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孢木霉与30%霜霉·嘧菌酯协同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畅 李小杰 +6 位作者 张梦丹 陈玉国 苗淑月 邱睿 白静科 尚颐茹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筛选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高效、安全的复配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棘孢木霉Tr-0111、化学杀菌剂30%霜霉·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及两者的相容性,同时测定两者混配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系数,并通过... 为筛选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高效、安全的复配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棘孢木霉Tr-0111、化学杀菌剂30%霜霉·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及两者的相容性,同时测定两者混配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系数,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霜霉·嘧菌酯和棘孢木霉Tr-0111对尖孢镰刀菌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EC50值分别为0.0643 mL/L、2.36×10^(2)cfu/mL,且两者相容性好。除V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4∶6时无增效作用,其他8个混配比例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V_(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7∶3时增效比率最高,为1.16,抑菌率为68.37%。盆栽试验结果表明,V_(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5∶5时,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效最好,为78.18%,其次为7∶3和1∶9,防效分别为77.27%和72.73%,均显著高于单一使用30%霜霉·嘧菌酯和棘孢木霉Tr-0111。因此,可以将0.0643 mL/L 30%霜霉·嘧菌酯和2.36×10^(2)cfu/mL棘孢木霉Tr-0111以5∶5比例混匀复配应用于烟田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30%霜霉·嘧菌酯悬浮剂 棘孢木霉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小杰 张梦丹 +6 位作者 刘畅 苗圃 白静科 邱睿 陈玉国 刘剑君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烟草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和鸢尾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ridis)等5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利用RAPD...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烟草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和鸢尾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ridis)等5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利用RAPD分子标记等方法筛选和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优化多重PCR扩增体系中各引物添加量、退火温度、循环数等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对其检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本研究筛选并设计出F.oxysporum、P.nicotianae、R.solani、T.basicola和A.iridis的特异性引物对LD141 F/R、YM1002 F/R、LK111 F/R、GHFT F/R、AiT7 F/R,PCR反应体系中最佳引物组合浓度分别为1.0、1.0、0.2、0.5、0.5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4℃,最佳循环数为28,可同时扩增出大小分别为370、240、536、783、138 bp的特异性片段,能同时检出5种病原菌DNA的最低限值为0.5 ng/μL,可实现对烟草育苗基质和烟株中5种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对烟草苗期根茎病害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茎病害 多重PCR 灵敏性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菌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防病效果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杰 李成军 +4 位作者 胡亚静 李淑君 邱睿 白静科 陈玉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1,68,共6页
为了获得烟草青枯病菌的稳定拮抗内生细菌菌株,从豫南烟区烟草栽培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根茎中共分离到208株细菌,利用平板共培养法筛选出9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Rsa3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 为了获得烟草青枯病菌的稳定拮抗内生细菌菌株,从豫南烟区烟草栽培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根茎中共分离到208株细菌,利用平板共培养法筛选出9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Rsa3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达7 mm,且在转移5~6代后仍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依据16S r DNA序列,将拮抗菌Rsa3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该细菌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在于菌体本身,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发酵液的防病效果可达79.17%,同时具有促进烟苗根系生长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拮抗菌Rsa3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抑菌和防病作用,同时对烟苗的根系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烟区 烟草青枯病菌 拮抗内生细菌 筛选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粉螟卵黄原蛋白基因鉴定及其对X射线胁迫的响应
4
作者 赵钧 徐鹿 +3 位作者 苗圃 李成军 吴孔明 李淑君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背景和目的】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是昆虫卵黄发生的关键物质,为探索X射线辐照胁迫对烟草粉螟Vg基因转录表达和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烟草粉螟Vg基因的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在... 【背景和目的】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是昆虫卵黄发生的关键物质,为探索X射线辐照胁迫对烟草粉螟Vg基因转录表达和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烟草粉螟Vg基因的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在烟草粉螟雌成虫不同组织(足、头、中肠、脂肪体、卵巢和表皮)的表达量和雌成虫在不同X射线辐照剂量(50,100和150 Gy)胁迫下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对其蛹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1)克隆获得烟草粉螟卵黄原蛋白基因,命名为EeVg(GenBank登录号:OM804251),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5337bp,编码1778个氨基酸。(2)EeVg基因在雌成虫的脂肪体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为头部表达量的17.96倍。(3)100和150 Gy的X射线辐照雌蛹极显著地降低EeVg在烟草粉螟羽化后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0.34倍和0.09倍。(4)剂量为50、100和150 Gy的X射线辐照降低烟草粉螟雌蛹羽化率和成虫寿命(87.78%~75.56%和6.40~4.17d),显著降低雌蛾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55.27~20.37粒和76.67%~72.22%)。【结论】高剂量的X射线辐照胁迫可使EeVg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显著降低烟草粉螟繁殖力,为深入研究X射线影响烟草粉螟繁殖力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粉螟 卵黄原蛋白基因 X射线辐照 表达量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烟草镰刀菌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38
