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IHHNV DNA检测方法的评估与应用
1
作者 吕若萱 王秀华 +6 位作者 王美凤 连新宇 李晨 许华 尹伟力 贾鹏 杨冰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虾类疫病重要病原之一,对对虾养殖业造成危害,其主要检测方法通常通过捕获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环境DNA(eDNA)技术可直接从环境样本中快速、经济地监测到目标病原,在水生动物病原检测方...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虾类疫病重要病原之一,对对虾养殖业造成危害,其主要检测方法通常通过捕获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环境DNA(eDNA)技术可直接从环境样本中快速、经济地监测到目标病原,在水生动物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评估eDNA技术检测虾类疾病病原IHHNV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以不同粒径底质池塘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3种试剂盒进行提取条件优化,评估不同底质下eDNA的提取效果,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IHHNV最低核酸检出量。结果显示,优化的方法对于沙底沉积物中IHHNV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52×10^(2)copies/μL,泥底沉积物中IHHNV的检测灵敏度为1.32×10^(2)copies/μL,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方便可行,不同的池塘沉积物成分最低检测限浓度相差不到一个数量级,对提取效果差异不明显,可用于沉积物中IHHNV的检测。应用优化的eDNA技术和养殖对虾组织样品qPCR方法对养殖环境中IHHNV的存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点养殖池塘沉积物和养殖对虾样品中均有IHHNV检出,且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该研究对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IHHNV DNA检测方法的评估与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为监测养殖动物健康状态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并完善了eDNA方法在虾类病原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HNV 环境DNA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君妮 尹伟力 +3 位作者 谢爽 刘宁 段效辉 林森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为建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SVC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SVCV检测方法。该RPA方法最优扩增温度为30℃,恒温反应20 min内即可完成。特异性试... 为建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SVC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初步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SVCV检测方法。该RPA方法最优扩增温度为30℃,恒温反应20 min内即可完成。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它常见鱼类感染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SVCV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为89.2拷贝/μL,高于传统的RT-PCR方法;利用已建立的RPA方法和RT-PCR方法对市场购买的8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PA方法与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且RPA方法能够有效检出RT-PCR方法的弱阳性样品,表明RPA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建立的检测SVCV的RPA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基层实验室及现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金庆 王英超 +3 位作者 邵秀玲 季蕾 张静 尹伟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18-119,132,共3页
利用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β-tubulin一段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的检测,并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可达5 pg/μL,适合于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β-tubulin基因 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类粮食3种检疫性病原真菌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李金庆 季蕾 +5 位作者 郭骁驹 邵秀玲 杨斌 孙民琴 张静 王云霞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Parastagonospora pseudonodorum)、小麦基腐病菌(Oculimacula yallundae)、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是麦类作物上的重要检疫性病原真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上述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三... 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Parastagonospora pseudonodorum)、小麦基腐病菌(Oculimacula yallundae)、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是麦类作物上的重要检疫性病原真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上述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三重荧光PCR方法,可以实现进境麦类粮食中这3种病原真菌的快速准确检疫鉴定。在对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TUB2基因、小麦基腐病菌ITS1基因、小麦全蚀病菌EF1-α基因单重荧光PCR扩增引物与探针浓度优化的基础上,对三重荧光PCR扩增的引物与探针浓度进行优化,据此进一步对三重荧光PCR扩增程序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三重荧光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重荧光PCR扩增时,TUB2基因、ITS1基因、EF1-α基因的引物与探针最优添加量分别为0.5、0.6和0.6μL,最优退火温度为60℃。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3种靶标菌株均出现了显著扩增;而10株非靶标菌株均未出现扩增,结果为阴性。灵敏度验证结果显示,3种靶标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41、39、45 fg/μL。本研究建立的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同时快速准确鉴定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小麦基腐病菌、小麦全蚀病菌,适用于口岸进境粮食这3种病原真菌的快速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荧光PCR 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 小麦基腐病菌 小麦全蚀病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褐藻糖胶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荣蓉 付燕红 +3 位作者 赵紫涵 阮新 付学军 孙利芹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期47-51,56,共6页
