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_5骶_1椎间盘前入路髓核摘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延波 刘胜 +2 位作者 刘丰春 邵旭建 生琦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 为L5/S1椎间盘经腹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5/S1椎间盘前方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结果 ①L5/S1椎间盘前方仅见部分下腔静脉 [(3 .3 3± 3 .2 8) %]和左髂总静脉 [(6.67± 4.5 6) %]... 目的 为L5/S1椎间盘经腹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5/S1椎间盘前方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结果 ①L5/S1椎间盘前方仅见部分下腔静脉 [(3 .3 3± 3 .2 8) %]和左髂总静脉 [(6.67± 4.5 6) %]的主支走行 ,骶正中动脉位置恒定 ,骶正中静脉变异较大 ;②回肠和乙状结肠加压时可推移至穿刺靶区以外。结论 在L5/S1椎间盘前方尤其在其正中偏右侧区域存在着穿刺入路的安全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经皮穿刺 髓核摘除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钳压定位空心导针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 被引量:6
2
作者 生琦瑞 郑延波 +3 位作者 宋喜顺 刘世玲 李萍 刘济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突出 PCD 钳压定位 空心导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延波 王云强 +3 位作者 刘胜 宋雪鹏 姜文进 生琦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评价高温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行制备高温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混悬液作为栓塞剂,动脉内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253例,观察其安全性、临床疗效和肌瘤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经3~3... 目的评价高温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行制备高温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混悬液作为栓塞剂,动脉内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253例,观察其安全性、临床疗效和肌瘤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经3~36个月随访,临床症状改善率:术后4个月为93.28%、12个月为98.81%;术后肌瘤平均缩小率:6个月为58.32%、12个月为64.93%.6例(2.37%)患者随访期内发生闭经。结论单独应用高温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经济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平滑肌瘤 栓塞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姜文进 生琦瑞 +4 位作者 郑延波 宋雪鹏 刘胜 孙博琳 王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评价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2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压腹定位仪腹部施压避开肠管及血管,空心针穿刺椎间盘前缘,逐级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经反复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 目的评价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2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压腹定位仪腹部施压避开肠管及血管,空心针穿刺椎间盘前缘,逐级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经反复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接减压。术后随访6~48个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2例患者中520例完成TALD,2例因严重肠粘连无法压开肠管而放弃手术,1例术后并发乙状结肠损伤及椎间盘感染。手术穿刺成功率99.4%,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总有效率93.3%。结论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直接摘除突出部位的椎间盘组织,达到直接减压的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TALD可作为L5~S1椎间盘突出的常规术式,为L2~L5椎间盘突出的一种补救方式,L1~L2椎间盘不宜行TAL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髓核摘除术 经腹穿刺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延波 姜文进 +2 位作者 刘胜 宋雪鹏 生琦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393-395,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4月-2004年8月,为13例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联合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和导丝机械性开通的方法开通闭塞段,行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共植入25枚Wallst...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4月-2004年8月,为13例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联合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和导丝机械性开通的方法开通闭塞段,行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共植入25枚Wallstent支架,采用多普勒超声或DSA随访。结果13例患者均一次性开通血管闭塞段并植入支架。经8个月~5年(平均26.2个月)随访,1例于术后23d支架内急性血栓闭塞,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再次成功开通;1例于术后19个月临床症状加重,造影证实支架处髂总和髂外动脉闭塞并同侧股浅动脉闭塞,于外科行血管旁路术,其余病例于随访期内血流通畅,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接触性溶栓结合导丝机械性开通法开通闭塞血管成功率高,血管腔内成形术作为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创伤小,再狭窄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栓溶解疗法 支架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器械的改良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生琦瑞 姜文进 +3 位作者 郑延波 宋雪鹏 刘胜 王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器械行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CD)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自1994年8月开始,通过对人体颈部解剖与影像学断面图像的对照研究,自行改良设计制作了新的手术器械(包括空心穿刺针、髓核夹取钳及颈椎间冲洗吸引器),以3条成...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器械行经皮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CD)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自1994年8月开始,通过对人体颈部解剖与影像学断面图像的对照研究,自行改良设计制作了新的手术器械(包括空心穿刺针、髓核夹取钳及颈椎间冲洗吸引器),以3条成年犬为实验对象,进行PCD操作,观察穿刺的安全性。于1995年5月应用于临床,采用钳取和环锯局部切割相结合方式实现突出部位直接减压并以双腔式冲洗吸引器行椎间隙内0.08~0.1kPa负压吸引术,其中资料完整者252例,共306枚椎间盘。结果:3条试验犬行36次经皮穿刺有1次回血;临床应用病例中经皮穿刺椎间盘过程发现少许回血者13例,胸闷和心前区疼痛2例,撤针后重新穿刺均获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现术后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PCD施术方法和手术器械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从而减轻了施术医师和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该疗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 髓核摘除术 经皮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分类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念丁芳 生琦瑞 +1 位作者 陈秀华 黄祥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通过对16例经DSA证实的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进行描述及分类、临床症状的复习 ,探讨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分类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文中16例纯硬脑膜动静瘘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通... 目的 :通过对16例经DSA证实的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进行描述及分类、临床症状的复习 ,探讨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分类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文中16例纯硬脑膜动静瘘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通过对其血管造影表现进行描述及分类 ,做DSA分类与临床症状的对照分析。结果 :16例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 ,Ⅰ型9例 ,Ⅱ型4例 ,Ⅲ型2例 ,Ⅳ型1例。Ⅰ型的临床症状多为非侵袭性的良性表现 ,Ⅲ、Ⅳ型的临床症状多为侵袭性的恶性表现 ,Ⅱ型的临床症状介于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表现之间。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是确诊和研究该病唯一可靠的手段、方法。患者的临床表现与DSA分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