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特有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秦新生 钟云芳 +1 位作者 宋希强 邢福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8,共7页
通过对海南特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初步统计了海南特有野生花卉约320种,隶属于69科182属,主要为茜草科(32种)、樟科(27种)、竹亚科(16种)、桃金娘科(13种)、兰科(13种)、莎草科(11种)、蝶形花科(11种)和萝藦科(9种)等所... 通过对海南特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初步统计了海南特有野生花卉约320种,隶属于69科182属,主要为茜草科(32种)、樟科(27种)、竹亚科(16种)、桃金娘科(13种)、兰科(13种)、莎草科(11种)、蝶形花科(11种)和萝藦科(9种)等所含种类。对海南特有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重要类群与观赏特性等进行了综述,最后就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海南 特有植物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计华 杨丽艳 +1 位作者 苗贵东 李新国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9,共7页
黔西南是我国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西南部的兴义市作为研究区域,在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种类、分布、多度、利用价值和野生果树的区系成分等方面,对该区野生果树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兴义市的... 黔西南是我国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西南部的兴义市作为研究区域,在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种类、分布、多度、利用价值和野生果树的区系成分等方面,对该区野生果树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兴义市的野生果树有32科、45属、73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类较多的是蔷薇科(Rosaceae)和桑科(Moraceae),分别有20种和6种;野生果树种类在不同区域和垂直分布上存在着差异;目前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有刺梨(Rosa roxburghii)、北枳椇(Hovenia dulcis)、仙人掌(Opuntia stricta var.dillenii)和胡桃(Juglans regia)等;在区系成分上,45个属可归于14个分布区类型(或变型)。对野生果树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也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 野生果树 种质资源 利用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两类人工林中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文成 熊梦辉 +3 位作者 龙文兴 康勇 王茜茜 林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9-743,共5页
在林业实践中,通过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的方法,能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使其天然树种增加,林分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1]。在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起来的人工林,虽然经过炼山、整地、人工造林等活动,但由于保留有天然树种的... 在林业实践中,通过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的方法,能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化,使其天然树种增加,林分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1]。在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起来的人工林,虽然经过炼山、整地、人工造林等活动,但由于保留有天然树种的繁殖体(土壤种子库、树根、伐桩等)及附近天然林中植物种子迁移,在适宜的条件下能成功完成天然更新[2-5],这些具"潜在天然林恢复基础"的人工林通过天然更新往往都能恢复为天然林[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马占相思林 天然更新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测定的香蕉种质倍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计华 李绍鹏 +3 位作者 周丽 桂腾琴 谢子四 李新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从细胞学层面上准确揭示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种质的倍性差异,为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二倍体(AA)‘陵水野生蕉’(Musa AA acuminate‘Lingshui Yesheng Jiao’)为内...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从细胞学层面上准确揭示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种质的倍性差异,为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二倍体(AA)‘陵水野生蕉’(Musa AA acuminate‘Lingshui Yesheng Jiao’)为内参,利用FCM技术,对11份香蕉种质资源进行了倍性鉴定分析。【结果】依据(FCM)结果分析,参与分析样品的倍性可分为4大类:第I类有‘红河矮’蕉(M.AAA Cavendish‘Honghe Ai’)和‘陵水野生蕉’,属于2 N;第II类有‘始兴BB’(M.balbisiana‘Shixing BB’)、‘东莞中把大蕉’(M.ABB Cavendish‘Dongguan Zhongba Dajiao’)、‘Pisang Ceylan’和‘FHIA-18’4个种质,属于3 N;第III类有‘Cachaco’‘FHIA-17’‘FHIA-03’和‘TMB×5259-1’4个种质,均属于4 N;第IV类‘红香蕉’(‘Red banana’),在FCM分析中,此种质出现了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为52.79,第二个峰值为103.24,测定时2个峰同时出现,且重复性好,可能是二倍体与四倍体混倍形成。【结论】较之传统方法,FCM准确揭示了DNA含量与倍性的关系,能更好地反映香蕉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倍性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3^--N与NH4^+-N配比对热带地区水培荆芥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艳丽 高新生 李绍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探明热带地区秋冬季水培荆芥营养液配方中的NO3--N与NH4+-N的合理配比,为水培荆芥的氮素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为基础配方,设计营养液中NO3--N与NH4+-N的5个不同配比即NO3--N∶NH4+-N=5∶5、6∶4、7∶3、... 探明热带地区秋冬季水培荆芥营养液配方中的NO3--N与NH4+-N的合理配比,为水培荆芥的氮素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为基础配方,设计营养液中NO3--N与NH4+-N的5个不同配比即NO3--N∶NH4+-N=5∶5、6∶4、7∶3、8∶2和10∶0,分析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处理荆芥的产量、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不同NO3--N与NH4+-N配比对水培荆芥的生长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NO3--N∶NH4+-N为6∶4和7∶3时,植株生物量最大;增加营养液中NH4+-N的比例,可以显著提高荆芥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含量;NO3--N∶NH4+-N为7∶3时,荆芥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最高;NO3--N∶NH4+-N为8∶2时,荆芥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NO3--N∶NH4+-N为7∶3时,荆芥的硝酸盐含量最低。