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2022夏至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22年6月21日,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颗粒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的夏至学术会议顺利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此次学术沙龙邀请了来自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中烟、浙江中烟、河南中烟... 2022年6月21日,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颗粒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的夏至学术会议顺利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此次学术沙龙邀请了来自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中烟、浙江中烟、河南中烟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的10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行业 重点实验室 学术沙龙 学术会议 深圳大学 网络在线 东南大学 学术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工艺2021年夏至论坛聚焦“多相流检测技术”
2
作者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由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1年夏至学术会议于6月21日在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烟草工艺中多相流检测技术应用与创新未... 由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1年夏至学术会议于6月21日在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烟草工艺中多相流检测技术应用与创新未来”。来自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卷烟工业企业约2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工业企业 上海理工大学 重点实验室 烟草行业 中国烟草总公司 科研机构 多相流 学术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混合研究现状及在烟草加工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栋 罗登炎 +3 位作者 李华杰 刘泽春 堵劲松 罗登山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从混合机理、混合设备、混合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固体混合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烟草加工过程物料混合的研究进展,结合烟草加工的特点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混合机理 混合影响因素 混合模型 混合效果评价 烟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加料烟叶丙二醇含量无损检测与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杨忠泮 靳伍银 +2 位作者 吴恋恋 张新新 堵劲松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3,共9页
烟叶加料作为烟草加工制丝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烟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提升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加料精度检测主要集中在用量监控,缺乏加料后效果的评估。本文针对加料后烟叶的微量添加物含量的无损检测及可视化分析,构... 烟叶加料作为烟草加工制丝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烟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提升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加料精度检测主要集中在用量监控,缺乏加料后效果的评估。本文针对加料后烟叶的微量添加物含量的无损检测及可视化分析,构建了基于高光谱成像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的烟叶微量添加物含量检测模型、光谱预处理方法与特征波长选择技术优化开展建模探究。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添加不同比例丙二醇烟叶样本的光谱数据,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3种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比,并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主成分分析(PCA)筛选特征波长以及光谱曲线波谷点对应波长,确定了1 146、1 614、2 511、2 517、2 522、1 941 nm 6个共同的一致关键波长。分别构建CNN、随机森林(RF)、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进行加料烟叶微量添加物丙二醇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SNV-PCA-CNN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检测效果最佳,取前4个主成分数量累计贡献率可达99%,训练集决定系数R_(C)^(2)为0.988 0、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2 0 kg/kg,测试集决定系数R_(P)^(2)为0.989 6、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2 1 kg/kg,具备优良的拟合与泛化能力,深度学习CNN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显著优于机器学习RF和PLSR方法。因此基于高光谱成像的CNN模型能够对加料烟叶微量添加物丙二醇含量及可视化进行准确检测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料烟叶 丙二醇含量 无损检测 高光谱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CAR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体颗粒在滚筒内运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顾丛汇 张超 +3 位作者 张鑫 丁乃红 李斌 袁竹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1-496,共6页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丝状散体颗粒在滚筒内的运动状态,并采用烟丝作为实验材料,测量其在滚筒内的停留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滚筒烘丝机转速越大,颗粒在抄板的提升作用下运动越剧烈,做圆周运动的时间越少,从而导致颗粒在滚筒内的...