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斯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雷小兵 高冬 +4 位作者 张江安 吕敏贤 冉立伟 刘安 谭升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05-705,共1页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临床上很难用单一抗组胺药控制.我们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皿治林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咪唑斯汀 甘草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先进 沈永年 +1 位作者 吕桂霞 刘维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9-602,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下,红色毛癣菌动物接种后10d左右,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均显示感染成功。结论糖皮质激素干预下可建立稳定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红色毛癣菌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蛎壳状银屑病样二期梅毒疹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德华 王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银屑病样 蛎壳状 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苍耳子致接触性皮炎1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高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0-570,共1页
患者女,38岁.因双膝部红斑、水疱伴瘙痒5 d,于2002年6月12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6 d前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偏方:"单味苍耳子20~30个轻轻捶破,加香油50 g"混合外敷双侧膝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第1天用药后无异常,第2天用... 患者女,38岁.因双膝部红斑、水疱伴瘙痒5 d,于2002年6月12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6 d前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偏方:"单味苍耳子20~30个轻轻捶破,加香油50 g"混合外敷双侧膝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第1天用药后无异常,第2天用药后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有烧灼感,外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治疗,2 d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接触性 苍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缺乏症1例
5
作者 高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烟酸缺乏症 体征 诊断依据 皮肤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传玉 周素荣 佘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727-3729,共3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特点。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银屑病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病例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特点。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银屑病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病例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病程在1~5年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病例组的负性生活事件、总生活事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特别是病程较短的患者较明显;银屑病患者在面对应激时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在慢性病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银屑病患者发病与复发前遭遇了较多影响精神的生活事件,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心理现象和过程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单一临床表现的黑棘皮病1例
7
作者 赵洋洋 燕华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患者男,78岁。周身皮肤变黑3年,于2018年8月27日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3年前面部、颈部、背部、双侧腋窝、腹股沟及双手背皮肤变黑,无日晒后颜色加深,此前未应用过影响皮肤颜色的化妆品、外用药物及口服其他药物。近2年患... 患者男,78岁。周身皮肤变黑3年,于2018年8月27日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3年前面部、颈部、背部、双侧腋窝、腹股沟及双手背皮肤变黑,无日晒后颜色加深,此前未应用过影响皮肤颜色的化妆品、外用药物及口服其他药物。近2年患者周身散在出现疣状皮损,质地软硬不一。同时伴有纳差、早饱及乏力等症状;近4个月周身皮肤出现瘙痒症状。患者既往有矽肺病史30年,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背部、双侧腋窝、腹股沟及双手皮肤色素沉着,呈天鹅绒样增厚(图1A~D)。双手掌皮肤粗糙、肥厚,呈淡黄色的弥漫性角化过度,纹理增宽加深,且肢端肥大;手背指间关节皮肤呈白色天鹅绒样质地,表皮隆起(图1E、F)。周身散在分布100余个米粒至黄豆大圆形或椭圆形肤色、褐色疣状丘疹、结节,质地软硬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皮肤乳头瘤变 黑棘皮病 牛肚掌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