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入院风险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晓军 丛晓 +5 位作者 申晓倩 徐良栋 王艺丹 胡和生 闫素华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1年内再入院风险。方法:入选2007—1至2008—12期间我院慢性HFrEF患者313例,随访6~7年,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的终点。31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超...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1年内再入院风险。方法:入选2007—1至2008—12期间我院慢性HFrEF患者313例,随访6~7年,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的终点。31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参数包括LVEF、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6项指标,并依据6项指标分组,对HFrEF患者1年内再入院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和心包积液对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入院时间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二尖瓣反流[风险比(HR)=1.437,95%可信区间(CI):1.190~1.737,P=0.000),三尖瓣反流(HR=1.288,95%CI:1.056—1.572,P=0.013),心包积液(HR=1.560,95%CI:1.050~2.318,P=0.028)。采用多因素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HR=1.404,95%CI:1.159~1.701,P=0.001)对心力衰竭患者预测价值最大,其次为心包积液(HR=1.410,95%CI:1.030~1.928,P=0.032)。结论: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均为1年内再入院的特异指标,Cox分析显示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为预测1年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COX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年生存的肾功能相关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良栋 王晓军 +5 位作者 王艺丹 丛晓 申晓倩 胡和生 闫素华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采用血清肾功能相关参数及临床基线分析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8年生存风险。方法:入选我院2006-07至2009-11期间在我院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院,并随访至2014-06-30(以患者随访期间内死亡为该研究的终点)的患者293例。均接受... 目的:采用血清肾功能相关参数及临床基线分析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8年生存风险。方法:入选我院2006-07至2009-11期间在我院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院,并随访至2014-06-30(以患者随访期间内死亡为该研究的终点)的患者293例。均接受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检验,检验参数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血钠、血钾、血氯、血钙、阴离子间隙和血磷指标,应用改良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并对患者行血压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患者临床基线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及心率),并对以上15项参数结果分组[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07例)和死亡组(186例)],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8年内生存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升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肾小球滤过率、血钠及血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肌酐、尿酸、血钠、血钙、血磷对慢性心衰患者8年内生存分析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小球滤过率及血钠对慢性心衰患者8年内生存分析风险预测价值最大(P均<0.001),其次为血钙(P均<0.01)。结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肌酐、尿酸、血钠、血钙为慢性心衰患者8年内生存分析的特异指标,Cox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小球滤过率、血钠、血钙为预测慢性心衰患者8年内生存分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功能试验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再入院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翟春晓 王晓军 +7 位作者 余永明 王艺丹 徐良栋 丛晓 申晓倩 李虹 梁英 郝恩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使用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超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LVSD)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1年再入院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并整理我院2007-01至2016-01期间连续9年慢性LVSD患者412例,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使用心脏超声参数积分系统(超声积分系统)对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LVSD)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1年再入院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并整理我院2007-01至2016-01期间连续9年慢性LVSD患者412例,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终点。412例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包括2007-01至2014-12用于建立超声积分系统280例,2015-01至2016-01用于超声积分系统的验证132例。依据采集的7项指标并分组:(1)左心室内径:0组(n=290)和1组(n=122);(2)二尖瓣反流:0组(n=203)、1组(n=138)和2组(n=71);(3)三尖瓣反流:0组(n=302)、1组(n=90)和2组(n=20);(4)LVEF:0组(n=272)和1组(n=140);(5)肺动脉收缩压:0组(n=282)和1组(n=130);(6)心包积液:0组(n=347)和1组(n=65);(7)胸腔积液:0组(n=261)、1组(n=86)和2组(n=65)。使用COX回归分析对超声参数进行筛查,并通过风险因子(HR)计算超声积分系统权重值,利用超声积分系统对LVSD患者1年内再入院进行分析,并与传统超声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最后通过验证数据集对超声积分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超声积分系统分值如下:左心室内径>60 mm=1分,三尖瓣反流1组=1分,三尖瓣反流2组=3分,二尖瓣反流1组=2分,二尖瓣反流2组=4分,胸腔积液1组=2分,胸腔积液2组=3分,心包积液=1分。超声积分系统COX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组间LVSD患者1年内再入院率的HR分别为1.552、3.347、4.5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积分系统的预测能力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评价(建模数据:70.0%,95%CI:0.640~0.761;验证数据:70.4%,95%CI:0.616~0.792),最佳积分阈值为4分。结论:超声积分系统能够很好的预测LVSD患者1年再入院风险,并优于传统单项超声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障碍 COX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