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输注在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王惠霞 宁吉顺 +4 位作者 徐礼鲜 马加海 卢玲玲 张惠 张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909-2910,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颌面外科全麻病人根据阿片药物用药分为瑞芬太尼组(REM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各30例,复合咪唑安定、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实施静吸复合麻醉。Fen组微量泵入...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颌面外科全麻病人根据阿片药物用药分为瑞芬太尼组(REM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各30例,复合咪唑安定、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实施静吸复合麻醉。Fen组微量泵入芬太尼0.25μg/(kg·min)、异丙酚100~200μg/(kg·min);REM组微量泵入瑞芬太尼0.25μg/(kg·min)、异丙酚100~200μg/(kg·min)。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REM组病人术后平均清醒和气管拔管时间分别为(2.2±0.3)min和(3.5±1.1)min,Fen组分别为(5.3±0.9)min和(6.5±1.3)min。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麻醉镇痛安全有效,并且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短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阿片类 芬太尼 颌面外科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立升 王郜 姜秀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50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50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每组25例。快速诱导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P组采用0.1mg.kg-1.min-1丙泊酚和1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静脉泵入,S组采用3%~4%七氟醚吸入和1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静脉泵入。于麻醉诱导后10min、手术开始后30、45、60min以及术毕30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临床麻醉剂量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对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均较轻,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程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指数监测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爱华 马加海 +1 位作者 于建宏 丁永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探讨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质量及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熵指数监测组(E组)。C组根据传统麻醉深度监测调整用药,E组熵指数监测指导麻醉用药;麻醉方式均为丙泊酚... 目的:探讨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质量及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熵指数监测组(E组)。C组根据传统麻醉深度监测调整用药,E组熵指数监测指导麻醉用药;麻醉方式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观察术中各时点HR、MAP变化,统计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观察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躁动及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E组患者各时点HR、MAP更平稳,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缩短;术后48 h内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E组高于C组(P<0.05)。结论:熵指数监测能够提高全凭静脉麻醉质量,节省麻醉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质量 费用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飞 李方正 +1 位作者 张庆凤 姜爱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ERAS实施与否将入选患者分为ERAS组(3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ERAS实施与否将入选患者分为ERAS组(35例)和非ERAS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6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非ERAS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少于非ERAS组(P<0.05)。两组术后6小时VAS评分≥7分患者均仅有1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AS理念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并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围术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矫正术麻醉处理一例
5
作者 马宏仲 王俊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 麻醉处理 矫正术 成年 左向右分流 心脏杂音 SPO2 回声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董成燕 王郜 马加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6-687,共2页
用支气管纤维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和药物灌注、回收的方法来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肺不张、迁延不愈的哮喘等呼吸道疑难疾病的一项技术,被称为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1](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BAL... 用支气管纤维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和药物灌注、回收的方法来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肺不张、迁延不愈的哮喘等呼吸道疑难疾病的一项技术,被称为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1](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BAL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的疾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2]。随着小儿BAL在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加之小儿生理解剖和难以合作等特点,其选用何种麻醉方式越来越引起麻醉医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支气管纤维镜 难治性肺炎 治疗意义 LAVAGE 麻醉深度 呼吸机控制通气 疑难疾病 通气不足 静脉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血液管理减少心脏外科手术中输血 被引量:7
7
