变化的时间格局较一致。凋落物组成均为小枝占比例最高,且小枝凋落物量月动态与凋落物总量月动态相似,杂物占比例次之,皮+枝占的比例最小;(2)N、P、K元素归还量的月动态变化在两样地中均较一致。两样地中小枝养分归还量的大小顺序为N>K>P;(3)处理样地在短时间无新鲜凋落物输入情况下,两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两样地的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现"单峰"特征,细根生物量在实验期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处理样地的细根生物量有随时间延长低于对照样地的趋势,清除凋落物的处理可能会引起细根生物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凋落物 土壤养分 细根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与广东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廷良 张颖 +3 位作者 李蕾 仝大伟 刘吉锋 刘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5,共7页
为探究假臭草入侵海南岛的途径,研究了海南岛与粤西假臭草的亲缘关系。选择海南和广东的8个假臭草居群,研究了居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形态学和生物量分配特征。根据遗传多样性的聚类分析发现:海南岛的5个居群聚为第1组,广东省的阳江(YJ... 为探究假臭草入侵海南岛的途径,研究了海南岛与粤西假臭草的亲缘关系。选择海南和广东的8个假臭草居群,研究了居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形态学和生物量分配特征。根据遗传多样性的聚类分析发现:海南岛的5个居群聚为第1组,广东省的阳江(YJ)和徐闻(XW)2个居群聚为第2组,广东鹤山(HS)与第2组的亲缘关系比第1组(海南组)更近一些。第2组与海口(HK)、三亚(SY)居群亲缘关系比琼海(QH)、琼中(QZ)、儋州(DZ)3个居群更近。结合遗传多样性的聚类分析、形态学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分析8个居群假臭草的亲缘关系,为研究假臭草入侵海南岛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臭草 入侵路线 RAPD 形态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临高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琼芯 王士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23-226,共4页
为临高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取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状况、生境和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临高县药用植物较为丰富,有116科354属480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 为临高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取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状况、生境和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临高县药用植物较为丰富,有116科354属480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3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102科339属462种。优势现象较为明显,优势科和优势属构成该地区药用植物的主体。重点品种药用植物种类较多,有68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品种的49种,地方重点品种19种,分别占国家重点品种、地方重点品种的28%和42.22%。这些重点种类出现频率差别较大,入药部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重点品种 临高 海南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分布及生态防护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瑾 刘顿 刘强 《热带林业》 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结合作者的实地系统调查结果,介绍了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的分布情况,综述了红厚壳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防护应用上的有关研究,包括红厚壳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抚育技术和抗逆性,分析了红厚壳作为乡土树种在海南岛构建混交林型海... 结合作者的实地系统调查结果,介绍了海南岛海岸带红厚壳资源的分布情况,综述了红厚壳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防护应用上的有关研究,包括红厚壳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抚育技术和抗逆性,分析了红厚壳作为乡土树种在海南岛构建混交林型海防林上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厚壳 资源分布 生态防护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士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5161-5162,5164,共3页
结合近年来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分析了该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为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 结合近年来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分析了该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为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教学理论系统化的形成提供了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类学 双语教学 实践与探索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桑属红树植物离子积累、光合和抗氧化能力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诗川 李妮亚 +3 位作者 刘强 陈坚 向敏 王永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3,共9页
