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
55
1
作者
伍建林
沈晶
+2 位作者
徐凯
张清
路希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收集CT扫描图像上以肺间质改变为主,且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19~54岁[平均(29±11.4)岁]...
目的探讨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收集CT扫描图像上以肺间质改变为主,且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19~54岁[平均(29±11.4)岁]。痰Mtb涂片检查阳性者29例,余经痰Mtb培养阳性、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行多次CT检查,双盲法动态观察CT表现特点及其征象转归。结果该类型的肺结核好发于两肺上野(30/43),多为节段性分布,呈小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多数肺间质病变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楚。CT上肺间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叶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树芽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气道壁增厚等,检出率分别为100.0%(43/43)、100.0%(43/43)、76.7%(33/43)、62.8%(27/43)、53.5%(23/43)和55.8%(24/43)。经抗结核治疗后以上肺间质性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在巩固期末(6个月)后4种征象吸收率均达93%以上。结论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继发性肺结核,CT检查能够清晰客观显示该类型肺结核间质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提示性诊断并可以观察和评价治疗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洪全
迟金军
+2 位作者
张子东
王金财
刘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测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病例,20例经X线平片和CT检查,24例仅摄X线片,1例仅作CT检查,对所有X线平片及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4例49...
目的观测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病例,20例经X线平片和CT检查,24例仅摄X线片,1例仅作CT检查,对所有X线平片及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4例49个椎体的X线平片测量,最大压缩比(病变椎体最薄部位厚度与相邻椎体对应部位厚度均值之比)为24.2%±7.0%,楔变比为39.1%±8.7%,所有病变椎体的最大压缩比均少于1/3。根据病变椎体X线平片是否见到椎体"真空现象",49个椎骨分为两个类型:(1)吸收压缩型,21例25个椎体,主要表现为椎体明显吸收压缩,密度不均匀;(2)假关节不愈合型,24例24个椎体,主要表现为椎体内存在裂隙,骨折不愈合,椎体两部分间有假关节形成。21例经CT扫描患者,共26个椎体内见到该病变的所谓特征表现"真空现象",气体多位于椎体裂隙内,其中的11个椎体在X线平片未见明显气体。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除了椎体内"真空征象"以外,有多项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缺血坏死
不愈合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及MRI表现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子东
赵洪全
郝洪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平片、CT及MRI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及MR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横贯椎体上1/3的裂隙样气体影9例,其中正位片呈典型"狮子开口&qu...
目的:探讨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平片、CT及MRI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及MR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横贯椎体上1/3的裂隙样气体影9例,其中正位片呈典型"狮子开口"样表现5例。空泡征2例,裂隙样气体影及空泡征1例。CT表现为椎体内气体影4例。椎体不同形态压缩变形12例。TW1、TW2均表现为低信号2例。骨质疏松8例。结论:X线正位片是诊断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最基本、有效的检查方法。典型X线平片可表现为"狮子开口"状。横贯椎体内的气体影是X线及CT特征性表现。MRI能准确反应椎体缺血状况及基本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压缩骨折
椎体
X线平片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
55
1
作者
伍建林
沈晶
徐凯
张清
路希伟
机构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
医院
放射科
烟台
市
海港
医院
放射科
大连市结核病
医院
预防科
出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7-21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收集CT扫描图像上以肺间质改变为主,且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19~54岁[平均(29±11.4)岁]。痰Mtb涂片检查阳性者29例,余经痰Mtb培养阳性、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行多次CT检查,双盲法动态观察CT表现特点及其征象转归。结果该类型的肺结核好发于两肺上野(30/43),多为节段性分布,呈小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多数肺间质病变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楚。CT上肺间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叶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树芽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气道壁增厚等,检出率分别为100.0%(43/43)、100.0%(43/43)、76.7%(33/43)、62.8%(27/43)、53.5%(23/43)和55.8%(24/43)。经抗结核治疗后以上肺间质性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在巩固期末(6个月)后4种征象吸收率均达93%以上。结论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继发性肺结核,CT检查能够清晰客观显示该类型肺结核间质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提示性诊断并可以观察和评价治疗的预后。
关键词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效果
Keywords
Tuberculosis,pulmonary/radiograph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5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洪全
迟金军
张子东
王金财
刘建宁
机构
烟台
经济技术开发区
医院
影像科
诸城市舜王卫生院
放射科
烟台海港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322,共5页
文摘
目的观测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不愈合病例,20例经X线平片和CT检查,24例仅摄X线片,1例仅作CT检查,对所有X线平片及CT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4例49个椎体的X线平片测量,最大压缩比(病变椎体最薄部位厚度与相邻椎体对应部位厚度均值之比)为24.2%±7.0%,楔变比为39.1%±8.7%,所有病变椎体的最大压缩比均少于1/3。根据病变椎体X线平片是否见到椎体"真空现象",49个椎骨分为两个类型:(1)吸收压缩型,21例25个椎体,主要表现为椎体明显吸收压缩,密度不均匀;(2)假关节不愈合型,24例24个椎体,主要表现为椎体内存在裂隙,骨折不愈合,椎体两部分间有假关节形成。21例经CT扫描患者,共26个椎体内见到该病变的所谓特征表现"真空现象",气体多位于椎体裂隙内,其中的11个椎体在X线平片未见明显气体。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除了椎体内"真空征象"以外,有多项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老年人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缺血坏死
不愈合
影像诊断
Keywords
The elderly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CF)
Osteoporosis
Ischemic necrosis
Nonunion
Imaging diagnosis
分类号
R592 [医药卫生—老年医学]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及MRI表现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子东
赵洪全
郝洪涛
机构
山东省
烟台海港医院放射科
山东省
烟台
开发区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平片、CT及MRI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及MR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横贯椎体上1/3的裂隙样气体影9例,其中正位片呈典型"狮子开口"样表现5例。空泡征2例,裂隙样气体影及空泡征1例。CT表现为椎体内气体影4例。椎体不同形态压缩变形12例。TW1、TW2均表现为低信号2例。骨质疏松8例。结论:X线正位片是诊断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最基本、有效的检查方法。典型X线平片可表现为"狮子开口"状。横贯椎体内的气体影是X线及CT特征性表现。MRI能准确反应椎体缺血状况及基本病理改变。
关键词
缺血性压缩骨折
椎体
X线平片
CT
MRI
分类号
R816.6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
伍建林
沈晶
徐凯
张清
路希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影像学研究
赵洪全
迟金军
张子东
王金财
刘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及MRI表现
张子东
赵洪全
郝洪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