为更好地开发海带资源,分别采用DEAE-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凝胶色谱对海带褐藻糖胶粗品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用于褐藻糖胶的分离,均分离出3个组分,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出的组分命名为D-1,D-2,D-3。高效... 为更好地开发海带资源,分别采用DEAE-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凝胶色谱对海带褐藻糖胶粗品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用于褐藻糖胶的分离,均分离出3个组分,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出的组分命名为D-1,D-2,D-3。高效液相凝胶色谱分离的3种组分命名为H-1,H-2,H-3,其分子量分别为193.148,74.407,44.452 kD。对D-1,D-2,D-33种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3种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OH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且分子量越小,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体外抗氧化活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褐藻糖胶 高效液相凝胶色谱 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粮谷产品中20种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和确证 被引量:37
6
作者 胡巧茹 曹鹏 +5 位作者 丛中笑 梁君妮 沙美兰 李晓玉 尹大路 鲁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1-1248,共8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粮谷产品中2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含2%(体积分数)甲酸)提取,用Captiva EMR-Lipid小柱净化,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1.9μm)分...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粮谷产品中2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含2%(体积分数)甲酸)提取,用Captiva EMR-Lipid小柱净化,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1.9μm)分离,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以分析物的保留时间和一级母离子信息实现快速筛查,以自动触发采集的二级碎片离子信息进行确证。结果显示,目标分析物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方法检出限为0.25~20μg/kg,回收率为72.9%~117.8%,相对标准偏差为2.9%~15.2%(n=6)。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粮谷产品中20种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真菌毒素 粮谷 快速筛查 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γ混合场叠层闪烁体探测器选材及其结构模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庆 韩亚飞 +3 位作者 陆地 张芳 方开洪 司书尧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8-413,共6页
为了对f-y混合场探测器的闪烁体材料及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甄别原理并利用MCNP5模拟计算了不同能量的β射线和γ射线在不同闪烁体内的能量沉积行为。模拟结果表明,探头材料第一层采用NE102A(厚度为0.15 mm),第二层采用6 mm的CaF... 为了对f-y混合场探测器的闪烁体材料及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甄别原理并利用MCNP5模拟计算了不同能量的β射线和γ射线在不同闪烁体内的能量沉积行为。模拟结果表明,探头材料第一层采用NE102A(厚度为0.15 mm),第二层采用6 mm的CaF2(Eu),第三层采用CsI(Na)可以获得更多的光子数从而提商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对于0.05~3 MeV的β射线,其理论误甄别率不超过0.0019%,对于0.05~3.5 MeV的r光子.其理论误甄别率不超过0.2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P5模拟 β-γ混合场测量 能量沉积 闪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烂嘴症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英娜 王元 +6 位作者 唐成婷 秦搏 杨立国 宋学锋 郝志军 高建民 吴艳庆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6期322-326,共5页
为确定绿鳍马面鲀烂嘴症的致病菌及筛选敏感药物,通过平皿划线法将患病组织内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QZG3。该菌株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TCBS)弧菌选择性培养基上为绿色、圆形、黏稠状菌落,经革兰氏染色... 为确定绿鳍马面鲀烂嘴症的致病菌及筛选敏感药物,通过平皿划线法将患病组织内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QZG3。该菌株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TCBS)弧菌选择性培养基上为绿色、圆形、黏稠状菌落,经革兰氏染色判断为革兰氏阴性菌;对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鉴定,并经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菌株与阿尔法克弧菌(Vibrio alfacsensis)聚为1支,因此判断该菌株为阿尔法克弧菌。人工回感试验表明,该菌株为绿鳍马面鲀烂嘴症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仅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两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土霉素、青霉素、头孢氨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以及红霉素均表现出耐药性。因此建议养殖生产上选用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进行药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烂嘴症 阿尔法克弧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平红球菌XH-1产海藻糖脂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芳 梁生康 +4 位作者 段效辉 赵梦娟 董文迅 韩晓红 李俊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11,共8页