综合各项指标,NO3--N与NH4+-N的配比为7∶3时对水培荆芥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N与NH4+-N的比例 荆芥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苔藓植物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莉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综述了海南岛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目前海南岛已记录的苔藓植物共有87科227属806种,其中苔类33科71属366种,藓类51科152属436种,角苔类3科4属4种;苔藓植物的区系组成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与香港、台湾地区的种属相似性高;对海南岛... 综述了海南岛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目前海南岛已记录的苔藓植物共有87科227属806种,其中苔类33科71属366种,藓类51科152属436种,角苔类3科4属4种;苔藓植物的区系组成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与香港、台湾地区的种属相似性高;对海南岛苔藓植物的研究集中在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是海南热带雨林主要的苔藓生态分布类型之一,共有7科23属123种;初步统计濒危苔藓植物有15种。今后应继续开展广泛和持续的物种多样性调查,从生态学、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进行研究,促进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推动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苔藓植物 分类学 区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云雾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研究
7
作者 熊梦辉 龙文兴 +6 位作者 杨小波 黄瑾 李时兴 林明基 王茜茜 林灯 康勇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3,共6页
以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云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群落物种组成,测定环境因子,分析种——面积和种——多度之间的关系及起测胸径与物种丰富度、多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的关系,探究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 以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云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群落物种组成,测定环境因子,分析种——面积和种——多度之间的关系及起测胸径与物种丰富度、多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的关系,探究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云雾林共调查到木本植物9 323株,分属40科、70属、109种。其中优势科为金缕梅科、桃金娘科、山矾科和壳斗科等;优势种为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九节(Psychotria rubra)和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等。热带云雾林种——面积及种——多度之间的关系均呈对数曲线,最小取样面积及最小多度分别为1 000 m2和1 000;物种丰富度、多度、Simpson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随起测胸径变化呈"倒J"型曲线;当群落包含95%物种多样性时,最大起测胸径约为3 cm。多度、物种丰富度观测值、bootstrap指数与土壤有效氮及有效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云雾林 物种多样性 起测胸径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分离及克隆技术在热带果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安娜 吴友根 陈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71,共7页
以常见的几种热带水果(香蕉、番木瓜、芒果、菠萝和荔枝等)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常见的技术手段如c 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e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 以常见的几种热带水果(香蕉、番木瓜、芒果、菠萝和荔枝等)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常见的技术手段如c 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e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等方式进行基因分离,并将成功克隆出的目的基因或片段进行基因分析与表达研究,最后阐述了基因分离与克隆技术的优势与缺陷,对基因分离及克隆技术提出了展望,旨为今后科研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基因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热带果树研究与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果树 基因 分离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中部山区自然植被演变阶段物种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黄瑾 龙文兴 杨小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8,共7页
运用α和β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热带地区海南中部山区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s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演替阶段间的物种多样性大小差异... 运用α和β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热带地区海南中部山区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s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演替阶段间的物种多样性大小差异;而Alatalo均匀度指数能较好反映物种分布变化。从草地到原始林阶段,群落α物种多样性呈连续增大趋势。Jac-card和Srenson相异性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演替阶段群落间的物种更替,且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灌丛与次生林过渡阶段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演替 α物种多样性 β物种多样性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丽波 商桑 +1 位作者 杨衍 司龙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173,共8页
为探讨苦瓜抗自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对白粉病不同抗性的4个苦瓜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白粉病菌后,苦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下降... 为探讨苦瓜抗自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对白粉病不同抗性的4个苦瓜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白粉病菌后,苦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下降一上升下降一上升的趋势;抗病品系的可溶性糖、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抗病品系的抗坏血酸(AsA)质量分数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接种后10~20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系〉感病品系〉高感品系。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说明,白粉病菌侵染苦瓜后,抗病品系可通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AsA质量分数及增强POD、PPO、APX活性来提高抗病性。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均可作为苦瓜对白粉病抗性早期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白粉病 叶绿素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ASA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对盐胁迫下巴西蕉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双云 蒋晶 +3 位作者 高龙燕 王令霞 李绍鹏 李新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54-2359,共6页