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丝状散体颗粒在滚筒内的运动状态,并采用烟丝作为实验材料,测量其在滚筒内的停留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滚筒烘丝机转速越大,颗粒在抄板的提升作用下运动越剧烈,做圆周运动的时间越少,从而导致颗粒在滚筒内的总停留时间越短.在该实验基础上利用"虚拟颗粒团"方法对滚筒内散体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建模,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因此,采用此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滚筒倾角条件下丝状颗粒在滚筒内的运动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滚筒倾角越大,丝状散体颗粒在抄板和滚筒壁面的综合作用下,纵向运动时间越少,颗粒在滚筒内停留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颗粒 虚拟颗粒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毁丝霉果胶酯酶MtCE12-1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和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曼玉 董嘉诚 +7 位作者 苟福凡 弓朝晖 刘倩 孙文良 孔臻 郝捷 王敏 田朝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300,共10页
【目的】挖潜新型果胶酯酶的酶资源,在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中高水平表达烟草生物质诱导显著上调的同源果胶酯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并探究该果胶酯酶在协同降解烟草生物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qPCR的方... 【目的】挖潜新型果胶酯酶的酶资源,在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中高水平表达烟草生物质诱导显著上调的同源果胶酯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并探究该果胶酯酶在协同降解烟草生物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qPCR的方法分析嗜热毁丝霉在烟草生物质中果胶酯酶MtCE12-1的表达水平,通过2A肽介导的表达筛选系统,在嗜热毁丝霉菌株ATCC 42462中高表达果胶酯酶基因Mtce12-1,对高活性的阳性转化子进行产酶培养和蛋白纯化,表征了果胶酯酶MtCE12-1的酶学性质;以两种烟草生物质烟草压棒和烟草梗丝为底物,通过检测纤维素的剩余含量,分析了与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效果。【结果】与葡萄糖培养条件相比较,烟草生物质条件下果胶酯酶基因Mtce12-1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109-110倍,SDS-PAGE电泳分析、拷贝数和Western检测显示,重组蛋白MtCE12-1成功进行了表达和分泌,表达水平达到464.08 U/mL。该酶在75℃、pH 8.0时表现出最佳酶活力,在50-85℃和pH 7.0-9.0的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酶活力,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100-300μg的MtCE12-1添加至降解体系后,烟草生物质中纤维素降解效率分别提高了18.5%-30.7%和14.6%-30.5%。【结论】用2A肽介导的表达系统在嗜热毁丝霉中可以高效表达和纯化制备目标蛋白,碱性果胶酯酶MtCE12-1不仅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在烟草生物质降解过程中也具有突出的作用效果,为烟草工业生产应用提供了潜在的优质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毁丝霉 果胶酯酶 基因表达 酶学性质 烟草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结构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申晓锋 李华杰 +3 位作者 李善莲 李跃锋 堵劲松 罗登山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25,共6页
利用RetschAS400筛分仪对6种不同结构烟丝(叶丝、梗丝、CO2膨胀叶丝及掺配后、风送后、卷制后配方烟丝)进行筛分,得到其尺寸区间分布,转化为累积分布后,再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烟丝尺寸分布特性方程,分析得到了描述烟丝尺寸分布规... 利用RetschAS400筛分仪对6种不同结构烟丝(叶丝、梗丝、CO2膨胀叶丝及掺配后、风送后、卷制后配方烟丝)进行筛分,得到其尺寸区间分布,转化为累积分布后,再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烟丝尺寸分布特性方程,分析得到了描述烟丝尺寸分布规律的特征量,并对比分析了筛分法测试与真实值测试所得烟丝尺寸分布规律,从而建立了能够准确地描述烟丝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结构分布规律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1)烟丝结构可以用特性方程F=exp(-BxC)来表征;2)x0.50值为烟丝特征尺寸,其值越大,表示烟丝的整体尺寸越长;C值为均匀性系数,其值越大,表示烟丝尺寸分布范围越窄,均匀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特性方程 特征尺寸 均匀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筒干燥器中杆状颗粒混合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8
