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卷烟烟草颗粒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宇 周顺 +8 位作者 林泳鸿 张劲 吕莹 丁乃红 王洁 田慧娟 王孝峰 曹芸 陈芹芹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揭示加热卷烟烟草颗粒吸湿特性规律。【方法】以8种烤烟原料制备的加热卷烟烟草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DVS)及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对其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进行动态表征,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烟草颗粒... 【目的】揭示加热卷烟烟草颗粒吸湿特性规律。【方法】以8种烤烟原料制备的加热卷烟烟草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DVS)及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对其水分吸附特性及水分状态进行动态表征,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明确不同烟草颗粒吸湿特性的差异。【结果】(1)烟草颗粒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均呈典型的“J”型,DLP与GAB模型拟合效果较优,平均R2分别为0.9996和0.9961,单分子层含水率范围为13.00~14.53 g/100 g;(2)在吸湿过程(0~14 d)中,烟草颗粒的水分含量显著增加,其与结合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41,P<0.01),吸湿初期(1 d)及后期(14 d)结合水峰面积增加值分别达到417~655、2384~3221;(3)烤烟产地和部位对烟草颗粒的吸湿特性有一定影响,相同产地的中部烟显著高于上部烟、下部烟的烟草颗粒水分吸附量(14 d),河南三门峡上部烟显著高于贵州遵义、云南昆明上部烟的烟草颗粒水分吸附量(14 d),云南昆明下部烟显著高于贵州铜仁下部烟烟草颗粒水分吸附量(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颗粒 动态水分吸附 低场核磁共振 结合水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及烟草制品燃烧&热解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顺 王孝峰 +7 位作者 何庆 张亚平 李振华 田振峰 陈开波 佘世科 徐迎波 宁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从燃烧热解过程检测、产物检测、热释放测量以及残留物表征四个方面,综述了烟草制品燃烧热解特性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从燃烧锥检测、燃烧热测量和燃烧锥灰分表征三个方向,归纳了已有卷烟燃烧热解特性主要研究手段;简要介绍了当前新型... 从燃烧热解过程检测、产物检测、热释放测量以及残留物表征四个方面,综述了烟草制品燃烧热解特性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从燃烧锥检测、燃烧热测量和燃烧锥灰分表征三个方向,归纳了已有卷烟燃烧热解特性主要研究手段;简要介绍了当前新型烟草制品研制过程中所建立的燃烧热解特性分析方法。展望了烟草行业未来燃烧热解检测分析技术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燃烧 热解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搭口胶的热解特性及其对卷烟品质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许欣 曹芸 +6 位作者 胡永华 李诗平 贾良元 项磊 高瑞江 彭晓萌 郑丰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搭口胶的热解产物对烟气品质及其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热重-红外联用(TG-FTIR)、热解光电离质谱(Py-SPI-MS)、元素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对10种卷烟搭口胶样品的成分... 【目的】探究搭口胶的热解产物对烟气品质及其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热重-红外联用(TG-FTIR)、热解光电离质谱(Py-SPI-MS)、元素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对10种卷烟搭口胶样品的成分及热解产物进行分析,并对这10种搭口胶制成的卷烟样品的烟气指标和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10款搭口胶主要成分均为醋酸乙烯酯与乙烯的共聚物,在空气中热分解温度集中在330℃~400℃,其中9#、10#搭口胶样品中含有酰胺类添加剂,在220℃时会热裂解释放氨气等物质;(2)使用9#、10#搭口胶制作的卷烟样品在模拟燃烧条件下产生的氨气含量分别为7.8μg/支和7.5μg/支,较其他搭口胶制成的卷烟样品略高,主流烟气的感官刺激性增强,口腔舒适性下降,浓度和劲头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搭口胶 热裂解 卷烟烟气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颗粒热解与释烟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芸 张劲 +9 位作者 王鹏 周顺 王孝峰 张亚平 张晓宇 王成虎 李延岩 管明婧 陈刚 黄兰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为探索加热状态下烟草颗粒热解和烟气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导热系数测试仪、热分析仪(TGA)和锥形量热仪(CONE)表征分析了甘油添加量、水分含量以及粒径对烟草颗粒导热特性、热解过程和烟气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1)样品导... 