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 T MR GluCEST成像评估抑郁症模型鼠疗效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洁 聂泰明 +5 位作者 郑蕾 黄德龙 徐洋洋 齐凯 张树平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抑郁样行为,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氟西汀(fluoxetine)给药组(CUMS-fluoxetine)。每组12只大鼠。采用糖水偏爱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PT)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使用7.0 T小动物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及GluCEST序列,用Matlab软件测定海马区Glu相对浓度值。将CUMS组与正常对照组、CUMS-fluoxetine组与CUMS组分别比较,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评估给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糖水偏爱率降低、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延长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减少,CUMS-fluoxetine组糖水偏爱率提高、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减少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增加。(2)GluCEST测定值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升高(左侧P<0.001,右侧P=0.014);与CUMS组相比,CUMS-fluoxetine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减低(左侧P=0.002,右侧P=0.025);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左、右侧海马区Glu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fluoxetine组海马区Glu浓度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7.0 T MR GluCEST成像技术能够无创性定量反映抑郁症模型鼠治疗前后双侧海马区Glu浓度变化,为临床评估抑郁症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 海马 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诊断髂腰肌囊扩张20例
2
作者 王华 李淑玲 刘旭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0-1721,共2页
关键词 髂腰肌囊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经左、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燕辉 李韵昕 +2 位作者 徐妍妍 孙宏亮 谢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左、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接受CCTA检查患者,其中40例经右侧(右臂组)、55例经左侧(左臂组)肘正中静脉以流率5 ml/s注射对比剂碘佛醇(350 mgI/ml)或碘普罗胺... 目的对比观察经左、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接受CCTA检查患者,其中40例经右侧(右臂组)、55例经左侧(左臂组)肘正中静脉以流率5 ml/s注射对比剂碘佛醇(350 mgI/ml)或碘普罗胺(370 mgI/ml)75 ml;于平静呼吸吸气末屏气行常规序列扫描,对比2组达触发阈值时间、触发浓度及CCTA图像质量。结果2组CCTA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均≥2分)。组间达触发阈值时间、触发浓度、冠状动脉平均图像质量得分、主动脉根部图像噪声(SD主动脉),以及血管密度(CT主动脉)、校正后CT主动脉、冠状动脉血管密度(CT冠脉)、校正后CT冠脉、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55岁患者上述CCTA图像质量主观及客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左或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行CCTA所获图像质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肘正中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忠维 张国伟 +4 位作者 梁辉 张光辉 王爱杰 陈锋 高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3.0T 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在缺血半暗带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 目的探讨3.0T 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在缺血半暗带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3±3.6)岁。采用3.0T MRI扫描仪,对入组患者行ASL、DWI检查,获得DWI图像脑梗死面积(SDWI)、ASL脑血流量图异常灌注面积(SASL)。以SASL与SDWI是否有差异(不匹配)判断缺血半暗带,并评价溶栓。结果 49例脑梗死患者首次DWI图像皆可见大脑半球内高信号缺血灶及ASL图像相应的低灌注区域,SASL明显高于SDWI[(47.78±21.98)cm^2 vs(27.89±20.49)cm^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例患者溶栓治疗1周后SDWI[(24.08±18.18)cm^2 vs(27.89±20.49)cm^2,P=0.000]、SASL[(33.57±19.44)cm^2 vs(47.78±21.98)cm^2,P=0.000]和SASL-SDWI[(9.49±3.87)cm^2 vs(19.89±6.60)cm^2,P=0.000]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L联合DWI扫描可以准确地判定缺血半暗带,评价溶栓效果,可为临床医师及时合理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自旋标记物 磁共振成像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相关技术因素关系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传红 史少华 +4 位作者 张忠英 夏爱君 宋修芹 赵晓岚 刘旭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相关技术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2例单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均采用仰卧位,其中26例膝关节伸直位,16例下肢轻度外旋休息位,10例分别取膝关节伸直位和屈膝45°位检查;对22... 目的探讨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相关技术因素的关系。方法对52例单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均采用仰卧位,其中26例膝关节伸直位,16例下肢轻度外旋休息位,10例分别取膝关节伸直位和屈膝45°位检查;对22例行动态检查。以MRI或CT表现为金标准,将超声检查结果与其相对照。结果52例积脂血症均获正确诊断。超声检查积脂血症的最佳位置是髌上囊。仰卧膝关节伸直位显示最佳的是髌骨上缘,其次为髌骨水平,最差为髌骨以下水平。在少量积液时,最佳检查体位是仰卧屈膝45°位,优于膝关节伸直位,前者显示各层液体厚度大于后者,能显示少量液体及脂肪。下肢轻度外旋休息位时,三层液体常不能同时显示,须结合内外侧面才能确诊。动态检查液体由一层逐渐变为二层、三层,界面由模糊逐渐变清晰。结论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检查的位置、体位、制动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积脂血症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和MR三维快速场回波序列诊断儿童双侧气管性支气管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学玲 盛辉 董素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和MR三维快速场回波(3D-TFE)序列诊断儿童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患儿的胸部MSCT或MRI资料。对10例MSCT图像采用最小密度投影技术进行气道重建;对4例采用MR3D-TFE序列扫描获得气道图像... 目的探讨MSCT和MR三维快速场回波(3D-TFE)序列诊断儿童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患儿的胸部MSCT或MRI资料。对10例MSCT图像采用最小密度投影技术进行气道重建;对4例采用MR3D-TFE序列扫描获得气道图像,并以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气道。根据MSCT或MRI将患儿分为标准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均从气管隆嵴上方发出)、临界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均从气管隆嵴起始部发出)和混合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从不同位置发出),分析图像特点及合并心脏畸形。结果MSCT和MR3D-TFE序列均可清晰显示双侧气管性支气管。14例中,标准型8例(8/14,57.14%),临界型5例(5/14,35.71%),混合型1例(1/14,7.14%)。14例(14/14,100%)患儿均合并无脾综合征。较高发的合并心脏畸形包括共同房室通道(12/14,85.71%)、肺动脉狭窄(11/14,78.57%)和永存左上腔静脉(11/14,78.57%)。结论MSCT和MR3D-TFE序列对双侧气管性支气管有良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性支气管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