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广利 于金贵 类维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37-639,共3页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1 5mg/kg、阿曲库铵 0 2mg/kg、琥珀胆碱 1 5mg/kg。研究组于诱导前取T9~ 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2 %利多卡因 3~ 4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4平面以下。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并吸入 0 5 %~ 1%异氟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切皮后 10分钟、切皮后 1小时、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 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浓度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 Ⅱ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间血清IL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0 0 1)。 30例病人术毕血清IL 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 ,而术中知晓例数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晓莉 王承海 +2 位作者 孙考祥 尚书军 邵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1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0.375%左旋布比卡因0.4ml/kg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于注药前及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和720min采血2ml,分...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1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0.375%左旋布比卡因0.4ml/kg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于注药前及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和720min采血2ml,分离血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所得数据经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选择最佳房室模型,绘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求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布半衰期(t1/2α)(0.46±0.21)h、消除半衰期(t1/2β)(4.58±0.66)h、达峰时间(Tmax)(0.31±0.19)h、峰值浓度(Cmax)(0.95±0.31)mg/L、曲线下面积(AUC)(3.76±0.52)mg.h-1.L-1、清除率(CL)(0.42±0.07)L/h和表观分布容积(Vd)(1.34±0.44)L/kg。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承海 邵伟 +3 位作者 王开岩 唐晓莉 崔晓宁 孙考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12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45~56岁,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药后10、20、30、40、50、60min及1.5、2、4、6、8、12、16、20、24h帕... 目的研究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12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45~56岁,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药后10、20、30、40、50、60min及1.5、2、4、6、8、12、16、20、24h帕瑞昔布及其代谢产物伐地昔布的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帕瑞昔布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模型。帕瑞昔布和伐地昔布的Cmax分别为(31.58±13.41)μg/ml和(0.91±0.21)μg/ml,Tmax分别为(10.00±0.00)min和(24.00±14.30)min,t1/2β分别为(1.06±0.92)h和(10.65±3.20)h。结论国人帕瑞昔布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符合二房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环氧化酶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患者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晓莉 王承海 +3 位作者 崔晓宁 孙考祥 尚书军 邵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9例行择期上肢手术小儿患者,分别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0.4 mL/kg)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于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和720 ...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9例行择期上肢手术小儿患者,分别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0.4 mL/kg)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于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和720 min测定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4.77±0.52)、(0.28±0.14)h和(1.02±0.22)mg/L。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生 于铁英 孟凌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肾上腺素组(AD组),肾上腺素+rhEPO组(E组),每组25只。麻醉后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夹闭气管导管法建立大鼠心跳呼吸停止...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肾上腺素组(AD组),肾上腺素+rhEPO组(E组),每组25只。麻醉后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夹闭气管导管法建立大鼠心跳呼吸停止模型。E组大鼠在窒息前24h、16h腹腔注射rhEPO3000U/kg,窒息前10min静脉注入rhEPO30U/kg。AD组和E组呼吸心跳停止7min后恢复通气,经主动脉注入复苏合剂进行复苏。C组不予以窒息、复苏。C组动脉置管15min后,AD组、E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后1h、2h、3h采集脑组织标本及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初期复苏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AD组比较,E组各时点颈动-静脉氧含量差(Ca-jO2)及脑氧摄取率(CEO2)明显升高(P<0.05)。同时电镜结果显示,E组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虽不能提高初期复苏率,但能够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增加脑氧摄取率,改善脑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脑氧摄取率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吗啡混合液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术后控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志刚 应诗达 王秀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47,共2页
布比卡因-吗啡混合液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术后控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王志刚,应诗达,王秀光近三年期间我科对1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简称妊高征)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腔注射布比卡因吗啡混合液施行持续48h镇痛、降... 布比卡因-吗啡混合液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术后控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王志刚,应诗达,王秀光近三年期间我科对1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简称妊高征)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腔注射布比卡因吗啡混合液施行持续48h镇痛、降压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硬膜外腔 妊娠高血压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氟哌利多用于术中镇痛镇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7
作者 尚书军 朱于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哌替啶联用氟哌利多用于术中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N组)和哌替啶组(P组)。手术切皮前N组静脉滴注布托啡诺2mg加氟哌利多2.5mg;P组静脉滴注哌替...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哌替啶联用氟哌利多用于术中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N组)和哌替啶组(P组)。手术切皮前N组静脉滴注布托啡诺2mg加氟哌利多2.5mg;P组静脉滴注哌替啶50mg加氟哌利多2.5mg。分别记录给药前(T1)、给药后5min(T2)、30min(T3)以及病人苏醒后(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各时点的HR、MAP、SpO2、RR,并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两组各时点HR、MAP、OAA/S、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T1、T2时的SpO2及RR均低于N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用氟哌利多用于术中镇痛镇静,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哌替啶 氟哌利多 镇痛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全麻下行剖宫产术一例
8
作者 朱于临 孙学军 邵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合并妊娠 剖宫产术 全麻 心脏射血分数 肺动脉收缩压 入院查体 肺呼吸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一文的商榷
9
作者 赵春生 周广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43-843,共1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上腹部手术 老年病人 临床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