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INSM1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鑫源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 INSM1)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已在过往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不同部位、不同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中,INSM1多展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 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 INSM1)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已在过往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不同部位、不同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中,INSM1多展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然而,也有部分研究指出了其表达情况中存在不一致性。该文探讨INSM1在不同系统NENs及其他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肿瘤中的具体表达模式,分析其在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应用价值、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INSM1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6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3-1293,共1页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种少见的间质肿瘤,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该肿瘤发生于子宫时根据其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和浸润性生长方式较易诊断,但当发生于子宫外时由于其非生殖系统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的组织学特点且缺...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种少见的间质肿瘤,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该肿瘤发生于子宫时根据其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和浸润性生长方式较易诊断,但当发生于子宫外时由于其非生殖系统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的组织学特点且缺乏典型的舌状浸润和免疫表型,易误诊。既往的研究样本量较小,提示子宫外宫内膜间质肉瘤(EESS)较子宫内EES预后差,本研究排除不能明确原发灶的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 临床表现 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组织学表现 组织学特点 间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脊索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8-778,共1页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呈脊索分化的骨肿瘤,好发于骶尾部及蝶枕区,但偶尔也可起源于软组织。软组织脊索瘤的诊断较困难,首先需排除骨脊索瘤及其他具有相似组织学特征的病变。若按最新的WHO标准,既往报道的软组织脊索瘤部分应为肌上皮...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呈脊索分化的骨肿瘤,好发于骶尾部及蝶枕区,但偶尔也可起源于软组织。软组织脊索瘤的诊断较困难,首先需排除骨脊索瘤及其他具有相似组织学特征的病变。若按最新的WHO标准,既往报道的软组织脊索瘤部分应为肌上皮瘤/副脊索瘤或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脊索瘤 软组织 病理分析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临床 组织学特征 WHO标准 肌上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Rosai-Dorfman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Demicco E G Rosenberg A E +1 位作者 Bjrnsson J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骨组织 病理分析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淋巴结肿大 临床 淋巴结受累 病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肠型腺癌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5
作者 杜安琪 姜蕾 +4 位作者 隋小龙 王通 于国华 曲桂梅 冉雯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5例PEA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7、TTF-1、Napsin A、Villin、CDX-2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4例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探讨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5例PEA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7、TTF-1、Napsin A、Villin、CDX-2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4例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PEAC患者年龄38~65岁,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4例于体检中发现。肿瘤细胞呈筛状或者腺样排列,可见坏死。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其中1例术后行化疗。免疫表型:5例PEAC表达Villin、CK7,4例表达CDX-2,3例表达CK20,1例表达TTF-1;5例均不表达Napsin A。RT-PCR检测4例均未发生基因突变。术后随访8~55个月,1例失访,其余4例均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均存活。结论PEAC是肺浸润性腺癌中的罕见亚型,应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鉴别,PEAC需根据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淋巴结节病误诊为颈淋巴结转移1例
6
作者 吴红吉 蒋亚楠 +4 位作者 刘新承 马驰 顾延仲 杨睿 郑海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62-864,共3页
患者女性,54岁。2023年5月因发现右侧颈部结节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入院体格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肿物大小约1.0 cm×1.0 cm,质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可,双侧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物。
关键词 颈淋巴结节病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L4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郎志强 曲桂梅 潘旭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4-976,共3页
