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科技“脱钩”的国际经济影响——基于GTAP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子林 赵春磊 张志敏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自2018年起,美国积极推动对华科技“脱钩”以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此举势必会对中美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美科技“脱钩”程度加深,中美两国GDP、投资和福利水平均大幅下降,但美国降幅更为明显。同时,中美两国贸... 自2018年起,美国积极推动对华科技“脱钩”以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此举势必会对中美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美科技“脱钩”程度加深,中美两国GDP、投资和福利水平均大幅下降,但美国降幅更为明显。同时,中美两国贸易总量锐减,进出口国别和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变动。相较之下,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GDP、投资和福利水平在“脱钩”情景下均有所改善,进出口贸易扩张,除高技术产业进出口增加外,其余产业出口受损严重,但进口提升明显。对此,中国应通过协商谈判来管控分歧,拓展中美科技合作空间,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外开放,开辟技术交流新渠道。同时,中国还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实现产业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脱钩” GTAP 经济贸易 高技术产业 GDP 投资 福利水平 技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精酿啤酒社交电商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崇红 魏云逸 张远记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2,共7页
以精酿啤酒企业的管理者、社交电商平台的运营人员、精酿啤酒的消费者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精酿啤酒社交电商的创新营销模式。结果表明,精酿啤酒的社交电商营销创新模式有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社群运营、游戏化交互与共创型社交电... 以精酿啤酒企业的管理者、社交电商平台的运营人员、精酿啤酒的消费者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精酿啤酒社交电商的创新营销模式。结果表明,精酿啤酒的社交电商营销创新模式有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社群运营、游戏化交互与共创型社交电商、智能化导购与订阅社交模式以及社会责任导向的社交传播四种类型;沉浸式体验通过虚拟技术和社群活动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参与感和归属感;游戏化机制和共创活动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情感认同,并通过社交传播扩大品牌影响;智能导购与订阅模式及社会责任传播模式则通过精准推荐和责任传播,促进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持续认同。基于以上结果,建议精酿啤酒企业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市场细分和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率;加强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的传播,通过内容营销吸引消费者;积极构建和管理虚拟社群,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归属感;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通过环保和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酿啤酒 社交电商 营销模式创新 扎根理论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驱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基于Panel-QCA的组态路径分析
3
作者 张远记 王飞鹏 李中东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采用Panel-QCA方法,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探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和...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采用Panel-QCA方法,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探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和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要素联动匹配才能影响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企业创新赋能下的综合效应型”“联合数字政策下的整体驱动型”两条绿色技术创新路径;用户参与创新、高校基础创新等核心条件缺失将导致非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组态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在一些时间节点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而发生波动,且不同组态地区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驱动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案例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而非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案例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研究结论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联动匹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黄河流域 绿色发展 Panel-QCA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基于城乡均衡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瑶 杨博旭 黄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均衡发展 区域异质性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进 葛梦婕 康文钦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15-128,共14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特征、来源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单元调查法和输出系数法对2000—2020年山东省及各地市农业面源污染不同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排放总量、等标排放量、单位面积排污... 【目的】探讨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特征、来源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单元调查法和输出系数法对2000—2020年山东省及各地市农业面源污染不同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排放总量、等标排放量、单位面积排污强度、万元产值排污量等指标进行核算。【结果】2000—2020年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物等标排放量下降29.43%;TN和TP等标排放量贡献率年均值占比分别为51.48%和38.70%,两者贡献率达到90%以上;畜禽养殖为山东省最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源,对TN和TP贡献率占60%以上;万元产值排污量呈下降趋势;单位面积排污强度在西部地区较高,东部地区较低,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潍坊和临沂为高污染区,德州、菏泽和聊城为较高污染区;农业面源污染泰尔指数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均值为97.8%、区域间均值为2.2%。【结论】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特点仍然较为突出;污染物中贡献率最高的是TN,畜禽养殖是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来源;单位面积排污强度东、西部差异明显;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农业发达且人口稠密的地区;省内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区域内差异贡献度远大于区域间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单元调查法 泰尔指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与出口技术含量提升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相云 戴翔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共25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基础之上,选取长三角地区作为经验分析对象,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长三角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城市不仅对提升其出口技术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对... 本文在理论分析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基础之上,选取长三角地区作为经验分析对象,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长三角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城市不仅对提升其出口技术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对其他临近城市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也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出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此结论在采取各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处理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竞争强化效应等作用机制对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产生显著影响。(3)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还受到诸如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的调节,前者在直接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中均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后者则对直接效应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空间外溢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4)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中小城市中更为显著。本文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视角,为理解依托本土市场培育竞争新优势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加快建成国内统一大市场进而重塑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具有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长三角地区 区域一体化 一体化指数 出口 出口技术含量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至两汉时期竹文化生成略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泰霖 姜星伊 褚兴彪 《竹子学报》 2023年第4期81-92,共12页
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涵盖于景观园林、建筑居舍、诗词歌赋、书画及器物制造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通过对竹资源、建筑与景观园林、竹造器物和咏竹文学等层面进行竹文化起源和历史生... 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涵盖于景观园林、建筑居舍、诗词歌赋、书画及器物制造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通过对竹资源、建筑与景观园林、竹造器物和咏竹文学等层面进行竹文化起源和历史生成的考证,认为竹文化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秦汉之前是其萌芽时期,直至两汉时期开始得到儒家、道家推崇,逐渐融入到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其内涵,奠定了后代文人墨客的狂热化追求。从“自然之竹”到“人文之竹”,竹文化生成对华夏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追求取向与价值择取标杆,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建设提供了标志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标识,同时对民族本土文化信仰体系与文化传承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文化 先秦两汉 竹林资源 竹造器物 咏竹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污染减排效应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晓彦 崔占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8-216,共9页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 技术进步是否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促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这一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有偏性密切相关。论文从宏观角度入手,选取2003—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技术偏向性进步指数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不同区域间未见差异。多元中介效应检验证明,这一促进作用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实现。考虑稳健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向性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 污染减排 生态环境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电子商务全渠道供应链的逆向整合与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娜娜 张峰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53-156,共4页
农产品电商全渠道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信息分布不均、各环节稳定性差、产品质量和标准较低、冷链物流网络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我国农产品电商全渠道供应链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基于此,本文... 农产品电商全渠道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信息分布不均、各环节稳定性差、产品质量和标准较低、冷链物流网络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我国农产品电商全渠道供应链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技术为研究背景,在探讨农产品电商全渠道供应链逆向整合价值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主导业务流程、服务主导组织和线性价值创造三种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全渠道供应链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运作模式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农产品电商 逆向整合 全渠道 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