5
作者 邱睿 白静科 +5 位作者 李成军 李淑君 李小杰 陈玉国 胡亚静 刘东升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烟叶产区危害烟草的镰刀菌种类,以河南省烟叶产区典型镰刀菌根腐病烟株及烟田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和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无创接种法测定病原菌...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烟叶产区危害烟草的镰刀菌种类,以河南省烟叶产区典型镰刀菌根腐病烟株及烟田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和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无创接种法测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获得的98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均产生白色菌丝,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马特形,无色、多孢;小型分生孢子呈肾形、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多无分隔。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8株菌分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Fusarium nematophilum。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层出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对烟苗具有致病性;48株致病菌中豫南烟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致病性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以尖孢镰刀菌为主;豫中为尖孢镰刀菌;豫东、豫西为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因此,尖孢镰刀菌为全省烟区重点防控对象,豫南烟区还需加强层出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的防控,豫东、豫西需防范茄病镰刀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烟草 镰刀菌 分子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烟草疫霉菌的木霉菌株筛选鉴定及防病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小杰 李成军 +6 位作者 姚晨虓 宋瑞芳 刘畅 邱睿 陈玉国 白静科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了获得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木霉菌株,从河南省各烟区烟草根茎类病害发生较重烟田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疑似木霉菌28株,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菌株XYPQ-1、ZMD-1和XYLS-5对烟草疫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5 d后... 为了获得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木霉菌株,从河南省各烟区烟草根茎类病害发生较重烟田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疑似木霉菌28株,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菌株XYPQ-1、ZMD-1和XYLS-5对烟草疫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5 d后抑菌率达90%以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将其鉴定为绿木霉菌(Trichoderma virens)、拟康宁木霉菌(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近渐绿木霉菌(Trichoderma paraviridescens)。对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及防病促生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均对疫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XYLS-5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后5 d,其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菌率分别达61.71%和100.00%。3种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均具有较好的室内防效,其中XYLS-5的防效最高,达80%以上,且具有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作用,可作为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的拮抗菌加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木霉菌 拮抗作用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对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23
7
作者 邱睿 李芳芳 +6 位作者 徐敏 李成军 李小杰 陈玉国 白静科 孙玥涵 李淑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3,共5页
采用盆栽烟株带菌麦粒接种法测定12个烟草品种(系)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苗期抗病性,结果表明,中烟98、贵烟6号、云烟87、7478、NC89和豫烟13号对镰刀菌具有较高抗性,KRK26、中烟100和中烟205中等抗病,小黄金1025、豫烟10号和长脖黄对镰... 采用盆栽烟株带菌麦粒接种法测定12个烟草品种(系)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苗期抗病性,结果表明,中烟98、贵烟6号、云烟87、7478、NC89和豫烟13号对镰刀菌具有较高抗性,KRK26、中烟100和中烟205中等抗病,小黄金1025、豫烟10号和长脖黄对镰刀菌易感,在所有测试样品中,长脖黄抗性最低。长脖黄、小黄金1025和豫烟10号可作为对镰刀菌根腐病检测预警材料及镰刀菌根腐病的感病对照样品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镰刀菌 抗病性 病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疫霉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小杰 李成军 +7 位作者 刘红彦 邱睿 赵辉 陈玉国 胡亚静 刘畅 白静科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4,共7页
