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黔西南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郭计华
杨丽艳
苗贵东
李新国
-
机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9,共7页
-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415号)
+4 种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2016]327号)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资源植物学教学团队项目
(黔学位合字ZDXK[2016]32号)
(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3]30号)
(黔教合协同创新字[2015]08号)共同资助
-
文摘
黔西南是我国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西南部的兴义市作为研究区域,在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种类、分布、多度、利用价值和野生果树的区系成分等方面,对该区野生果树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兴义市的野生果树有32科、45属、73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类较多的是蔷薇科(Rosaceae)和桑科(Moraceae),分别有20种和6种;野生果树种类在不同区域和垂直分布上存在着差异;目前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有刺梨(Rosa roxburghii)、北枳椇(Hovenia dulcis)、仙人掌(Opuntia stricta var.dillenii)和胡桃(Juglans regia)等;在区系成分上,45个属可归于14个分布区类型(或变型)。对野生果树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也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黔西南
野生果树
种质资源
利用与保护
-
分类号
S602.4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基于FCM测定的香蕉种质倍性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郭计华
李绍鹏
周丽
桂腾琴
谢子四
李新国
-
机构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70
31260462)
+2 种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415号)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Y[2016]327)
-
文摘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从细胞学层面上准确揭示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种质的倍性差异,为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二倍体(AA)‘陵水野生蕉’(Musa AA acuminate‘Lingshui Yesheng Jiao’)为内参,利用FCM技术,对11份香蕉种质资源进行了倍性鉴定分析。【结果】依据(FCM)结果分析,参与分析样品的倍性可分为4大类:第I类有‘红河矮’蕉(M.AAA Cavendish‘Honghe Ai’)和‘陵水野生蕉’,属于2 N;第II类有‘始兴BB’(M.balbisiana‘Shixing BB’)、‘东莞中把大蕉’(M.ABB Cavendish‘Dongguan Zhongba Dajiao’)、‘Pisang Ceylan’和‘FHIA-18’4个种质,属于3 N;第III类有‘Cachaco’‘FHIA-17’‘FHIA-03’和‘TMB×5259-1’4个种质,均属于4 N;第IV类‘红香蕉’(‘Red banana’),在FCM分析中,此种质出现了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为52.79,第二个峰值为103.24,测定时2个峰同时出现,且重复性好,可能是二倍体与四倍体混倍形成。【结论】较之传统方法,FCM准确揭示了DNA含量与倍性的关系,能更好地反映香蕉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特征。
-
关键词
香蕉
倍性
流式细胞术
-
Keywords
Musa spp.
Ploidy
Flow cytometry
-
分类号
S668.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不同基因组类型的香蕉核型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郭计华
李绍鹏
张蕾
谢子四
李新国
-
机构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7-572,I000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70
31260462)
+2 种基金
海南大学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07100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7034)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hckled-12)
-
文摘
【目的】基于不同基因组类型间的进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染色体水平上揭示香蕉种质遗传特性。【方法】以9份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Musa spp.)种质为材料,采用改良的去壁低渗法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霸王岭野生蕉’核型公式为2n=2x=22=4L+8M2+6M1+4S,属"2 A"核型;‘百花岭野生蕉’核型公式为2n=2x=22=4L+8M2+6M1+4S,属"2 B"核型;‘巴西蕉’核型公式为2n=3x=33=3L+15M2+12M1+3S,属"3A"核型;‘Pisang Ceyla’核型公式为2n=3x=33=12L+6M2+6M1+9S,属"2B"核型;‘东莞中把大蕉’核型公式为2n=3x=33=3L+12M2+12M1+6S,属"2B"核型;‘FHIA-17’核型公式为2n=4x=44=4L+20M2+12M1+8S,属"2 B"核型;‘CRBP-39’核型公式为2n=4x=44=4L+16M2+20M1+4S,属"1B"核型;‘FHIA-03’核型公式为2n=4x=44=4L+20M2+16M1+4S,属"2B"核型;‘TMBx5295-1’核型公式为2n=4x=44=4L+20M2+12M1+8S,属"2B"核型。【结论】基于核型分析结果,绘制了9份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种质的核型模式图。
-
关键词
香蕉
基因组类型
核型分析
-
Keywords
Musa
Genome type
Karyotype analysis
-
分类号
S668.1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