【目的】为探索加热状态下烟草颗粒热解和烟气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导热系数测试仪、热分析仪(TGA)和锥形量热仪(CONE)表征分析了甘油添加量、水分含量以及粒径对烟草颗粒导热特性、热解过程和烟气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1)样品导热系数随水分和甘油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减小整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不同水分与甘油含量样品比热容变化趋势与导热系数基本一致,随粒径减小其比热容持续降低;(2)甘油大幅增加烟草颗粒在低温区(140℃~300℃)失重比例,并使其成为最主要失重阶段;水分含量对烟草颗粒失重速率影响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弱,主要对低温区下游离态水、甘油等小分子物质释出影响较大;减小粒径,样品主要失重过程向低温区稍有平移;(3)增加甘油含量(30%以内)、降低水分含量以及减小粒径均有利于缩短烟草颗粒起始释烟时间,提高释烟速率,且释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颗粒 热解特性 释烟特性 甘油 水分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R-SPI-MS法的烟碱盐热解机制及产物释放规律研究
5
作者 管明婧 周顺 +6 位作者 田慧娟 张劲 王孝峰 曹芸 张晓宇 李延岩 丁乃红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烟碱盐的热解机制及产物释放规律。【方法】以《电子烟》国标中允许添加的6种酸与烟碱合成的烟碱盐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TG)和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单光子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BR-SPI-MS)方法,考察6种单组分烟碱盐和9... 【目的】研究不同烟碱盐的热解机制及产物释放规律。【方法】以《电子烟》国标中允许添加的6种酸与烟碱合成的烟碱盐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TG)和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单光子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BR-SPI-MS)方法,考察6种单组分烟碱盐和9种乙酰丙酸、苹果酸不同混合比例合成的烟碱盐的热失重行为及其热解产物释放机制。【结果】①烟碱盐较游离烟碱对应的热失重温度及范围均有提升,苯甲酸盐的最大失重温度最高,柠檬酸盐失重温度范围最广;②SPI-MS分析表明,烟碱盐热裂解能够产生烟碱、苯甲酸、乙酰丙酸等分子离子碎片;③不同酸与烟碱成盐后对烟碱释放影响不同,混合烟碱盐的烟碱释放温度区间随着酸碱摩尔比的增大向高温区移动。【结论】为烟碱盐的热行为和热解产物释放机制提供结论,为电子烟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盐 《电子烟》国标 热重分析 固定床反应器结合单光子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热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液电渗析处理对再造烟叶燃烧热解及烟气有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冰霞 孙丽莉 +4 位作者 彭晓萌 葛少林 朱栋梁 陈刚 张朝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33-36,共4页
为考察精制液电渗析处理对再造烟叶的影响,对再造烟叶的燃烧热解性能、烟气有害成分及感官品质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电渗析可以快速去除烟草精制液中的钾、氯、硝酸根等离子与烟碱、含氮化合物、糖类等化合物,其中离子组分的去... 为考察精制液电渗析处理对再造烟叶的影响,对再造烟叶的燃烧热解性能、烟气有害成分及感官品质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电渗析可以快速去除烟草精制液中的钾、氯、硝酸根等离子与烟碱、含氮化合物、糖类等化合物,其中离子组分的去除率均在79%以上;(2)电渗析处理有利于造纸法再造烟叶中大分子有机物质的氧化裂解,降低质量残留,改变热释放进程与总量;(3)电渗析处理使烟气中焦油、氰化氢、羰基化合物以及苯并芘含量增加,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含量显著降低;(4)电渗析处理的再造烟叶感官品质在刺激、杂气、浓度、细腻程度及余味方面都有着较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液 电渗析 烟叶组分 燃烧性能 烟气成分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燃烧灰分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孝峰 张劲 +13 位作者 郑丰 管明婧 王成虎 周顺 鲍穗 张亚平 曹芸 邢伟义 郭东锋 王健 金宇 谢映松 张晓宇 李延岩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6,共13页
