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的经验(附70例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钱玉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2-294,共3页
自1978~1991年,我们经治7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现将其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告于下,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颌面部肿瘤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军 门昌杰 +4 位作者 王升志 高向东 成洲 毛祖彝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口腔颌面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CTL活性检测。结果热化疗后口腔颌面癌患者CTL活性较治疗前大大提高,其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口腔颌面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CTL活性检测。结果热化疗后口腔颌面癌患者CTL活性较治疗前大大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化疗可以提高口腔颌面癌患者CTL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升志 王锂 +3 位作者 高向东 成洲 毕洪广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12例鳞癌患者给予每周2次,5周10次为1个疗程的热化疗处理。1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平阳霉素8mg,43℃微波热疗40min。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次后取肿瘤组织制作标本。用SP免...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12例鳞癌患者给予每周2次,5周10次为1个疗程的热化疗处理。1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平阳霉素8mg,43℃微波热疗40min。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次后取肿瘤组织制作标本。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肿瘤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热化疗1疗程结束后12例患者肉眼未见明显包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治疗中癌细胞HSP70表达增多。结论热化疗可以明显提高HSP70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HSP70通过其抗原递呈等系列免疫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 热休克蛋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史春生 金慧军 +2 位作者 赵君 王升志 毛祖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 目的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NF-α水平,MTT法检测口腔癌患者IL-2、TNF-α水平,并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D4+、CD8+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高温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组(HP组)荷瘤鼠LTI、IL-2和TNF-α活性与正常对照组(N组)荷瘤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平阳霉素治疗组(P组)及不治疗组(NT组)(P<0.01)。临床实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LTI、CD4+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IL-2和TNF-α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荷瘤宿主的LTI及IL-2和TNF-α活性水平在热化疗后明显升高,IL-2和T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疗诱导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表达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巧珍 石凡 +2 位作者 罗丹 徐婷 王升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2-508,共7页
目的探讨热疗、化疗及热化疗联合能否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原性。方法采用CCK-8实验确定平阳霉素(PYM)工作浓度,选择温度39、42及45℃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SCC-15和Tca8... 目的探讨热疗、化疗及热化疗联合能否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原性。方法采用CCK-8实验确定平阳霉素(PYM)工作浓度,选择温度39、42及45℃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SCC-15和Tca8113细胞。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探究热疗、化疗及两者联合对3株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钙网蛋白(CRT)膜表达以及高迁徙率族蛋白B1(HMGB1)分泌的影响。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热疗及化疗均可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并促进CRT的膜表达及HMGB1的胞外分泌;两者联合应用,细胞凋亡、CRT膜表达及HMGB1分泌均较单纯化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化疗及热化疗联合均可在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同时,促使CRT在细胞膜表面表达,并促进HMGB1的分泌。热化疗联合应用在凋亡诱导以及诱导DAMPs表达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热化疗 免疫原性 凋亡 钙网蛋白 高迁徙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玲玲 王升志 +2 位作者 刘旭阳 刘浩 宫兆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TSCC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在癌旁非肿瘤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P<0.05)。并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412)。Pyk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而p-AKT只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yk2和p-AKT蛋白异常表达与T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望成为明确T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 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舌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升志 梁新华 +3 位作者 成洲 毕洪广 毛祖彝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的影响,探讨乏氧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Tca8113细胞在不同乏氧时间(0、3、6、12、24h)下的uPA蛋白表达进行染色和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的影响,探讨乏氧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Tca8113细胞在不同乏氧时间(0、3、6、12、24h)下的uPA蛋白表达进行染色和定量分析。结果乏氧可促进人舌癌Tca8113细胞uPA蛋白表达,而且随着乏氧时间3h→6h→12h→24h的延长,uPA表达逐渐增高。结论乏氧可通过激活肿瘤细胞高表达uPA而促进口腔鳞癌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舌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