作者 耿凡 徐大勇 +2 位作者 袁竹林 王宏生 李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研究杆状颗粒在滚筒干燥器中的混合运动,建立了杆状颗粒运动特性的三维数值实验平台.采用离散元法直接跟踪滚筒中的每一个颗粒,对杆状颗粒在滚筒干燥器中碰撞、摩擦的混合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把杆状颗粒和球形颗粒在滚筒中的混合... 为研究杆状颗粒在滚筒干燥器中的混合运动,建立了杆状颗粒运动特性的三维数值实验平台.采用离散元法直接跟踪滚筒中的每一个颗粒,对杆状颗粒在滚筒干燥器中碰撞、摩擦的混合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把杆状颗粒和球形颗粒在滚筒中的混合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颗粒混合均匀的速度加快;滚筒内杆状颗粒和球形颗粒均在近壁区域混合程度好;杆状颗粒混合达到均匀的速度较球形颗粒快;杆状颗粒整体混合均匀程度优于球形颗粒.模拟结果还表明,杆状颗粒的混合特性与球状颗粒的混合特性存在很大区别,在以往数值模拟中将杆状颗粒假设成球形颗粒存在较大误差,对杆状颗粒所建立的模型能更好地符合杆状颗粒的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干燥器 杆状颗粒 混合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丝状颗粒传热数学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立平 袁竹林 +3 位作者 闫亚明 罗登山 王宏生 李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51-2058,共8页
丝状颗粒作为一类长径比较大的非球形颗粒,其传热特性及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诸多领域。但目前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传热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对于丝状颗粒,更是缺乏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从颗粒传热机理出发,提出了一... 丝状颗粒作为一类长径比较大的非球形颗粒,其传热特性及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诸多领域。但目前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传热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对于丝状颗粒,更是缺乏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从颗粒传热机理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丝状颗粒传热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颗粒碰撞(接触)传热、颗粒的内部导热以及颗粒与气体间的对流换热。利用该模型,对固定床中堆积丝状颗粒的热量迁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比较了各种传热方式对传热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流换热对整体传热量的贡献较大。此外,还获得了不同工况下颗粒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颗粒 传热模型 离散单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烟叶面积在线测量 被引量:11
10
作者 夏营威 徐大勇 +3 位作者 堵劲松 张龙 刘勇 王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7-173,共7页
为提高烟草打叶复烤工艺中烟叶叶片结构的检测效率,研究了用于烟叶叶片结构在线检测的叶片面积快速测量方法。采用空变模糊矩阵还原了线阵相机的场曲模糊,利用张正友标定法校正了图像畸变;提出了对噪声、照明环境不敏感的R、G分量差值... 为提高烟草打叶复烤工艺中烟叶叶片结构的检测效率,研究了用于烟叶叶片结构在线检测的叶片面积快速测量方法。采用空变模糊矩阵还原了线阵相机的场曲模糊,利用张正友标定法校正了图像畸变;提出了对噪声、照明环境不敏感的R、G分量差值阈值分割法,实现了叶片图像的高精度分割;提出了计算效率较高的叶片面积拼接法,解决了在线检测时单个叶片被分割在2幅图像中的问题。采用多线程技术,编写了并行图像处理软件,开展了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图像处理速度达22帧/s,能够满足在线测量要求,在100~2 500 mm2量程内,相对误差小于0.50%,变异系数小于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叶片面积 在线测量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结构与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申晓锋 李华杰 +3 位作者 王锐亮 常明彬 李跃锋 堵劲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 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 mm烟丝比例的增加...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 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 mm烟丝比例的增加,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性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 mm烟丝的影响较小,2.80~4.75 mm烟丝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中烟丝颗粒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耿凡 袁竹林 +2 位作者 王宏生 李斌 徐大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2-1017,共6页
为深入研究气流干燥原理,优化工艺参数,改进和开发气流干燥设备,对烟丝物料在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所建立实验装置,分析了送风量与进料量对烟丝在流化床内的数量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欧拉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 为深入研究气流干燥原理,优化工艺参数,改进和开发气流干燥设备,对烟丝物料在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所建立实验装置,分析了送风量与进料量对烟丝在流化床内的数量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欧拉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流化过程中烟丝物料在流化床内分布不均匀,在近壁区域尤其是床内四角处,烟丝的数量浓度明显高于床内其他位置.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均发现了烟丝在气流干燥过程中的结团现象和结团发生的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流化床进行改进的方案,并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和减少结团的产生,为解决烟丝结团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颗粒 流化特性 结团现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气速对密相气力输送流型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立平 彭小敏 +5 位作者 黄飞 袁竹林 闫亚明 罗登山 王宏生 李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0-478,共9页