为降低发酵成本,提高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XH-1发酵产海藻糖脂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14.0 g/L,甘油36.2 g/L,酵母浸粉0.2 g/L,KH2PO42.0 g/L,K... 为降低发酵成本,提高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XH-1发酵产海藻糖脂的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14.0 g/L,甘油36.2 g/L,酵母浸粉0.2 g/L,KH2PO42.0 g/L,K2HPO42.0 g/L,NaCl 1.0 g/L,KNO_(3)1.0 g/L;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 9.0、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装液量45 m L/250 m L、接种量3%、种龄60 h。在此条件下,菌株XH-1的海藻糖脂产量(8.34 g/L)是优化前的5.59倍。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海藻糖脂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很强的耐热(100℃、2 h)、耐酸碱(pH 2~10)及耐盐(0~20%NaCl)性。该研究结果为海藻糖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平红球菌XH-1 响应面法 海藻糖脂 培养基组分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快速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伟力 吴葳 +4 位作者 刘晓静 马晓玲 韩伟 吴宁宁 陈燕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为建立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ATP酶基因(ORF114R)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检测方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最优扩增温度为30 ℃,恒温反应2... 为建立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ATP酶基因(ORF114R)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检测方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最优扩增温度为30 ℃,恒温反应20 min内即可完成。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常见虾类感染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最低检出限为7 拷贝/μL,低于传统的巢式PCR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方法和PCR方法对采集的509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能够有效检出PCR方法的弱阳性样品,表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可以用于临床检测。笔者建立的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基层实验室及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足目虹彩病毒1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现状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英超 李金庆 +1 位作者 郭洪参 张京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9,共5页
从山东省蔬菜出口额、主要种类、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等不同视角简要分析了2016—2021年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现状,总结了山东省蔬菜的出口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山东省蔬菜出口额波动幅度较大、缺乏自主品牌及企业竞争力弱、出口蔬菜... 从山东省蔬菜出口额、主要种类、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等不同视角简要分析了2016—2021年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现状,总结了山东省蔬菜的出口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山东省蔬菜出口额波动幅度较大、缺乏自主品牌及企业竞争力弱、出口蔬菜附加值较低及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蔬菜 出口贸易 优势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君妮 尹伟力 +3 位作者 刘鹏 马晓玲 段效辉 林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建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HN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IHNV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0℃20min即可完成,对IHNV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检出限为156ng/mL;... 为建立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HNV的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的IHNV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0℃20min即可完成,对IHNV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检出限为156ng/mL;用建立的RPA和RT-PCR对实验室保存的5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PA的阳性检出率为14.00%,RT-PCR的阳性检出率为12.00%,说明RPA比RT-PCR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建立的RPA方法为IHNV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检出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家侨 谢艳辉 +8 位作者 李献锋 刘骁 唐媛媛 斯泽恩 郑舒尹 刘荭 郑晓聪 张娜 尹伟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
随着集约化生产、养殖环境恶化,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成为了当前制约对虾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亲虾、虾苗、成虾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虾的肝胰腺进行初步富集后,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 随着集约化生产、养殖环境恶化,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成为了当前制约对虾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亲虾、虾苗、成虾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虾的肝胰腺进行初步富集后,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样品中pirA VP和pirB VP毒素基因;对虾苗AHPND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116份样品中检测到亲虾AHPND阳性3份,虾苗AHPND阳性7份,成虾AHPND阳性9份;从虾苗AHPND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弧菌,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副溶血性弧菌聚为一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等11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对阿米卡星中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凡纳滨对虾浸染1.8×10^(8) CFU/mL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对虾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特征。本试验进一步掌握目前粤西地区不同生长时期凡纳滨对虾中AHPND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病原特征,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对虾养殖业AHPND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病原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幸幸 王耀宇 +3 位作者 李晓娜 申超群 周凯 张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96-1701,共6页