血管生成是胚胎发育和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发现,参与Notch信号的Delta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DLL4)能抑制新生血管分支生成,促进新生血管的成熟。阻断DLL4可增加无功能性新生血管的数量,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为肿瘤抗血管... 血管生成是胚胎发育和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发现,参与Notch信号的Delta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DLL4)能抑制新生血管分支生成,促进新生血管的成熟。阻断DLL4可增加无功能性新生血管的数量,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为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法提供了新的策略,使DLL4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样配体4 血管生成 肿瘤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和对神经系统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秀良 李爱芝 +4 位作者 马宏仲 梁立升 于建宏 王郜 姚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0.5mg/kg;Ⅱ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1mg/kg;Ⅲ组蛛网膜下隙注射生理盐水1ml。于用药前后监测ECG、HR、MAP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0.5mg/kg;Ⅱ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1mg/kg;Ⅲ组蛛网膜下隙注射生理盐水1ml。于用药前后监测ECG、HR、MAP的变化,观察各组的腰麻作用。术后1、3、7、15、30d将兔处死,取其L7节段脊髓行病理切片。结果Ⅰ、Ⅱ组的腰麻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与注药前比较,Ⅱ组注药后5至60minMAP明显下降(P<0.05),HR明显增快(P<0.05),与Ⅰ、Ⅲ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与注药前比较,Ⅰ组注药后5minHR亦明显增快(P<0.05)。术后1、3d脊髓病理观察有轻微的炎性反应。结论高乌甲素有腰麻作用,0.5mg/kg的剂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对脊髓的影响仍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甲素 腰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睾丸下降的胚胎学研究及隐睾病因探索 被引量:12
9
作者 曲金龙 姜立新 +6 位作者 于文涛 周致红 岳军正 王新明 唐可欣 张丽华 蔡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人类胚胎睾丸下降机理以及隐睾的发生原因。方法:解剖22周以上流产死胎15具以及成人尸体标本14具,观察鞘突、鞘膜囊开放、充盈状态,测量内环日与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对照20例隐睾...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人类胚胎睾丸下降机理以及隐睾的发生原因。方法:解剖22周以上流产死胎15具以及成人尸体标本14具,观察鞘突、鞘膜囊开放、充盈状态,测量内环日与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对照20例隐睾手术时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胚胎期睾丸鞘膜囊均为积水膨大状态,鞘突开放,内环口全部位于腹膜腔生理性积水之下,隐睾病人的内环位置偏高或偏内,与胚胎和尸检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睾丸的下降过程可能与开放的鞘突和鞘膜囊、腹压有关,而腹膜腔内的生理性积水则有可能起到了传导压力推动睾丸下降的重要作用。隐睾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内环口的位置异常,胎儿腹腔生理性积水过少,睾丸引带缺如或异位附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下降 胚胎学 隐睾病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MRI及DWI动态观察兔高血压脑病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波 吕翠 +2 位作者 刘奉立 于国华 巴茂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观察兔高血压脑病(HTE)模型的动态MRI表现及DWI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只。A组采用双肾单夹型改良法建立慢性高血压模型;B组肌内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建立急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 目的观察兔高血压脑病(HTE)模型的动态MRI表现及DWI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只。A组采用双肾单夹型改良法建立慢性高血压模型;B组肌内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建立急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行常规MR及DWI扫描,计算所选ROI的ADC值,动态对比观察前、中、后不同部位脑组织信号改变和ADC值变化情况。结果 B组1只在实验中死亡,其余9只均在脑后部出现斑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注药后ADC值随时间而增高,在第9天达高峰,停药1周后完全恢复正常。A组无异常表现。结论兔HTE的特征性表现为脑后部血管源性脑水肿,DWI可从分子水平观察脑水肿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模型 动物 扩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DLL4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郎志强 吴艳秋 +3 位作者 蔡莉 姚卫东 郝俊梅 于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DLL4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BenchMark(R)XT一步法检测122例IDC中DLL4、CD34/D2-4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DLL4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DLL4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BenchMark(R)XT一步法检测122例IDC中DLL4、CD34/D2-4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DLL4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IDCⅠ~Ⅲ级中DLL4的mRNA含量。结果122例IDC中DLL4的阳性率为74.6%(91/122),在IDCⅠ~Ⅲ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8.5%(16/33)、75%(30/40)、91.8%(45/49),三者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LL4的表达与IDC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ER、PR及HER-2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DLL4阳性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为(28.395 6±11.8480)个/HPF,阴性者MVD值则为(14.129 0±8.857 2)个/HPF,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P=0.000)。结论 DLL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血管密度 DLL4 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维克 巩雪梅 +1 位作者 董大群 周卉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转归情况。方法:回顾2011~2017年4例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国内外关于牙龈的淋巴瘤的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并随访其治疗情况及... 目的:探讨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转归情况。方法:回顾2011~2017年4例以牙龈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国内外关于牙龈的淋巴瘤的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并随访其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4例牙龈淋巴瘤患者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59岁。发生部位上颌牙龈3例,下颌牙龈1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均为生发中心起源,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及浆细胞瘤1例。结论:牙龈淋巴瘤非常罕见,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牙龈淋巴瘤的确诊依赖病理活检,免疫标记对明确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 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标本中用于鉴别肺腺癌和鳞癌的最优免疫组化标记 被引量:3