为揭示卷烟燃烧灰分形成机制,采用色差仪、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表征卷烟燃烧灰分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燃烧热解模拟条件下烟丝和卷烟纸残留物的外观、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1)卷烟燃烧灰分不同区... 为揭示卷烟燃烧灰分形成机制,采用色差仪、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表征卷烟燃烧灰分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燃烧热解模拟条件下烟丝和卷烟纸残留物的外观、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1)卷烟燃烧灰分不同区域外观特征呈多样性。(2)卷烟燃烧过程中,卷烟纸先发生纤维素降解碳化,颜色由白变黑,随后焦炭燃烧,颜色由深变浅,CaCO_(3)颗粒之间粘聚增大,形成了以Ca、O、K和Na为主的灰分。(3)燃烧锥内烟丝表面被烧蚀鼓泡,大量脱氧,形成了表面粗糙、含大量褶皱条纹的黑色焦炭,随后焦炭燃烧,多种无机元素富集,颜色由深变浅,烟丝表面形成的高强度泡被烧蚀形成大量孔洞,最后发生无机成分热反应,质量损失较少,颜色更浅,最终形成了含有钙钾镁的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和微量有色金属元素的烟丝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燃烧灰分 包灰 微观形貌 元素分布 化学组成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钾和柠檬酸钾对典型烤烟热解动力学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亚平 周顺 +4 位作者 何庆 王孝峰 佘世科 徐迎波 宁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考察典型钾盐对典型烤烟烟叶燃烧热解特性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微燃烧量热仪(MCC)和红外热像仪比较研究了硝酸钾和柠檬酸钾对烤烟在燃烧速率、热释放、动力学以及最大燃吸温度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烤烟热降解主要由... 为考察典型钾盐对典型烤烟烟叶燃烧热解特性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微燃烧量热仪(MCC)和红外热像仪比较研究了硝酸钾和柠檬酸钾对烤烟在燃烧速率、热释放、动力学以及最大燃吸温度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烤烟热降解主要由4个阶段组成,硝酸钾和柠檬酸钾的加入使第2阶段(400~650K)反应更易于在低温端进行,而使第3阶段(650~900K)倾向于在高温端进行,同时降低了两阶段的热失重速率,增加了热解残余质量。②硝酸钾和柠檬酸钾均降低了低温段(400~650K)的反应活化能而增加了高温段(650~900K)的反应活化能。总体上,二者均能促使烤烟热解反应活化能的降低,其中柠檬酸钾的作用更为明显。③MCC数据显示,硝酸钾和柠檬酸钾均拓宽了烤烟在低、高温段的热释放温度范围,从而实现燃烧热的分批释放。④红外热成像结果表明,硝酸钾和柠檬酸钾均降低了烤烟的最大燃吸温度,其中柠檬酸钾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烤烟 TGA MCC 红外热成像 热解动力学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燃烧参数、灰分外观和烟气成分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孝峰 张劲 +8 位作者 曹芸 郭东锋 张亚平 管明婧 周顺 张晓宇 金宇 李延岩 王健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的】揭示卷烟燃烧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关系。【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卷烟燃烧参数(燃烧温度、耗氧量和燃烧速率)、灰分外观指标(灰色值、裂口率、缩灰率、炭线宽度、炭线整齐度和持灰力)和烟气成分(烟气常规成分和七种有害成分... 【目的】揭示卷烟燃烧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关系。【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卷烟燃烧参数(燃烧温度、耗氧量和燃烧速率)、灰分外观指标(灰色值、裂口率、缩灰率、炭线宽度、炭线整齐度和持灰力)和烟气成分(烟气常规成分和七种有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烟丝静燃速率、卷烟吸燃速率和耗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均与燃烧温度和卷烟纸阴燃速率无显著相关性;卷烟静燃速率仅与耗氧量显著正相关,燃烧温度仅与卷烟纸阴燃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2)燃烧速率参数不仅与多种烟气成分显著负相关,亦与灰分外观质量显著正相关,与燃烧温度和耗氧量相比,是调节卷烟烟气和灰分外观质量更为有效的燃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燃烧参数 灰分外观 烟气成分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POSS多功能纳米杂化材料制备与烟草抗湿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劲 程柏杰 +4 位作者 张晓宇 鲍晨 张梦圆 光善仪 徐洪耀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05-12112,共8页
基于“硫醇-烯”点击化学的绿色合成技术,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POSS多功能纳米杂化新材料,该材料与新型烟草呈现较好结合性,易于表面成膜,经对烟草颗粒的改性处理,有效同时实现了新型烟草的抗潮解和保润性能。利用核磁共振和... 基于“硫醇-烯”点击化学的绿色合成技术,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POSS多功能纳米杂化新材料,该材料与新型烟草呈现较好结合性,易于表面成膜,经对烟草颗粒的改性处理,有效同时实现了新型烟草的抗潮解和保润性能。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在不同湿度下对改性新型烟草的抗湿和保润性能进行了性能测试,基于材料溶解性、表面张力、接触角等详细探讨了材料对新型烟草的保润和抗潮机理,深入分析了材料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能够在高湿度(RH=80%)改性烟草颗粒具有很好的康熙性能,在低湿度(RH=30%)的环境下改性烟草颗粒显现很好的保润性能。