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面向Internet的中文新词语检测 |
邹纲
刘洋
刘群
孟遥
于浩
西野文人
亢世勇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0
|
|
2
|
语文特级教师对“教”与“学”关系的探索 |
武玉鹏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3
|
高师非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改革刍议 |
李海鹰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4
|
异形词的规范 |
长召其
张志毅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0
|
|
5
|
严复的《天演论》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 |
耿传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6
|
暮霭沉沉诗境阔——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黄昏意象 |
王立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7
|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主题 |
王立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7 |
5
|
|
8
|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评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 |
陈昌来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9
|
原型与流变: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概观 |
王立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0
|
鲁北三县语调的“单调性”及其对“舒声促化”和“准舒声促化”的影响 |
宋洪民
|
《语言科学》
|
2006 |
4
|
|
11
|
形容词与否定副词“不”组合的语义、句法制约 |
李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12
|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理论的再思考——评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 |
陈前瑞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3
|
试析通假中借字与本字的形体差异 |
吕永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14
|
国统区舞台讽刺火焰的不同特色——《升官图》、《捉鬼传》、《群猴》的比较 |
韩日新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5
|
陆继椿语文“双分”教学新探 |
武玉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6
|
黄庭坚禅观考略 |
龙延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7
|
怎样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
王雅萍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论发展性语文教育的四大评课标准 |
王雅萍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9
|
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 |
史守海
丁洪荣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1
|
|
20
|
《秦观集编年校注》禅源商补 |
龙延
王宝刚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