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鲁林9号、鲁林16号杨树新品种生长节律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焦绪娟
匡星星
王明奎
董玉峰
-
机构
莱州市林业局
崂山区农林局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七甲林业站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0-24,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资助
-
文摘
为研究鲁林9号、鲁林16号杨树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育苗和造林提供理论指导,以鲁林9号、鲁林16号及对照I-108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高、胸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I-108杨,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达到6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最达66%,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早于苗高。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单叶生物量的累积量大,相对含水量高,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强。对2个杨树新品种年生长规律及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鲁林9号杨
鲁林16号杨
LOGISTIC方程
生长模型
-
Keywords
Populus‘Lulin 9'
Populus‘Lulin16'
Logistic equation
growth rhythm
-
分类号
S727.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2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繁殖、生长和形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培红
王晓英
王明奎
-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烟台市龙口七甲林业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8期31-33,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BS2015NY013)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2-2015)
-
文摘
为了综合评价A50、A69杨树无性系的造林学特性,从无性繁殖特性、生长特性和形质特性等方面开展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无性系A50和A69的育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率均较高,具有很强的扦插生根能力。通过对各无性系的对比结果表明,6年生A50和A69杨树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显著优于I-69杨树无性系,也优于中菏1号。就形质指标而言,A50和A69具有树干尖削度小、相对削度大等较优的形质特征,表明其出材率较高。
-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无性繁殖
形质特性
-
Keywords
Poplar
Clones
Asexual reproduction
Stem-form qualities
-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油松针叶光谱特征及光合生理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明奎
-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七甲林业站
-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
文摘
采取光合生理特性分析与光谱特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以建立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与反射光谱指数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高效、快捷地监测古树生长状况提供依据。本文以泰山有代表性油松古树姊妹松、一亩松、一品大夫、增幅松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当年生针叶的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反射光谱特征(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叶绿素归一化指数chlNDI、红边位置λre、水分指数WI及植物衰老指数PSRI)。结果表明:随着树势衰弱,叶绿素含量、Pn、Tr、Gs均降低,CI升高,并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非气孔限制因素致使油松光合能力降低;油松古树的反射光谱指数chlNDI、λre、WI降低,呈现出与叶绿素含量、Pn相同的变化规律,健壮油松PSRI较小,一亩松、一品大夫等衰弱古树PSRI值较大,NDVI值变化不明显。表明采用光谱分析技术能在古树生长状况监测中发挥作用。
-
关键词
油松
古树
反射光谱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
Keywords
Pinus tabuliformis
Ancient tree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Reflectance spectrum
Chlorophyll content
-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造林配置对超短轮伐杨树无性系生长量的影响
- 4
-
-
作者
刘培红
王晓英
王明奎
-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烟台市龙口七甲林业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8期94-96,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BS2015NY013)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2-2015)
-
文摘
采用标准木调查法,对6种造林配置(株行距30cm×30cm,30cm×40cm,30cm×50cm,50cm×40cm,50cm×50cm,50cm×80cm)1~3年生欧美杨‘L35’杨树试验林的生长和地上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造林配置密度的增加,欧美杨‘L35’胸径逐渐减小,单株生物量下降,而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树高与造林密度之间关系不密切;2年生L35杨胸径、树高、单株生物量比1年生各生长指标增幅较大,而3年生L35杨各生长指标较2年生L35杨增幅不明显。
-
关键词
杨树
造林配置
超短轮伐
生物量
-
Keywords
Populous
Planting composition
Short-rotation plantation
Growth
-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6个杨树无性系的表型性状及遗传分析
- 5
-
-
作者
刘培红
王晓英
王明奎
-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
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烟台市龙口七甲林业站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0期22-27,共6页
-
基金
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BS2015NY013)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2-2015)
-
文摘
对6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无性系材料的分枝特性、生物量、干形等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2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以期了解冠层结构、分枝特性、生长与干形间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为试验地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间不同分枝高度、分枝角度、树高、胸径、胸高形数、侧枝生物量等表型性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L2为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良的无性系,在参试无性系中生长量最高、胸径最大、材性指数较大、分枝高度较大、树干通直圆满、材性优良、尖削度和胸高形数适中。I-107杨和L4无性系胸径和胸高形数较大,干形较好。L3无性系树高、胸径、材性指数等低于平均水平,但侧枝、主干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较多。L35杨在试验林内综合性状表现较差。第1-5轮分枝高度、第2和5轮分枝角度、树高、材性指数、侧枝生物量以及地上生物量重复力均≥0.7,重复力高。第1-5轮分枝高度及第2和5轮分枝角的遗传变异系数大于环境变异系数,而分枝粗度、分枝长度及其他生长和干形指标的环境变异系数大于遗传变异系数。
-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遗传分析
分枝特性
-
Keywords
poplar
clones
genetic analysis
branch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