为了筛选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本研究从烟草黑胫病病圃地采集健康烟株的根际土样,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8株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其中编号为LB-9的菌株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效果稳定,抑菌率... 为了筛选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菌株,本研究从烟草黑胫病病圃地采集健康烟株的根际土样,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8株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其中编号为LB-9的菌株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效果稳定,抑菌率为60.6%,且抑菌谱广,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后将该菌株鉴定为多粘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初步探究了多粘芽孢杆菌LB-9的最适发酵条件,明确了LB-9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最适发酵温度、最适发酵时间和最适发酵初始pH值,对其生防制剂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疫霉 拮抗细菌 筛选鉴定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丝囊霉(Aphanomyces iridis)引起的烟草漂浮苗根腐病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小杰 李淑君 +6 位作者 李成军 胡亚静 康业斌 邱睿 陈奇园 白静科 陈玉国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为明确近年来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疑似根腐病的病原,2017年5月分别从河南省宝丰、泌阳、许昌、临颍等烟区苗床共采集12个具有代表性的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18S 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从样本中... 为明确近年来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疑似根腐病的病原,2017年5月分别从河南省宝丰、泌阳、许昌、临颍等烟区苗床共采集12个具有代表性的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18S 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从样本中分离纯化出10个真菌菌株,其18S rDNA-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鸢尾丝囊霉(Aphanomyces iridis)序列同源性均为99%。漂浮苗及盆栽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烟苗接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率为100%。将发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也同样得到丝囊霉菌。本研究根据发病症状和病原菌,首次明确了鸢尾丝囊霉可引起烟草漂浮苗根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漂浮育苗 根腐病 病原鉴定 丝囊霉属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生防假单胞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邱睿 李小杰 +10 位作者 白静科 陈玉国 姚晨虓 苏新宏 张盈盈 房文祎 李彩虹 刘畅 徐敏 宋瑞芳 李淑君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3,共10页
【背景和目的】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是烟草主要土传病害之一,为筛选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假单胞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root rot)主要病原具有一定... 【背景和目的】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是烟草主要土传病害之一,为筛选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假单胞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root rot)主要病原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假单胞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测定促生防病效果。【结果】(1)分离纯化的2株假单胞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YZ66和绿针假单胞菌P.chlororaphis YX33;(2)YZ66和YX33对茄病镰刀菌(F.solani)菌丝的抑制效率分别为79.66%和76.68%,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抑制效率分别为79.93%和57.48%,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等也有抑制效果;(3)2株菌株具有显著的促生防病作用,YZ66盆栽防病效果在81.21%以上,YX33在67.55%以上;最大叶面积、鲜重等有所增加;(4)2菌株均含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合成基因,发酵液对病原孢子萌发抑制率84.92%~93.24%,挥发性化合物可抑制病原菌丝生长或产孢。【结论】2株生防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促生防病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镰刀菌 假单胞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分子标记的烟草青枯病菌特异引物筛选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小杰 刘畅 +6 位作者 李成军 杨立均 邱睿 宋瑞芳 陈玉国 白静科 李淑君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建立烟田土壤和烟株烟草青枯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采用RAPD方法筛选获得了6对可用于烟草青枯病菌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经对6种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节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野火病菌)和2个烟草品种(... 为建立烟田土壤和烟株烟草青枯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采用RAPD方法筛选获得了6对可用于烟草青枯病菌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经对6种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节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野火病菌)和2个烟草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检测验证,6对引物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靠性。对青枯菌菌液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42 pg/μL,对土壤青枯菌的最低检出率为6×10^(2) cfu/g。应用特异引物A1T和S13T可对接种土壤和烟株样品的研磨悬浮液直接进行PCR快速检测,显著地缩短了检测时间,对烟叶产区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烟草青枯病 特异引物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效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睿 李小杰 +12 位作者 李成军 邢国珍 房文祎 李彩虹 张盈盈 姚晨虓 徐敏 李芳芳 宋瑞芳 郑文明 李淑君 申欣 张东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8,共8页
为挖掘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root rot)主要病原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测... 为挖掘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root rot)主要病原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细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测定促生防病效果。经平板对峙测定,筛选出2株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菌株YX53和YX72,对茄病镰刀菌(F.solani)的抑制效率分别为83.66%和73.54%,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7.57%和55.89%;2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4.82%~100%,其挥发性化合物可抑制病原菌丝生长或产孢,且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等也有抑制效果。鉴定结果表明,YZ53和YX72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经2菌株处理的烟苗胚根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7.86%和161.61%,盆栽烟苗根长、最大叶面积、鲜质量等均有所增加;YX53盆栽防病效果在89.47%以上,YX72在99.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镰刀菌根腐病 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雪君 郭敬 +8 位作者 孙计平 孙焕 李芳芳 平文丽 李建华 俎焕新 李旭辉 侯咏 耿胜娜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1,共9页
