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驱虫药对实验小鼠体外寄生虫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涛 刘星劼 徐玉雪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9期109-111,共3页
为研究驱虫药伊维菌素注射液、赛拉菌素滴剂对实验用小鼠体外寄生虫的治疗效果,为实验小鼠体外驱虫用药提供参考。伊维菌素注射液采用药浴方法,药浴液浓度为0.01 mg/mL和0.005 mg/mL,水温40℃,药浴时间1 min。赛拉菌素滴剂采用皮肤涂抹... 为研究驱虫药伊维菌素注射液、赛拉菌素滴剂对实验用小鼠体外寄生虫的治疗效果,为实验小鼠体外驱虫用药提供参考。伊维菌素注射液采用药浴方法,药浴液浓度为0.01 mg/mL和0.005 mg/mL,水温40℃,药浴时间1 min。赛拉菌素滴剂采用皮肤涂抹方法,按小鼠体重计算给药量,给药剂量分别为6 mg/kg·bw和12 mg/kg·bw。伊维菌素给药后试验组小鼠体重略有下降,15 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赛拉菌素组小鼠无明显体重变化,两种药物给药后螨虫数量均降为0,伊维菌素药浴死亡率约为15%。两种药物对小鼠体外寄生虫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与伊维菌素相比,新型赛拉菌素滴剂安全性更高,实验鼠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KM小鼠 伊维菌素 赛拉菌素 体外寄生虫 药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的结构化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4 位作者 张晓林 刘琳 王斌胜 王云慧 刘孟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基于证候理论内蕴拓扑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破解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展现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阐明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实现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与治则治法和方药的... 基于证候理论内蕴拓扑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破解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展现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阐明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实现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与治则治法和方药的精准对应,揭示出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科学内涵。运用证候结构化的理论数据,通过古代名医医案和方剂证候分析的文献数据,以及临床案例证候的数据,可以实现中医理法方药知识的创新,带动养生保健和预防知识的创新,从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结构化 动态演化规律 理法方药 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结构表征研究及其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4 位作者 林霞 王永华 王振华 刘孟安 王斌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72-275,279,共5页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虚证候的发生规律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推证结果与临床数据分析结论相互印证,来揭示证候的结构特征,建立起了中医证候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挖掘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在证候基础研究上体现出中医理论的自身规律与临床诊疗特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结构表征 证候判定规范 证候疗效评价 证候物质基础 方剂配伍规律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4 位作者 于东林 林霞 丁宝刚 叶蕾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14-2617,共4页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以及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这便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阐释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从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学 基本概念 学科属性 基本内容 主体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理论内蕴的数学逻辑关系研究——兼论“证素”研究的伪命题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于东林 刘卓军 黄冲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274-1279,共6页
通过研究中医证候理论中的数学逻辑关系发现,辨证过程中作为判定证候的3个基本要素的病因(a)、病位(b)、病性(c)和证候(z)之间存在着f(z)=a+b+c的数学逻辑关系,证候(z)与症状(zi)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是f(z)=z1+z2+z3+…+zi,证候的复杂性... 通过研究中医证候理论中的数学逻辑关系发现,辨证过程中作为判定证候的3个基本要素的病因(a)、病位(b)、病性(c)和证候(z)之间存在着f(z)=a+b+c的数学逻辑关系,证候(z)与症状(zi)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是f(z)=z1+z2+z3+…+zi,证候的复杂性体现出的明显特征是症状构成数量的多少。辨证过程中症状与病因、病位和病性以及证候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式为z1+z2+z3+…+zi=a+b+c=f(z),但是证候的全集则表现出的是点集拓扑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经计算,中医79个主要单一证候共有6.5×105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定范围内证候群的数量约有6.6×10100个左右,这个超级巨大的数据"古戈尔"可能是中医证候复杂性的根结所在。结果表明,"证素"研究所以运用的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算法以及双层频权剪叉算法,与证候理论内蕴的数学逻辑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证素"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伪命题特征,其建立起的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是"虚构"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理论内在规律和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辨证过程 数学逻辑 古戈尔 证素 伪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2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永华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2-2046,共5页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不同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来阐释中医证候判定诊断标准的科学内涵;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实现证候"数学结构—物理结构—生物结构"的3个层面客观量化表征;可以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结构进行研究,实现证候不同形式的理法方药精准对应;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建立中医证候治法与方药的仿真数据平台;运用临证数据,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可以实现单一证候、复合证候及其证候群理法方药知识的创新;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明确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多层面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中医学理论的现代语言诠释提供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拓扑结构 发生规律 结构表征 诊断标准 疗效评价 仿真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工程发展的技术路线与基础数据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2 位作者 于东林 叶蕾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1992-1996,共5页
提出并发展中医健康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体现中医学特点的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研究,是实现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医健康工程融于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中医功能状态的智能辨识系统,延伸进入健康物联网,为大健康时... 提出并发展中医健康工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体现中医学特点的人体功能状态检测研究,是实现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将中医健康工程融于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中医功能状态的智能辨识系统,延伸进入健康物联网,为大健康时代人体养生、保健与健康提供更准确和便捷的服务。而中医证候的辨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运用中医证候结构表征数据,可以实现证候与理法方药数据的智能计算,形成中医辨证论治智能系统,对促进中医健康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工程 大健康 功能状态检测 中医功能状态智能辨识系统 健康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林霞 刘卓军 王永华 刘孟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586-1591,共6页
世界科学的演进过程,产生并发展了数学;同时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数学基础。中医理论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应该有其数学科学基础,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数学内涵的挖掘与应用。对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证候理论的数... 世界科学的演进过程,产生并发展了数学;同时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数学基础。中医理论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应该有其数学科学基础,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数学内涵的挖掘与应用。对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证候理论的数学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证候复杂结构呈现出的是"点集拓扑结构",彰显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这为中医理论的现代语言阐释提供了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 数学科学 证候理论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8
9
作者 贺大强 孙喜灵 +1 位作者 王斌胜 丁宝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入选的10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四诊症状和体征进行完整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四特征五阶段”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然后运用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表描述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入选的10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四诊症状和体征进行完整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四特征五阶段”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然后运用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表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候复杂,除脾胃系证候外还伴有肝系、心系、肾系、肺系、大肠系等诸多脏腑病证,其中肝系、心系、肾系病证与脾胃系证候比重相当;脾胃系证候中虚证主要表现为脾阳虚证、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脾胃虚弱证或脾胃虚寒证;实证主要表现为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脾胃湿热证。其中脾阳虚证、胃阴虚证及脾胃虚弱证是虚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及脾胃湿热证是实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同时见有1—10个中医证候分型,其中同时存在4~8个证候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候。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以复杂证候群的形式存在,除脾胃系证候外还兼有肝、心、肾等其他脏腑病证,且多存在3个或3个以上证候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复杂证候群 证候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