研究盐胁迫下外源Ca2+、Ca2+螯合剂EGTA和Ca M拮抗剂TFP对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var.Brazil)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及TFP处理阻碍Ca2+·Ca M系统传导后,显著提高巴西蕉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和质膜透性,... 研究盐胁迫下外源Ca2+、Ca2+螯合剂EGTA和Ca M拮抗剂TFP对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 var.Brazil)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及TFP处理阻碍Ca2+·Ca M系统传导后,显著提高巴西蕉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显著降低了叶片和根系SOD以及叶片POD活性,减少了幼苗脯氨酸含量;处理10 d时,100μmol·L-1TFP处理的幼苗膜脂过氧化最严重,脯氨酸含量最低,SOD和POD活性显著低于盐胁迫,其遭受盐害程度最严重,其次是10 mmol·L-1EGTA处理。一定浓度的外源钙处理可降低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细胞渗透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盐伤害;而EGTA和TFP处理增加盐胁迫下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了巴西蕉的盐害。综上所述,钙信号系统参与了巴西蕉盐胁迫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盐胁迫 钙信号 膜脂过氧化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春龚 吴友根 +4 位作者 林尤奋 张军锋 梁振益 范春蕾 敖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8-500,共3页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著名"十大南药"之一,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文章对近年来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广藿香 化学成分 挥发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方式和包装方法对鲜切菠萝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远志 李雪萍 +3 位作者 陈娇 吴瑞刚 傅燕艳 李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6-269,共4页
为保持和改善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为鲜切菠萝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海南产"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切割方式和包装方法对鲜切菠萝风味品质及褐变相关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片结合聚乙烯保鲜膜包装(片+膜)和切片结合聚乙烯保鲜... 为保持和改善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为鲜切菠萝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海南产"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切割方式和包装方法对鲜切菠萝风味品质及褐变相关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片结合聚乙烯保鲜膜包装(片+膜)和切片结合聚乙烯保鲜袋包装(片+袋)处理比切块结合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块+膜)和切块结合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块+袋)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鲜切菠萝果实软化、可溶性糖含量、总可滴定酸(TA)和VC含量的降低,同时还能够维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贮藏前期较低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因此,鲜切菠萝切片结合使用保鲜膜包装最有利于防止果实褐变和保持品质,延长贮藏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菠萝 切割方式 包装方法 品质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与温度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艳丽 范飞 +2 位作者 刘建 王旭 李绍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27,共4页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GA3、6-BA、KNO3、GA3+6-BA)和温度处理(12℃、17℃、28℃、5℃/20℃、10℃/20℃)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长调节剂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KNO3和GA...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GA3、6-BA、KNO3、GA3+6-BA)和温度处理(12℃、17℃、28℃、5℃/20℃、10℃/20℃)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长调节剂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KNO3和GA3处理效果最佳;生菜种子催芽的最适温度为恒温17℃,其次是变温处理。综合双因素实验结果,高温季节生菜种子播前用0.2%KNO3或5 mg/L GA3浸种8 h后,分别置于17℃、28℃恒温条件下进行见光催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物质 温度 生菜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经纬 商桑 +1 位作者 穆大伟 田丽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9-2183,共5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对8℃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1.5 mmol/L外源NO处理下,豇豆幼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有所提高,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 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对8℃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1.5 mmol/L外源NO处理下,豇豆幼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有所提高,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过高或过低浓度的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豇豆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均不显著,过低浓度的外源NO会促进MDA累积。