为获得不同烟草品种镰刀菌根腐病抗性的鉴定方法,采用镰刀菌粗毒素幼芽接种、孢子悬浮液培养、带菌菌谷接种、离体叶片菌饼接种、草酸局部注射等5种方法对4个品种(小黄金1025、中烟100、长脖黄、664-01)的镰刀菌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获得不同烟草品种镰刀菌根腐病抗性的鉴定方法,采用镰刀菌粗毒素幼芽接种、孢子悬浮液培养、带菌菌谷接种、离体叶片菌饼接种、草酸局部注射等5种方法对4个品种(小黄金1025、中烟100、长脖黄、664-01)的镰刀菌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镰刀菌毒素液胁迫法可以鉴定品种的抗感程度,适宜体系毒素浓度为8%,处理时间6 d;镰刀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法可以鉴定品种的抗感程度,适宜体系孢子液浓度为107个/mL,处理时间4 d;带菌菌谷接种也可以鉴定品种的抗感程度,适宜体系菌谷比例为20%,处理时间9 d;离体叶片用菌饼和草酸液处理,能区分品种的抗感性,但不能区分品种的抗感程度。研究结果认为孢子悬浮液接种法和带菌菌谷接种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可以准确评价品种对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镰刀菌根腐病 毒素 孢子液 菌饼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鸢尾丝囊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小杰 刘剑君 +6 位作者 白静科 刘畅 陈玉国 苗圃 邱睿 陆施羽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59,共7页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许昌、洛阳、三门峡等部分烟区烟草漂浮苗鸢尾丝囊霉根腐病发生较重的问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初步分析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NCBI数据库中鸢尾丝囊霉菌代表菌株CBS 524.87的5个编码基因CDS序列,设计筛选鸢尾丝...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许昌、洛阳、三门峡等部分烟区烟草漂浮苗鸢尾丝囊霉根腐病发生较重的问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初步分析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NCBI数据库中鸢尾丝囊霉菌代表菌株CBS 524.87的5个编码基因CDS序列,设计筛选鸢尾丝囊霉菌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并应用。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鸢尾丝囊霉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5℃,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min;生长适宜pH为4.0~8.0,最适pH为6.0;连续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筛选获得了特异性扩增鸢尾丝囊霉菌的引物对7个,对于基因组DNA扩增的灵敏度约为0.182 ng/μL;利用特异引物AiT3分别对接种育苗基质和烟苗进行分子检测,可特异性的检测出鸢尾丝囊霉菌,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每克基质含菌量为2.5×10-2g病原菌菌丝和0.5 ng/μL烟苗根系基因组DNA。本研究为鸢尾丝囊霉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苗期鸢尾丝囊霉根腐病病原的准确识别和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鸢尾丝囊霉 生物学特性 特异引物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彦辉 蒲团卫 +4 位作者 张生杰 牛龙龙 白静科 李成军 李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目的]防止隐症携带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苗移栽到大田造成产量损失。[方法]根据T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绘制标准曲线、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性分析,建立了一种TMV的TaqMan-qPCR检测方法。[结... [目的]防止隐症携带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苗移栽到大田造成产量损失。[方法]根据T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绘制标准曲线、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性分析,建立了一种TMV的TaqMan-q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与其他常见的烟草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到4.53×10^(1) copies/μL,比常规RT-PCR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建立的标准曲线斜率为-3.299,决定系数(R^(2))为0.9933,扩增效率为100.97%,且循环阈值(Ct)与质粒标准品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可靠。[结论]利用建立的TaqMan-qPCR检测方法与常规RT-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烟苗样品,检测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16
作者 常剑波 陈玉国 +5 位作者 苗淑月 白静科 李成军 董宁禹 李淑君 杨晋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649-2651,共3页
对比7种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菌剂农药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表明,4种新型化学药剂及3种生物菌剂对烟草黑胫病都有较好的防效。化学药剂中30%嘧菌酯·霜霉威的防效最好,为70.2%;其次是50%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防效为68.9%;50%吲唑... 对比7种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菌剂农药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表明,4种新型化学药剂及3种生物菌剂对烟草黑胫病都有较好的防效。化学药剂中30%嘧菌酯·霜霉威的防效最好,为70.2%;其次是50%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防效为68.9%;50%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剂90 g·hm^(-2)、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600 mL·hm^(-2)的防效分别为60.7%、60.9%。微生物菌剂200亿芽孢·g^(-1)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可湿性粉剂600 g·hm^(-2)及1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烟草黑胫病也有较好防效,分别为60.8%、63.1%;10亿孢子·g^(-1)木霉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防效略差,为52.0%。考虑到降低农残及绿色防控的要求,200亿芽孢·g^(-1)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可湿性粉剂、1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10亿孢子·g^(-1)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是生产上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首选药剂,4种新型化学药剂可在生产上交替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 新型化学农药 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玉国 董宁禹 +7 位作者 霍正威 关卫东 李成军 王海涛 白静科 丁燕芳 李淑君 常建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490-2492,共3页
