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磊 孟洁 +2 位作者 韩友东 王全义 李小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软组织部位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6例浅表软组织部位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二维超声显示26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灶大小不等,其中13例(13/26,50.0%)最大径≥3 cm... 目的:探讨浅表软组织部位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6例浅表软组织部位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二维超声显示26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灶大小不等,其中13例(13/26,50.0%)最大径≥3 cm;23例(23/26,88.46%)边界不清晰、未见完整包膜;26例(26/26,100%)内部回声不均匀,呈低回声与高回声相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19例(19/26,73.08%)病灶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浅表软组织部位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广泛用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侵袭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堇灵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冯培文 韩吉春 +3 位作者 李德芳 王凤华 房雪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28,211,共6页
探讨紫堇灵(Corynoline,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Con)、GW9662阻断剂组(GW)、模型组(CCl4)、紫堇灵预处理组(COR)以及紫堇灵与阻断剂GW9662联合处理组(COR+GW),... 探讨紫堇灵(Corynoline,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Con)、GW9662阻断剂组(GW)、模型组(CCl4)、紫堇灵预处理组(COR)以及紫堇灵与阻断剂GW9662联合处理组(COR+GW),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10 m L/kg)建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0 h后,小鼠脱臼处死后取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检测肝脏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利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紫堇灵能显著降低CCl4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抑制肝脏中炎症因子CRP和TNF-ɑ含量和NF-κB蛋白表达量的升高;有效地拮抗受损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并且我们发现紫堇灵的这种减轻CCl4性肝损伤的作用几乎全部被GW9662阻断。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PAR-γ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堇灵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抗炎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军 门昌杰 +4 位作者 王升志 高向东 成洲 毛祖彝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口腔颌面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CTL活性检测。结果热化疗后口腔颌面癌患者CTL活性较治疗前大大提高,其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口腔颌面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CTL活性检测。结果热化疗后口腔颌面癌患者CTL活性较治疗前大大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化疗可以提高口腔颌面癌患者CTL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素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岩 冯超 +1 位作者 韩吉春 陈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2-1497,1616,共7页
研究甘草素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Langendorff系统建立SD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并将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甘草素预处理组(0.1μg/m L)、中剂量甘草素预处理组(0.5μg/m L)和... 研究甘草素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Langendorff系统建立SD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并将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甘草素预处理组(0.1μg/m L)、中剂量甘草素预处理组(0.5μg/m L)和高剂量甘草素预处理组(1.0μg/m L)。利用生物多导记录仪连续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并用ELISA法检测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利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出现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冠脉流出液中LDH和CK的含量也显著升高。并且模型组心肌组织中MDA、IL-6和TNF-α含量增加,SOD的活性却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模型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的凋亡现象,并且促凋亡蛋白(Bax)水平显著升高,抑制凋亡蛋白(Bcl-2)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对比,通过甘草素的预处理可以逆转这些I/R诱导的心肌损伤现象,并且高剂量的效果最好,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均表明,甘草素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心脏保护 抗氧化 抗炎 抗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晓琳 张凌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2-658,688,共8页
本研究主要研究迷迭香酸是否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采用平行板流动腔模拟低剪切力(LSS)建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模型,使用DHE和DAF-FM DA探针检测细胞中ROS和NO的活性,分别使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ICAM-1和VCAM-1的mRNA... 本研究主要研究迷迭香酸是否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采用平行板流动腔模拟低剪切力(LSS)建立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模型,使用DHE和DAF-FM DA探针检测细胞中ROS和NO的活性,分别使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ICAM-1和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来反应细胞炎症反应。采用高脂饲料(HCD)喂食斑马鱼建立斑马鱼AS模型,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S斑马鱼的脂质蓄积、炎症和氧化应激。结果发现,LSS诱导严重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中ROS活性、ICAM-1和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NO的活性显著降低。迷迭香酸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LSS诱导的这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现象。结果也发现,HCD显著增加斑马鱼低剪切力处血管中的脂质蓄积,同时也诱导斑马鱼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迷迭香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CD诱导的这些AS症状。综上所述,迷迭香酸可以有效改善AS,并且其治疗AS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LSS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斑马鱼 低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