以海桑属(Sonneratia Linn.f.)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海桑〔S.caseolaris(Linn.)Engl.〕、杯萼海桑(S.alba Smith)、卵叶海桑(S.ovata Backer)、拟海桑(S.×gulngai N.C.Duke et B.R.Jackes)和海南海桑(S.×... 以海桑属(Sonneratia Linn.f.)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海桑〔S.caseolaris(Linn.)Engl.〕、杯萼海桑(S.alba Smith)、卵叶海桑(S.ovata Backer)、拟海桑(S.×gulngai N.C.Duke et B.R.Jackes)和海南海桑(S.×hainanensis W.C.Ko et al.)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根际土壤和叶片中离子含量以及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O-·2产生速率的差异,并分析了叶片中Na+和Cl-含量与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海桑和拟海桑叶片中K+含量最高、Na+和Cl-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种类,但它们的根际土壤中Na+和Cl-含量却较高。供试6种植物中仅海桑叶片对Cl-的富集系数小于1,各供试种类对K+、Na+、Cl-、Ca2+和Mg2+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无瓣海桑对离子的富集系数由大至小依次为Mg2+、K+、Ca2+、Na+、Cl-,其他种类对离子的富集系数由大至小均依次为K+、Ca2+、Mg2+、Na+、Cl-。无瓣海桑和海桑的chla、chlb和总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其他种类;供试种类的chla/chlb比值均约为3,可能与海桑属植物为阳生植物有关。无瓣海桑的Pn、Tr和Gs均最高,而杯萼海桑的Pn、Tr和Gs均最低,但6种植物的Ci无明显差异。供试种类的Fv/Fm、qP、ETR和ΦPSⅡ均无显著差异,仅部分种类间的NPQ差异显著。无瓣海桑叶片中SOD、CAT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但O-·2产生速率最低;而卵叶海桑叶片中O-·2产生速率最高,其APX活性也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6种植物叶片中Na+和Cl-含量与Pn、qP、ΦPSⅡ和ETR负相关,与NPQ及SOD、CAT、APX和POD活性正相关。其中,Na+含量与qP、ΦPSⅡ、ETR和SOD活性极显著相关,与NPQ和CAT活性显著相关;Cl-含量与SOD活性极显著相关,与qP、ΦPSⅡ和ETR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海桑属植物对高盐生境有不同的耐性机制,其中,海桑和拟海桑通过拒吸Na+和Cl-抵御盐胁迫的伤害;供试6种植物对海岸潮间带生境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无瓣海桑最适宜在此生境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属 离子积累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抗氧化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野生居群的群落特征及植物种类 被引量:1
15
作者 符淑乾 王士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59-162,166,共5页
为了解益智野生居群的分布状况、生境、群落特征和伴生植物状况,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资源,采取野外群落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等方法,对海南地区的益智野生居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益智群落中共有53科94属104种植物,包括蕨类植物9... 为了解益智野生居群的分布状况、生境、群落特征和伴生植物状况,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资源,采取野外群落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等方法,对海南地区的益智野生居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益智群落中共有53科94属104种植物,包括蕨类植物9科10属1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3科83属91种,以大戟科、菊科种类较多;入侵植物8种,占群落中物种总数的7.69%。不同样区的益智均为群落的优势种,重要值均最大;琼中和保亭样区益智的盖度都显著大于陵水和万宁,其他各样区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保亭和琼中益智的高度显著大于陵水和万宁,其余各样区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样区间益智的密度均未达显著性差异;益智的盖度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密度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高度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高度与土壤pH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益智的重要值与土壤因子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野生居群 群落特征 植物种类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峰岭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能 钟琼芯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381-387,391,共8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该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有41科84属165种,其中,33科52属70种有药用价值。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合...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该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有41科84属165种,其中,33科52属70种有药用价值。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蕨类 保护 开发利用 尖峰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哥岭山地雨林不同海拔区森林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清玉 刘强 +6 位作者 王士泉 钟琼芯 王亚陈 阮长林 严廷良 杜爽 黄奕财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9-537,共9页