材料结构设计思路新颖,制备方法简单,该新型多功能材料的设计、性能与激励研究,为未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点击化学 纳米杂化 双亲性分子 烟草保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海锋 杨振 +4 位作者 章存勇 彭晓萌 贾良元 王健 葛少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1,I0005,共11页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本工作利用元素分析仪(E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天然烟叶、再造烟叶以及基片,解析3种原料的化学组成差异。利用U型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3种原料进行热解实验,产生的气态产物...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本工作利用元素分析仪(E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天然烟叶、再造烟叶以及基片,解析3种原料的化学组成差异。利用U型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3种原料进行热解实验,产生的气态产物先通过与固定床反应器出口相连的光电离质谱(SPI-MS)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离线定性分析结果确定热解产物的具体组成。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谱图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区分3种原料热解后特征产物的质荷比(m/z),选择含量显著差异的产物作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嗅辨实验。结果表明,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主要为环戊酮、环己酮和4-乙基苯酚。此外,根据产物随温度的实时变化谱,能够准确了解上述模型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的温度释放范围。该研究可为后续减少再造烟叶中刺激性气味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刺激性气味 光电离质谱(SPI-MS)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香温敏凝胶珠的制备及控释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长权 王万能 +4 位作者 邹鹏 熊杰 江昆 陶婧 胡瑞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304,共7页
现有卷烟爆珠主要采用机械外力破坏释放香料,存在香味物质释放快速且短暂的缺陷。以SA(海藻酸钠)、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APS(过硫酸铵)、MB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TEMED(四甲基乙二胺)为基质,采用冷冻聚合法制备温敏凝胶珠;利... 现有卷烟爆珠主要采用机械外力破坏释放香料,存在香味物质释放快速且短暂的缺陷。以SA(海藻酸钠)、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APS(过硫酸铵)、MB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TEMED(四甲基乙二胺)为基质,采用冷冻聚合法制备温敏凝胶珠;利用FT-IR、SEM测定其物理性能;再将载荷水溶性香精的温敏凝胶珠装载于卷烟滤棒中,利用HPLC分析了卷烟抽吸过程温敏凝胶珠的香精在主流烟气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FT-IR和SEM证明了温敏凝胶珠制备成功;根据不同浓度SA对载香温敏凝胶珠性能的影响,选取0.8%SA组作为制备温敏凝胶珠的最适浓度;其平衡溶胀率高达628%、退溶胀速率较快,4 min即可达到退溶胀平衡;卷烟抽吸时第1-4口香精释放量占总释放量的28.65%,第5-7口、第8-10口释放量分别为40.20%、31.14%;整个抽吸过程香精释放较均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 凝胶珠 冷冻聚合 香精 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SiC对PLA材料改性研究及其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芸 王鹏 +12 位作者 王成虎 张劲 邢伟义 周慕天 周顺 王孝峰 张亚平 张晓宇 李延岩 管明婧 陈刚 宫向群 胡源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加热卷烟烟支结构较短,入口烟气温度相对传统卷烟较高,需添加降温材料以降低烟气温度。通过对聚乳酸(PLA)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开发出适用于加热卷烟用的降温材料。【方法】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聚乙二醇(PEG)/碳化硅(SiC)改性PL... 【目的】加热卷烟烟支结构较短,入口烟气温度相对传统卷烟较高,需添加降温材料以降低烟气温度。通过对聚乳酸(PLA)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开发出适用于加热卷烟用的降温材料。【方法】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聚乙二醇(PEG)/碳化硅(SiC)改性PLA复合材料,利用拉伸机、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与加热卷烟吸烟机考察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特性以及对烟气降温效果、关键成分释放的影响。