作者 郗虹娇 郑歌 黄爱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2-99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围术期血液管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减少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烟台毓璜顶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和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接受开胸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患者为对照组(n=49),... 目的回顾性分析围术期血液管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减少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烟台毓璜顶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和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接受开胸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患者为对照组(n=49),采用常规管理;2016年8月—2017年4月的患者为研究组(n=57),采用围术期血液管理。比较两组术前基本信息、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评估应用围术期血液管理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565.8±178.6)ml vs(734.1±278.7)ml,P<0.05];研究组输异体红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8%vs 28.6%,P<0.05);研究组输血浆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0.5%vs 40.8%,P<0.05);两组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血液管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异体红细胞和血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血液管理 氨甲环酸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输血指征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洋 李林 +5 位作者 宋丹丹 于冬梅 孙莹杰 刁玉刚 陈克研 张铁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对患者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65岁,ASAII或Ⅲ级,BMI%27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对患者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65岁,ASAII或Ⅲ级,BMI%27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min输注完成,然后以0.5~0.7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后(T0)、药物输注10min(T1)、气管插管后(T2)、锯胸骨时(T3)、吻合前降支时(T4)、吻合左旋支或对角支时(T5)、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时(T6)、血管吻合完毕后15min(T7)、术毕(T8)、术后6h(Tg)、拔出气管导管后(T10)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T0、T3、T7、T8、T10时抽取桡动脉血1ml,测定血糖(Glu)浓度。于术前1d和术后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韦氏成人记忆及智力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后认知功能测试。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T4、T10时HR明显增快(P〈0.05);T2、T3、T10时MAP明显升高,而瓦时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T5、T6时CVP、T8~T10时CI明显升高(P〈0.05),而T6时左、右心每搏作功指数(LVSWI、RVSWI)明显降低(P〈0.05);T3、T7、T8和T10时Glu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T10时HR明显减慢(P〈0.05),T1~T3、R~T10时MAP,T1、T2、T4~T10时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T1~T10时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T3、T7、T8时Glu浓度明显降低(P〈0.05)。C组POCD发生率为10例(33.3%),明显高于D组2例(6.7%)(P〈0.01)。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稳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镇痛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常江涛 孙巧霞 +4 位作者 姜淑红 董成燕 石存现 张海桥 马加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因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目前己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但是由于术前尿路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管等刺激,出现膀胱痉挛疼痛,增加...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因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目前己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但是由于术前尿路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管等刺激,出现膀胱痉挛疼痛,增加围术期风险,故完善术后镇痛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镇痛观察 布托啡诺 PROSTATE 复合 膀胱痉挛疼痛 术后镇痛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的药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丽华 徐礼鲜 +3 位作者 马加海 张惠 王惠霞 刘春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6h,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静注前、静注完毕、持续输注5、30min及1、3、6h和苏醒时分别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药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结果Ⅰ组家兔血清TG浓度在持续输注1、3和6h与静注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仅在持续输注6h较静注前增高(P<0.01);Ⅱ组在6h的血清TG浓度高于用药前(P<0.01),但同时点仍低于Ⅰ组(P<0.01)。结论2%丙泊酚与1%丙泊酚的药效相似,但2%丙泊酚能明显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药效动力学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爱芝 马加海 +1 位作者 丁永波 姜秀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后3h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后3h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S组血清BUN、Cr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S组BUN、Cr低于I/R组(P<0.05)。与I/R组比较,S组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05)。S组肾组织病理损伤分级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七氟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抑制氧自由基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和对神经系统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秀良 李爱芝 +4 位作者 马宏仲 梁立升 于建宏 王郜 姚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0.5mg/kg;Ⅱ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1mg/kg;Ⅲ组蛛网膜下隙注射生理盐水1ml。于用药前后监测ECG、HR、MAP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0.5mg/kg;Ⅱ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1mg/kg;Ⅲ组蛛网膜下隙注射生理盐水1ml。于用药前后监测ECG、HR、MAP的变化,观察各组的腰麻作用。术后1、3、7、15、30d将兔处死,取其L7节段脊髓行病理切片。结果Ⅰ、Ⅱ组的腰麻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与注药前比较,Ⅱ组注药后5至60minMAP明显下降(P<0.05),HR明显增快(P<0.05),与Ⅰ、Ⅲ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与注药前比较,Ⅰ组注药后5minHR亦明显增快(P<0.05)。术后1、3d脊髓病理观察有轻微的炎性反应。