在低温胁迫下,适当浓度的外源NO能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增强豇豆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NO 低温胁迫 豇豆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薰衣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钟鑫 王健 +1 位作者 李琴 尚啸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以阔叶薰衣草(Lavandula latifolia)的鲜叶为试材,通过RT-PCR技术,获得阔叶薰衣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长度为1809bp,编码602个氨基酸,包含一个1809 bp的开放阅读框,与NCBI上已公布的阔叶薰衣草的芳樟醇合成酶蛋白序列相... 以阔叶薰衣草(Lavandula latifolia)的鲜叶为试材,通过RT-PCR技术,获得阔叶薰衣草芳樟醇合成酶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长度为1809bp,编码602个氨基酸,包含一个1809 bp的开放阅读框,与NCBI上已公布的阔叶薰衣草的芳樟醇合成酶蛋白序列相似度为98%,有21个核苷酸差异,11个氨基酸差异,将其命名为Lslis。序列分析研究表明:Lslis具有多数单萜烯类合成酶基因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即DDXXD,RRX8W和(N,D)D(L,I,V)X(S,T)XXXE;具有芳樟醇合酶活性必需的DDXXD功能基团。Lslis推导氨基酸序列的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0.36和5.66 kD;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大部分氨基酸区域为亲水结构,该基因为亲水多肽。Lslis和已公布的阔叶薰衣草芳樟醇合酶Lllis的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两者在整体结构上基本保持一致,但Lslis相对于Lllis要少一个α螺旋结构。将其连接到pMD18-T的载体上,通过中间载体pCAMBIA1303,构建了Lsli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农杆菌,经菌落PCR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已插入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薰衣草 芳樟醇合成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友根 吴连花 何际婵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8-390,共3页
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 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泡时间5 h,提取时间4 h,加水量是药材的7倍,其挥发油得率为1.59%;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显著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物料粒度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2.5 h,物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为40℃,挥发油得率为2.60%,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1.59%)的1.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堇花瓣总RNA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琴 王健 +1 位作者 赵钟鑫 尚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6,共3页
分别采用TransZol plant法、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三色堇花瓣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对其提取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ransZol plant法提取的总RNA浓度低,且杂质较多;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纯度... 分别采用TransZol plant法、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三色堇花瓣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对其提取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ransZol plant法提取的总RNA浓度低,且杂质较多;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纯度较高。3种总RNA提取方法中,以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浓度和纯度最高,D260 nm/D280 nm在1.83~2.03之间。以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能扩增出预期长度的基因片段,说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质量高,可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TransZol Plant试剂盒法 改良Trizol法 改良CTAB法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米仔兰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帅 梅文莉 +3 位作者 左文健 王辉 王健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探讨小叶米仔兰(Aglaia odorata var. microphyllina)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从其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15)-桉叶烯-1β,7,11-三醇 (1)、4α,10β,11-三羟基-1,5-反-愈创木烷-6-烯(2)、... 为探讨小叶米仔兰(Aglaia odorata var. microphyllina)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从其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15)-桉叶烯-1β,7,11-三醇 (1)、4α,10β,11-三羟基-1,5-反-愈创木烷-6-烯(2)、6,15α-环氧-1β,4β-二羟基桉烷(3)、2-羟基-丁二酸-1-甲酯(4)、巴西红厚壳素(5)和胡萝卜苷(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和5为首次从米仔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5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米仔兰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菠萝蜜生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曾丽萍 范红雁 +2 位作者 张茂霞 李新国 沈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8-32,共5页
以八成熟的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4、8、12、16、20℃对鲜切菠萝蜜主要品质及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12℃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菠萝蜜的硬度下降现象以及水分、可溶性糖、VC的降解损失,延缓果实... 以八成熟的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4、8、12、16、20℃对鲜切菠萝蜜主要品质及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12℃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菠萝蜜的硬度下降现象以及水分、可溶性糖、VC的降解损失,延缓果实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维持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鲜切菠萝蜜的感官品质保持良好,货架期长于4、16、20℃的鲜切菠萝蜜;在0、4、8、12、16、20℃贮藏条件下,温度越高鲜切菠萝蜜的品质劣变越快,温度过低也会影响菠萝蜜果实各种成分的含量及口感,使其失去自身的风味;8~12℃是八成熟的鲜切菠萝蜜的适宜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鲜切菠萝蜜 品质 采后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