【结果】(1)较纯相PLA而言,添加PEG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明显下降,熔融指数与断裂延伸率增大,韧性增强;进一步添加SiC后,复合材料断裂延伸率与熔融指数减小。(2)添加PEG后,复合材料起始热分解温度降低,20%添加量下DSC曲线在53.32℃处出现主吸热峰,热焓变化值为48.63 J/g;加入SiC后,该峰热焓变化值减小,主吸热峰转至PLA熔融吸热峰处。(3)逐口烟气温度随PEG含量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加入SiC后,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增大,对烟气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添加改性复合材料后,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烟碱、水分、甘油含量降低,CO释放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改性样品间各成分释放差异较小。【结论】利用PEG、SiC对PLA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提升对烟气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降温材料 烟气温度 PLA PEG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中烟气烟碱的在线采样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晓萌 王健 +6 位作者 雷振 徐迎波 胡永华 朱青林 汪华 田振峰 陈开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6,共4页
卷烟烟气在人体口腔中的变化对吸烟与健康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建造了一套可实时检测口腔中烟气烟碱浓度的采样分析系统。在该系统中,吸烟机将烟气推送到口腔中,然后利用负压毛细管采样进入四极杆质谱仪实时分析检测烟碱的两种特征峰离... 卷烟烟气在人体口腔中的变化对吸烟与健康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建造了一套可实时检测口腔中烟气烟碱浓度的采样分析系统。在该系统中,吸烟机将烟气推送到口腔中,然后利用负压毛细管采样进入四极杆质谱仪实时分析检测烟碱的两种特征峰离子(m/z = 84 和 m/z = 162),可实时测量单口烟气中的烟碱成分在口腔中的浓度衰减变化情况。用该装置研究屏息状态下,人口腔中烟气烟碱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刚进入口腔时的最高烟碱浓度,2 s 时口腔烟气烟碱浓度降低了 5%左右,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烟碱的口腔浓度降低率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烟气 实时检测 烟碱 口腔 吸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溶性高分子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的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劲 张健 +3 位作者 陈鹏鹏 毛昌杰 石康中 周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为了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在抽吸过程中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选用3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采用浸渍与冷冻干燥技术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进行了改性.在二醋酸纤维丝束过滤嘴棒上负载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 为了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在抽吸过程中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选用3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采用浸渍与冷冻干燥技术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进行了改性.在二醋酸纤维丝束过滤嘴棒上负载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通过对改性过滤嘴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以及对抽吸阻力、CO含量、烟碱含量、总粒相物含量和焦油截留率进行测定,定量评价了过滤嘴棒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经PEG-2改性后的过滤嘴棒,在未显著增加抽吸阻力的同时,烟气中焦油含量降低了18.3%,总粒相物含量降低了1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嘴棒 加热非燃烧型香烟 水溶性高分子 二醋酸纤维丝束 抽吸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分析法评价卷烟纸批次间质量稳定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亚平 张晓宇 +8 位作者 田忠 彭晓萌 周顺 王孝峰 何庆 郑丰 佘世科 田振峰 朱栋梁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准确评价批次间卷烟纸的质量稳定性,建立了基于热重分析法判定不同批次卷烟纸质量稳定性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卷烟纸样品用量、热分析升温速率、环境气体及其流速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样品用量为10 mg左右,热分析升温速率为30... 