为了选择新型、环保、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6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烟草赤星病防效最好,其防效为66.2%;其次为10亿孢子枯草芽... 为了选择新型、环保、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6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烟草赤星病防效最好,其防效为66.2%;其次为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500 g·hm^(-2))、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900 mL·hm^(-2))、30%氟醚·吡唑嘧菌酯水剂(450 mL·hm^(-2))、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每667 m^(2)1500 mL)、38%唑醚·啶酰胺水分散剂(450 g·hm^(-2)),对烟草赤星病也有一定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0.9%、49.5%、48.8%、48.1%、45.0%。考虑到降低农残及绿色防控的要求,建议在生产上使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及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来防治烟草赤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赤星病 农药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木镰刀菌复合群菌株的鉴定及其对烟株的致病性分析
18
作者 邱睿 李彩虹 +4 位作者 李小杰 张盈盈 陈玉国 白静科 李淑君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4,共7页
【背景和目的】镰刀菌引起的烟草根腐病是烟叶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致病菌种类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EF-1α、RPB1和RPB2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孢子悬浮液灌根法测定代表菌株的致病性。【结果】(1)4株代表菌... 【背景和目的】镰刀菌引起的烟草根腐病是烟叶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致病菌种类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EF-1α、RPB1和RPB2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孢子悬浮液灌根法测定代表菌株的致病性。【结果】(1)4株代表菌株在PDA培养皿表面产生旺盛白色菌丝、背面产生橙色至红色色素,YN78菌落边缘呈花瓣状,YN82和LY933菌落表型形成同心圆。4株菌株镰刀型大型分生孢子3~6分隔,顶细胞锥形,基底细胞足状,椭圆形小型分生孢子0~1分隔,偶尔2分隔。YN78和YN82形成近圆形的厚垣孢子串生或簇生,LY933形成球形的厚垣孢子单生或串生,NY39中未观察到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EF-1α单基因分析和EF-1α、RPB1、RPB23基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YN78和YN82与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聚在同一分支,LY933与短肥镰刀菌(F.brachygibbosum)聚在同一分支,NY39与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聚在同一分支,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进化树自展值达98~100;(2)YN78、YN82和LY933对中烟100具有强致病性,NY39的致病力较弱,病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接骨木镰刀菌复合群中的接骨木镰刀菌和短肥镰刀菌具有强致病性,应加强接骨木镰刀菌复合群种群变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根腐病 接骨木镰刀菌 短肥镰刀菌 禾谷镰刀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叶片成熟过程中碳氮代谢的特征
19
作者 李雪君 孙计平 +5 位作者 段卫东 孙焕 郭敬 连文力 耿胜娜 陈海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7-103,共7页
为探索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叶片成熟早、落黄集中的机理,以田间成熟期不同的品种中烟100和豫烟13号为对照,在相同的农艺栽培措施下,研究了3个品种中部叶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碳氮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中... 为探索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叶片成熟早、落黄集中的机理,以田间成熟期不同的品种中烟100和豫烟13号为对照,在相同的农艺栽培措施下,研究了3个品种中部叶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碳氮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中烟100和豫烟13号相比,豫浓香201叶片随着叶片年龄的增长,叶绿素降解代谢旺盛,降解速率快。相对于其他2个品种,在叶片成熟过程中,豫浓香201的淀粉合成基因和糖转化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而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较低,这导致豫浓香201叶片中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总糖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氮代谢产物烟碱和总氮含量相对较低,碳氮比则高。总之,豫浓香201中部叶成熟落黄快与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碳代谢旺盛、氮代谢能力相对较弱以及叶绿素降解速率较快的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豫浓香201 碳代谢 氮代谢 成熟落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祖先种及重要野生种PD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
作者 平文丽 李雪君 +1 位作者 孙计平 孙焕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8,共8页
植物的多向耐药性(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PDR)转运蛋白隶属于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家族的G亚家族。该类蛋白参与植物多种初生、次生代谢物的跨膜运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解毒过程中起着重... 植物的多向耐药性(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PDR)转运蛋白隶属于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家族的G亚家族。该类蛋白参与植物多种初生、次生代谢物的跨膜运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还表明,该蛋白与多种植物对真菌病原的抗性有关。本文以烟草祖先种和重要野生种为研究对象,以拟南芥PDR12蛋白、烟草的PDR1基因为探针,通过搜索同源序列,从数据库中提取烟草及祖先种、重要野生种中的PDR基因、蛋白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氨基酸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功能、启动子序列及表达调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NbPDR1为代表,预测了该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以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NtPDR1基因为例,预测了其基因编辑位点。结果表明,这些PDR基因相似性高,均编码跨膜蛋白,具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域和核酸结合结构域。该基因启动子区有多个与病原真菌诱导、干旱等逆境胁迫响应相关的元件,暗示该基因可能是抗真菌病害、响应逆境胁迫的广谱抗性基因。最后,本文预测的基因编辑位点,为烟草PDR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编辑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性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烟草 DON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