13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9-409,共1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70%~80%的晚期NSCLC患者失去手术机会,通常活检诊断后便进行治疗,因此,组织学类型的明确对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非常重要。由于活检标本较小且肺癌异质性较大,单靠形态学分型,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
关键词 免疫组化标记 肺腺癌 小标本 非小细胞肺癌 鳞癌 鉴别 活检标本 组织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较p63特异性更高的鉴别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和其他皮肤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标志物——p40 被引量:1
14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3-1003,共1页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皮肤肿瘤,常累及老年人受日光照射的头颈部皮肤。典型的AFX由增生的恶性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膨胀性或浸润性的结节状结构,位于紧靠表皮的真皮层中,累及皮下组织罕见,瘤细胞怪异,多形性显著,核...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皮肤肿瘤,常累及老年人受日光照射的头颈部皮肤。典型的AFX由增生的恶性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膨胀性或浸润性的结节状结构,位于紧靠表皮的真皮层中,累及皮下组织罕见,瘤细胞怪异,多形性显著,核分裂丰富。鉴别诊断包括低分化梭形细胞鳞癌(SpSCC)、梭形细胞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和血管肉瘤等。目前对于AFX的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仍存在争议,该病是一种排除性诊断(需广谱CK、S-100、肌源性标志物和血管标志物均阴性),若误诊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瘤 P40 P63 梭形细胞 皮肤肿瘤 上皮样细胞 平滑肌肉瘤 日光照射 鉴别诊断 核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15
作者 郎志强 郎志强(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9-619,共1页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一种调节基因转录的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常表达于甲状腺和肺起源的肿瘤,因此日常外检工作中,经常被用于帮助确定转移癌的原发部位,尤其在鉴别肺和乳腺源性肿瘤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两者均可呈CK7+/CK20-染色,...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一种调节基因转录的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常表达于甲状腺和肺起源的肿瘤,因此日常外检工作中,经常被用于帮助确定转移癌的原发部位,尤其在鉴别肺和乳腺源性肿瘤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两者均可呈CK7+/CK20-染色,而且有报道称与乳腺起源密切相关的标记如ER和GCDFP15也可表达于某些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 乳腺癌 免疫组化染色 腺源性肿瘤 基因转录 原发部位 转移癌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鳞状细胞癌:局部复发和总生存率的预测因素
16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6-796,共1页
乳腺原发鳞状细胞癌(SCC)是一种罕见的浸润性乳腺癌亚型,2012版WHO乳腺肿瘤学分类将其定义为由化生性鳞状细胞组成的肿瘤,瘤细胞可以为角化、非角化或梭形细胞,既不来源于表面皮肤也不是其他部位鳞癌的转移。SCC中的梭形细胞成分... 乳腺原发鳞状细胞癌(SCC)是一种罕见的浸润性乳腺癌亚型,2012版WHO乳腺肿瘤学分类将其定义为由化生性鳞状细胞组成的肿瘤,瘤细胞可以为角化、非角化或梭形细胞,既不来源于表面皮肤也不是其他部位鳞癌的转移。SCC中的梭形细胞成分也被认为是化生性的鳞状细胞,需与其他化生性癌中出现的假肉瘤样成分鉴别,否则可能出现梭形细胞肉瘤样癌被误认为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鳞状细胞癌 预测因素 总生存率 局部复发 梭形细胞 化生性癌 肉瘤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作为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和间皮瘤的标记:262例血管内皮源性及1640例非血管源性肿瘤免疫组化研究
17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1031,共1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尿路上皮癌的报道,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源性肿瘤 免疫组化 内皮源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皮瘤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8和PAX2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男性生殖道原发上皮性肿瘤的诊断
18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5,共1页
PAX8和PAX2在Wolffan管和Müllerian管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两者可作为肾脏和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但两者在Wolffan管来源的男性生殖道中的表达所知甚少,病理外检工作中有时需要将生殖道肿瘤与前列腺... PAX8和PAX2在Wolffan管和Müllerian管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两者可作为肾脏和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但两者在Wolffan管来源的男性生殖道中的表达所知甚少,病理外检工作中有时需要将生殖道肿瘤与前列腺、结肠或膀胱肿瘤进行鉴别,但缺乏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肿瘤 男性生殖道 PAX2 免疫组化染色 诊断 免疫组化标记 生殖道肿瘤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蛋白Glypican-3鉴别卵黄囊瘤与卵巢透明细胞癌 被引量:13
19
作者 Esheba G E Pate L L +1 位作者 Longacre T A 郎志强(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9-569,共1页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癌 GLYPICAN-3 卵黄囊瘤 癌胚蛋白 鉴别 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浆液性腺癌 上皮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威 夏敏 +1 位作者 徐爱群 曹积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并发症 凋亡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