为了解海南岛不同海拔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现状,在鹦哥岭山地雨林择伐林中按高(1063m)、中(899m)、低(473m1等3个海拔区分别设立50个10m×10rfl的固定样方,对森林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鹦哥岭山... 为了解海南岛不同海拔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现状,在鹦哥岭山地雨林择伐林中按高(1063m)、中(899m)、低(473m1等3个海拔区分别设立50个10m×10rfl的固定样方,对森林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鹦哥岭山地雨林的生物量较低,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仅为152.6thrn-2,乔木层生物量为142.6thm-2;乔木层的生物量在高海拔区明显高于中、低海拔区,分别为197.6thm-2、112.2thrn-2和117.8thm-2;群落生物量的大小依次是乔木层〉枯倒木〉凋落物,分配比例分别为94.22%、2.90%和2.88%;其中乔木层的生物量以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分配比例分别为72.63%、15.35%、9.23%和2.79%。因经过择伐,群落中大径级和特大径级木较少,各径级生物量比例为:小径木(5~19.9cm)35.89%、中径木(20~35.9cm)26.24%、大径木(36~47.9cml16.01%和特大径木(≥48cm)21.86%。可见,鹦哥岭山地雨林经过30多年的恢复,仍然处于演替的中期阶段,其固碳潜力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海拔 鹦哥岭 山地雨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麻黄浸提液对榄仁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剑 刘强 +3 位作者 王瑾 罗炘武 阮长林 张晓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4,260,共8页
该研究试图将榄仁树引入木麻黄海防林以期形成混交林型的海防林。以15 d榄仁树种子苗为材料,分别采用浓度为125 g·L^-1的木麻黄根、木麻黄凋落物和林下表层土壤的水浸提液胁迫处理榄仁树幼苗60 d,研究木麻黄化感作用对榄仁树幼苗... 该研究试图将榄仁树引入木麻黄海防林以期形成混交林型的海防林。以15 d榄仁树种子苗为材料,分别采用浓度为125 g·L^-1的木麻黄根、木麻黄凋落物和林下表层土壤的水浸提液胁迫处理榄仁树幼苗60 d,研究木麻黄化感作用对榄仁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膜系统伤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及游离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根、木麻黄凋落物及林下表层土壤的水浸提液都能降低榄仁树幼苗的存活率,影响幼苗株高、叶和根生物量,可以推断不同浸提液中对影响植物生长成分的浓度有所不同。3种浸提液均显著降低处理15~45 d期间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cond)、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且显著增加幼苗水分利用率(WUE)。第60天时3种木麻黄浸提液能显著增加幼苗叶片、根的Pro含量,使得幼苗根系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而木麻黄根浸提液能显著增加幼苗Ccond、Ci、叶SOD、根CAT含量,木麻黄凋落物浸提液能显著增加幼苗Ccond和Tr,同时凋落物浸提液会显著降低幼苗根POD含量。榄仁树幼苗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生化能适应木麻黄化感胁迫的影响,为此可考虑榄仁树作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树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浸提液 榄仁树幼苗 生长 生理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黄皮种子发芽试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阮长林 冯剑 +2 位作者 刘强 王瑾 王晓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增加海南岛沿海造林树种,丰富沿海防护林种类多样性,从海南本地采集乡土树种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L.)Merr种子进行育苗。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和常温清水浸泡处理水黄皮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 为增加海南岛沿海造林树种,丰富沿海防护林种类多样性,从海南本地采集乡土树种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L.)Merr种子进行育苗。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和常温清水浸泡处理水黄皮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浓度的NAA、GA3及常温清水浸泡处理均能促进种子提前发芽,其中以不同浓度GA3处理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播种后第5d就发芽,比对照处理提前了6d;不同处理方式中以100 mg L-1GA3处理的水黄皮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33%,常温清水浸泡3 h发芽率最低,为75.33%;50 mg L-1NAA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发芽势最高,均为67.33%,常温清水浸泡3 h与常温清水浸泡24 h的发芽势最低,均为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黄皮 发芽 萘乙酸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红树拉关木和两种乡土红树离子平衡及光合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向敏 刘强 +2 位作者 李妮亚 李伟 张云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为了比较引进红树与乡土红树的耐盐性差异,该研究以引进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和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与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Na Cl浓度(100、200、300、400 mmol&#... 为了比较引进红树与乡土红树的耐盐性差异,该研究以引进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和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与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Na Cl浓度(100、200、300、400 mmol·L^(-1))处理下各器官离子浓度(Na^+、Cl~–、K^+、Ca^(2+)和Mg^(2+))和叶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400 mmol·L^(-1)Na Cl,28 d)处理下,拉关木根系Na^+增幅较小,秋茄根、叶Cl~–含量增幅均高于木榄和拉关木,说明拉关木在较高的盐浓度时能限制根系对Na^+、Cl~–的吸收,减少向地上部分运输。(2)高盐胁迫均增加3种红树根、叶的K^+浓度(木榄叶K^+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表明3种红树均可吸收K^+,来限制Na^+对植物的伤害;同时,降低3种红树根Ca^(2+)浓度,但拉关木根Ca^(2+)下降幅度小于秋茄和木榄,说明拉关木具有更强的防止Ca^(2+)流失的能力。(3)拉关木根维持Na^+/K^+、Na^+/Ca^(2+)平衡的能力强于秋茄和木榄。(4)高盐胁迫引起秋茄与木榄光合速率均降低,而拉关木光合速率却增加了54.1%。综上所述,拉关木能限制根系对Na Cl的吸收,有效维持Na^+/K^+、Na^+/Ca^(2+)的平衡,并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这表明拉关木与木榄和秋茄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木榄 拉关木 离子平衡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