结论高乌甲素有腰麻作用,0.5mg/kg的剂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对脊髓的影响仍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甲素 腰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气腹所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加海 王雪岩 +2 位作者 梁立升 刘少惠 姜秀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93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气腹前的预处理减轻气腹所致肝脏损伤的效果和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气腹组(C组,n=6)、气腹组(P组,n=12)和预处理-气腹组(PP组,n=12)。P组闭合法建立CO_2气腹,腹压为15 mmHg,维持90 min后解除气腹,PP组预处理为... 目的:探讨气腹前的预处理减轻气腹所致肝脏损伤的效果和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气腹组(C组,n=6)、气腹组(P组,n=12)和预处理-气腹组(PP组,n=12)。P组闭合法建立CO_2气腹,腹压为15 mmHg,维持90 min后解除气腹,PP组预处理为5 min充气和5 min放气,反复2次后建立气腹,维持90min。C组不建立气腹,麻醉时间同PP组。解除气腹后1、24 h分别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P组、PP组解除气腹后1、24 h,血清ALT、AST、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PP组ALT、AST、MDA则显著低于P组(P<0.05),SOD显著大于P组(P<0.05),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预处理能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桔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气腹所致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气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轻度低温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素春 张倩 +2 位作者 管燕 谢亚明 姜秀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轻度低温对颅脑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轻度低温组(L组)和常温组(W组),每组25例。分别在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5天采静脉血1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 目的观察围术期轻度低温对颅脑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轻度低温组(L组)和常温组(W组),每组25例。分别在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5天采静脉血1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L组患者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显著低于术前(P<0.05或P<0.01),W组患者术后第1天CD4+、CD4+/CD8+降低显著(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术前水平。术后第1天L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W组(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轻度低温可以抑制机体的T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免疫 T淋巴细胞 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抢救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爱芝 杨昌照 马加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危重型支气管哮喘 联合雾化吸入 机械通气 支气管哮喘发作 抢救 雾化吸入治疗 气道压力 重症哮喘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HSP70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16
作者 曲萍 马加海 +4 位作者 黄勇 刘利兵 铁茹 刘芳娥 黄小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4,118,共3页
目的:构建及原核表达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融合基因。方法:采用加端PCR方法,将EPVTKAEML的基因序列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将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PVTKAEML-H... 目的:构建及原核表达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融合基因。方法:采用加端PCR方法,将EPVTKAEML的基因序列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将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PVTKAEML-HSP70。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Xho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SDS-PAGE检测表达结果。结果:应用加端PCR方法扩增出约2.0kb的目的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证实,EPVTKAEML的基因序列成功地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经BamHI、XhoI酶切鉴定证实,融合基因成功地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入重组质粒的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72000处有表达量明显增多的蛋白条带。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HSP70的融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免疫学 抗原 肿瘤/遗传学 表位 热休克蛋白类70/遗传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阳 潘维忠 +1 位作者 张晓录 于翠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14-524,共11页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高危出血(中央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行剖宫产术患者按自体血回输量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量0~400mL组回输自体血量0~400...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高危出血(中央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行剖宫产术患者按自体血回输量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量0~400mL组回输自体血量0~400 mL、回输量400~800mL组回输自体血量400~800 mL。检测各组患者术前(T_(0))、术后即刻(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血液中HB、RBC、HCT、WBC、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测定血清IL-2、IL-6浓度,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相较T_(0),3组术后各时点CD3^(+)、CD8^(+)、CD4^(+)/CD8^(+)比值、IL-2水平、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相近(P>0.05),回输量0~400 mL组、回输量400~800 mL组的CD4^(+)在T_(2)时点高于T_(0)(P<0.05),3组IL-6、WBC术后各时点较T_(0)均升高(P<0.05)。对照组HB、RBC、HCT水平在T_(1)时点出现下降,回输量0~400 mL组、回输量400~800 mL组HB、RBC、HCT水平在T_(2)时点出现下降(P<0.05)。组间比较:3组术后同一时间点CD3^(+)、CD8^(+)、CD4^(+)/CD8^(+)比值、IL-2、IL-6、HB、RBC、HCT、WBC、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等组间比较变化相近(P>0.05);回输量0~400 mL组、回输量400~800 mL组CD4^(+)浓度在T_(2)时点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不会抑制免疫功能,甚至可短期内改善免疫功能,不会加重机体炎症反应,是安全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式自体输血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