为准确评价批次间卷烟纸的质量稳定性,建立了基于热重分析法判定不同批次卷烟纸质量稳定性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卷烟纸样品用量、热分析升温速率、环境气体及其流速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样品用量为10 mg左右,热分析升温速率为30℃/min,环境气体为空气,其流速为50 mL/min。在优化条件下对参照卷烟纸样品进行5次平行热分析测试,基于其测试结果定义了热失重曲线相似度阈值(R_(TH)),并将其作为其他批次卷烟纸质量稳定性的评价依据。利用本方法可有效检验不同批次卷烟纸的质量稳定性,得到的结果与烟气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且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相同规格批次间卷烟纸质量稳定性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法 TG曲线 卷烟纸 质量稳定性 相似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烟灵敏度与抽吸轻松度性能测定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庆 徐迎波 +5 位作者 宁勇 周顺 张亚平 王孝峰 田振峰 陈开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利用蠕动泵和压力计的结合,以触发抽吸流量和抽吸真空度两项指标表征电子烟的灵敏度和抽吸轻松度性能。结果表明,触发抽吸流量可直接反映电子烟的灵敏度性能,触发抽吸流量越小,电子烟灵敏度越高。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子烟,抽吸真空度与抽... 利用蠕动泵和压力计的结合,以触发抽吸流量和抽吸真空度两项指标表征电子烟的灵敏度和抽吸轻松度性能。结果表明,触发抽吸流量可直接反映电子烟的灵敏度性能,触发抽吸流量越小,电子烟灵敏度越高。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子烟,抽吸真空度与抽吸轻松度关系不同,整体式电子烟抽吸真空度与抽吸轻松度呈负相关,而分段式电子烟呈正相关。这与分段式电子烟的打孔稀释有关。此外,不同规格电子烟以及同一规格的产品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表明,目前电子烟的加工均一性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灵敏度 轻松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气吹扫尼古丁长期吸入对大鼠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攀 何庆 +5 位作者 张晓宇 张永学 张文欣 汪志伟 赵庆中 高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目的研究载气吹扫尼古丁吸入对大鼠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组进行载气吹扫尼古丁法致大鼠吸入,每日分别定时暴露1、2、4 h,确定为低、中、高剂量组。对照... 目的研究载气吹扫尼古丁吸入对大鼠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组进行载气吹扫尼古丁法致大鼠吸入,每日分别定时暴露1、2、4 h,确定为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在标准条件下饲养。90 d后,测定大鼠心功能,心、肺、血清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露处理组血压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心、肺血清IL-1β、TNF-α、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载气吹扫尼古丁吸入的大鼠血压升高,心功能存在障碍,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并且心肺发生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交感、副交感系统的同时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心血管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烷/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延岩 王成虎 +7 位作者 王鹏 李菁菁 管明婧 金宇 王孝峰 张晓宇 曹芸 周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3期174-178,共5页
[目的]降低加热卷烟抽吸时的烟气温度,改善消费者的抽吸体验。[方法]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骨架,以二十烷(EI)为相变材料,通过物理吸附法制备二十烷/还原氧化石墨烯(EI/rGO)复合相变材料,并将该复合相变材料颗粒应用于烟支降温段中,... [目的]降低加热卷烟抽吸时的烟气温度,改善消费者的抽吸体验。[方法]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骨架,以二十烷(EI)为相变材料,通过物理吸附法制备二十烷/还原氧化石墨烯(EI/rGO)复合相变材料,并将该复合相变材料颗粒应用于烟支降温段中,探究其在抽吸过程中对烟气的降温效果。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气体吸脱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性能和物化特性进行表征;使用烟气温度测试仪对烟支抽吸过程中主流烟气温度进行测试。[结果]随着复合相变材料中EI负载量的增加,其熔融转变温度和相变焓均有所升高。rGO与EI间属于物理结合,当EI负载量为95%时rGO对EI的吸附达到饱和。使用EI/rGO复合相变材料可以将烟气平均温度降低13℃左右,降温效果随着EI负载量的增加而变好,且该材料对烟气的截留量较小,抽吸后不发生渗漏。[结论]该复合相变材料可以实现对烟气温度的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还原氧化石墨烯 二十烷 复合相变材料 降温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