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桩间距和布桩形式对微型桩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鑫
李昌龙
+3 位作者
白明洲
龙万学
邱树茂
于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4,共8页
建立了独立式、连系梁式及承台式微型桩支护体系模型,探讨了不同布置形式及桩间距下,各类型微型桩体系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下承台型微型桩抗滑效果好,其最大桩身弯矩分别为独立式和连系梁式微型桩的1.36倍和1.35倍;梅花形...
建立了独立式、连系梁式及承台式微型桩支护体系模型,探讨了不同布置形式及桩间距下,各类型微型桩体系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下承台型微型桩抗滑效果好,其最大桩身弯矩分别为独立式和连系梁式微型桩的1.36倍和1.35倍;梅花形布桩形式下,同类型微型桩的桩身最大弯矩约为矩形布桩形式微型桩的1.02倍;桩间距取1.5~2.0m更有利于微型桩体系抗滑效果的充分发挥;最佳的微型桩布桩形式为承台式微型桩呈梅花形布桩,桩间距为1.5~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加固
微型桩支护体系
布桩形式
桩间距
受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桩间距和布桩形式对微型桩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鑫
李昌龙
白明洲
龙万学
邱树茂
于宁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
学院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市人防工程管理处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16A300200)~~
文摘
建立了独立式、连系梁式及承台式微型桩支护体系模型,探讨了不同布置形式及桩间距下,各类型微型桩体系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下承台型微型桩抗滑效果好,其最大桩身弯矩分别为独立式和连系梁式微型桩的1.36倍和1.35倍;梅花形布桩形式下,同类型微型桩的桩身最大弯矩约为矩形布桩形式微型桩的1.02倍;桩间距取1.5~2.0m更有利于微型桩体系抗滑效果的充分发挥;最佳的微型桩布桩形式为承台式微型桩呈梅花形布桩,桩间距为1.5~2.0m.
关键词
边坡加固
微型桩支护体系
布桩形式
桩间距
受力机理
Keywords
slope reinforcement
micropile supporting system
pile arrangement
pile spacing
stress mechanism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桩间距和布桩形式对微型桩受力的影响
李鑫
李昌龙
白明洲
龙万学
邱树茂
于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