针对目前密相气力输送数值模拟关于流型演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所在局部空间的固相浓度及颗粒群运动特征来描述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对气力输送,甚至是颗粒发生大量堆积情况下的密相输送进行数值模拟... 针对目前密相气力输送数值模拟关于流型演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所在局部空间的固相浓度及颗粒群运动特征来描述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对气力输送,甚至是颗粒发生大量堆积情况下的密相输送进行数值模拟,使得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模型对密相输送流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利用该模型,对水平管中煤粉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颗粒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输送过程中管道内所发生的气固两相之间的分离、沉积现象,展现了沙丘流及栓塞流等流型的演变特征,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吻合较好,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新数学模型的有效性。此外,通过对不同表观气速下固相流态分布的定量分析,揭示了输送流型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相气力输送 数学模型 流型 表观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中细长柔性颗粒分布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耿凡 袁竹林 +2 位作者 王宏生 李斌 徐大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02-108,共7页
细长柔性颗粒的循环流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其流化特性比球形颗粒和细长杆状颗粒复杂。该文采用离散元方法,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及动量守恒定理,引入细长链结构描述细长柔性颗粒的运动,建立了考虑其碰撞冲击和铰约束以及摩擦作用的... 细长柔性颗粒的循环流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其流化特性比球形颗粒和细长杆状颗粒复杂。该文采用离散元方法,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及动量守恒定理,引入细长链结构描述细长柔性颗粒的运动,建立了考虑其碰撞冲击和铰约束以及摩擦作用的颗粒运动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一实际冷态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研究细长柔性颗粒的分布特性。结果发现,提升管内细长柔性颗粒分布不均匀:通常管内底部区域颗粒较多,上部区域颗粒相对较少。且细长柔性颗粒在近壁区域分布较为密集,流化过程有颗粒结团现象,与工程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 细长柔性颗粒 流化特性 多刚体动力学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支刺破梗签粒度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大勇 邓国栋 +6 位作者 刘朝贤 舒芳誉 严剑凡 邹泉 刘泽 郝喜良 堵劲松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合理控制烟丝中梗签粒度及其含量,减少烟支刺破概率,通过大量收集刺破不同圆周烟支的梗签,分析刺破烟支梗签粒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卷制过程中较大尺寸梗签基本能被卷烟机剔除;(2)宽度小于0.7 mm或长度小于1.0 mm的细梗签和梗粒... 为合理控制烟丝中梗签粒度及其含量,减少烟支刺破概率,通过大量收集刺破不同圆周烟支的梗签,分析刺破烟支梗签粒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卷制过程中较大尺寸梗签基本能被卷烟机剔除;(2)宽度小于0.7 mm或长度小于1.0 mm的细梗签和梗粒造成烟支刺破的概率较小;(3)常规烟、中支烟、细支烟刺破烟支梗签的宽度主要集中在1.0 mm~3.0 mm之间,占80%以上,平均宽度分别为2.12 mm、1.74 mm和1.69 mm,约为对应烟丝宽度的2倍;长度分别主要集中在6 mm~9 mm、4 mm~7 mm和3 mm~6 mm范围内,占70%以上,平均长度为分别为7.39 mm、5.89 mm和5.12 mm,与对应烟支直径基本相当;(4)为减少刺破概率,叶中含梗应重点控制直径1.0 mm以上含梗比例,提高切丝宽度的均匀性,常规、中支、细支卷烟应分别重点控制长度>6 mm、>4 mm、>3 mm的梗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刺破 梗签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中丝状颗粒的传热传质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立平 袁竹林 +3 位作者 闫亚明 罗登山 王宏生 李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36-2744,共9页
目前对于固定床中丝状填充颗粒传热传质特性的认识仍处于初始阶段。为了能够从颗粒尺度的微观层面揭示丝状颗粒与气体、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热、质传递机理,建立了一种丝状颗粒传热传质数学模型,之后将离散单元法与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对... 目前对于固定床中丝状填充颗粒传热传质特性的认识仍处于初始阶段。为了能够从颗粒尺度的微观层面揭示丝状颗粒与气体、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热、质传递机理,建立了一种丝状颗粒传热传质数学模型,之后将离散单元法与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对实验中较难获得的床层局部流动及传递信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着重分析比较了气流入口温度以及表观气速等关键因素对固定床中丝状颗粒温度和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刻,固定床中颗粒温度大体上是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含水率则是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气流入口温度对于固定床中丝状颗粒平均温度的提升起着主导作用,而颗粒的传质速度则受表观气速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丝状颗粒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样量、取样次数对烟丝混合均匀性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栋 陈越立 +3 位作者 李华杰 罗登炎 堵劲松 罗登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利用烟丝密度的差异,以CO2膨胀烟丝作为示踪物,采用外加示踪物的均匀度作为反映混合物整体混合效果评价方法,测定了某牌号成品烟支中配方烟丝的混合效果,考察取样量和取样次数对混合均匀性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取样量(烟支数)的增... 