该文制备了农药稻瘟灵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稻瘟灵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在完全保留稻瘟灵结构的基础上从二硫杂环戊烷结构中衍生不同长度的活性手臂制备了2个半抗原,并分别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与包被原。通过小鼠免疫... 该文制备了农药稻瘟灵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稻瘟灵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在完全保留稻瘟灵结构的基础上从二硫杂环戊烷结构中衍生不同长度的活性手臂制备了2个半抗原,并分别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与包被原。通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淘筛、腹水制备等步骤获得特异性识别稻瘟灵的单克隆抗体mAb-DWL。结果显示,基于mAb-DWL构建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55.2 ng/mL,线性范围为4.6~530.2 ng/mL,其与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可忽略不计。所建立的ELISA方法对蔬菜及粮食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7.2%~116%,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灵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法模拟焦面阵列式BF_(3)管探测效率
15
作者 韩亚飞 秦庆 +2 位作者 陆地 张芳 方开洪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0-663,共4页
利用MCNP5模拟了焦面阵列式BF,管绝对和相对探测效率,研究了探测效率与屏蔽厚度、排列支数的相关性。模拟表明:2.5×10^(-8)~1 MeV范围内,多支BFs管聚乙烯6 cm厚时具有较好的能量响应平坦性;绝对和相对探测效率随中子能量变化近似... 利用MCNP5模拟了焦面阵列式BF,管绝对和相对探测效率,研究了探测效率与屏蔽厚度、排列支数的相关性。模拟表明:2.5×10^(-8)~1 MeV范围内,多支BFs管聚乙烯6 cm厚时具有较好的能量响应平坦性;绝对和相对探测效率随中子能量变化近似单支变化规律;多支BF,管相对探测效率的值近似且比单支大2.7~3倍,绝对探测效率的值与支数呈线性相关且斜率值为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面阵列BF_(3)管 MCNP5 探测效率 能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口岸2008—2017年进境矿产品携带疫情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简 宋涛 +3 位作者 厉艳 杜军 封立平 李金庆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4期436-442,共7页
【目的】分析山东口岸进境矿产品植物疫情截获情况,提高矿产品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方法】分别从截获植物疫情变化规律、疫情类别、矿产品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一般有害生物情况、来源地、不同隶属关截获情况... 【目的】分析山东口岸进境矿产品植物疫情截获情况,提高矿产品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有效保护国门生物安全。【方法】分别从截获植物疫情变化规律、疫情类别、矿产品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与一般有害生物情况、来源地、不同隶属关截获情况等方面对山东口岸2008—2017年进境矿产品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山东进境矿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总计54种(属),2560种次,1574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属),29种次。进境矿产品中有害生物截获种类和种次均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特点,以昆虫、线虫和杂草截获种类最多,占截获种类总数的87.04%,昆虫截获种次最多,占截获总种次的65.70%;有害生物的截获种类和种次均以非金属矿产截获最多,金属矿产次之;共截获4种(属)、29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50种(属)、2531种次一般性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前三位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结论】研究结果对口岸进境矿产品疫情截获及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矿产品 有害生物 截获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闪测量快速测定土壤样品中铅-210
17
作者 姜冬 方春鸣 +4 位作者 陆地 杜瑶芳 王海涛 赵钰玲 尚迪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7,共7页
利用浓硝酸加热浸取富集土壤样品中的铅,利用铅特效树脂吸附、柠檬酸溶液解吸,采用ICP-AES测量铅的化学回收率,液闪谱仪测量铅-210的活度浓度,建立了一种土壤样品中铅-210的快速分析方法。当土壤样品用量为1.0 g,测量时间为60 min时,方... 利用浓硝酸加热浸取富集土壤样品中的铅,利用铅特效树脂吸附、柠檬酸溶液解吸,采用ICP-AES测量铅的化学回收率,液闪谱仪测量铅-210的活度浓度,建立了一种土壤样品中铅-210的快速分析方法。当土壤样品用量为1.0 g,测量时间为60 min时,方法的探测下限为24.8 Bq/kg,方法精密度为4.8%,加标回收率范围为100.1%~102.6%。本方法可以满足土壤样品中铅-210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闪测量 土壤样品 铅-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相萃取片的应急状态下水中锶-90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18
作者 方春鸣 姜冬 +1 位作者 陆地 胡建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5-728,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片的应急状态下水中锶-90快速分析测量方法。1.00 L水样品经酸化处理后使用锶固相萃取片过滤,再使用低本底α/β计数器测量萃取片上锶-90的计数,同时对相关测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钇-90和锶-89对锶-90... 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片的应急状态下水中锶-90快速分析测量方法。1.00 L水样品经酸化处理后使用锶固相萃取片过滤,再使用低本底α/β计数器测量萃取片上锶-90的计数,同时对相关测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钇-90和锶-89对锶-90测量产生干扰的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化学回收率稳定,典型条件下方法探测下限为0.019 Bq/L,整个实验过程约2小时,适合应急情况下水中锶-90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品 锶-89 锶-90 锶固相萃取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