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蛸繁殖季种群组成及采捕策略初探
1
作者 贺加贝 王鹤 +3 位作者 孙建晓 蔡明城 付建革 刘永胜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9-933,共5页
2016年5—6月及2019年4—7月,采用手捕、笼捕、底拖网捕及市场购买等4种方式(每种3批次),从山东烟台市莱州湾、芝罘岛附近自然海域捕获长蛸自然群体8448只,探索繁殖季长蛸种群组成特点及相应的采捕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繁殖季,随... 2016年5—6月及2019年4—7月,采用手捕、笼捕、底拖网捕及市场购买等4种方式(每种3批次),从山东烟台市莱州湾、芝罘岛附近自然海域捕获长蛸自然群体8448只,探索繁殖季长蛸种群组成特点及相应的采捕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繁殖季,随时间的推移,同一区域的长蛸可捕群体雌性比例逐渐降低;长蛸群体平均体质量与雌性占比密切相关,雌性占比越高,平均体质量越低;人工手捕和笼捕长蛸成活率比网捕及市场购买等方式高,更适宜采捕人工繁育用亲蛸。笔者认为长蛸繁殖季雌雄性比变化可能由雌性长蛸生殖洄游及护卵特性所致。将雌、雄长蛸体质量差异归结为其种群K-选择策略及精子竞争两方面原因,人工手捕的长蛸完整性好,最适长蛸苗种繁育。通过连续监测,建立长蛸性别组成及平均体质量变化动态数据库,可为长蛸自然种群的修复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蛸 种群组成 捕捞策略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