利用烟丝密度的差异,以CO2膨胀烟丝作为示踪物,采用外加示踪物的均匀度作为反映混合物整体混合效果评价方法,测定了某牌号成品烟支中配方烟丝的混合效果,考察取样量和取样次数对混合均匀性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取样量(烟支数)的增加,烟支样品中膨胀烟丝含量的均值逐渐趋于稳定,标准偏差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取样量样本中膨胀烟丝含量的方差整体差异显著,但当取样量增加到90 g时,膨胀烟丝含量的方差不随取样量的继续增大而变化;当取样量>30 g时,成品烟支中配方烟丝的膨丝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2)任意取样量的条件下的不同取样次数样品中膨胀烟丝含量的方差整体无显著性差异;当取样次数大于10次时,样品膨胀烟丝含量均值与取样次数55次的比较基准样本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取样量 取样次数 混合效果 均匀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颗粒流化运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大勇 耿凡 袁竹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9,共5页
为了研究秸秆类颗粒的流化运动特性,针对细长颗粒的形状特征,将细长颗粒沿长度方向上离散化后分别计算各离散段在气流场中的受力,从而建立细长颗粒的运动数学模型;利用碰撞模型来处理颗粒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追... 为了研究秸秆类颗粒的流化运动特性,针对细长颗粒的形状特征,将细长颗粒沿长度方向上离散化后分别计算各离散段在气流场中的受力,从而建立细长颗粒的运动数学模型;利用碰撞模型来处理颗粒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追踪气流场中颗粒的运动,模拟了细长颗粒在气相场中的运动特征,发现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的空间倾角存在明显的取向性,且与实验结果相符.还讨论了影响细长颗粒计算稳定性和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结果发现,细长颗粒作离散化处理后,对长度方向上的气流场速度分布比较敏感,因此,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在进行气相场网格划分时对网格尺度要求很高,同时细长颗粒离散程度对计算精度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颗粒 颗粒离散模型 取向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叶力学特性的打叶水分适宜性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玉海 胡宗玉 +6 位作者 卢敏瑞 姜焕元 周良明 林梦涵 刘友俊 许强 位辉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164-167,185,共5页
为实现打叶复烤加工过程烟叶保香、企业增效,依据烟叶力学特性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含水率相关关系,将现行打叶复烤加工标准规定的17%~21%打叶水分调整至16%~18%的适宜打叶水分范围,并在涡阳、楚雄、三明、武夷4家打叶复烤企业进行应用验证... 为实现打叶复烤加工过程烟叶保香、企业增效,依据烟叶力学特性等物理特性指标与含水率相关关系,将现行打叶复烤加工标准规定的17%~21%打叶水分调整至16%~18%的适宜打叶水分范围,并在涡阳、楚雄、三明、武夷4家打叶复烤企业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二次热风润叶出口含水率下调1.0~1.5百分点,含水率标准偏差控制在0.3%以内;大片率下降,烟片结构分布更趋向于中小片;出片率、成品得率变化控制在1%以内;打叶复烤能源消耗明显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22.48%;烤后烟片颜色明显改善,基本扭转了复烤过程烟片颜色变深、变暗的趋势;感官质量明显改变,与应用前烟片感官质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水分 烟叶力学特性 能源消耗 烟片结构 烟片颜色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浆纤维加入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物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晓 徐亮 +1 位作者 张彩云 申晓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8-9,20,共3页
为得到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适宜的外加纤维用量,进行了不同木浆纤维加入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厚度、定量、抗张强度、耐水性和填充值等物理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厚度和定量基本不变时,随着木浆纤维加入量的增加,抗张强... 为得到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适宜的外加纤维用量,进行了不同木浆纤维加入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厚度、定量、抗张强度、耐水性和填充值等物理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厚度和定量基本不变时,随着木浆纤维加入量的增加,抗张强度随之增大,在纵横两向上,原纸和涂布纸的伸长量随纤维加入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其变化程度有差异;木浆纤维的加入量对再造烟叶的耐水性和薄片丝的填充值有显著影响,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耐水性增强,薄片丝的填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浆纤维 造纸法再造烟叶 抗张强度 耐水性 填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