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培育条件下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关健 陈志信 +5 位作者 张家男 刘洪军 官曙光 薛美岩 姜海滨 温海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8-505,共8页
2010年春、夏季对绿鳍马面鲀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以驯化的2~4龄野生绿鳍马面鲀作为亲鱼,人工采卵、半干法授精获得发育同步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条件:水温为(21.0±0.5)℃,S为32~33,pH为7.8~8.2,微充气。对绿鳍马面鲀的胚... 2010年春、夏季对绿鳍马面鲀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以驯化的2~4龄野生绿鳍马面鲀作为亲鱼,人工采卵、半干法授精获得发育同步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条件:水温为(21.0±0.5)℃,S为32~33,pH为7.8~8.2,微充气。对绿鳍马面鲀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拍照,分析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绿鳍马面鲀受精卵为圆球形粘性端黄卵,卵膜厚、网纹密布,卵子直径(0.607±0.03)mm(n=37),卵黄均匀透明;发育早期有多个大小差异极大油球(18~83个,n=37),但在孵化之前合并成为1个大的油球。其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脱膜孵化期共9个时期。在水温(21.0±0.5)℃,S为32~33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0h完成孵化;推算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约为11.736℃,有效积温为463.2℃.h。并比较了常见的几种粘性卵鱼类的产卵习性和孵化条件,认为不同鱼种间卵子粘性和成因存在较大差异,黏性卵鱼种的卵子粘附多数依靠粘丝,少数依靠粘质,卵子以单体或卵块形式黏着于附着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胚胎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棘鲷胚胎发育过程及特殊结构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官曙光 刘洪军 +1 位作者 李祥东 于道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72,共5页
驯化野生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作为亲鱼,自然受精,通过溢水法收集发育同步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21.0±0.5)℃,盐度32~33,pH7.8~8.2,微充气。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下对黑棘鲷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并使用CCD... 驯化野生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作为亲鱼,自然受精,通过溢水法收集发育同步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21.0±0.5)℃,盐度32~33,pH7.8~8.2,微充气。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下对黑棘鲷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并使用CCD图像传感器拍照,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黑棘鲷受精卵为圆球形端黄卵,单油球,卵膜薄、局部具龟裂结构,卵子直径0.84~0.98 mm,n=30,卵黄均匀透明。其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在水温(21.0±0.5)℃,盐度32~33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32 h完成孵化。在黑棘鲷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部分卵子具两个油球,卵黄囊膜较脆弱,心脏附近具有类似于柯氏囊的囊泡存在。另外,高温(25℃)在大大缩短孵化时间的同时,增加了胚胎的畸形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胚胎发育 柯氏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仔鱼和稚鱼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温海深 陈志信 +6 位作者 张家男 关健 袁玉仁 刘群 官曙光 慕伟 刘洪军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12期34-35,共2页
绿鳍马面纯(Navodons eptentrionalis Gunther),属纯形目,革纯科,马面纯属。属于温水底层鱼类,食性杂,喜欢集群,游泳能力较弱。它以肉质鲜嫩、肝脏价值高而著称,鱼皮和卵巢也可以进行加工利用,倍受市场青睐。
关键词 培育技术 稚鱼 仔鱼 底层鱼类 游泳能力 加工利用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